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主旨
在我国,近年来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可调螺距螺旋桨(调距桨)推进舰船航行。与采用定螺距螺旋桨不同,为满足船舶以不同航速航行的需要,除了和定距桨一样,可以用改变转数的办法来调节航速之外;因螺距可调,装备“调距桨”的船舶,还能用调节螺距的办法来调节航速。关于采用“调距桨”所带来的船舶在推进和操纵性能方面的优势,技术文献中有论述。但是,为满足船舶不同的航态要求,如何具体选择转数—螺距组合,达到较佳的综合效益,还需仔细权衡。实践中确有失算的事例,曾导致螺旋桨迅速剥蚀损坏,或未能充分发挥“调距桨”的效益。为解决所述课题,本文提出:类似“定距桨”快速性预报曲线(Vs-RPM;PB-RPM)那样,为“调距桨”建立“快速性网络”图,图中列出螺旋桨转数RPM、螺旋桨吸收功率PB、船舶航速Vs、螺距P/D,以及空泡限界等数据。
1 可调螺距螺旋桨的流体动力
可调螺距螺旋桨的设计,与“定距桨”的设计比,没有实质的差异。按任务书的要求,根据给定的转数,选定方案(包括直径D、螺距比P/D、桨叶数Z、盘面比EAR、剖面翼型等)后,通常已经知道螺旋桨的流体动力性能数据(推力系数KT、扭矩系数KQ和进速比JP);在设定桨叶转叶轴位置后,流体动力设计基本完成。当实际航运中船舶阻力R(有效功率PE)变化时,螺旋桨载荷的改变,导致“定距桨”不适应,螺旋桨显得“重”或“轻”,这种情况在实船航行和交船试航中经常发生。采用“调距桨”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调节螺距,使之适应所述变化。
1.1 可调螺距螺旋桨的推进性能
按任务书设计螺旋桨并设定桨叶转叶轴后,可以令螺旋桨叶绕该转叶轴转动,改变螺旋桨的推进性能,满足船—机—桨匹配需要。桨叶转动某个角度,会改变螺旋桨的流体动力性能数据。实际航行中,指令速度和方向、船舶阻力、主机输出功率等的改变,都会要求螺旋桨转动“桨叶片”来使之适应。通常,桨叶片转动的幅值在60~70°间,每改变一个角度,都得到一个“新”的螺旋桨,虽然在绕转叶轴转动桨叶时,螺旋桨叶的形状没有变化,但不同半径处的剖面与水流的相对位置变了,成为一个“新”的螺旋桨。需要了解绕转叶轴转动后的这个螺旋桨的流体动力性能。在以螺旋桨轴线为中心的圆柱展开面内观察,有所谓桨叶畸变问题;但当人们按设计螺旋桨图纸加工并试验模型时,无论是设计状态,还是转角后的状态,模型和实物都是几何相似、并一一对应的,只要满足流体动力相似律,则可以取得这个“新”螺旋桨的、可信的流体动力性能数据。给定一系列绕转叶轴的转动角,将得到一个螺旋桨“系列”。与一般螺旋桨图谱系列不同,这个“系列”是靠绕转叶轴转动形状已设定的螺旋桨桨叶而得到的。
为标记“调距桨”的位置,技术文件中仍采用相对半径2r/D=0.7处的螺距比值,写成(P/D)0.7,有时为简化起见,直接写P/D。例如,对于(P/D)0.7=1.0的螺旋桨,其2r/D=0.7剖面的“螺距角”γ为γ=tan-1[(P/D)0.7/0.7π]=24.45°,写为P/D=0.7π×tan24.45°=1.0,称P/D=1.0的螺旋桨。若将桨叶绕转叶轴转动Δγ=+4.17°,得“新”螺距角(γ+Δγ)=28.62°,及(P/D)0.7=1.2,称为P/D=1.2的螺旋桨;Δγ=-4.46°,得“新”螺距角γ-Δγ=19.90°,及(P/D)0.7=0.8,称为P/D=0.8的螺旋桨,其余类推。
