首页 百科知识 秦沈创新之歌

秦沈创新之歌

时间:2023-11-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月牙河特大桥全长10.263 km,共有墩台418个,是秦沈客专线的头号重点控制工程和焦点工程。大桥开始施工时,可供施工的时间不足8个月。月牙河特大桥参战员工深感担子重、责任大。为缓解工期压力,月牙河特大桥参建员工,“以动治冻”,勇闯北方铁路冬季不能野外施工的禁区,坚持冬季施工。在施工中,五处秦沈经理部组织了近30台钻机、6台桩机实施规模化施工。为此,五处秦沈经理部成立了承台治水攻关小组。

1999年5月,五处、一处400多名员工高扬“开路先锋”大旗,奔赴辽西走廊,参战秦沈,驻扎于辽宁省盘锦县月牙河畔,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铁路建设创新之歌。

集团作战:一个推陈出新的战略决策

秦沈客专线是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举世瞩目。如果说它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顶金灿灿的皇冠,那么,月牙河特大桥就是皇冠上璀璨的明珠!

1999年4月,中铁二局集团公司以其修建成渝、宝成、成昆、川黔等路内外工程的卓越战功和五十年辉煌的业绩,全国施工企业五百强之首的雄厚实力,一举中标月牙河特大桥施工。同年五月,成立中铁二局集团秦沈客专线指挥部。五处、一处迅速调集精兵强将和机械设备开赴月牙河工地。

月牙河特大桥全长10.263 km,共有墩台418个,是秦沈客专线的头号重点控制工程和焦点工程。工期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线下工程合同工期26个月,大桥第一次采用重达570 t的双线箱梁架设施工技术,施工难度大,梁部工程的工期控制全线工期。为确保全线按期铺轨,秦沈总指挥部将大桥97#~221#墩下部工程的工期提前到了2000年8月1日,较合同工期整整提前了16个月。大桥开始施工时,可供施工的时间不足8个月。除去4个月的冬休期,剩余的施工时间仅余3个多月。月牙河特大桥参战员工深感担子重、责任大。作为新中国的铁路工人,能参加我国第一条开通时速160 km以上的快速铁路建设,能参加全国最长的铁路双线桥的建设,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他们感到无上光荣。

在开工动员大会上,局秦沈指挥部指挥长林原号召全体参战员工迎接挑战,并强调指出月牙河特大桥将争创国优。

在策划施工组织之初,局秦沈指挥部一班人根据中铁二局集团公司的要求,结合秦沈线的政治、经济意义和“三高三新”(开通速度高、设计标准新;质量要求高、验收标准新;技术含量高、施工工艺新)的特点,经过认真思考,认为在月牙河特大桥施工中必须打破各自为政、分散作业的传统施工组织形式,充分发挥集团优势,坚持集团作战的一盘棋思想,做到优势集中、优势互补、以速达人、以奇制胜,并据此提出了“科技引路,集团作战,快速优质,誓夺第一”的施工方针。

怎样去夺第一?怎样去打破传统施工方式的羁绊?指挥长林原夜有所思:过去大桥施工,工地上人山人海,沙石散乱、钢筋场、水泥库随处可见。几十台拌和机旁,上百辆汽车、拖拉机、手推车你来我往……要想夺第一,争一流,根本不可能!思之良久,倏然,“深圳速度!”四个字在他脑海里一闪,城市施工混凝土能够大规模集中批量生产,在铁路施工中为何不可呢?建一座混凝土集中拌和站,实行混凝土集中生产,统一供应!他茅塞顿开,如释重负,十多天来一直紧绷的脸上有了笑意。那天夜里,他睡得好沉好香,为月牙河特大桥作出的这个至关重要的决策使大桥走上了现代化施工的轨道。

月牙河拌和站从选点布局、设计施工到设备安装、人员配备,五处秦沈经理部只用了43天时间就全部完成,一次竣工交验投入使用。一座秦沈线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计算机自动控制、日生产能力达1 000 m3的现代化混凝土工厂巍然屹立在月牙河畔,雄峙一方。

