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的各阶段要合理确定其造价,为造价控制提供依据,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工程建设投资巨大,涉及国民经济的各方面,因此国家对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结构等必须进行宏观调控。在造价编制过程中,应贯彻国家在工程建设方面的有关法规,使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得以实施。
2.保证计价依据的准确性
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而造价编制的基础资料的准确性则是合理确定造价的保证。
3.正确计算工程量,合理确定工、料、机单价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是按实物量法进行编制的,即:
直接费=Σ(分部分项工程量×定额工、料、机消耗量×当时当地的工、料、机单价)
因此,工程量及工、料、机单价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造价中最为重要、基础的直接费的准确性。
4.正确选用工程定额
为适应建设各阶段确定造价的需要,水利部编制颁发了《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等工程定额。在编制造价时合理选用定额,才能准确地编制各阶段造价。
5.合理使用费用定额
水利工程造价编制过程中,均应按照《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中规定的计算方法及费率进行计算。各项费率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取定。
6.注意计价依据的时效性
计价依据是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反应,而生产力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当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了,计价依据就会与已经发展了的社会生产力不相适应,所以,计价依据在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同时,也具有时效性。在编制造价时,应注意不要使用过时或作废的计价依据,以保证造价的准确合理性。
7.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完成同一项工程,可有多个设计方案,多个施工方案。不同方案消耗的资源不同,造价肯定是不相同的。在编制造价时,在考虑技术可行的同时,应考虑各可行方案的经济合理性,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选择方案,确定造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