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主旨
关于SQ-5系列低振螺旋桨,在2005年前后装船实用后,其脉动压力表现尚好,与公开文献所报告的桨激脉动压力相比较,在交船试航与营运中,船东均无异议。部分船(CV)运行后,发现桨叶面导边出现径向延伸约600mm,周向宽约400mm,深约2~8mm的剥蚀麻点。由于该桨选自SQ-5系列,笔者就该桨的直径、螺距比选择进行分析,以期阐明有关情况的物理现象及技术原因。
1 现用螺旋桨情况——案例
某集装箱船经设计、试航后,得到的涉及螺旋桨的有关参数如下:
桨直径: D=7.75m
桨 型: SQ-5
螺距比: 变
0.7r处螺距比: (P/D)0.7=0.915
盘面比: EAR=0.68
侧 斜: θsk≈25°
根据满载状态设计,得实测数据:
满载时,桨转数N=104.47r/min,航速VS=23.26kn,桨轴收到功率为PD=28153k W。委托进行空泡激振试验时的桨推力系数KT=0.184。
压载状态时,MCR时桨转数N=105.2r/min,航速VS=24.49kn,桨轴收到功率PD=28153k W,桨推力系数KT=0.1782。
2 快速性数据分析
取得实船设计(MCR等)工况的航速VS、桨转数N及实测桨吸收功率PD后,通常会对设计时选定的伴流分数w、推力减额t及相对旋转效率ηr等参数进行复校,这时除了拥有船舶阻力和螺旋桨性能的模试数据之外,并不了解实船的真正阻力及螺旋桨的推力。因此还是无法严格确定w、t、ηr等的数值。
实践显示,无论流场均匀度如何,给定进速v A及转数n后,螺旋桨的进速系数(运动攻角)JP=v P/n D的对应推力系数KT和扭矩系数KQ是唯一的,即每一JP值只有一个KT(及KQ)与之对应。例如,案例桨的JPKTKQ是严格成组出现的,其中任意一个值(JP、KT、KQ)只对应特定的另外两个值。但由于受到尺度效应影响,几何相似的模型和实桨的JPKTKQ并不完全相同。在实船用直径D的桨在转数n情况测定的收到(吸收)功率PD,按关系PD=2πρn3D5K′Q可得出实桨的扭矩系数K′Q,由于船后不均匀流场的影响,并不知道这时K′Q所对应的进速系数JP值。通常是将K′Q与模型试验的KQO~JPO敞水结果比较,认为K′Q=KQO时,进速系数JP也相同,即JP=JPO。由实船测得的v A及n,可算出JP=v A(1-w)/n D=JPO,得出伴流分数w。由螺旋桨模型试验所得KQOJPOKTO关系,再假定实桨的K′T=KTO,可以得出螺旋桨这时发出的推力T=K′TOρn2D4=KTOρn2D4。将其与船模试验所得计及各种附加值后的船舶阻力R(有效功率PE=R·v A)比较,可得出1-t=R/T=PE/(T·v A)。对每艘具体船的航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审视快速性计算和螺旋桨设计中的方方面面。
工程实践中,为螺旋桨设计,除提供船体有关尺度、主机输出特性外,通常提供船模试验所得船舶阻力(有效功率)曲线R~v S,PE~v S,有时包括船模自航试验所得推进因子w、t、ηr等供参考数据。要求新设计桨满足船舶对航速、振动方面的要求。根据船舶匀速航行力的平衡条件,应有:R=T(1-t),PE=R·v A=T·v A(1-t),计及v P=v A(1-w),T=KTρn2D4,JP=,得:PE=(KT/J2P)ρv3A(1-t) (1-w)2·D2。若写成
上式左边是与螺旋桨有关的数据,右边是主要由船舶确定的参数。在设计螺旋桨时,右边的参数已给定。选定桨直径D及桨的螺距比P/D等各个几何参数后,可以确定KTJP值及其对应的KQ,随之算出选定方案的吸收功率PD,看看是否与主机提供的功率匹配。
下面依据以上讨论,进行案例分析,并提供可能改进方案。
例2-1 航行实测得:VS=23.26kn,主桨N=104.47r/min,桨收到功率PD=28153k W。据以估算桨的运行情况及选择不同直径D螺旋桨的匹配结果。
由SQ-5系列桨图谱得EAR=0.68时,P/D=0.915的KQJP曲线,KQ=0.0291时对应JP=0.736,及KT=0.160、ηP=0.645。实测得:v A/n D=0.5144VS/n D=0.8867。