为了确保大桥的混凝土供应,保障施工需要,局秦沈指挥部及时制定了《混凝土生产供应管理办法》,对拌和站的组织机构、材料供应等作了明文规定,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2000年5月,铁道部蔡庆华副部长视察月牙河特大桥时,特意到了这座现代化的混凝土工厂,并亲自登上自动控制楼,看着操作人员熟练地按着一排排红绿相间的按钮,他高兴地说:月牙河特大桥的混凝土质量,我放心了。

科技引路:一根贯穿始终的主线

局秦沈指挥部在施工中实施了“两化一型”的施工方案,即混凝土、钢筋半成品生产工厂化,生产工艺规范化,墩台一次成型。如今,月牙河畔,10 km施工线上,一辆辆混凝土运输车、汽车、移动式混凝土泵车穿梭往来、井然有序;一排排钻机、桩机,昼夜轰鸣,铿锵震耳;“依靠科技,创新克难攀高峰”的鲜红旗帜奔突活跳、分外醒目。整个工地没有人山人海的喧嚣,看不见杂乱无章的场地,没有一堆砂石、一个水泥房、一座拌和机……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字排开的各类设备、有序的流水线、成批竖起的桥墩,显示了现代施工技术的强大生命力。

在大桥施工中,科技是一根主线,是效率、是速度、是质量!

1999年,秋冬之交,局秦沈指挥部未雨绸缪,加大了科技攻关力度。主动与科研院校“联姻”,聘请了西南交大桥梁专家郑凯锋教授、铁科院史存林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开发科技项目。成功攻克了在北方冬季低温条件下,混凝土的生产、运输、灌注,管桩接头焊接等技术难关。

入冬以后,白雪皑皑,北风怒号,滴水成冰,最低温度-39 °C。为缓解工期压力,月牙河特大桥参建员工,“以动治冻”,勇闯北方铁路冬季不能野外施工的禁区,坚持冬季施工。在施工中,五处秦沈经理部组织了近30台钻机、6台桩机实施规模化施工。作业队、拌和站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二十四小时作业,日成桩纪录不断攀升,捷报频传,到1999年12月13日,不仅抢回了因征地拆迁、变更设计延误的工期,而且提前了17天全面完成1999年度施工计划。经业主、监理评定,质量完全符合标准。

在恶劣的环境中,在短暂的施工期内,取得显著的成绩,保证了工期,展示了中铁二局人的风采和不畏艰险、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为此,秦沈总指挥部、集团公司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电。2000年2月9日(农历正月初五),蔡庆华副部长专程来到月牙河畔,亲切慰问前线将士,对月牙河特大桥参战职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嘉奖。

大桥冬季施工靠的是科技。在大桥施工的全过程中也离不开科技。

2000年春,大桥进入承台施工的攻坚阶段。承台施工必须首先开挖成型。由于地基松软,地下含水重,开挖时,边挖边垮,越挖越垮。刚挖好基坑,半天工夫就变成了一个大水池。承台开挖成了制约整个施工快速推进的瓶颈。要开挖,必先治水,否则寸步难行。为此,五处秦沈经理部成立了承台治水攻关小组。在实践过程中,攻关小组认识到传统的边挖边堵或边挖边疏的施工方案都派不上用场,必须跳出老框框,另辟蹊径。经过一个多月的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研制出了在水文地质条件下“井点降水”的方法治理渗漏,使承台开挖要多大就多大,要什么形状就是什么形状,终于攻克了承台开挖这一难题。大桥施工又进入了大规模、高速度的承台施工阶段,十公里施工线上,一个个承台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如果说月牙河特大桥是孕育科技的沃土,那么混凝土拌和站、钢筋工厂化加工、井点降水、墩身大块钢模型整体安装、移动式泵送混凝土,磁性脱模漆、计算机和现代通讯在施工中的广泛运用等等,就是盛开在这一片沃土中的奇葩,争奇斗艳,香飘秦沈。

