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埋弧焊焊接参数的选择

埋弧焊焊接参数的选择

时间:2024-11-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埋弧焊时电弧电压是依据焊接电流调整的,即一定焊接电流要保持一定的弧长才可能保证焊接电弧的稳定燃烧,所以电弧电压的变化范围是有限的。埋弧焊的焊丝位置通常垂直于焊件,但有时也采用焊丝倾斜方式,焊丝向焊接方向倾斜称为后倾,向焊接的相反方向倾斜则为前倾。因此,为了保证焊缝的质量,埋弧焊对焊件装配间隙与坡口加工的工艺要求较严格。埋弧焊要求接头间隙均匀无错边,装配时需根据不同板厚进行定间距、定位焊。

基础知识

影响埋弧焊焊缝形状和尺寸的焊接工艺参数有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以及焊丝直径等。

1.焊接电流

焊接电流过大,熔深大,余高过大,易产生高温裂纹;焊接电流小,熔深浅,余高和宽度不足。

2.电弧电压

电弧电压和电弧长度成正比。电弧电压过高,焊缝宽度增加,余高不够;电弧电压低,熔深大,焊缝宽度窄,易产生热裂纹。埋弧焊时电弧电压是依据焊接电流调整的,即一定焊接电流要保持一定的弧长才可能保证焊接电弧的稳定燃烧,所以电弧电压的变化范围是有限的。

3.焊接速度

通常焊接速度小,焊接熔池大,焊缝熔深和熔宽均较大;随着焊接速度增加,焊缝熔深和熔宽都将减小。焊接速度过小,熔化金属量多,焊缝成形差;焊接速度过大,熔化金属量不足,容易产生咬边。

4.焊丝直径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焊丝直径不同,焊缝形状会发生变化。电流密度对焊缝形状尺寸的影响见表7-3表示。从表中可见,熔深与焊丝直径成反比关系,但这种关系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减弱。

表7-3 电流密度对焊缝形状尺寸的影响         

5.焊丝伸出长度

一般将导电嘴出口到焊丝端部的长度称为焊丝伸出长度。当焊丝伸出长度增加时,则电阻热作用增大,使焊丝熔化速度加快,以致焊缝厚度稍有减少,余高略有增加;伸出长度太短,则易烧坏导电嘴。焊丝伸出长度随焊丝直径的增大而增大,一般在15~40 mm之间。

6.焊丝倾角与焊件倾斜

埋弧焊的焊丝位置通常垂直于焊件,但有时也采用焊丝倾斜方式,焊丝向焊接方向倾斜称为后倾,向焊接的相反方向倾斜则为前倾。焊丝后倾时,电弧吹力对熔池液态金属的作用加强,有利于电弧的深入,故焊缝厚度和余高增大,而焊缝宽度明显减小。焊丝前倾时,电弧对熔池前面的焊件预热作用加强,使焊缝宽度增大,而焊缝有效厚度减小。

焊件有时因处于倾斜位置,因而有上坡焊和下坡焊之分,上坡焊与焊丝后倾作用相似,焊缝厚度和余高增加,焊缝宽度减小,形成窄而高的焊缝,甚至产生咬边;下坡焊与焊丝前倾作用相似,焊缝厚度和余高都减小,而焊缝宽度增大,且熔池内液态金属容易下淌,严重时会造成未焊透的缺陷。

7.装配间隙与坡口角度

当其他焊接工艺条件不变时,焊件装配间隙与坡口角度的增大,使焊缝厚度增加,而余高减少,但焊缝厚度加上余高的焊缝总厚度大致保持不变。因此,为了保证焊缝的质量,埋弧焊对焊件装配间隙与坡口加工的工艺要求较严格。

任务实施

焊接工艺参数选择

1.坡口设计及加工

依据单丝埋弧焊使用电流范围,当板厚小于14 mm时,可以不开坡口,装配时留有一定间隙;板厚为14~22 mm,一般开V形坡口;板厚22~50 mm,开X形坡口;对于锅炉汽包等压力容器通常采用U形或双U形坡口,以确保底层熔透和消除夹渣。坡口加工方法常采用刨边机和气割机,加工精度有一定要求。

2.装配点固

埋弧焊要求接头间隙均匀无错边,装配时需根据不同板厚进行定间距、定位焊。另外,直缝接头两端尚需加引弧板和熄弧板,以减少引弧和引出时产生缺陷。

3.焊前清理

坡口内水锈、夹杂铁末,点焊后放置时间较长而受潮氧化等焊接时容易产生气孔,焊前需提高工件温度或用喷砂等方法进行处理。

4.焊接电流与电压的选择(表7–4)

表7-4 焊接电流与电弧电压的匹配关系

5.焊丝直径的选择(表7–5)

表7-5 焊丝直径与焊接电流的关系

拓展提高

一般需要调节的是焊接电流,电压自动匹配。与焊接电流有关的焊接参数有:

1.板厚

板越厚,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需要的焊接电流越大。

2.焊接速度

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焊接速度越快,需要的焊接电流越大。

3.焊丝直径

一般来说,焊丝越粗,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越大,比如说3.2的焊丝,一般最大电流为600 A左右,4.0的焊丝一般最大电流不超过800 A。

例:16 mm钢板拼接用埋弧焊焊接工艺参数

无坡口焊接:

第一面电流600~800 A(根据间隙大小适当调整),电压30~35 V,速度350~450 mm/min,第二面电流700~950 A,电压30~35 V,速度350~450 mm/min(第二面成型会很不好看,这已经是不开坡口焊的极限板厚了)。

开Y形坡口焊接:

第一面打底,电流400 A,电压不大于31 V,速度350~450 mm/min,盖面电流650 A,电压30~38 V,速度350~450 mm/min;第二面,电流650~850 A,电压30~35 V,速度350~450 mm/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