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掌握渗透探伤缺陷的评定

掌握渗透探伤缺陷的评定

时间:2023-11-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渗透探伤显像完成后,会在探伤工件表面上形成一定图案,称为痕迹,根据产生原因不同,可分为真实缺陷引起的痕迹和非缺陷痕迹。国外研究表明,渗透探伤对表面点状和线状缺陷检出概率高于磁粉检验,是一种最有效的表面检验方法。促进渗透检测技术发展的主要是航空工业和原子能工业,这些部门对可靠性要求极高,且大量使用铝合金和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检测非渗透探伤莫属。

基础知识

一、渗透探伤痕迹

渗透探伤显像完成后,会在探伤工件表面上形成一定图案,称为痕迹,根据产生原因不同,可分为真实缺陷引起的痕迹和非缺陷痕迹。其实,缺陷引起的痕迹主要是由于存在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引起的,而不是由于工件存在划伤、压痕及操作不当等情况引起的。

二、常见焊接缺陷痕迹的特征

表7-3列出了渗透探伤痕迹的特征。

表7-3 渗透探伤痕迹的特征

任务实施

一、焊缝等级评定

B/T 4730–2005.5–2005《渗透检测》规定:长度小于0.5 mm的痕迹不计,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缺陷痕迹在同一直线上且间距不大于2 mm时,按一条痕迹处理,其长度为两条缺陷之和加间距。焊缝等级评定见表7-4。

表7-4 焊缝等级评定表

二、编制完成渗透探伤检验报告

渗透探伤报告能综合反映实际探伤的工艺过程,是反映最终探伤结果的正式文件,表7-5给出了一种较为实用的探伤报告的格式,以供参考。

表7-5 渗透探伤报告(样表)

备注:

拓展提高

渗透探伤的工业应用始于21世纪初,除目视检查外,它是应用最早的无损检测方法。因为渗透探伤最简单易行,其应用遍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近年来,由于过滤性微粒型渗透剂的出现,使渗透探伤技术的应用扩展到多孔性材料。国外研究表明,渗透探伤对表面点状和线状缺陷检出概率高于磁粉检验,是一种最有效的表面检验方法。Borucki JS认为,在目前的产品质量检测中,渗透探伤可能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促进渗透检测技术发展的主要是航空工业和原子能工业,这些部门对可靠性要求极高,且大量使用铝合金和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检测非渗透探伤莫属。渗透探伤对表面缺陷检测能力及检测的可靠性,取决于渗透探伤剂性能和操作工艺正确与否,因此,几十年来,渗透探伤技术发展的主线一直是探伤剂的研制及其性能评价,探伤操作工艺的改进及其标准化,以及与之有关的渗透探伤理论的研究。

渗透探伤正在向自动化方向发展,适用于各种零件流水线检验的渗透探伤装置相继出现。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渗透探伤技术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