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价值工程的产生与发展
1.价值工程的产生
价值工程(VE,Value Engineering),是一种新兴的科学管理技术,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有效方法。价值工程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工程师麦尔斯(L.D.Miles)是价值工程的创始人。
价值工程最早是美国为了适应军事工业的需要创立和发展起来的,目的在于确保军事装备的技术性能(功能),并最大限度地节约采购费用(成本),降低军费开支。在“二战”期间,由于原材料供应短缺,一些重要的材料采购工作常常碰到难题。经过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探索,麦尔斯发现有一些相对不太短缺的材料可以很好地替代短缺材料的功能。后来,麦尔斯从研究代用材料开始,逐渐总结出一套特殊的工作方法,把技术设计和经济分析结合起来考虑生产和管理的其他问题,用技术与经济价值统一对比的标准衡量问题,并把这种分析思想和方法推广到研究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和科学的方法。
1947年,麦尔斯在《美国机械工程师》杂志上发表《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一文,首次提出了价值工程的基本理论,标志着“价值工程”作为一门科学理论正式诞生。
2.价值工程的发展
价值工程产生后,立即引起了美国军工部门和大企业的浓厚兴趣,以后又逐步推广到民用部门。
1952年麦尔斯举办了首批价值分析研究班,在他的领导下进行了有关VA的基础训练,这些专门从事价值分析的人员在后来工作中所创造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为在更多的产业界推行价值分析产生了重要影响。
1954 年,美国海军部首先制定了推行价值工程的计划。美国海军舰船局首先用这种方法指导新产品设计并把价值分析改名为价值工程。1956 年正式用于签订订货合同,即在合同中规定,承包厂商可以采取价值工程方法,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改进产品或工程项目,把节约下来的费用的 20%~30% 归承包商,这种带有刺激性的条款有力地促进了价值工程的推广,美国海军部在应用价值工程的第一年就节约3 500万美元。1969年,就连美国航天局这个最不考虑成本的部门也开始推行价值工程。由此,价值工程方法备受政府和企业的重视,进而逐步推广到各行各业中。1968 年美国建筑部门将价值工程作为一项强制条款列入建筑施工和设计中,这一举措迅速被推广开来,在建筑业中形成价值管理的热潮并取得显著的效果。
1961 年,麦尔斯在《价值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系统化,出版了专著《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技术》(Techniques of Value Analysis and Engineering),1972年又出了修订版并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价值工程不仅为工程技术有关部门所关心,也成为当时美国政府所关注的内容之一。1977年美国参议院第172号决议案中大量列举了价值工程应用效果,说明这是节约能量、改善服务和节省资金的有效方法并呼吁各部门尽可能采用价值工程。1979 年美国价值工程师协会(SAVE)举行年会,卡特总统在给年会的贺信中说:“价值工程是工业和政府各部门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改善服务和提高生产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
1955 年,日本派出一个成本管理考察团到美国,学习和引进价值工程法,把价值工程(VE)与工业工程(IE)和全面质量管理(QC)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管理方法(VIQ)。1960年,价值工程首先在日本的物资和采购部门得到应用,而后又发展到老产品更新、新产品设计、系统分析以及建筑业等方面。1965 年,日本成立了价值工程师协会(SJVE),价值工程得到了迅速推广。
西欧各国推行价值工程是把价值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制订成整套的标准,成立了价值工程或价值分析的学会或协会,在政府技术经济部门和企业界推广应用价值工程,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并收到显著成效。
价值工程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产品研究开发、工业生产、企业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全球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价值工程也呈现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最近几年在建筑业中的发展更为迅速,建筑行业中有 70% 的企业应用价值工程,价值工程在建筑项目管理方面的应用也得到长足的发展。2009 年 5 月 9 日在北京举行的“价值工程国际高层论坛”,国际价值工程协会(SAVE International)副主席、国际事务部主任Donald Hannan先生说:“已在世界各地对360多个工程项目进行过价值工程咨询,开展过300多次价值工程培训”。这表明价值工程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发展迅速。
3.价值工程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
