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主旨
螺旋桨空泡和伴流场的研究,都是船舶推进学科中的热门课题。在理论建模和实际物象、实物和模型异同方面,都存在一些可以商榷的问题。报告提出一些可能被忽略了的物理现象,供参考。
1 螺旋桨叶剖面空泡化
物体在水中运动,导致绕流场中水压力变化。随着运动速度增高,水中压力p值下降,当压力下降到临界压力e(通常认为是饱和蒸汽压)时,流体的连续性被破坏,出现空泡。
在平面定常流场中,联系压力和速度关系的是Bernoulli方程,即有关系式为p+ρv2=p A+ρv2A,及p-p A=ρv2[v2A/v2-1]。其中,p为匀速来流远方的压力,v为远方流速。在绕流体上A点局地流速v A增高,压力p A下降,而比值v A/v仅与绕流的几何参数(绕流体纵向、横向尺度比、局地曲率等)有关,即按流体力学中表达的绕流物体表面压降系数ε=(p-p A)/ρv2=(v A)v2-1分布是确定的。现若将含临界压力e的无量纲比值σ定义为空泡数,并表示为
σ=(p-e)/ρv2 (1)
与压降系数ε相比,绕流体上某A点压力p A降到临界压力e,该点处出现空泡。依据所述物理概念,若知道水(连续介质)中绕流物体上每点处的速度与来流速度v之比,就可在已知环境压力p及临界压力e条件下,出现空泡的ε=σ所对应的具体来流速度v。一旦出现空泡,连续介质(水)中物体表面的速度将重新分布,也就是求解物体绕流场的连续方程及边界(速度、压力)条件都发生变化。因此,在工程技术研究中,更常用和相对更可信的手段,是用模型试验的办法,来确定水中绕流体上出现空泡的条件和部位,或者某一σ定值下,何处出现空泡及随之而来的各种物理效应。
1.1 螺旋桨叶剖面空泡数
安装在沉深HS轴上的螺旋桨的桨叶剖面,随着桨的转动,其沉深在变化。如图1所示,桨叶剖面转到θ角位置时,沉深为:H=HS-rcosθ。在时针“0”点位置θ=0;在时针“6”点位置θ=π。即剖面实际沉深在HS-r到HS+r之间变动,相应的剖面静压p=pa+ρg(HS-rcosθ)也会发生周期性地变动。
图1 桨叶剖面沉深变化
若以桨叶剖面中点沉深为分布在圆弧上的该剖面的计算沉深,来计算空泡数的静压,则剖面的空泡数可表示为
鉴于运动相似条件JP=v/n D,故在式(2)中选用合速u=+πn D2,或n D作为特征速度,所算得的空泡数σv、σn等,相差一个常比例值。例如:
上述式(2)可写成:
式中,表示σv0=,为轴沉深处的空泡数,也是叶剖面通过桨轴水平面时的局地空泡数。而(2rg/v2)cosθ项,除与剖面的瞬间位置θ有关外,还与剖面运动的线速度v及重力场有关。的确,2rg/v2=g D/v2(=2r/D相对半径),考虑到常见的Froude数FD=v/,可将式(3)写成:(4)σv=σv0-rcosθ/F2D
当r半径剖面转到时针“0”点位置时,θ=0,剖面空泡数σ=σmin=σv0-/F2D;到达时针“6”点位置时,θ=π,剖面空泡数σ=σmax=σv0+/F2D;只有当剖面转到时针“3”、“9”点位置时,σ=σv0。综上所述,可见旋转着的桨叶剖面,其运行空泡数一直在σmin到σmax变化,周而复始。就算翼型剖面绕流不变,剖面两侧(吸力面和压力面)的压降系数ε=(v A/v)2-1不变,由于σ值的变化,也可能出现空泡现象化的情况。
流场中出现的空泡,受到垂直于水平面的浮力之作用,将要上浮。当剖面运转在θ[0,π]向下,和运转在θ[π,2π]向上时,剖面上出现的空泡都将上浮。因此,甚至在均匀流场中,叶剖面的空泡图像及物理效应(振动、噪声等)都不对称,即左右、上下(轴平面)都不相像。
因为是在固定于螺旋桨的坐标系中观察的定常运动流场,坐标系以转速ω绕桨轴转动。观察到的流体速度带有旋转分量。因此,必定有离心力参与影响空泡的运动。再有,讲到运动速度时,指的是对旋转坐标系的相对速度v,因此,还出现Coriolic加速度和相应的作用力,该加速度为2ω×v,即坐标自转角速度矢量ω,与相对速度v的矢量积,也会影响空泡的物理图像。在承认现有空泡问题的研究,基本反映了现象的规律同时,除了空气含量、流体黏性、表面能力等影响之外,对于绕旋转螺旋桨的三维流动,提及有关问题,可能是有益的。