由JP=v A(1-w)/n D=0.8867(1-w)=0.736,有1-w=0.830,w=0.170。实桨运行在JP=0.736,KT=0.160时,发出推力T=KTρn2D4=0.160×1045××7.754=1829k N。
当该船以VS=23.26kn(v A=11.96m/s)航行,可以认为其阻力(有效功率)PE,伴流分数w及推力减额均不变,则
的右边不变,而直径D=7.75m的SQ-5EAR=0.68,P/D=0.915桨的运行参数
KT=0.160,JP=0.736,KT/J2P=0.2954。算得(KT/J2P)D2=17.74。
无论换装其他何种桨,均应有:
JP=v A(1-w)/n D=11.96×0.83/n D=9.927/n D
(KT/J2P)D2=17.74,KT/J2P=17.74/D2
现要求用SQ-5-70系列桨中不同直径D的桨,以N=104r/min运行,达到VS=23.26kn(v A=11.96m/s),来代替案例中的桨,试算于表1中。
表1 给定不同直径D的SQ-5-70桨推进计算
由表1计算可见,以实船航行数据实测值为准,计及原SQ-5、EAR=0.68桨的模试(图谱)值,选择新桨的结果显示,D=7.75m桨有较高的效率ηP。给定直径不同的桨,在N=104r/min条件下,均能发出与SQ-5、EAR=0.68、(P/D)0.7=0.915原桨相同的推力T≈1829k N,达到航速VS=23.26kn,航速相差不大于0.1kn。
问题在于桨的空泡、振动性能,有待进一步讨论。先看看选定PE、w、t、ηr组合值后,是如何满足KTJP(KT/J2P)推进要求的。
例2-2 进行空泡激振试验时,为案例桨设计工况(满载)指定的推力系数KT=0.184,直径D=7.75m桨于N=104.47r/min时达到VS=23.26kn。据以估算桨的运行情况及选用不同直径D的SQ-5-70系列桨的匹配结果。
实桨SQ-5、EAR=0.68、P/D=0.915的性能曲线KT-KQ-JP,在指定的KT=0.184所对应的JP=0.690。从而可以得到10KQ=0.318,ηP=0.635及
D=7.75m则应有:×7.752=23.21m2
上式中PE、t、w的具体数值在进行本计算分析时,未予查对,在实船航速VS=23.26kn时,其所对应的综合值是23.21m2。由
可得出1-w=0.778,w=0.222。该桨运行时按图谱的敞水性能应吸收功率PDO=2πρn3D5KQO=2πρ×7.755×0.0318=30814k W,推力T=ρn2D4KTO=ρ×7.754×0.184=2103k N。
按设计时选定D=7.75m桨在v A=0.5144×23.26=11.96m/s的推力系数KT=0.184的条件,要求以104r/min转数的SQ-5-70桨取代案例桨,JP==5.368/D。试算例于表2中。
表2 以不同直径D的SQ-5-70桨设计桨
以上计算实质上是选用了与案例桨同样PE、t、w、ηr与航速VS关系组合后,按新桨设计要求进行直径、螺距比选择。与按试航实测PD进行例2-1中选择所得结果,P/D非常接近。计算是以试航证实船—机—桨匹配恰当的SQ-5、EAR=0.68、P/D=0.915为标杆进行的,以与参照标杆桨(案例桨)同一系列模试数据KT-KQ-JP进行桨径和螺距比选择,目的在于研究所述选择对桨叶振动、空泡的影响。
有必要说明的是,两例计算中所得伴流分数w、桨的推力和吸收功率相差很大,分别为w=0.170和w=0.222,螺旋桨推力值为T=1827k N和T=2103k N,吸收功率为PD=28153k W和PDO=31050k W。照理该船在VS=23.26kn时,只有一个桨的推力T和吸收功率值。这种差异源于w、t、ηr的选用及船舶阻力R的确定(引入了粗糙附加等一系列修正及随在码头停泊时间长短而变)。这类情况并不罕见,例如美国APLC104340TEU集装箱船以桨叶直径D=8.5m设计,伴流分数由模试的w=0.250到设计选用w=0.185,据航行测试PD测算得w=0.150[8]。而在早期开发6叶大侧斜桨时ηr取了1.02~1.05等[6]。为了保证试航环境与设计条件相符,苏联曾规定[9]:“在南部海域及远东地区,船舶下水(出坞)10~15天内必须试航,以保证快速性试验的准确性。”
3 空泡、振动和剥蚀与螺旋桨直径、螺距比选择