现以上述(P/D)0.7=1.0的三叶螺旋桨为例进行讨论。该螺旋桨的盘面比为EAR=0.65,径向变螺距,由叶根到叶梢,螺距比变化量在5%(P/D)0.7内。每经螺距比变化ΔP/D=0.1或0.2,试验一只“螺旋桨”;并同时进行空泡初生(及等空泡数)试验,可测试得图1所示的螺旋桨性能图。为避免图面曲线过分拥挤,采用双层图,每图中只标出部分曲线。如图1所示,图的底层所示为涉及螺旋桨推力状态的数据推力系数KT和桨叶上空泡初生对应的数据。图的上层所示为支持螺旋桨旋转的扭矩需要(10KQ)和推进效率(ηP),即涉及功率的数据。比较图中KT、10KQ、ηP等和常用图谱(例如,B系列3 65图谱)的相应数值,可以发现数据差异在2%内,即在桨叶绕转叶轴转动4°~5°范围时,由转动桨叶所得螺旋桨,与按开发图谱的原创者所提出的系列,具有相当的推进性能。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船舶营运过程中,调节螺距角幅值不大时,获得的“新”螺旋桨的推进性能与常见图谱螺旋桨的推进性能相当。
图1 常规三叶可调螺距螺旋桨性能曲线及空泡斗(设计螺距比P/D=1.0)
1.2 可调螺距螺旋桨的空泡斗
关于螺旋桨的空泡斗,图1底层,标出背空泡初生及面空泡初生所对应空泡数σn(σn=2(p-e)/ρ n2D2,ρ—水密度,p—大气压,e—饱和蒸汽压,n—螺旋桨转数)。图中所示为σ0.5n=[2(p-e)/ρ]0.5/n D。常见民船螺旋桨的“σ0.5n”值大致在1.5左右;而高速军船螺旋桨的“σ0.5n”值可能低到1.0以下。图1中相同空泡数“σ0.5n”值条件下,不同P/D的桨“空泡斗”宽度,即由背空泡初生的JP到面空泡初生的JP值之间距ΔJP,相差较大,以σ0.5n=1.5情况为例,P/D=0.8,1.0,1.2时相应的ΔJP值约为0.27,0.17, 0.10。而文献[3]中发表的,四个系列螺旋桨的空泡斗数据,同一“σn”值下,各系列中不同P/D的螺旋桨的“空泡斗”宽度(ΔJP值)相差不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绕转叶轴转动桨叶所得的“新”螺旋桨的螺据比的径向分布,即各半径当地剖面处螺距比P/D与2r/D=0.7处螺距比(P/D)0.7比值(P/D)/(P/D)0.7,与常见图谱螺旋桨中的螺距径向分布规律不同。常见图谱系列中不同螺距比螺旋桨的(P/D)/(P/D)0.7值变化规律基本相似,而转动桨叶所得螺旋桨的(P/D)/(P/D)0.7的变化是非线性的。的确,以图1所示三叶螺旋桨为例,该螺旋桨设计的(P/D)0.7=1.0,2r/D=0.95处螺距比P/D=(P/D)0.95=0.975,若将螺旋桨叶转动Δγ=+4.5°,得“新”螺旋桨的(P/D)0.7=P/D=0.7π× tan[24.45°+4.5°]=1.216;而2r/D=0.95处叶剖面螺距比变为(P/D)0.95=0.95π×tan[18.09°+4.5°]=1.242,原来的叶梢轻微卸载螺旋桨变成叶梢增载螺旋桨。若将螺旋桨叶转动Δγ=-4.5°,得螺距比(P/D)0.7=P/D=0.7π×tan[24.45°-4.5°]=0.798;这时2r/D=0.95处剖面的螺距比为P/D=(P/D)0.95=0.95π×tan(18.09°-4.5°)=0.721,明显是叶稍卸载螺旋桨。