1.2 螺旋桨空泡的模拟试验
桨模型空泡试验,是在模型(加注脚“m”)和实物(加注脚“S”)形状相似和进速系数JP相同条件下,令空泡数σm=σS。通常以桨轴系沉深HS作为计算σS的参照值,即认为空泡数平均值σS为
σS=σ0=2[pa+ρg HS-e]/ρv2S
是桨的运行空泡数。对于绕桨轴旋转的叶剖面,在旋转到图1所示θ位置时,按式(3)、式(4),叶剖面的瞬间空泡数为
进行模型空泡试验时,通常调节筒内压力来调节空泡数σm,即改变
其筒内压力p值,得
这时试验桨模叶剖面的瞬间空泡数为
比较式(5)、式(6),对于实桨和模型,在相同相对半径r及位置θ处,桨叶剖面的瞬间空泡数与FD=v/有关,类似水面船舶拖曳试验时,要求拖曳速度与模型线性尺度平方根成正比。在空泡筒中试验研究的主要是空泡化及其所带来的物理、工程效应。鉴于空泡试验筒实际尺度、功率需求、测试仪表和模型加工精度等等的综合考虑和限制,目前进行空泡试验的桨模直径在200~250mm之间,试验转数在1200~1800r/min之间为最常见。
为说明实桨和模型在运行过程中剖面瞬间空泡数σ变化的情况,以不同直径D和轴线沉深HS的螺旋桨及其对应的模型为例进行评估,结果如下:
例1 某螺旋桨直径DS=5m,轴系沉深HS=5m,以VS=24kn及VS=32kn速度航行。计划以转数1500r/min的直径Dm=250mm桨模进行涉及空泡化的试验。实桨运行进速系数JP≈0.8。以大气压pa=101325N/m2,海水密度ρ=1025kg/m3及饱和蒸汽压e≈3000N/m2计,可以算出螺旋桨运行空泡数,即桨轴线水平处空泡数σ0的数值:=σ0=2[p+ρg HS-e]/ρv2。取船航速VS=24kn及VS=32kn的情况,算出其σ0及桨叶梢=1.0处剖面的瞬间空泡数最低值及最高值。并估算模试按满足条件进行时,桨模=1.0处剖面的相应值。按式(6)计算模型g Dm/v2m项时,基于JPS≈JPm≈0.8,当Dm=250mm以N=1500r/min旋转,则试验水速vm=JPm×nmDm≈0.8× (1500/60)×0.25≈5m/s。计算列于表1。
表1 船舶航行实桨—模型叶剖面瞬间空泡数比较
由表1计算结果可见,在按设定空泡模拟试验压力p值时,式(6)中的值:p=12[ρv2m+ρg Dcosθ]+e。当VS=24kn时,实桨=1.0处剖面在时针“0”点位置的σSmin=1.579模型桨在该位置的σmmin=1.803。当VS=32kn时,相应的σSmin=0.889及σmmin=0.972。其比值为:VS=24kn,σSmin/σmmin=1.579/1.803≈0.876;VS=32kn,σSmin/σmmin=0.889/0.972≈0.914即在通常最早出现空泡的位置,因σmmin>σSmin,模型的空泡现象与实桨空泡现象相比,空泡化区域及程度都相对轻微。
例2 某螺旋桨直径DS=8.5m,轴系沉深HS≈8.5m,以VS=24kn及VS=32kn速度航行。计划以转数1500r/min的直径Dm=250mm桨模进行涉及空泡化的试验,实桨运行进速系数JP≈0.85。将所列船舶航行时实桨—模型叶剖面瞬间空泡数比较计算列于表2中。
表2 D=8.5m桨航行中实桨—模型叶剖面瞬间空泡数比较
当VS=24kn,σSmin/σmmin=1.804/2.264≈0.797;VS=32kn,σSmin/σmmin=1.016/1.237≈0.821。结果与例1类似,若在实桨模型模拟时以轴系沉深为空泡数σ的计量压力,则模型试验中看到的空泡化,不如实桨的严重。以上指的是船底板近处θ≈0(时针“0”位置)桨叶上的背、梢涡空泡。国际上有的实验室约定:令、θ≈0处,σm=σS作为条件,进行空泡试验。通常指定的相对半径近叶梢=0.8~0.95。
对于处于时针“0”点水平以下的叶剖面,模型的瞬间值σm将低于实桨的瞬间空泡数σS值,若出现空泡前,实桨和模型对应剖面各自的压降系数ε与位置无关,而模型的瞬间(局地θ)空泡数σm相对低,即处于更易发生空泡的状态,可能比实桨提前出现了空泡。
