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钢材的基本知识

钢材的基本知识

时间:2024-11-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平炉法炼钢目前已经基本被淘汰。钢中含有一种或多种特意加入的合金元素,或碳素钢中的合金元素超过限量,都称为合金钢。含氧量增加,能使钢材强度、塑性特别是韧性降低,促进时效作用,同时使钢的热脆性增加,焊接性能变差。硫是钢中极有害的元素,以Fe S夹杂物的形式存在于钢中。Fe S熔点低,使钢材在热加工中内部产生裂痕,引起断裂,形成“热脆”现象。

7.1.1 钢的冶炼

中国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开始冶炼生铁,现在钢铁已经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材料。生铁的冶炼是将铁矿石、石灰石(溶剂)、焦炭(燃料)和少量锰矿石按一定比例投入高炉,在高温条件下经还原反应和其他的化学反应,将铁矿石中的氧化铁还原成金属铁,然后再吸收碳而形成生铁,原料中的杂质则和石灰石等化合形成高炉矿渣。钢由生铁冶炼而成,钢的冶炼是将熔融状态的生铁中的杂质氧化,使含碳量降低到预定范围,同时将硫、磷等杂质含量也降低到允许范围。

钢和铁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铁和碳,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钢是含碳量小于2.06%的铁碳合金,而含碳量大于2.06%的铁碳合金称为生铁(又称铸铁)。生铁含有较多的硅、锰、磷、硫等元素,常用的生铁断口呈灰色,故简称灰铸铁或铸铁。生铁的含碳量通常为2.11%~4.3%,根据碳存在形态的不同,生铁又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球墨铸铁等几种。

炼钢方法主要有转炉法、平炉法、电炉法三种。氧气转炉法炼钢是由转炉顶部吹入高压纯氧(99.5%),将熔融的铁水中的多余的碳和杂质(磷、硫等)迅速氧化除去,是目前最主要的炼钢方法。电炉法炼钢主要是用废钢返回熔炼获得各种特殊钢。平炉法炼钢是利用废钢铁和适量的铁矿石为原料,以煤气或重油为燃料,利用氧气或空气(或吹入的氧气),使碳和杂质氧化而被除去。平炉法炼钢目前已经基本被淘汰。

7.1.2 钢的分类

钢按化学成分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碳素钢主要化学成分是铁,其次是碳,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硅、锰、氧、氮、磷、硫等元素(其中氮、氧、硫、磷是有害杂质)。合金钢是在炼钢过程中,为改善钢材性能加入某些合金元素(如锰、硅、钒、钛等)而制得的钢。钢中含有一种或多种特意加入的合金元素,或碳素钢中的合金元素超过限量,都称为合金钢。

碳素钢根据含碳量分为:低碳钢(含碳量小于0.25%)、中碳钢(含碳量0.25%~0.6%)和高碳钢(含碳量大于0.6%)。

合金钢根据合金元素含量分为:低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小于5%)、中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为5%~10%)、高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大于10%)。

钢按冶炼时的脱氧程度分为:沸腾钢(脱氧不充分,代号F)、镇静钢和特殊镇静钢(脱氧充分,代号Z和TZ)、半镇静钢(脱氧程度介于前述两者之间,代号b)。

按照有害杂质含量,工业用钢分为普通钢(含磷量≤0.045%,含硫量≤0.050%)、优质钢(含磷量≤0.035%,含硫量≤0.035%)和高级优质钢(含磷量≤0.030%,含硫量≤0.030%)。

按照钢的用途分为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

土木工程中主要使用碳素钢中的低碳钢和普通钢中的低合金钢。

7.1.3 钢的化学成分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钢中主要成分是铁,此外还含有碳、硅、锰、硫、磷、氧、氮、氢等元素。上述元素对钢的性能都有一定影响,为保证钢的质量,国家相关标准对各类钢中不同元素的含量都作了严格规定。

(1)碳(C)

所有钢材都含有碳元素,碳是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元素之一。含碳量小于0.8%时,随着含碳量增加,钢的强度、硬度增加,塑性和韧性降低。但当含碳量大于1.0%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强度反而下降。随着含碳量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增大,耐腐蚀性和可焊性变差。

(2)硅(Si)

硅是炼钢时为脱氧而加入的元素。含硅量小于1%时,能够增加钢的强度、疲劳极限、耐腐蚀性及抗氧化性,对塑性和韧性影响不大,但对可焊性和冷加工性能有不良影响。

(3)锰(Mn)

锰是炼钢时为脱氧除硫而加入的元素,能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还能减轻硫和氧所引起的热脆现象,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和可焊性;锰含量超过1.0%时就成为合金元素,用以提高合金钢的强度。

(4)氧(O)

氧是钢中的有害元素。含氧量增加,能使钢材强度、塑性特别是韧性降低,促进时效作用,同时使钢的热脆性增加,焊接性能变差。

(5)硫(S)

硫是钢中极有害的元素,以Fe S夹杂物的形式存在于钢中。Fe S熔点低,使钢材在热加工中内部产生裂痕,引起断裂,形成“热脆”现象。硫元素还使钢的冲击韧性、疲劳强度、可焊性及耐腐蚀性降低,故硫的含量应严格控制。

(6)氮(N)

氮是炼钢过程中由空气带入钢中残留下来的,也是一种有害元素。氮能提高钢的强度,导致塑性特别是韧性显著降低,还会加剧钢的时效敏感性和冷脆性,使可焊性变差。

(7)磷(P)

磷是钢中的有害元素,常温下能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但塑性及韧性显著降低,低温下更甚,即引起所谓“冷脆性”;此外,磷使钢材的可焊性显著降低,对于承受冲击荷载的结构、焊接结构及低温下使用的结构,都必须严格限制磷的含量。

(8)铝(Al)、钒(V)、钛(Ti)、铌(Nb)

铝、钒、钛、铌都是炼钢时的强脱氧剂,也是最常用的合金元素,加入适量这些合金元素能改善钢的组织,细化晶粒,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及改善韧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