而螺旋桨图谱系列中不同螺距比P/D螺旋桨的叶载荷状态相近,[(P/D)/(P/D)0.7]值变化甚微。综上所述,转动桨叶,增大或减小螺距比,当以2r/D=0.7半径剖面为基准的情况,2r/D>0.7处的剖面变化超前;2r/D<0.7处的剖面变化滞后。因此,“调距桨”调距引起的P/D变化是非线性的。螺旋桨桨叶剖面要提供推力,粗略地讲,必须满足螺距角γ大于“进速角”β的条件,可以写成:β=tan-1[(v P/n D)/2r/D×π],相应进速系数v P/n D=2r/D×π×tanβ,计及P/D=2r/D×π×tanγ,如图2所示,即各半径2r/D处剖面的P/D应不小于JP(v P/n D)。由于剖面螺距比变化超前,在往减小螺距角方向转动桨叶时,很“快”就出现叶稍局部P/D<JP的情形,出现面空泡。鉴于图1所提及的螺旋桨,其原始设计P/D径向变化不大,基本上是等螺距的,现由于叶稍螺距变化超前,叶梢局部P/D增大更“快”,导致螺旋桨“背空泡初生线”沿横轴JP方向,大跨度向图面右移,背空泡起始点相对移动值更大,从而“空泡斗”宽度ΔJP变小(由0.17降到0.10);同理,随螺距比P/D减小,叶梢局部P/D减小得更“快”,导致“背空泡初生线”沿横轴JP方向,大跨度向图面左移,从而“空泡斗”宽度ΔJP变大(由0.17升到0.27)。
图2 桨叶剖面螺距速度图
为减小螺距,令桨叶绕转叶轴转动、减小螺距角γ,当绝对值|-Δγ|进一步更大时,叶梢极易出现面空泡,“面空泡初生线”将沿横轴JP方向,大跨度向图面左移。导致空泡斗变窄,即ΔJP值变小。此外,如图1中的三叶螺旋桨,当Δγ>∣-20°∣,则2r/D=0.95处附近的剖面螺距角本身,就是负值,对于向前航行的螺旋桨,“进速角”是正值,在低进速比JP(v P/n D)运行,在σ0.5n很高(桨转速很低)条件下,都会遇到叶梢部面空泡、叶根部背空泡同时出现的情形。这时桨叶的绕流,不再是流线形物体的绕流问题,有时还涉及脱体绕流(分离)和涡流、空化,水流变得不稳定。
当桨叶转动角度过大,同一桨叶的叶根出现背空泡,叶梢出现面空泡,剖面大多处于大攻角的条件下,虽然实桨和模型几何完全相似,却不能保证流体运动和动力相似,非流线形物体(处于大攻角下的机翼形剖面)的流线分离,与雷诺数关系很大,运动不相似,将难以进行实物—模型的流体动力测试和换算。只有在几何形状、运动、流体动力都相似的条件下,进行模型试验,才能取得可靠的数据。就可调螺距螺旋桨的绕流,进行上述物理概念方面的讨论,目的在于解释桨叶转动角度过大后,试验结果不稳定、不可重复的原因。
2 可调螺距螺旋桨快速性网络
据技术任务书的要求,完成“定距桨”设计后,通常将提供快速性预报,其中包含船航速及螺旋桨吸收功率PD(主机输出功率PB),与螺旋桨转数的关系曲线。可根据有关预报,制订主机转数与航速关系的“车令”,并在交船试航时用做考核依据。按所述预报曲线,若船舶有效功率PE(阻力R)数值未变,则转数—航速一一对应,每个转数对应单一航速值,要调节船舶航速,只能改变螺旋桨转数。现在,采用了可调螺距螺旋桨,可以通过改变“螺距”和螺旋桨转数来调节船舶航速。有了二元调节的可能,如何具体操作,应考虑那些因素,就是本节希望提出和解决的问题。
2.1 计算螺旋桨推船航行的自航点