价值工程首先在我国的机械工业部门得到应用,1981 年 8 月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以一机企字(81)1047号文件发出了《关于积极推行价值工程的通知》,要求机械工业企业和科研单位应努力学习和掌握价值工程的原理与方法,从实际出发,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积极推行价值工程,努力把价值工程贯穿到科研、设计、制造工艺和销售服务的全过程。1982年10月,我国创办了唯一的价值工程专业性刊物《价值工程通讯》,后更名为《价值工程》杂志。1984年国家经委将价值工程作为18种现代化管理方法之一向全国推广。1986年由国家标准局组织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值工程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1987年国家标准局颁布了第一个价值工程标准《价值工程基本术语和一般工作程序》(GB8223—87),1988年5月,我国成立了价值工程的全国学术团体——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价值工程研究会,并把《价值工程》杂志作为会刊。
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应用价值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价值工程的应用和研究,从工业逐步推广到农业、商业、金融、国防、教育等各个领域,从产品、工艺、配方扩展到经营、管理、服务等对象。实践证明,价值工程在我国现代化管理成果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为提高经济效益做出了积极贡献。
价值管理的理念给建设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建筑项目的全过程中应用价值管理,可以在使各利益相关者得到最大满足的同时,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当然,我国在建筑业中建筑项目的价值管理与国际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建筑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应用价值管理还都处于初级阶段,在理论与实践上对价值管理的研究与应用还有待于提高。
10.1.2 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
价值工程(VE—Value Engineering),也称价值分析(VA—Value Analysis),是指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为目的,力求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因此,也称其为功能成本分析。
价值工程涉及价值、功能和寿命周期成本等三个基本要素。价值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以最少的费用换取所需要的功能。价值工程理论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对某一产品进行价值分析来促进产品改进、替代和开发。
1.价值(Value)
价值工程中的“价值”,与哲学、经济学等学科中关于价值的概念有所不同。价值工程中的“价值”就是一种“评价事物有益程度的尺度”。价值高说明该事物的有益程度高、效益大、好处多;价值低则说明有益程度低、效益差、好处少。例如,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总是希望“物美而价廉”,即花费最少的代价换取最多、最好的商品。价值工程把“价值”定义为:“对象(某种产品、作业或服务等)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之比”,即用以下数学公式表示:
成本指产品周期成本,即产品从研制、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全部耗费的成本之和。衡量价值的大小主要看功能(F)与成本(C)的比值如何。人们一般对商品有“价廉物美”的要求,“物美”实际上就是反映商品的性能,质量水平;“价廉”就是反映商品的成本水平,顾客购买时考虑“合算不合算”就是针对商品的价值而言的。
2.功能(Function)
对于价值工程而言,功能对于不同的对象有着不同的含义:对于产品来说,功能就是它的用途或效用;对于作业或方法来说,功能就是它所起的作用或要达到的目的;对于人来说,功能就是他应该完成的任务;对于企业来说,功能就是它应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效用。总之,功能是对象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换而言之,功能是使用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任何功能无论是针对机器还是针对工程,都是针对人类主体的一定需求目的,都是为了人类主体的生存与发展服务,因而最终将体现为相应的使用价值。因此,价值工程所谓的“功能”实际上就是使用价值的产出量。
功能包括多种属性,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功能进行分类。
(1)按功能隶属关系可分为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基本功能是满足用户基本要求或实现产品用途必不可少的功能,它是产品存在的基础。例如茶杯的基本功能是用于盛水泡茶,笔的基本功能是写字等。辅助功能又称二次功能(二级功能),是为了不影响基本功能实现或更好地实现其基本功能,在产品功能中附加上辅助的功能,如手机的拍照功能,这些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
(2)按用户要求可分为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和缺乏功能。
必要功能是为满足使用者要求而必须具备的功能或作用。不必要功能是指用户不需要的或对基本功能实现没有任何作用的辅助功能。不必要功能有两种形式,一是多余功能,取消它对产品的基本功能无任何影响,如手表上装有指南针,一般人用不上;二是过剩功能,功能虽然必要,但在量上存在过剩,如功率过大的设备会带来电力损耗、设计上对材料要求过高等。用户需要而不具备的功能,称为缺乏功能。
(3)按照性质可分为使用功能和美观功能。
使用功能是使产品满足使用方各项特性要求的实用价值的功能。如电冰箱的使用功能是将人们所需要的把新鲜物品冷冻起来无害保存。美观功能是对产品的外观起美化、装饰作用的功能,如建筑物的外观、造型、颜色等给人的美感。