以上讨论的是桨叶剖面叶背出现空泡的情况。当来流与剖面攻角过小,可看到绕流由螺旋桨叶剖面前缘驻点翻越向压力面时,出现局部流线分离,下游出现面空泡。它与螺旋桨整体绕流、剖面压降系数ε及空泡数σ的关系不大。在桨叶剖面绕流分离后,局部地区出现的空穴,将溃灭于环境压力(瞬间空泡数σS)相对更高的空间,由之产生的力学、声学效应将更强。
2 螺旋桨伴流场
船后伴流场是经船体扰动后,留在桨运行区的流体速度场。相对桨而言,流场不是单一沿桨轴(船行)方向的匀速流动,而是含有桨轴向、径向、周向分量的三维不均匀速度场。
除了在理想流体中船体影响所形成的伴流不均匀性分量之外,更主要的是,船首到桨盘的是黏性绕流,形成不可逆的伴流不均匀性分量。流体经船首到船尾的黏性“折腾”——黏性流体边界层、湍流涡、界层分离等影响汇集到了桨盘。这种影响受雷诺数Re(流体惯性和黏性关系的无量纲比值)的制约,几何相似的船体和螺旋桨,在同一相对位置,如桨盘各处,流速的大小和方向并不相似。船舶实物和模型的Re数相差在2个量级以上,其界层相对厚度相差约10倍(模型边界层相对更厚),加上界层内分离点和速度分布截面图的不同,目前仍没有可靠、可信的数据资料,能将实船和模型伴流场联系起来。例如,长度百米开外的船从航速VS≈15kn运动时桨盘处的流速大小和方向测试结果,哪怕有一例用来与水池中的船模伴流测试结果比较,也未能实现。因此,在船模伴流场测试数据基础上,利用控制伴流场来改善螺旋桨推进效率、减小桨激振动等的工程设施——例如,非对称导管,桨前、桨上方的一些附加体,都未能得到普遍认可和推广。
虽然对实船后伴流场的了解有限,鉴于其对螺旋桨推进和空泡性能等有重大影响,近几十年来进行了一批实船螺旋桨空泡观察,得到的图像可用来推断船后伴流场的大致情况,如伴流分数w在桨盘内分布的趋势和峰值的位置等等。催生了在空泡实验室中模拟船后伴流场进行模型试验的技术。认为在定性反映了实船伴流场特点的环境中,试验观察不同螺旋桨的空泡、激振表现,用做相对比较的依据,所得结论在实船上得到了验证。
2.1 轴向伴流的试验环境模拟
当分析螺旋桨叶剖面流场时,于固定在旋转桨上的坐标系中,在绕桨轴的圆柱面内,看到的是轴向流va及周向(切向)流v T。鉴于水介质的连续性,任意单方向的运动,都会引起其他两个方向的运动,即在上述圆柱面内,除va、v T之外,还有径向速度vr。这是讨论船后伴流场问题的基本物理概念。
现在想在空泡试验装置中,模拟不均匀的轴向伴流:v-Δva,并表示为wa=,(v-Δva)/v=1-wa。在有伴流wa分布图的条件下,通常在桨盘上游,布放相应物件,意在影响桨盘各特定点的速度,使之与wa分布图相对应,形成模拟伴流场。
常见的模拟轴向伴流场的办法有:假体(Demibody)法和网格(screen)法。关于假体法,有用一块有限长宽板加轴支架或部分龙骨(呆木)置于桨前,造成桨盘有wa峰值区及带船底板的环境;也有将船长方向“缩骨”的模型装入空泡试验筒内,使船后流场含有wa峰值区的特点,前面提到过由于实船和船模尾部伴流场的巨大差异,后者也只能说是有伴流wa峰值区带船底板的近似环境。形象地说,用假体法模拟轴向伴流场,有点像中国水墨画,有峰有谷,意思到了。至于网格法,就是将一些不同孔径(目数)的网,有时加上几根棒状物,置于桨盘前,网孔越小,其后水速越低(wa值越高),从而形成预期的伴流场。
为模拟给定的轴向伴流wa场,通常在桨前方布放物体后,启动空泡筒水流驱动水泵,测定桨盘各处的局地水速值,然后估算所得wa分布,反复调节到满足预期为止。这个调试过程是在大气压力条件下以水速v≤2m/s进行的,并认为所得桨盘面水速分布关系,即wa=Δva/v,不随水速及压力而变。调试过程中运行空泡数σ是:若筒轴线沉深H<0.4m,则σ≈2[pa+ρg H-e]/ρv2≈2[101325+10000×0.4-3000]/1000×v2≈204/v2,当筒水速v≤2m/s,则σ≥50,意味着被布放的物体的压降系数q<50即可。
而实际船用螺旋桨的运行空泡数,以船速计为:σ≈1~2(见表1、表2),要求预置在桨轴同一水平处的任何物体的压降系数ε<1~2。否则在螺旋桨进行空泡试验时,假体或网格上将出现空泡。倘若这些空泡进入桨盘,则调节所得模拟伴流场完全被破坏,所得“试验”结果,就可能是“Demigod”(半仙)预报。在此提出,是因为看到过这种事情。若认为可以在试件(桨模)本身缺席的情况,用网络将筒内环境(水速分布)调到预设情况,不考虑桨模空泡试验时网络已经空泡化的现实,试验结果的价值就清楚了。
