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中收集了约10个螺旋桨系列图谱及一些设计船用推力器的辅助图表,其来源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在引进产品的分析试验和实船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拓展所得;第二类是直接由国外文献或技术交流中取得,从便于工程实用的目的,加以整理后所得;第三类是根据国内研发需要,提出的全新系列。其中有的系列包含了上述三类渊源。
所有的图谱系列中,都包含有国内螺旋桨模型试验和实船航行的历练,即至少有一例该系列中的方案经实船考核认可。其中有的系列经长期、多次反复推敲,等待有了实船应用后的回应,才决定推荐发表。
总之,推出的图谱既有吸收外人经验的影子,也都有自己的创意,是在国内各有关军民厂、院、所的协助下,才能取得的。各个系列图谱的命名中,凡与国外有关的,无论初始依据是螺旋桨的几何图纸,还是测绘数据,都有所表示。例如,“Eu”是源自欧洲,“RS”是源自苏联。由单件产品开拓成系列,都经国内自行设计加工模型及进行试验。系列中的所有推进、空泡性能数据,都系由国内试验报告中所得,主要由上海交通大学空泡实验室报告采集。
为开发当代舰船需要的高效、减振、低噪声螺旋桨,制订原始方案时,当然应该利用现有理论计算方法,更需要借鉴前人和外国的已有经验。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研发6叶大侧斜螺旋桨,提供的“6叶大侧斜螺旋桨设计和鉴定”报告[6]中的总共160页正式文稿中,除3页理论计算外,其余均为物理、工程概念分析和试验资料。因此,从推动船用螺旋桨流体动力性能技术进步的角度,工程中的物理概念深化和技术经验(包括模型试验)应该得到优先考虑。和在《船舶原理手册》[3]中,苏联人不讳言借鉴荷兰B系列螺旋桨一样,在开发文集中的螺旋桨时,总希望能在别人已有成功经验基础上攀高一步。为此,首先要弄清楚别人方案的得失之点,并有何种改进的可能。当然任何船用螺旋桨,从推进、振动、空泡、噪声角度看,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进行改善的创意,除应该有针对性外,特别重要的是,要经受工程实践的检验。只有在实践发话以后,才可能进行系列螺旋桨的开发。例如,SQ-5系列5叶低振螺旋桨的开发,就试图吸收美国6叶桨[6]和苏联4叶桨[3]减振长处和剔除某些短板。甚至在系列模型试验工作完成后,还要等装船实用的机会,及随后长期实船运行的考验,才能得出初步评价,整个周期可能是若干年。文集中也有是从国外收集并经重新整理绘图的资料,也须经用做设计依据所得桨装船运行后,适用性获得证实,才收入本文集,例如RSM475系列螺旋桨。
需要说明的是,文集中部分系列螺旋桨图谱的数据,是在可调螺距螺旋桨试验资料基础上,整理开拓得到的。为适应船舰(和主机)的具体航行要求,通常为每艘(型)舰船设计专用螺旋桨,无论定距桨还是调距桨,都是以达到技术任务书规定的交船快速性指标为目的,满足船—机—桨匹配等要求。当投入运行后,随着时间的迁移,船体阻力、主机输出功率和螺旋桨自身的性能都发生变化,原来的匹配环境变了,需要调控螺旋桨,来适应船体和主机的当前状态。利用调距桨,让桨叶绕转叶轴转动(调距),来完成这种调控,是可用的办法之一。工程实践显示,技术性能良好的调距桨,经转动桨叶(调距)后,通常性能表现仍然良好。说明在一定转角范围内,螺旋桨的性能曲线KT、KQ-JP仍保持原有的优良关系。
其实桨叶绕转叶轴转动之后,本身形状并未改变,只是以桨轴为中心线的圆柱面与桨叶的交会线发生了变化,在圆柱面内看到的桨叶剖面变形了。形状未变的整片桨叶转动一个角度,与原来相对半径r剖面螺距角发生变化的同时,剖面弦向各点的半径位置也发生改变,转离了原来的半径r,在圆柱面内出现了所谓“畸变”。剖面螺距角变化和离开原设定半径,哪一种改变对螺旋桨性能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呢?计算桨叶剖面调距后的螺距角变化值与原本的螺距角值比,得螺距角的相对变化量;计算所谓畸变,即桨叶剖面半径位置的变化值与原本的半径值比,得半径位置的相对变化量。将两个相对变化量比较,前者比后者大1~2个量级。因此,在绕转叶轴转动桨叶±3°范围内,即在原设计螺距比P/D=1.4的桨叶在P/D≈1.57~1.25之间转动时,认为影响桨性能的关键因素是螺距角变化,而不是畸变。