按20世纪60年代的传统做法,在选定螺旋桨几何参数后,要进行空泡校核,其实质是据已有的等螺距螺旋桨的实用经验,调节桨的盘面积,以影响桨叶表面的压降情况,避免过烈的空泡剥蚀。当代采取径向变螺距、周向侧斜、轴向非线性纵倾的翼型剖面,导致桨的空泡、振动、剥蚀状况变化,综合性能有了显著的改善。现在进行模型空泡试验时,就观察了螺旋桨出现各种形态的条件和部位,绘制了相应的空泡图[6],用来更精准地评估桨的性能,规避运行中出现不良的物理现象和结果(振动、剥蚀等)。
本节中拟利用SQ-5-70系列螺旋桨含空泡斗数据的图谱,讨论案例桨的直径和螺距比值选择。比较各种方案的空泡形态和部位,可能带来的剥蚀和振动后果。
3.1 设计工况
在按表2算得满足船—机—桨匹配要求的各直径D的SQ-5-70系列桨之后,照惯例以效率ηP最佳方案为首选。一般选用直径D大点的,即D≈7.75m的螺距比(P/D)0.7=0.921方案。表2中按直径D及桨轴线潜深HS=7.7m算得各方案的转数空泡数σn。σn=2(p-e)/ρn2D2,其中,p=pa+ρg H及H=HS时,是达到桨轴的潜深,也是桨叶剖面转到轴线水平时的潜深。SQ-570系列图谱中绘有以HS为标识深度的空泡数及空泡斗。根据各直径D对应的P/D和σn(),可查出该桨出现背空泡的进速系数JPmin,及出现面空泡的进速系数JPmax。JPmin到JPmax是该桨计算工况的无空泡区。将其绘成图1,可以看到各D桨的适配P/D方案的无空泡JP区及桨实际运行的JP间的关系。以D=7.75m桨为例,桨运行JP=0.693,距面空泡限界ΔJP≈0.042,距背空泡限界ΔJP≈0.078。若采用D=7.30m桨,则桨运行在JP=0.736,距面空泡限界ΔJP≈0.134,距背空泡限界ΔJP≈0.016。
3.2 压载航行
PD=28153k W、MCR工况,N=105.2r/min,轴系平均潜深HS=3.7m,原案例桨达到航速VS=24.49kn,设计时认为KT=0.1782。由案例桨的KT-KQ-JP查得KT=0.1782时对应JP=0.695,10KQ=0.3099,ηP=0.636。
该桨在运行(压载MCR)中的工况:KT/J2P=PE/ρv3A(1-t)(1-w)2/D2=0.369
式(KT/J2P)D2=中,右边不随换桨而变,应有
(KT/J2P)D2=0.369×7.752=22.16=const.
不计船后桨的相对旋转效率ηr,按案例桨的扭矩系数KQ算得桨的吸收功率PDO=2πρn3D5KQ=2πρ×7.755×0.03099=30663k W。
对于已经选定的取代案例桨的各方案,要达到VS=24.49kn,必须提供推力T=ρn2D4KT=ρ××7.754×0.1782=2065k N,即与案例桨相同的推力,满足(KT/J2P)D2=22.16的条件。为此在各选用桨的相应KT-KQ-JP线找满足所述条件的转数n及相关的动力数据。
计算列于表3,其中KT/J2P=22.16/D2为对应D直径桨的KT/J2P值,在KT-JP坐标图上的曲线KT=(22.16/D2)×J2P,与为该直径D选定的(P/D)0.7的KT-JP线的交点值KT、JP即为满足要求点。进而由JP=v A(1-w)/n D,算出该桨应旋转的转数n。并得出各直径D螺距比(P/D)0.7方案,在压载航行的桨推力T及各桨P/D0.7的性能曲线KT-KQ-JP得到KQ、JP等,与案例桨的相应PDO等值比较,可见桨的推力及吸收功率的差别均小于0.5%,即用SQ-5-70各方案桨取代案例桨,压载航行(MCR)VS=24.49kn时的匹配表现一致。为检查该运行状态时各方案的空泡情况,计算了相应转数n及轴系潜深HS=3.7m的运行空泡数σn值,由SQ-5-70系列图谱中(P/D)0.7桨的空泡斗线,查出σn值不变(n不变)条件下,由于局地进速变化,导致桨出现背空泡的JPmin和面空泡的JPmax值。将空泡化情况绘于图2上。
3.3 压载状态以1/1.15MCR工况功率PD=28153k W/1.15=24481k W航行,案例桨以N=100.91r/min运行达到VS=23.8kn航速,认为KT=0.1740。由性能曲线查得JP=0.710,10KQ=0.3058,ηP=0.643。T=ρn2D4KT=1855k N。JP=0.5144VS(1-w)/n D=0.5144×23.8(1-w)/=0.9393(1-w)=0.710,1-w=0.756,w=0.244。桨运行工况:KT/J2P=PE/ρv3A(1-t)(1-w)2D2=0.345,为达到与案例桨相近VS的航速指标,SQ-5-70系列的各方案应满足P=0.345×7.752=20.72。按原案例桨的10KQ=0.3058计算,这时PDO=2πρn3D5KQ=2πρ.3 ×7.755×0.03058=26705k W。压载(MCR)工况空泡化情况如图2所示。