2.2 周向伴流的试验环境模拟
船舶水下部分型线的共同特点是:沿船长方向往尾部宽度不断收缩和吃水逐渐减小,整体纵向是流线型的。与螺旋桨和舵有关的固定附件,也尽可能与船体组成光顺曲线。船舶纵中剖面两侧,当桨盘处出现变化的轴向伴流wa的同时,应出现周向分量Δv T。受到桨上游船体和近处船体外法线方向的制约,总的来看,桨盘近处水流,有由底部向水面上涌的趋势,带有外旋的分量,这种近船体的流动,牵带船外侧水流。对处于船纵中剖面一侧的螺旋桨,桨盘内出现绕桨轴周向流场v T分量。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DTMB研究院发表过一批水面舰船模型伴流场的测试数据。按图1所示桨叶方位角θ所示,周向伴流分数w T=Δv T/v的分布大致如图2所示,可参看参考文献[10]
图2 周向伴流分布w T (所示为左舷侧的外旋周向流)
及其引文。周向伴流w T总的趋势是外旋。在时针“3”、“9”点时接近峰值。可以近似表达为
w T=(Δv T0/v)sinθ=w T0sinθ (7)
通常w T0≈0.08~0.13。
由于黏性所带来的界层、流线分离等的影响,实船桨盘内的周向流情况如何,有待研究。但由采用外旋桨或内旋桨来推进双桨船的实际效果看,内旋桨显得更有利。若将右旋螺旋桨装在船舶左舷,桨叶剖面遇到的水流来流速度2πnr(r为剖面所在半径),加上图2所示外旋伴流Δv T=w Tv,则任意θ位置时的相对周向速度v T为
v T=2πnr+w Tv=2πnr+w T0|sinθ|v (8)
桨叶剖面在任意θ位置遇到的周向来流速都要增高,即在时针“3”、“9”点处接近峰值,v T的增大导致剖面进速角(攻角)增大,从而推力增高。
关于试验观察周向伴流的空泡影响问题,在已模拟的轴向伴流场wa中,可以用将桨轴与来流设置为斜流角ψ的办法来进行模拟。的确,如图3所示,当桨轴与来流v有夹角ψ时,桨盘上看到如该图“A视图”上的速度分量vsinψ。该流动与旋转的桨叶剖面的相对速度为vsinψ·sinθ。总的桨叶剖面在θ位置时的相对周向速度为
v T=2πnr+vsinψ·sinθ (9)
图3 斜流中的螺旋桨
该式与式(8)的差别在于:2π>θ>π时,斜流导致相对周向速度下降。比较式(8)和式(9),要求vsinψ· sinθ=w T0|sinθ|v,则有
在π>θ>0区,即时针在“0”到“6”处,sinψ=w T0;
在2π>θ>π区,即时针在“6”到“12”处,sinψ=-w T0。
为了设置斜流用ψ来模拟周向伴流,斜流角ψ=±sinw T0,在螺旋桨叶每转一圈时间内,要改变ψ角的方向,在实践中这是不可能的。以右旋桨为例,若将其置于船左舷,并将ψ设置如图3所示,则在π>θ>0区间,时针“0”转到“6”处,斜流所造成的周向速度与周向伴流完全一致;在2π>θ>π区间,时针“6”转到“12”处,斜流造成的周向速度与周向伴流方向相反,导致叶剖面周向速度v T下降,这时可能出现面空泡,与实际情况不符。后面的情况类似右旋桨装置在船右舷,桨叶扫过时针“6”到“12”位置的情况下,并在时针“9”附近遇到攻角最小的状态。也就是说,进行所述模型试验时,在桨子午线两边看到了桨安装在船左右舷的不同空泡图像。
对于船模测试所得周向伴流场,其w T0≈0.08~0.13,可用设置斜流角的办法,取sinψ=w T0,即ψ≈4°~7.5°的状态,进行桨模在轴向伴流场wa和周向伴流场w T0中的试验。
进行模型试验的目的,首先在于了解实船运行中遇到的物理现象,做出评估,并寻找可能的工程对策。事实上在制订模型试验计划之初,已对实船环境和其物理现象做过分析,并做了预设。在该预设环境下的试验结果是否正确,仍有待实践检验,只有被实践所证实,才算达到试验目的。关于螺旋桨在伴流场中性能的模拟试验,同样有待实践的考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