船舶要实现均速直线航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螺旋桨推力T与船体阻力R(计及推力减额t)平衡条件:ZP×T(1-t)=R。计及以下关系:全船有效功率PE(PE=R×v A),船舶阻力R(R=0.5ρv2A× CR×S,CR—船体阻力系数,S—船体湿面积,v A—船航速以m/s计),螺旋桨总数ZP,螺旋桨推力T(T=KTρn2D4),螺旋桨进速v P,v P=v A(1-w),w—伴流分数,进速系数JP(JP=v A(1-w)/n D)。由关系式ZP×T(1-t)=R可推得
ZP×KT/J2P=0.5CRS/(1-t)(1-w)2D2及ZP×KT/J2P=PE/ρv3A×(1-t)(1-w)2D2
当ZP=1,则KT/J2P=0.5CR×S/(1-t)(1-w)2D2及KT/J2P=PE/ρv3A×(1-t)(1-w)2D2
在设计螺旋桨前,已经知道螺旋桨总数ZP,PEv A曲线、t、w及螺旋桨轴线吃水、桨直径限制等条件。按给定的主机输出功率PB和螺旋桨转数RPM,选用螺旋桨直径D后,除了航速v A外,上列等式的右边已经确定;等式左边的“KT/J2P”是与螺旋桨性能曲线有关的数值,其中JP[JP=v A(1-w)/n D]所含的数值,也只有v A未知。若设定需达到的航速v A,则螺旋桨的进速系数JPd=v A(1-w)/n D,“JPd”(下标“d”指期望值)也已知,上述等式中唯一待定值为
KT=[PE/ρv3A×(1-t)(1-w)2D2]×(J2P/ZP)=KTd
从而肯定:用于设计船舶达到航速v A(v A=0.5144VS)的螺旋桨,应具有所设定的KTd、JPd。可通过理论计算或到图谱上查找满足所述条件的螺旋桨。对某特定螺旋桨系列,从图谱上查,KTd、JPd对应的只有单一的螺距比线上的“点”,其Pd/D是该系列中唯一的。的确,由图1底层图也可看到所述情况。
当螺旋桨的Pd/D、JPd值确定后,在图谱10KQJP中也只有唯一的10KQ值(由图1的上层图也可看到),意味着螺旋桨只能和必须吸收的功率值为
PD=2πρn3D5KQ
当给定的主机输出功率PB值,大于或等于计及传动和轴系损失(ηT和ηS)后的螺旋桨吸收功率PD,则螺旋桨可以推进船舶在以该给定的速度v A航行。亦即船舶自主均速直线航行—自航的另一条件为
PB≥PD/(ηT×ηS)=2πρn3D5KQ/(ηT×ηS)
在设计“定距桨”时,通常给定若干航速v A、直径D,找到充分利用给定主机输出功率PB[即PB=PD/(ηTηS)],达到尽可能高航速v A的方案。
确定了“定距桨”几何参数后,螺旋桨就具有了唯一的一组KTJP、10KQJP曲线,就可以计算得出:用该“定距桨”推船航行时的航速、主机输出功率PB与桨(主机)转数RPM关系的快速性预报曲线。由于确定了几何参数的“定距桨”,现桨叶可以绕转叶轴转动,变成了“调距桨”,它有像图1“图谱”状的KTJP、10KQJP性能曲线族,从而增加了“调距”的办法,可用来调节航速。目前,实践中经常就是按设计“定距桨”的整套步骤来设计可调螺距螺旋桨的,开始时并不考虑在实际航行中转动桨叶调节螺距角后的各种问题。
2.2 计算可调螺距螺旋桨推船航行的快速性网络
既然可以用变动主机(螺旋桨)转数,也可以用调距——绕转叶轴转动桨叶的办法,来适应船舶调节航速的需要,具体如何运作,技术上希望能有个帮助抉择的参考材料。故提出建立快速性网络的办法,来协助解决问题。为便于说明技术思路,将以某双桨船为例,进行“快速性网络”预报计算。
给定某船的有效功率PE(k W)VS(kn)关系(见表1),拟采用双机双桨方案推进,要求航速不低于20kn。并已知与螺旋桨设计有关参数如下:
主机最大持续功率PB(MCR): 5740k W
螺旋桨设计功率PD: 5166k W
螺旋桨转数RPM: 200r/min
伴流分数w: 0.13
推力减额t: 0.16
相对旋转效率ηr: 1.0
齿轮箱传动效率ηT: 0.97
轴系效率ηS: 0.98
螺旋桨直径D最大允许值: 3650mm
螺旋桨轴潜深H: 3000mm
表1 船舶有效功率数据(VS以kn计;PE以k W计)
设计的是叶梢卸载螺旋桨(叶梢/标称螺距比~0.72/1.126),主要参数如下:
螺旋桨直径D: 3650mm
螺旋桨桨叶数: 4
EAR: 0.58
螺距比分布: 变
标称螺距比P/D=(P/D)0.7 1.126
侧斜角(按剖面基线中点计) ~40.74°
按施工图纸制作直径为250mm的“调距桨”模型,进行了标称螺距比P/D由1.4到-1.0的试验,其中(按常规精度可用于快速性计算的)部分数据及相应空泡斗示于图3。背、面空泡“初生线”的变化趋势与图1所示三叶(设计螺距比接近常值)螺旋桨类似。只是由于叶梢卸载,面空泡倾向加剧,随着P/D减小,“面空泡初生线”以更大“ΔJP”向左移。
照2.1节计算螺旋桨推船自航的办法,在已知螺旋桨直径D和船舶有效功率PE(见表1)后,按KT/J2P=[PE/ρv3A×(1-t)(1-w)2D2]/ZP)式,算出不同航速VS所对应KT/J2P。假定以某一指定转数推动船以各种不同航速航行,螺旋桨转数RPM(n)和船航速VS都已定,KT/J2P也已知。相应运行空泡数σn(σn=2(p-e)/ρn2D2)也已定,则按JP=v A(1-w)/n D算得JP及KT/J2P×J2P=KT。由图3查出螺距比P/D及10KQ,得出用指定转数RPM推动船以指定航速VS航行,应有螺距比P/D和需要提供的主机功率PB。例如,要实现190RPM*17kn航行,算得:σn=2(p-e)/ρn2D2=1.87,KT/J2P=0.299,JP=0.5144VS(1-w)/n D=0.658,KT=0.129。从图3查得:P/D=0.89、10KQ=0.237,得螺旋桨将吸收主机功率PB=3140k W,并查出螺旋桨处于“不出现空泡”状态。给定一系列转数—航速,进行同样计算,可得各VS为定值时的各有关数据,包括主机输出功率PB-RPM、螺距比P/DRPM组成的曲线族—快速性网络。再核查螺旋桨空泡状态(是否出现空泡,和出现何种空泡),找到出现空泡的临界值:σ0.5n及JP(VS-RPM),从而在快速性网络上绘出空泡限界线。得到图4所示的快速性网络预报图。利用该网络预报图,可以制订船舶航行指令。例如,指定螺旋桨转数RPM不变,则可以在该图“RPM=常值”线上读得不同航速VS所要求的螺距比P/D及主机输出功率PB;或要求船舶以某恒定航速VS航行,则可以由图中“VS=常值”(纵向直线)线上,找到各种满足航速要求的RPM-P/D组合,及相应主机输出功率PB。此外,参照图上所示“空泡初生线”还可进行空泡预估。
图3 变螺距四叶可调螺距螺旋桨性能曲线(图谱)及空泡斗
当螺旋桨锁定在P/D不变位置,得出类似“定距桨”的PB-RPM曲线,图4中标出有P/D=1.0及P/D=1.1的PBRPM,由底层图的P/D线与“VS=常值”各相交点,移到上层图中“VS=常值”曲线,即得需要的曲线,图中用箭头指出绘图过程。根据图中各“P/D=常值”的PB-RPM线,可以推测:达到任务书要求主机转数时的输出功率PB,螺距位置P/D及试航速度指标。
图4 某螺旋桨的快速性网络预报图(D=3650mm方案)
