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约为13.8亿立方公里,其中97.5%是海水(13.45亿立方公里),淡水只占2.5%,且大部分是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的固体冰川中。除此之外,地下水的淡水储量也很大,但绝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的也很少。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这些淡水储量只占全部淡水的0.3%,占全球总水量的0.007%,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约有9000立方公里。
有限的淡水资源分布又非常不均匀,世界每年约有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中,而占世界总人口40%的80个国家却严重缺水。水源最丰富的地方是拉丁美洲和北美洲,而在非洲、亚洲、欧洲人均拥有的淡水资源就少得多。中东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其主要的水源是约旦河,与该河息息相关的国家或地区有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些国家或地区几乎没有其他可以代替的水源,缺水问题极为严重。另一个缺水严重的地区是非洲,该流域包括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9个世界上干旱最严重的国家。
20世纪以来,随着人口膨胀与工农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全球淡水用量飞快增长。1900—1975年,世界农业用水量增加了7倍,工业用水量增加了20倍,并且近几十年来,用水量正以每年4%—8%的速度持续增加,全世界每天消耗的淡水量超过9万亿升。淡水资源缺乏,水井愈打愈深,落后的水资源意识和灌溉方式使发展中国家本来已很有限的水资源大部分都被农业消耗掉了。全世界许多地方,地下水位下降,引起一系列严重的问题,而且污水和工业废水增加,大大减少了淡水供应量。
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全球用水量在20世纪增加了6倍,其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速的2倍。全球有12亿人用水短缺,全球约有1/5的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40%的人缺乏基本卫生设施。每年有300万到400万人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预计到2025年,水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35亿人为水所困。
2006年3月,在第14个“世界水日”前夕,联合国发布了《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报告指出,生命之河面临着枯竭,世界各地主要河流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向干涸,昔日大河奔流的景象不复存在。世界第一大河、有埃及“生命之河”称谓的尼罗河以及印度文明的发祥之地、现属于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到达入海口时的水量被大大减少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科罗拉多河则根本难以到达入海口。另一些,像约旦河和美国与墨西哥的界河——格兰德河,则因为部分河床干涸,造成河流长度大大缩减。
报告指出,地球上的河流、湖泊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淡水资源状况正以“惊人的速度恶化”。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长官的克劳斯·特普费尔博士将这一现状形容为“一起正在制造中的灾难”,“我们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内河流的自然秩序”。全球最长的20条河流上都筑起了大大小小的堤坝,全世界有4.5万余个大型堤坝,将至少15%的水流限制在堤坝内而非流人大海,堤坝覆盖的总面积已接近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 。
联合国另一个有关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的报告描绘了世界水资源未来悲惨的图像:到2050年,亚洲超过10亿人口可能面临缺水的危机,气候变暖还将导致部分地区增加遭受水灾、霍乱蔓延以及粮食价格高涨的风险,亚洲重要的水源——喜马拉雅冰川面积的持续缩小会使印度人均可利用水量减少到现在的一半。气候变暖的不良影响除伴随河川流量减小而带来的水力发电量减少和水质恶化外,还可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和沿海、沿江地区的水灾。预计到21世纪末,南亚的谷物产量可能减少10%,海流变化和海水温度上升将危害鱼类的养殖,疟疾、登革热和霍乱的流行范围也将扩大。
根据该报告,中国将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球变暖,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不断缩减,气温上升使得温带和干旱地区转移北上。根据目前的融化速度,包括天山在内的冰川将在2050年消失,其余也将在2100年杳无踪迹。青藏高原的冰川不仅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晴雨表,同时也是黄河和长江的发源地。目前,它正以每年7%的速度萎缩。如果温度上升超过了2摄氏度的危险阈值,冰川将更加迅速地融化。一旦作为水库的冰川资源消耗殆尽,其所产生的水流量将会锐减。为亚洲超过20亿人提供水源,保证农业灌溉的七个主要水道——雅鲁藏布江、恒河、怒江、黄河、印度河、湄公河、长江都会受到影响。气候变化也会直接影响中国陆地国土面积一半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特别是北部和西部地区受影响最严重,目前海河、淮河、黄河流域部分地区的用水需求量是可再生水供应的140%,这正是主要河道水资源快速萎缩和地下水显著下降的重要原因。中国1.28亿农村贫困人口约有半数生活在这个地区,并且这个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总量的40%,产量占全国GDP的三分之一。
