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①掌握导轨直线度误差的检测方法及数据处理。
②加深对直线度误差定义的理解。
③掌握合像水平仪的原理及使用。
④掌握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误差的评定方法。
二、实验设备
合像水平仪是一种精密测角仪器,用自然水平面作为测量基准。 它是由底板1和壳体4组成外壳基体。 其内部则由杠杆2、水准器8、两个棱镜7、测量系统9以及放大器6和11组成,其结构如图14.1所示。
图14.1 合像水平仪结构图
1—底板;2—杠杆;3—支座;4—壳体;5—水准器支架;6,11—放大器;7—棱镜组;8—水准器;9—微分筒;10—螺杆
合像水平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①分度值:0.01mm/m。
②最大测量范围:±5mm/m。
③工作面长度:165mm。
④全部测量范围内示值误差:±0.02mm/m。
三、实验原理
将被测要素分成若干个首尾相接等间距的节距点,合像水平仪的模拟理想要素是水平直线。 将合像水平仪通过桥板放在某相邻的两节距点上,通过仪器读出的两点连线与水平直线之间的微小角度,通过对逐个节距的测量,得出变化的角度;通过作图或计算,即可求出被测表面的直线度误差。
图14.2 测量原理图
合像水平仪是利用棱镜将水准器中的气泡像复合放大,以提高读数时的对准精度,利用杠杆和微动螺杆传动机构来提高读数的精度和灵敏度。 水准器8上有一个均匀的液体槽,槽内充满乙醚,在液体槽内有一小气泡。 在测量时,气泡两端经棱镜组7反射的两半像从放大器6观察。 当桥板两端相对于自然水平面无高度差时,水准器处于水平位置,则气泡在水准器中央,位于棱镜7两边的对称位置上,从放大器6看到的两半像相合,如图14.3(a)所示。 若桥板两端相对于自然水平面有高度差,则水平仪倾斜一个角度,因此,气泡不在水准器中央,从放大器6看到的两半像错开,如图14.3(b)所示,产生偏移量Δ。 此时转动螺旋9,通过测微螺杆10和杠杆2,对水准器施加外力,使其转动一个角度α,从而使气泡返回棱镜7两边的对称位置上,从放大器中观察到气泡的两半像恢复成图14.3(a)所示的状态。 水准器的转角α与测微螺杆移动量即被测两点的高度差h有确切的对应关系:
h =i×L×a式中 i——合像水平仪分度值,mm/m;
L——桥板跨距,mm;
a——刻度盘读数,格数。
四、实验步骤
①将被测到过表面及合像水平仪底部擦干净。
②量出被测表面总长,将总长分为若干等分段(一般为6~12段)确定每一段的长度(跨距)L,并按L调整可调桥板两圆柱的中心距。
③将合像水平仪置于0~1段上,调节微分筒9,使错开的气泡像重合,如图14.3(a)所示,得到第一个测点数,依次在1~2,2~3,…位置进行测量,则得到各测点读数,如图14.4所示。
④仪器不要调头,从终点至起始点进行回测,得各段回测读数并记录。 取各段测量,回测读数之平均值作为各段读数值。
图14.3 合像水平仪测量原理图
图14.4 合像水平仪检测导轨直线度示意图
Ⅰ—桥板;Ⅱ—合像水平仪;Ⅲ—导轨
⑤用作图法将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并用最小包容区域法分析评定。
a.选择合适的X轴、Y轴放大比例。 X坐标表示分段长度,Y坐标表示高度差累计值。
b.根据各测点的累计值描点。
c.作起始点和终点的连线,并以两端点连线法为评定直线度的基准线。 作两条平行线包容全部测量点,并平行于基准线。 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在纵坐标的截距,即为直线度误差。
假设用分度值:i=0.01mm/m的合像水平仪检测某800mm长导轨的直线度,桥板跨距为100mm,将测量数据列于表14.1。
表14.1 测量数据值
注:a1为第一点序的读数平均值。
按表14.1所列累积值,在坐标纸上作出误差折线,用作图法求最小包容区域及其在纵坐标上的截距a。 如图14.5所示,a=12(格)。
图14.5 误差折线图
则被测导轨的直线度误差为:
五、注意事项
①使用水平仪测量时,被测导轨面应调到大致处于水平面位置。
②用水平仪检测直线度时,应使用专用桥板,桥板跨距的选择,应保证L/C为一整数(L为被测长度)。
③桥板在移动过程中,除注意保证在前后两次测量中桥板首尾两点要很好衔接外,还应注意其移动轨迹成一直线。
④水平仪检测导轨直线度是逐段测量,仪器读数表示后一点对前一点的状态,当后一点比前一点读数大时为正;反之,为负。
⑤测量起始点a0虽不读数,但它是起始点的0位,千万不能丢掉。
六、思考题
①怎样检测平面素线的直线度误差?
②测量直线度误差的仪器有哪些?
③判别直线度误差最小区域的准则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