由于“快速性网络预报图”是针对特定的船舶航行状态(装载排水量、船体污底、海况等)的PB-VS所制定的,若船舶航态未变,每一RPM和P/D对应唯一航速。当船舶状态变化后,该如何改动船舶航行指令,也可通过类似估算,提供参考。
3 利用快速性网络权衡设计“调距桨”
为评价船舶推进性能和验收船舶的快速性和主机外特性指标,在设计“定距桨”时,通常是在设计指定状态,试航检查螺旋桨,能否在设定输出功率PB下,达到指定航速,作为参考指标,有时检查螺旋桨激发的船体和机械振动情况。对于验收船用发动机,所述试验十分重要,因为只有通过试航,才能检查主机装船后的输出功率特性等,是否符合铭牌额定指标。但是,实际船舶,经常以低于最高航速的速度运行,鉴于“定距桨”在变动航速时,其进速系数JP变化甚微,达到更高设计航速的螺旋桨,较低航速时也是与设计工况相近效率较高的方案,随着航速(转数)的下降,螺旋桨的空泡状况也有改善。但是,一旦船舶航行状态(风浪、污底、装载、主机磨损等)发生变化,“定距桨”将显得不适应,故而提出采用“调距桨”的命题。当螺旋桨有可能进行二元调节,来适配船体—主机新的状态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还曾有的船舶、螺旋桨供货方提供的“调距桨”操作指南:仍指令螺旋桨转数不变,改变螺距直到实现要求的较低自航速;也有将“螺距”先调整到适配状态后,靠调节螺旋桨转数来实现要求降低航速的指令,直到转数低至额定值的~70%,才允许调节螺旋桨螺距。供货方均未对其提供的调速办法做出解释。下面将利用快速性网络预报图,来讨论可调螺距螺旋桨的运行指令问题。
3.1 满足船舶快速性要求的可调螺距螺旋桨技术指令
(1)由图4所示快速性网络可见,若指定螺旋桨以200RPM[1]转动,当螺距P/D≈1.15时,背空泡开始出现,航速可能达到VS≈21kn,螺旋桨吸收功率将超出主机输出功率极限;当螺距比调至P/D≈0.9时,航速VS降至约18kn以下,开始出现面空泡,若航速再下降,螺旋桨的推进效率越来越差,面空泡剥蚀也将越来越严重。
(2)该船以低于~19.5kn航行时,将螺旋桨置螺距P/D≈1.0(常值),采用降低螺旋桨转数的办法,在相同的航速VS条件下,使桨吸收功率相对低些,还有利于避免面空泡;在同一航速要求下,采用相对略低的转数、相对略高的螺距比P/D,甚至对效率和空化还更有利。由此可见,采用“调距桨”,不能取消主机的调速功能,至少主机应该有可能需降到70%额定转数区稳定运转的外特性。
2.2节中的示例,是取尽可能大的直径D来设计螺旋桨螺距比P/D,实船试航有可能在主机短期超载下,取得显著超过航速指标的效果,到日常航行时,再降低螺距比营运。按给定有效功率及螺旋桨试验数据计算,该船以P/D≈1.1试航,吸收功率PD≈5900k W时,可达到航速VS≈21kn。要达到设计要求状态,螺距应减小到P/D≈1.05,届时将达到主机输出功率PD=5166k W、航速VS≈20.4kn,满足技术任务书指标。严格地讲,试航和日常营运时用的螺旋桨,都“不是”原设计(P/D=1.126)的方案,而是个叶梢卸载程度(与原设计方案比)更甚的螺旋桨。
3.2 改变可调螺距螺旋桨设计(选用)直径后的快速性