2009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报告指出,全球将在20年内陷入“水资源破产”的困境。这除了将加剧水源争夺战,也会失去数量相等于印度和美国谷类收成总和的农作物。粮价将因此暴涨,水也会变得比石油更有投资价值。在未来,全球若是继续运用像过去一样的方式来管理水资源的话,整个经济网络将会陷入崩溃。
由于能源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因此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水的消耗量也会跟着上升。目前在美国和欧盟,能源生产所占的水消耗总量分别为39%和31%,而食用水只占了3%。但美国的能源生产的需水量预计将增长高达165%,欧盟则将增加130%。这将对农业用水量造成极大压力。
报告认为,到2100年,位于喜马拉雅和西藏的冰川将会完全融解,但冰川融解所提供的水也只足够让20亿人使用。有鉴于以上各种因素,水源争夺战预计会在未来变得更为激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说,水供短缺的问题是广泛而具系统性的,因此处理这个问题的方式也应该如此。
水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和战略资源,已经和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缺水不仅仅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生活和生命的安全,更容易引起国家、地区间的争端甚至战争。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地面上的水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流经邻国的河流。在世界范围内,至少有200多条河流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例如恒河、尼罗河、约旦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和中亚的锡尔河等。位于河流上下游、左右岸的国家或地区,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所需要的水,必然要从同一条河里不断增加取水量,从而势必造成国家间或地区间用水的不平衡,引起外交争端甚至发生战争。
据《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统计,在过去50年中,由水引发的冲突共507起,其中37起是跨国境的暴力纷争,21起演变为军事冲突。这些数字印证了水的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就会成为战争的导火索。而且,半个世纪以来,水的争端愈演愈烈,已经成为战争的根源之一。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曾预言:“今后某些地区的战争将不是政治的战争,而是水的战争。”前世界水资源委员会主席伊斯梅尔·塞拉格尔丁也直言不讳地预言: “21世纪的战争将是为了水。”
史籍记载,距今45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两座古城邦拉格什和乌玛之间,为争夺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控制权而相互宣战,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夺水战争,在此后的数千年来因水而战的冲突屡屡上演。
以色列为控制与约旦、叙利亚共有的约旦河水源,是数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1967年,以色列唯恐约旦、叙利亚让约旦河上游改道,切断以色列的水源,于是通过武力,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等领土,控制了约旦河流域,从此,为以色列解决了40%的用水。戈兰高地是约旦河的源头所在地,有中东地区的“水塔”之誉,水资源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后来,戈兰高地一直是叙以和谈十分重要的中心议题,以色列在水的使用权上得不到对方大的让步,就不会轻易撤出戈兰高地。
地处西亚的土耳其,拟在自己本土的幼发拉底河上修筑22座水坝,以发展农业和解决民生用水。然而这条以土耳其为发源地的大河,中游和下游却贯穿叙利亚、伊拉克,如果源头建大坝截水,中下游的水量就会大大减少,且水质将受到严重污染,势必影响生态环境。这引起了叙、伊两国的恐慌和愤怒,以致叙、伊与土耳其在水问题上互不相让,矛盾尖锐。土耳其甚至为一座已建造好的大型水利工程配备了地对空导弹,这都为地区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非洲是世界上缺水最严重的地区。全球无安全用水人口比例最高的25个国家中,非洲就占据了19个。孕育了古埃及文明的尼罗河,被誉为“众河之父”,全长6648公里,为世界最长河流,源出赤道南部东非高原,流经10个国家,最后注入地中海,沿河流域的国家和人民其生活的一切都和尼罗河息息相关。但这里发生的水资源之争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流经苏丹的尼罗河长达3000公里,苏丹准备建造若干大坝的计划,对处于尼罗河下游的紧邻埃及而言,犹如掐喉咙般难以接受。但苏丹置埃及的警告于不顾,仍以“水武器”相威胁,一再宣称要关上生命攸关的水龙头。
亚洲的恒河同样是一条著名的母亲河,它是古印度文明的摇篮,自古被印度教徒奉为“圣河”。印度不顾位于恒河下游的东巴基斯坦的抗议,1962年悍然开始建筑法拉卡水坝。水坝建成后,到了旱季,东巴基斯坦境内的水量竟然缩减到建坝前的八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余志鸿《中国史前神话解密》)