价值工程是一种定量化分析技术,需要对功能进行定量衡量。衡量功能大小有两种方法:一是用性能指标衡量功能。可以用定量化的性能指标衡量功能的大小,如产品的规格标准,达到的质量和性能指标等。二是用货币单位衡量功能。若用货币单位衡量便可实现不同产品之间的功能比较和不同零部件功能值的汇总计算,价值分析用实现功能必须支付的最低费用来衡量功能大小。
在实际生活中,产品的功能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具有相同功能的不同产品存在着功能水平的差异。功能水平是指产品功能的实现程度,它由一系列指标表示,如产品的规格、性能指标、质量指标、安全指标、能耗指标、寿命指标、外观包装等。二是产品的功能中,存在着功能过剩或功能不足现象。
3.成本(cost)
价值工程中产品成本是指产品寿命周期的总成本,即产品寿命周期从产品的研发开始算起,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直至报废的整个时期,如图10-1所示。在这个时期发生的所有费用与成本(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就是价值工程的产品成本。生产成本是指产品在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使用和维护成本是指在使用成品过程中对成品的维护、保养、管理、能耗等方面的成本。
寿命周期费用=生产成本+使用成本,即用以下数学公式表示:
图10-1 寿命周期成本、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关系图
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如图10-2所示:产品的功能越高,生产成本也越高,但成品使用过程中所需的使用成本会越少;而产品的功能较差,生产成本较低,但其使用成本则会较高。
图10-2 成品功能与产品成本的关系图
由图10-2可以看出,产品寿命周期有个最低点Cmin,与此相对应的有一个最适宜水平的生产功能F0。对于建设工程项目,在决策阶段,应当正确处理成本与功能的关系。既不能盲目地追求功能最大化而导致生产成本的急剧增加,也不能为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降低产品质量,导致工程建成后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造成维修成本的增加和额外的能耗费用。因此,从经济的角度看,设计阶段是确定工程造价的决定性阶段。
10.1.3 价值工程的特点和应用
1.价值工程的特点
从价值工程的定义以及其涉及的价值、功能和寿命周期成本等三要素看,价值工程具有如下特点:
(1)价值工程是以功能分析为核心。在价值工程分析中,通过产品设计方案和使用方案,采用相关方法获取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相对较容易。产品功能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加之设计方案、制造工艺等的不完善,以及人们评价产品功能方法存在差异性等,造成产品功能难以准确界定。所以,产品功能的分析是对主要影响产品“功能实现”的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确定产品的功能和成本范围,从而成功地选择产品决策方案。
(2)价值工程的目的是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即以产品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并能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必要功能,并非单纯强调功能的提高或片面要求成本的降低,而是致力于研究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找出二者共同提高产品价值的结合点,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3)价值工程是一个以信息为基础的创造性活动。价值工程分析是以产品成本、功能指标、市场需求等有关的信息数据资料为基础,寻找产品创新的最佳方案。因此,信息资料是价值工程分析的基础,产品创新才是价值工程的最终目标。
(4)价值工程是一个有组织的、需要多方协作的活动。价值工程分析过程不仅贯穿于产品整个寿命周期,而且它涉及面广,需要所有参与产品生产的单位、部门及专业人员的相互配合,才能准确地进行产品的成本计量、功能评价,达到提高产品的单位成本功效的目的。
(5)价值工程需要技术和经济问题的有机地结合。产品的功能设置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产品的成本降低是一个经济问题,价值工程是按照客户的需求,对成品功能和成本进行综合的定量定性分析,把技术工作和经济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研究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寻找出功能与成本的合理匹配。
2.提高价值的基本途径
根据价值工程的原理,即价值、功能和寿命周期成本等三要素的关系,可以得出,要实现提高价值有以下5种基本途径,如表10-1所示。
表10-1 价值工程提高价值的途径表
3.价值工程的应用
(1)工程建设和生产发展方面。
价值工程可以应用到对一项工程建设或者一项成套技术项目的分析中;也可以应用于企业生产的每一件产品、每一部件或每一台设备;在原材料采购方面也可应用此法进行分析。比如:新产品的设计和老产品的改造功能和价值分析,寻求适宜的质量水平;简单零部件、复杂产品、大型工程的生产和作业工艺、工序的安排、改进,寻求适宜的制造质量控制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采购供应,选择供应方;设备改造、设备的大重型修理、技术服务、机构改革方案制订等。
(2)组织经营管理方面。
价值工程不仅是一种提高工程和产品价值的技术方法,而且是一项指导决策,是有效管理的科学方法,体现了现代经营的思想。在工程施工和产品生产中的经营管理方面也可采用这种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例如:对经营品种价值分析、施工方案的价值分析、质量价值分析、产品价值分析、管理方法价值分析、作业组织价值分析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