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地层损害机理时,需要对地层损害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分类。L.A1egve在应用专家系统诊断地层损害的研究报告中,按表4-1摘要列出了地层损害的类型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表4-2是D.G.Kersey对地层损害原因所做的归纳和分类,侧重于从岩矿学角度进行分类。各国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根据论述的需要对地层损害的类型做了不同方式的归纳整理。油气层损害主要来自两方面因素:
一是由于外来流体与油气层岩石的相互作用,造成以下五种类型的损害,即:
表4-1 应用专家系统对地层损害类型的划分
表4-2 D.G.Kersey对地层损害原因的分类
注:Ch—绿泥石;C—白云石;I—伊利石;M—蒙脱石;K—高岭石。
(1)外来固相颗粒的堵塞与侵入;
(2)工作滤液侵入及不配伍的注入流体造成的敏感性损害;
(3)油气层内部微粒运移造成的地层损害;
(4)出砂;
(5)细菌堵塞。
二是由于外来流体与地层流体间的不配伍,造成以下五种类型的损害,即:
(1)乳化堵塞;
(2)无机结垢堵塞;
(3)有机结垢堵塞;
(4)铁锈与腐蚀产物的堵塞;
(5)地层内固相沉淀的堵塞。
以上两个方面共10种类型的地层损害将在本章后面的内容叙述。
其他损害包括射孔造成的压实和不完善等损害,固井和修井作业的注水泥与水泥浆造成的特殊损害等。
机理研究除了要准确诊断和判别各种损害因素及各种可能性原因外,还必须把各种因素对每个产层的危害性大小按序排列,分出主次,并找出主要因素。
Amaefulc等于1988年系统地总结了不同作业过程中各种损害机理造成的地层损害的严重程度(表4-3)。
表4-3 建井和开采的各个不同阶段地层损害严重性相对大小
续表4-3
注:*的多少表示损害严重性的大小;—表示未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