质量国优:一项名牌工程的核心

“质量是一项工程的灵魂和核心,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月牙河特大桥始于质量,终于质量。”这是局秦沈指挥部对工程质量的诠释。

为了实现创国优目标,局秦沈指挥部努力做到六个“坚持”。

坚持质量的源头控制。实行施工工艺流程专业化制度。即把工程施工中具有共性而且重要的工序分离出来,组织专业化队伍进行批量生产或施工,尽可能减少作业队全程施工的传统做法。

坚持落实质量责任制。指挥部与经理部、经理部与作业队层层签定了质量目标责任书,把工程创国优落实到每一位管理者和操作者身上。

坚持规范施工、标准化作业。在施工中做到上不清下不接,上一道工序不符合要求,绝不转入下一道工序。

坚持质检工程师交叉互检制。每一个经理部的质检工程师都由指挥部统一调度,统一配备检查工具,到其他经理部交叉检查,并赋予他们“十不检查”“一票否决”和越级反映的权利。

坚持验工优质优价。指挥部制定了《优质优价管理办法》,在经理部的验工计价中提出一定比例的质量保证金。优质工程优价,质量达不到国优的工程一律亮黄牌,责令整改,给予经济处罚。

坚持工程质量举报制。指挥部设立质量举报箱,对质量举报人员一律保密并给予奖励。

在大桥墩台施工中,中铁二局秦沈指挥部提出了桥墩必须是“镜面混凝土”,曾悬下重奖:攻克镜面混凝土施工技术,奖励五万元。为了掌握镜面混凝土施工技术,指挥部及各经理部领导层四处求教,请来了混凝土试验方面的专家,在经理部院坝里、墙角处,进行试验。一次,二次,三次……试验样品堆成了小山。经过三个月的不断试验、琢磨,终于掌握了各种标准和操作工艺,打出了合格的镜面混凝土。然而,当一个个镜面混凝土桥墩出土时,至今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请奖。

对桥墩的质量,指挥部高标准、严要求,提出桥墩必须“原汁原味”。“原汁原味”就是坚持产品最初成型的原样,不搞修修补补,不做任何粉饰,一次成优。只有这样“原汁原味”的工程,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从而提高了参建员工一次成优的质量意识。

秦沈速度:一组奇迹的诞生

春华秋实,如今,月牙河特大桥正在千里秦沈线上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自1999年11月18日开工以来,中铁二局参战职工在平均温度-17 °C,最低温度-39 °C,滴水成冰的恶劣环境中,坚持冬季施工,不仅使中铁二局的施工战场首次延伸到辽西大地,而且开创了北方冬季野外铁路施工的先河,创造了平均每天完成钻孔桩10根,最多达12根的最新纪录。

1999年12月至2000年5月,连续6个月月成桥超特大桥,平均月成桥1 388双线米,其中2000年5月还创造了我国铁路施工史上月成桥1 669双线米、月人均产值12.9万元的全国纪录。截至2000年6月25日,已完成成桥8 326双线米,占设计总长的81.1%,确保了8月1日大桥架梁。

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96%以上,光洁如镜,“原汁原味”的个个桥墩照耀在月牙河上,宛如颗颗明珠。

管理到位:一套严谨高效的运转系统

A管理模式创立者刘光启先生说:“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通过他人完成任务的艺术。具体讲,就是由一个或者几个人通过行使各种管理职能,对组织中以人为主体的各种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月牙河特大桥工程浩大,施工战线长,要确保施工快速、高效,必须建立一套严谨有序、协调运转的管理系统。为此,局秦沈指挥部狠抓管理,做到了四个保证。

全方位的员工素质保证。领导班子成员、部门带头人和工序带头人做到了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指挥部、经理部、作业队三级领导班子成员绝大多数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5人。部门主管、关键工序的作业人员坚持持证上岗,定期考评,末位淘汰。所有作业人员一律实行动态管理、优化组合、竞争上岗。