根据上述理念,当桨叶绕转叶轴转动后,将原本在各r半径圆柱面内的桨叶剖面“拉”回到原来的圆柱面内,保持其转动后的螺距角,忽略“畸变”。认为这样得到的螺旋桨,与调距后的实际调距桨的性能相同。这种推定是否成立,有待检验,特别是实船应用的检验。基于以上想法,在多型舰船螺旋桨的研发中,先利用调距桨在各转叶后螺距角位置的性能数据,设计新螺旋桨,并按桨叶转动角度,确定新桨各半径r处的螺距比P/D~值,保持剖面拱度比(线)不变,按桨叶强度要求确定桨叶厚度。这样得到的螺旋桨,有的经过制作模型试验,有的直接装船。实船运行证实,所有按上述方法设计的螺旋桨,都不逊于原来的调距桨范本。在推进性能、空泡减振等方面,与范本的表现相当。文集中的JQ 581等系列螺旋桨,就是如此推出的。
顺便指出,系列中的螺旋桨,有定距桨也有调距桨,它们的桨毂相对直径不同。只要在≥0.35以外,几何参数完全一样的模型桨,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实验室,试验所得KT、KQJP曲线及空泡性能之间的差别,都在模型试验误差范围之内。当毂径比rh在0.2~0.35之间,未发现对实船快速性有明显影响。
由于当代船用螺旋桨大多是径向变螺距的,螺距比P/D与相对半径r的关系P/D~,是综合考虑船航速、螺旋桨载荷等因素后选定的。只有当桨叶绕转叶轴转动角度不大时,螺旋桨才保留着原有的性能优势。故由转叶后的调距桨试验数据,开拓出来的系列桨的表征螺距比P/D=(P/D)r=0.7的高低差在数值Δ(P/D)=0.4~0.5间,而常见的荷兰B系列或日本MAU系列桨的螺距比高低相差在Δ(P/D)=0.9~1.2。故这种由调距桨开拓而得到的系列桨服务的舰船对象面也较窄,只有在合适条件下,才在效率、空泡、振动等方面有优势。
20世纪80—90年代起,美国、德国、苏联的一些有减振、降噪、抗蚀技术要求的船用螺旋桨,图纸上标注了=1.0叶梢处的剖面宽度等,从而有了更精准地控制桨叶梢部形状的条件。至少有了按ISO 484国际标准,通过模板或仪器检测螺旋桨叶梢的可能。21世纪以来,有些国外厂家提供的船用螺旋桨,图纸中标注了=0.99处的桨叶剖面型值和类似叶随边抗鸣边的桨叶梢部横截面图。
在给出桨叶梢=1.0处剖面的宽度、拱度和厚度之后,该翼型剖面与桨叶吸力面、压力面交会处形成棱角。与剖面基准线方向大致相同的桨叶绕流,经过叶梢时,受棱角的影响,将出现随水流而下的涡线及翻越棱角二次流[14]带来的相应负面效应。因此,和处理桨叶导边和随边类似,也须对桨叶梢修饰。
基于以上对桨叶梢部的讨论,参照一些桨叶梢部流动观察和物理效应的试验[12、13]和实桨叶梢工程处理实践,推荐以下两种处理桨叶梢=1.0处剖面的办法,在保持叶梢剖面基准线不动的条件下,对棱角部分进行削除。其一,以叶梢=1.0剖面弦向各处局地厚度的一半,即t/2作为半径,制作扇面小于180°的模板,将剖面棱角部分削除,切削到模板接触基准线,如此形成的叶梢脊,称为泥鳅脊,如附图1所示。第二种办法是,保持剖面基准线的宽度为0.2mm,将桨叶背、叶面切削出高约20~30mm直线坡,形如斧口,称为斧口脊,如附图2所示。
附图1 泥鳅脊
附图2 斧口脊
总的来说,“泥鳅脊”是2008年某型船的螺旋桨设计中提出来的,到2012年看到国外产品中有类似举措,尚未得到工程实践验证;而“斧口脊”是上个世纪末在国外7叶大侧斜螺旋桨图纸上看到的。可以预期:它们会给螺旋桨的减振、降噪性能带来有益的效果。
照例,螺旋桨系列图谱中应包括螺旋桨性能KT~JP、KQ~JP等数据及空泡情况的表达。可供设计人员选择适用于指定舰船的螺旋桨方案。当然,还必须提供确定螺旋桨叶形状的几何数据,可以用来加工制造螺旋桨。为此,应有螺距比P/D、叶剖面拱度f、宽度C、厚度t、空间位置等数据沿径向的分布情况,能得出唯一特定的螺旋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