将与表3类似的计算列于表4。
图1 设计工况空泡化情况图VS=23.26kn
图2 压载(MCR)空泡化情况图VS=24.49kn
表4 SQ-5-70桨各方案在压载状况以1/1.15MCR功率航行
图3 压载状态以功率航行时空泡化情况图VS≈23.8kn
现将计算所得压载状态,以功率运行时,空泡化情况绘于图3上。各不同直径桨在不同(P/D)0.7情况下,达到的推力T及按模型试验(图谱)数据算得的桨吸收功率PDO值,与案例桨相差甚微,均在计算误差范围之内。由于本报告希望探讨的是案例桨出现面空泡剥蚀的技术原因。故查对了各个方案在不同装载情况下的相应空泡数σn下的空泡限界JP值。看看不同直径D和(P/D)0.7组合方案的运行状态所遇到的空泡风险。
4 讨论
以上计算及图表显示,从船舶推进和改善螺旋桨的空泡、振动和剥蚀性能看,有以下几点规律性的东西。
(1)桨直径D的选择,影响适配桨的螺距比P/D及其运行进速系数JP。JP在空泡斗中的相对位置(距背和面空泡限界)发生变化。随着直径D的增大,桨的螺距比P/D减小,桨的运行进速系数JP普遍有向面空泡限界方向移动的趋势。
(2)在船后伴流场中运动的桨叶剖面,瞬间遇到v P值随周向位置而变,在转数n不变(σn=定值)的情况下,桨盘面局地的JP一直在变。而且随着直径变大,桨的无空泡间距ΔJP=JPmax-JPmin却更小。因此,直径D更大的桨更容易因JP变化而越出空泡斗,而且是从面空泡方向越出。综上所述,可见直径D更大的螺旋桨更容易遇到面空泡。
(3)基于实际观察,目前公认螺旋桨面空泡所造成的剥蚀、噪声后果更严重,宁愿背空泡,也要远离面空泡,故通常设计时,让运行进速系数接近JPmin背空泡限界。如文献[6]中,设计航速VS≈24.5kn,直径D≈7m,转数N≈106r/min的螺旋桨,在航速VS≈19kn时就出现背空泡(r≈0.95处),而要到VS≈26kn时,才出现面空泡。
(4)桨叶运行过程中,剖面出现面空泡的瞬间,大多在低伴流w区,即远离船体表面区。由于潜深的影响,该区水静压更高,因而空泡溃灭所激发的压力峰值理应更高,剥蚀也更甚。
(5)若在螺旋桨旋转过程中,叶剖面既遇到背空泡(高伴流w值,近时针“0”点位置),又遇到面空泡(低伴流w值,近时针“6”点位置)。出现空泡溃灭脉冲两次激发,则船体表面受到的脉动压力,将包含更高的二阶叶频分量。的确,试验测定相同直径的案例桨和比较桨,在相同推进条件下,曾测得案例桨的叶频脉动压力分量Δp1=3326Pa及二阶叶频分量Δp2=3972Pa;而比较桨的Δp1=11200Pa及Δp2=5966Pa。综合脉动压力Δp≈相应为:案例桨Δp≈6475Pa;比较桨Δp≈14020Pa。
一般地讲,若空泡溃灭脉冲发生二次,一次发生在距船底板~0.3D处,另一次发生在距船底板1.2D处。由于脉冲以球面波的形式扩散,脉动压力与到脉冲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因此,距船底~1.2D处空泡溃灭,与距船底约0.3D处空泡溃灭相比,若脉冲值相同,在船底板测得的因约1.2D处空泡溃灭的脉动压力将为约0.3D处空泡溃灭脉动压力的(0.3D/1.2D)2=,即衰减了一个数量级以上。
(6)由图1、2、3可看出,船舶装载及航行情况(桨轴潜深及桨推力)变化,将影响桨的空泡化。图3所示压载状态以1/1.15MCR功率运行时,面空泡危险更甚,用D=7.75m桨推进,桨的运行JP已越出面空泡限界。若将桨径D=7.75m缩小到D=7.3m,在VS=23.8kn航态,桨运行进速系数JP由0.710变为0.755,运行点距背空泡限界JPmin为ΔJP≈0.01,距面空泡限界JPmax为ΔJP≈0.09,有利于避免面空泡。同时,原用桨D=7.75m叶梢到船底间隙为k D=0.284D,由于桨径减到D=7.3m, ΔD=-0.45m,按“关于低振螺旋桨直径及螺距比选择”中的式(4),脉动压力变化Δp与脉动压力p有关系:Δp/p=≈-20%,即脉动压力将下降约20%。
注:本报告中桨SQ-5-70系列的数据均取自“SQ-5-70系列低振螺旋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