本来在设计螺旋桨时,直径、螺距比分布、剖面翼型、侧斜、纵倾等等,都是需要仔细考虑的参量,鉴于2.2节中所述方案偏重,为探讨利用快速性网络,进行螺旋桨权衡设计及制订“调距桨”操作指令的可行性,尝试改变螺旋桨直径,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先假定减小2.2节中示例螺旋桨的直径,在船舶有效功率PEVS关系不变的条件下,试算出快速性网络。选择计算方案之前,先按“定距桨”要求,选择满足设计要求的“定距桨”,算得俄罗斯1973年手册资料推荐四叶螺旋桨:D=3530mm、P/D=1.1、EAR=0.58[4];还算得B系列螺旋桨可用方案之一:B455、D=3550mm、P/D=1.1[5]。现假定选用与图3所示模型形状完全相似的,直径减小到D=3400mm实桨,按同一流体动力数据图3,进行快速性网络计算。直径D=3400mm算例的选择,是随意的,只是希望充分显示改变螺旋桨直径的影响。按计算图4同样步骤进行,得图5所示快速性网络预报结果。
3.3 选用不同直径的“调距桨”的综合评估
比较图4、图5可见,当200r/min时,两个方案都满足达到航速VS≥20kn的任务书要求。其中,D=3650mm的螺旋桨以P/D≈1.05运行,可达到约20.4kn航速;而D=3400mm的螺旋桨以P/D≈1.26运行,只能达到约20.2kn航速,且在试航最大航速时,出现背空泡。按计算,D=3650mm螺旋桨,在均匀流场中不会出现背空泡。证实“定距桨”设计时,采用工程允许的更大直径螺旋桨,确实是有利的。
图5 某船螺旋桨的快速性网络预报图(D=3400mm方案)
船舶在实际营运或执勤时,大多以低于“交船试航”速航行。为适应非“设计工况”航行需要,本是以更高的技术含量制造、采用“调距桨”的原因之一。除了一般工程设备的可靠性外,为安全利用在水中运动的船舶推进器——螺旋桨,必须保证桨叶的抗剥蚀强度,不致出现按工程经验不可接受的“空蚀”——流体空化所导致的剥蚀。现有的共识是:在螺旋桨实际运行中,只要高速时未导致螺旋桨“失推”(因空泡导致推力系数KT不随进速系数JP的减小而增大,反而降低),出现背空泡是可以允许的,但面空泡却应该极力避免,它会造成螺旋桨从“导边”附近起出现叶面剥蚀。严重的面空泡,经短期营运(例如有挖泥船仅作业两周)螺旋桨就剥蚀损坏;“轻微的”面空泡,也会在螺旋桨叶面留下剥蚀痕迹,如曾有“调距桨”减小螺距轻载全转数试航后,桨叶压力面表面就出现粉状金属析出物。另外,在指令航速下,螺旋桨消耗功率,或耗油最低的方案,也是实船营运中的选项。基于以上考虑,进行以下比较。
1)相同转数RPM下,螺旋桨“无空泡运行区”的速度范围
指定螺旋桨转数后,为改变航速,需调节螺距,从而螺旋桨的流体动力性能随之发生变化,会导致空泡现象次第出现,具体数据可由图4、图5读得,结果见表2。表中部分背空泡“高速端值”由图面外插得出,未考虑增大螺距比后,螺旋桨的功率需求,是否是主机所能满足(拖动)的。出现面空泡的“低速端”速度,指该转数下为船舶减速而减小螺距后,桨叶出现面空泡的相应航速。装备直径D=3650mm的“调距桨”的船舶,以转数200r/min运转,指定以18kn的速度航行的话,要准备遇到面空泡。装备直径D=3400mm“调距桨”的船舶,以转数200r/min运转,航速低到15.5kn,仍可以避免面空泡。前者的“无空泡运行速度”范围为ΔVS=21.3-18=3.3kn;而后者为ΔVS=19.5-15.4=4.1kn。这也意味着在不均匀伴流场中,后者适应伴流不均匀的性能更好。综合地看,D=3400mm“调距桨”的空泡性能,优于D=3650mm“调距桨”。这个比较还提示:据试验认定可以避免面空泡的叶梢卸载可调螺距螺旋桨,在实际运行中最好避免进一步减小螺距,以防出现与面空泡有关的技术问题。