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描述
读懂图7-35所示汽车制动杠杆零件图,想象出零件形状,读懂尺寸及相关技术要求。
▲图7-35 制动杠杆零件图
相关知识
1.形状和位置公差
(1)形状公差的概念 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加工的零件不但会产生尺寸误差,而且会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
例如,图7-36(a)所示为一理想形状的销轴,而加工后的实际形状则是轴线变弯了[图7-36(b)],因而产生了直线度误差。
又如,图7-37(a)所示为一个要求严格的四棱柱,加工后的实际形状却是表面倾斜了[图7-37(b)],因此产生了平行度误差。
▲图7-36 形状误差
▲图7-37 位置误差
如果零件存在较大的形状和位置误差,将使其装配困难,影响机器的质量,因此,对于精确度要求较高的零件,除给出尺寸公差外,还应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地确定出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最大允许值。如图7-38(a)中的φ0.08,即表示销轴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φ0.08的圆柱面内,如图7-38(b)所示。
▲图7-38 位置误差
确定了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才能将其误差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为此,国家标准又规定了一项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的技术指标——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国家标准中规定了14项形位公差,其项目与符号见表7-4。
表7-4 形位公差项目及符号
(2)形位公差的代号 在图样中,形位公差是以代号的形式进行标注的。形位公差的代号包括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符号、形位公差框格及指引线、形位公差数值和其他有关符号等,如图7-39所示。其中h为尺寸数字高度。
▲图7-39 形位公差代号及基准符号
(3)形位公差的标注与识读
①被测要素的标注。当被测要素是轮廓线或表面时,指引线的箭头指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与尺寸线错开),箭头也可指向引出线的水平线,引出线引自被测面,如图7-40所示。
▲图7-40 被测要素与公差框格
当被测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箭头应位于尺寸线的延长线上。公差值前若加注φ,表示给定的公差带为圆形或圆柱形,如图7-41(a)所示。
②基准要素的标注。基准要素是零件上用于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和位置的点、线或面,用基准符号表示,表示基准的字母也应注写在公差框格内,如图7-41(b)所示。
▲图7-41 被测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的注法
当基准要素是轮廓线或轮廓面时,基准三角形放置在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如图7-42所示。
当基准要素是轴线或中心平面时,基准三角形应放置在该尺寸线的延长线上,如图7-43所示。
▲图7-42 基准要素是轮廓线或轮廓面时的注法
▲图7-43 基准要素是轴线或中心平面时的注法
(4)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图7-44为气门阀杆形位公差标注示例,读者可以自行分析。
▲图7-44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2.叉架类零件特点
▲图7-45 叉架类零件
如图7-45所示,叉架类零件包括各种用途的拨叉和支架。拨叉主要用在机床、内燃机等各种机器的操纵机构上,用以操纵机器、调节速度等。汽车上的零件支架、制动杠杆、连杆、刹车踏脚座等均属于此类零件。叉、杆零件多为运动零件,通常起传动、连接、调节或制动作用。支架主要起支承和连接作用,其结构形状虽然千差万别,但其形状结构按其功能可分为工作、安装固定和连接三个部分,常为铸件和锻件。
叉架类零件视图表达常以工作位置放置或将其放正,主视图常根据结构特征选择,以表达它的形状特征、主要结构和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
叉架类零件的结构形状较复杂,视图数量多在两个以上,根据其具体结构常选用移出断面、局部视图、斜视图等表达方式。如图7-46所示为刹车脚踏零件图。
▲图7-46 刹车脚踏零件图
零件图采用了主、左两个基本视图,清楚地反映了组成该零件的轴承孔、踏脚板、肋板三部分形状及相对位置。
该零件不宜采用俯视图,为此采用A向局部视图,以表达踏脚板的形状。为了表达肋板的断面形状,采用了移出剖面。
在主视图和左视图均作了局部剖视,以表达轴承孔的内容。图7-47为刹车踏脚立体图。
▲图7-47 刹车踏脚立体图
任务实施
汽车制动杠杆零件读图过程如下:
1.看标题栏
该零件材料为铸钢ZG35,比例1∶2。
2.看视图
零件图采用主视图和一个主要表达倾斜杆形状的A向斜视图,斜视图上的局部剖是为了表达支承孔形状。支承孔有1.5 mm的倒角。
3.分析尺寸标注
▲图7-48 制动杠杆立体图
不同的叉架类零件结构差别较大,且较为复杂。尺寸标注时应按形体分析法标注定形尺寸,并考虑按长、宽、高三个方向标注定位尺寸。一般选择安装基面、工作轴孔轴线、零件的对称面等作为尺寸基准。
杠杆以φ35孔轴线为高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基准,宽度方向以前端面为基准,高度方向尺寸倾斜标注。
4.看技术要求
表面粗糙度参数Ra值最小3.2μm,要求较高。
其余内容请读者自行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