为共享恒河水资源,1971年,孟加拉国独立后,通过向国际机构多次申诉,在1996年总算与印度与孟加拉国签订了一个有关恒河水分配的协定,但也只有30年的有效期,两国的水资源纷争仍然是恩怨不断。而印度同巴基斯坦的摩擦也与另一条大河——印度河相关。印度一直打算在印度河上游拦河筑坝,而巴方深恐境内下游之水锐减,使本已紧张的两国关系雪上加霜。
1997年,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在水的问题上发生争执。纳米比亚想在两国之间的水系取2000万立方米的水,博茨瓦纳政府坚决反对,因为在上游取水后,下游就会缺水。为此,两国政府都把状纸告到了海牙国际法庭,两国关系已经到了战争的边缘。现在,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和安哥拉已经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来讨论解决相互边界的水权问题。
美洲地区的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均部分位于科罗拉多河流域。科罗拉多河上游90%的水被美国的城市和农场引走,到达墨西哥境内时所剩已经不多。为此,两国经常发生矛盾。19世纪,美国和墨西哥还为此发生过真枪实弹的战争。直到1944年,两国才坐下来谈判,通过外交途径,达成了一个实际由美国人说了算的两国边境河流的取水协议。
水资源的争夺令人怵目惊心,而且历史颇为悠久。但如今,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尤其是水污染的问题更为突出。
水污染是指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含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使水质受到损害,破坏了水体原有的性质和用途。工矿企业把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渣等排进水体中,造成工业水污染。城市生活废水排进水体中,造成生活水污染。农田灌溉用水把农田中的化肥、农药等污染物质带入水体中,造成农田水污染,而还有某些地区化学元素异常,造成水体污染,或植物在腐烂的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进入水体中,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污水超过4300亿立方米,造成约55000亿立方米的水体受到污染,约占全球径流总量的14%。据联合国调查统计,全世界河流稳定流量的40%左右受到污染。据联合国监测结果显示,世界上10%的河流缺氧30%以上,50%的河流含较高的大肠菌类,污染河流的亚硝酸盐浓度比未污染河流高出7倍、磷酸盐高出1.6倍。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缺乏清洁水和基本卫生设备,是世界上近80%疾病产生的根源。全球每天死于水源疾病的人数达2.5万人,数百万人身体受损。严重的水污染导致了全世界每年有12亿人因饮用污染水而患病,15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不洁水引发的疾病,而每年死于霍乱、痢疾和疟疾等因水污染引发疾病的人数超过500万。
水环境污染,现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问题,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污染江河湖泊等天然水资源的后果,并着手进行治理,但水资源已经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人们将继续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目前,全世界大约有近半人口(30亿人)居住在城市,到2030年,将会增加到60%。为了快速发展经济,人类在拼命扩大城市规模。而城市又是制造污水最集中的地区,工业污水、生活污水肆无忌惮地侵害着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
300多年前,全世界总人口只有5亿,那时人类对地球的干扰还有限。环境破坏始于18世纪中期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西方世界几乎没用到100年的时间,就把整个世界的财富分割完毕。工业革命距今不过20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地球已从陆地到空中、从地表到地下无不被污染殆尽。工业化国家带来的公害和工业污染引来了第一次环境革命。
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300年的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
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国际环境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人们终于改变了“世界无限”的概念,提出“地球只有一个”,进而提出“无破坏发展”,也第一次提到了“连续的可持续的发展”。
水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对许多经济活动也都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紧缺、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各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成为了社会进步、区域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威胁。随着全球资源危机的出现,国家安全观念正在发生变化,水安全已构成国家安全、地区安全的重要因素,与金融安全、经济安全甚至国防安全等处于同样重要的战略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