有研究显示,据设计要求将“母型调距桨”螺距比减小后,试验曾发现螺旋桨叶梢“导边”出现面空泡,后采取措施在实验中消除,并改进设计方案,若试航中再进一步调低螺距比,就要有再次遇到面空泡的准备。当然,应该承认,“调距桨”出现上述问题,也不是与有效功率PE的给定无关,随着PE的变化,要保持同样的航速VS及转数RPM,必须改变螺距比P/D,从而遇到不同的空泡现象,及面临可能的面空泡危险。通常随着营运期的增长,船舶污底、阻力增大,在主机功率允许条件下,要保持原有转数RPM与航速VS关系不变,必须加大螺距,从而有利于避免面空泡。
表2 比较“调距桨”的“无空泡运行速度”(kn)范围
2)以不同螺旋桨转数RPM推进船舶以指定航速VS航行的效率比较
既然可以以不同RPM-P/D组合,来满足指定速度VS航行的需要,希望比较一下,选用不同直径的“调距桨”后,怎样影响船舶航行的能耗、推进效率。为此,在指令VS=常值(75%设计航速以上)的情况下,取若干螺旋桨转数RPM推船运动,由“快速性网络”图4、图5中,读出主机输出功率PB及“调距桨”设置螺距比P/D,列于表3中。可以看到,对于选作比较的两个螺旋桨方案,所有比较的航态,为达到同一航速VS,采用较低螺旋桨转数(螺距比更高)后,螺旋桨向主机所索取的功率PB总是低些。再者,在低于设计最高航速的航态(约低于18.5kn时),较小直径D=3400mm的“调距桨”,反而效率高出约4~10个百分点。这是因为:较小直径D的“调距桨”,将以更高的进速系数JP及更高的螺距比P/D运行,桨正好处于相对高效率范围。
表3 以不同RPM~P/D组合推船航行的推进功率比较
综上所述,对于选作示例的、带“减振降噪”要求设计的叶梢卸载螺旋桨,采用更小直径、更高“螺距比”的方案,在实际运行中,将具有更优的推进和空泡(抗剥蚀、振动)性能。
4 结语
除了利用“快速性网络”图进行可调螺距螺旋桨的权衡设计外,本报告推荐用“快速性网络”图来管理船舶的操作指令,充分发挥“调距桨”所带来的工程效益。所引述的算例证实,曾有由供货方提出的“令转数RPM不变、仅靠调节螺距角”的办法,用来设定操船指令,会导致严重的面空泡剥蚀——“空蚀”及推进效率极差。相比之下:按管理定螺距螺旋桨操作指令的传统,在一定航速区,只准用改变螺旋桨转数RPM的办法,来调节航速,直到航速足够低时,才允许“调距”,虽然限制了“调距桨”效能的发挥,但实际效果较好。本计算例子还表明,有可能选用不同的转数—螺距(RPM-P/D)组合,来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例如,在降低转数的同时,增大“螺距”,就有可能提高效率、消除面空泡威胁。当船舶在营运中有效功率PE(阻力)变化后,也应针对变化后的PB,计算“快速性网络”图,制订新的操船指令。
在设计可调螺距螺旋桨时,可以权衡选择的参量很多,作为演算示例,本报告只选了直径D一个变量,工程中各种船舶有各自的要求,应该选择最主要的影响参量,进行“快速性网络”图计算,加以权衡评估。例如,以最高交船航速时减小振动为目的的叶梢卸载方案,不一定是满足执勤航速减振降噪要求的较佳螺旋桨。也有可能选用另一种螺距分布,当全功率高速试航时,加大“螺距”运行,在试航时也能考核主机额定功率及达到设计航速,可能取得实际执勤航行时效能较佳的结果。
[1]RPM指转/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