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接访礼仪
“接访”是指前去主人那里拜访和迎接客人来访的统称。它包括拜访和迎送两个方面。“接访”是双向的活动。在接访中,必须恪守本分,遵照拜访、迎送的礼仪行事。
一、拜访礼仪
拜访,又称拜见或拜会。它一般是指前往他人的工作地点或私人居所会晤对方,或是进行其他方面的接触。不论是在公务交往还是私人交往中,拜会都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一种社交方式。掌握拜访的礼仪,是成功进行社交的前提。就拜访做客礼仪而言,其核心是“客随主便”,礼待主人。
(一)有约在先
拜访做客,最好事先约好时间,以避免扑空或影响主人的安排。一般可采用电话联系的方式。如果没有预约,则一般安排在节假日的下午或晚饭后较为适宜。时间约定后,要准时赴约,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失约。万一迟到,见面后要表示歉意,并说明原因。
(二)上门有礼
1.守时守约。
登门拜访时,最好准时到达,既不要早到,让对方措手不及;也不要迟到,令对方望眼欲穿。
2.先行通报。
抵达主人办公室或私人居所,要先敲门,经允许方可进入。进门后不要擅自坐下,除非是你很熟悉的亲戚或朋友。若敲门后,室内没有反应,过一会儿再敲一次门。千万不要用拳头用力砸门,或用脚踢门。在门外大呼小叫,骚扰四邻是不礼貌的。
3.应邀就座。
被主人邀请进屋后,应主动随行主人身后,而不要抢先一步,随意前行。一般情况下,主人会邀请客人在其指定之处就座,届时恭敬不如从命。在就座时,不要自行找座,也不要与同来的人抢座位。最好与主人和同来的人一起落座。
4.施礼问候。
与主人见面后,应主动问好,并且与对方握手为好。遇到主人的同事或家人时,应当主动与其打招呼、问好,不要旁若无人。前往朋友的私人居所做客时,可为对方携带些小礼物,在进门之初,即向主人奉上自己的礼物,不要在告辞时再拿出礼物。
主人请你吃东西时,不要过分推辞,如果你不想吃,也不要做过多的解释。接过主人递来的水果或烟、茶,别忘了说声“谢谢”。
5.注意服饰。
在拜访主人时,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谈举止,衣冠要整齐,彬彬有礼。不要跷着“二郎腿”,更不要随地吐痰、弹烟灰;不要高谈阔论,毫无节制地大笑;也不要东走西瞧,随便翻主人的东西。
(三)适时告辞
做客时间不宜太长,要“见好就收”。如果主人已有暗示,你则应礼貌地起身告辞。告辞时要向主人道谢致意。主人相送时,要说“请回”、“请留步”、“再见”。不要自己出门后,头也不回大步离去。
二、迎送礼仪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为主人,对客人的来访应该做到“主随客便”。
(一)细心安排
作为主人,和客人约定了接待时间后,应作些必要的准备。如提前“洒扫门庭”以迎客人,并准备好烟具、茶点、水果之类。如果想留客人吃饭,要事先了解客人的民族习惯、爱好、忌讳等,以便准备好饭菜原料,到时好让客人品尝。
(二)迎送礼让
1.迎候。
对于重要客人和初次来访的客人,主人必要时要亲自或者派人前去迎候。迎候远道来访的客人,或恭候在本地的机场、港口、车站,或是其下榻之处,并要事先告知对方。迎送本地客人,宜在大门口、楼下、办公室或居所的门外,以及双方事先约定之处。对常来常往的客人,虽然不必恭候于室外,但一旦得知对方抵达,应立即起身,到门外相迎。
2.致意让座。
与来客相见时,不论是否熟悉,都应面含微笑,热情接待,并且主动与对方握手,说“欢迎,欢迎”,并致以亲切的问候。同时,要主动让上座请客人就座。
3.热情交谈。
与客人交谈时要热情,表情要自然、亲切、和蔼,说话不要唾沫四溅,不要频频看表,以免客人误以为你要送客。如果确有急事去办,非走不可,可向客人介绍清楚,请客人谅解,并约客人改日再来。
4.送别。
如果客人提出告辞,主人应客气挽留。客人执意要走,也要等客人起身告辞时,主人才能站起来相送。注意不要自己先起身,这有逐客之嫌,是不礼貌的。临走时,客人如果馈赠了礼品,主人应表示谢意,并请客人以后不要再破费。同时要回赠些合适的礼物让客人带走。不能对客人的礼物无动于衷。送客一般是送至门口,对远道而来又年老体弱的客人,最好送到车站、码头、机场,分别时应邀客人有空再来,待车、船、飞机启动方可离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