市场化的管理机制保证。经理部用技术力量和知识结构组合的作业队代替了人员冗多、管理粗放的工程队;“论功行赏”的目标责任工资代替了“论资排辈”的计时工资;工程任务凭竞争代替了工程任务靠划分;内部机械的统一调配代替了内部机械的分散管理;材料公开招标采购代替了材料的多头采购。

完善系统的制度保证。中铁二局集团秦沈指挥部制定了约15万字的管理、质量、技术等方面的文件,经理部、作业队根据指挥部集团作战的指导思想和月牙河特大桥施工的总要求,也分别制定了操作性极强的规章制度。并且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各项规范、规章、办法、制度落到实处。

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上秦沈以来,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创建一流班子,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奉献一批具有秦沈特色的精品工程,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确保各项指标实现”的工作目标,大胆创新,广泛开展了“红旗责任区”、党员“责任田”“先锋岗”“五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争创青年文明号”工程等活动,迅速掀起了一场展风采、树形象的施工生产高潮,为确保月牙河特大桥8月1日架梁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锲而不舍:一批可歌可泣的探索者

在探索中积累,在探索中创新,在探索中前进。面对月牙河畔芦苇荡中崛起的一个个桥墩,指挥长林原深情地说:没有月牙河特大桥400多名建设者坚持不懈的探索,就没有在大桥施工中创造的速度和奇迹。

探索者之一:刘向阳,中铁二局五处秦沈月牙河特大桥经理部经理,职工们心目中的“方案迷”。在月牙河特大桥东段施工的日日夜夜里,刘向阳凭着多年的施工经验清楚地认识到:脑子决定步子,方案决定出路!施工方案的优劣决定着施工进程的快慢和工程质量的好坏。方案是速度,更是质量。因此,在每一项工程,每一道工序进行前,他总是要亲自参加各类施工方案的制订,寻找最佳方案。例如,大桥施工前要新建一条长十多公里的便道穿越沼泽地,为了找到最佳的施工方案,他带领工程师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芦苇荡、沼泽地勘察线路,确定了栈桥和路基相结合的方案并付诸实施。像这样的例子在月牙河施工中举不胜举。

探索者之二:月牙河拌和站担负着十多公里线上几十个工点的混凝土供应,每天供应的品种多、工点数量需求差异大,供应时段变化难测。年轻的月牙河拌和站副站长江将,在拌和站投产初期,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工作十分被动,使拌和站常常成为施工的“焦点问题”。但他并不因此而灰心气馁,而是勇敢地面对,在分管机械副经理陈友富的鼓励帮助下,他坚持依靠班组骨干,经常召开员工座谈会,解剖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从材料的采购到混凝土的生产、供应、运输,后勤保障等,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使拌和站逐渐从无序到有序,从无章可循到依章治站,生产水平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探索者之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党支部书记任利润被员工们视为“人镜”。他认为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过程都不会是一条直线而是曲线。面对施工组织中的新思想、新机制、新方法,他总是率先垂范,用人格的魄力影响和教育员工去努力掌握和适应。

探索者之四:一处秦沈经理部总工程师梁恩华有丧不能奔,五处秦沈经理部作业队长肖金德有孝不能尽。局秦沈材料厂厂长纪尚忠抱病指挥,四处奔波,确保了物资供应。拌和站混凝土运输班十多名司机坚持二十四小时为施工现场服务,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不计时间,不计报酬,昼夜奔跑在施工一线。还有许多职工手冻裂、脚生疮,仍然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为了确保工期和质量,这些数不完的建设者个个汗洒月牙河,情注秦沈线!

探索需要智慧和勇气,更需要锲而不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事物发展的不竭源泉。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中铁二局集团公司曾创造了“衡广精神”“外福作风”“西康经验”“朔黄模式”。如今,月牙河特大桥400多名参建员工又高奏“秦沈创新”之歌,向着质量国优目标发起最后冲刺!

【注释】

[1]本文先后在《中国青年报》《人民铁道》报、《铁道建设》报上发表,获《铁道建设》报特别优秀奖,2000年7月1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