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时间:2023-1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智能化产品中,必不可少的是芯片和传感器,而智能家居也不例外。与此同时,智能单品的应用浪潮也大大降低了普通用户接触与体验智能家居的消费门槛,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个人用户群体。不过,其令人隐隐不安的安全性、模糊的健康性,让人们对未来在智能家居领域的表现产生怀疑,但不可否认的是Wi-Fi仍是眼下智能家居领域一项重要通信技术。这意味着智能家居的设备与设备间的控制已经整装待发,而且兼具低成本及易于部署等特点。

智能家居产业链阐释

事实上,对于智能家居我们很难将其归属为一个行业,多元化的功能属性同样也与不同类型的产业链资源产生连接。然而,随着智能家居从概念到应用,从模糊到具象,从碎片化到有针对性,关注这一领域的厂商在不断增多,在具体出货量不断提升的影响下,一如其他传统领域的发展,位于产业链上游的供应商们也开始着重关注智能家居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推出相应的芯片、模块、解决方案、云服务、软件服务等也可谓顺理成章。

智能家居产业链分布

智能家居上中下游产业链分布

1)芯片、模块、解决方案关注智能家居应用

智能化产品中,必不可少的是芯片和传感器,而智能家居也不例外。芯片环节是智能家居行业的最核心环节,芯片直接反应了技术路线特点和产品性能。在产业链上游分布有芯片商、模块商、解决方案商等。近年来,随着Io T物联网细分领域受关注度的日益提升,围绕智能家居应用需求的相关解决方案也开始日渐丰富。其中zigbee、Wi-Fi、蓝牙等无线应用备受关注。

围绕zigbee应用,TI、Marvell、NXP、Greenpeak、Silicon-labs等早有布局,同样不乏顺舟、雍敏、瑞瀛、飞比等模块与解决方案提供商;Wi-Fi领域的Marvell、TI、联盛德、乐鑫、MTK、灵芯、瑞昱、ST、高通、博通、Atmel、南方硅谷等也同样对智能家居应用报以关注;此外,专注于智能家居应用的Z-Wave技术则是由Sigma Designs独家提供芯片。

2)设备商、软件服务商大量聚集

产业链中游分布相对多元化,聚集了大量互联网企业、家电企业、新兴智能创业企业、以及以建筑电气、安防、照明、中控等为代表的智能家居控制类企业等四大分类方向的设备商构成智能家居整体市场业态,部分外包服务与设备商自建软件团队相结合,同时分布有相关的Paas云平台服务商和Iaas软件服务商等。

其中,智能家居系统所产生数据的包含面非常广,既有硬件传感器的数据、硬件本身的数据运行状态,也有用户和硬件交互的数据,还有用户通过APP等客户端产生的数据,更有用户自身的使用习惯和生活场景的数据等,这就导致整体的智能家居所产生数据的积累速度和量都很大。同时,数据又是企业的一种战略资产。采用分布式大规模的云存储架构是满足企业高速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必然趋势。

3)代理商、集成商、经销商转型升级

产业链下游重点分布为销售渠道,代理商、集成商、经销商三者定位存在交叉现象,从十多期CSHIA智能家居工程师培训反映的学员数据来看,近年来新进入市场的渠道商、家中影音设备经销商、中央空调服务商、装饰装修企业等不断增多。不少电工、建材类传统企业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也期待推进原有传统渠道的升级转化。

4)行业用户与个人用户需求日渐明确

具体在智能家居用户端可分为以装饰公司、房地产开发商、弱电总包商、酒店方为代表的行业用户以及以别墅用户、平层用户为代表的个人用户。与此同时,智能单品的应用浪潮也大大降低了普通用户接触与体验智能家居的消费门槛,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个人用户群体。

智能家居控制通信技术应用

智能家居在国内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通过在技术上的不断探讨和研究,各项技术与集成衔接已逐渐趋于成熟。

无线技术联接更广的应用空间

在穿戴设备、智能手机、智能电器不断更新迭代的过程中,伴随用户认知与习惯改变的过程,无线智能产品与系统将获得更多的用户数量与快速增长的市场前景。从用户角度出发,通过无线产品可以在后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通过增加产品或升级软件进行更多功能扩展。在智能平台与不断推出的智能单品背后,更接近于“满足用户意想不到的需求”。

智能家居通信技术

1)Wi-Fi:直联首选,组网能力存瓶颈

Wi-Fi是目前所有无线技术中具有最广泛应用基础的一支,传输距离长,传输速度高,但功耗大、组网差一直是其进入物联网的一道门槛。Wi-Fi具有天然的联网优势,不需要中间设备,Wi-Fi插座为大家带来低成本的智能家居初体验,同时Wi-Fi也成为智能家电解决联接的首选。

不过,其令人隐隐不安的安全性、模糊的健康性,让人们对未来在智能家居领域的表现产生怀疑,但不可否认的是Wi-Fi仍是眼下智能家居领域一项重要通信技术。毕竟智能终端设备、安防监控与音视频无线共享等应用与其密不可分。Wi-Fi Aware技术,则更针对物联网应用。在不具备无线网络连接的环境之下,它可探索邻近位置的其他设备、应用程序或相关资讯,并拥有低耗能、永远在线、在地即时、多元应用等特性,类似蓝牙Beacon。

2)蓝牙:去中心化,Mesh网络带来新希望

尽管蓝牙在可穿戴设备与健康医疗设备中有着先入为主的技术传输优势,但是我们知道主流的智能家居传输技术当中并没有蓝牙,这是由它自身特性所决定的,而自从上一个版本的蓝牙4.2,已经拥有了一些专注物联网的功能, Mesh网络也为智能家居产品带来希望。它无须通过一个控制中继路由的一切设备,而是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设备系统。在智能家居中利用带有低功耗蓝牙技术的Mesh功能的优势,在于其普遍支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消费者既有的设备。

这意味着智能家居的设备与设备间的控制已经整装待发,而且兼具低成本及易于部署等特点。发展到蓝牙5则将这些功能放在了中心位置。这样一来,智能家居传输技术争斗将进入白热化,更远的作用距离肯定能够提高其在智能家居当中的运用,而更强的传递容量意味着它能够执行一些复杂的智能家居指令,这将进一步提高它的竞争力。此外,一旦实现精准的室内定位,智能家居就如鱼得水一样获得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直接或间接地衍生出多种多样的智能家居新功能,因为你的设备能通过蓝牙获知主人的室内位置,这必定会催生很多智能家居的新玩法。比如,当您从卧室走到客厅的时候,您卧室的灯自动关闭,客厅电视、影音设备、窗帘、背景音乐自动进入待机状态,只待你一声令下,它们就可以迅速切换至娱乐影音模式场景。这如此美妙的智能化生活场景将来很快就会实现。

3)zigbee:热门应用,迈步互联互通

源于对工业物联网需求而诞生的zigbee协议,凭借低功耗、网状组网、节点多、高安全性等属性,被很多企业视作未来在智能家居行业应用最广泛的协议。zigbee使用频段为2.4G,868MHz以及915MHz。在不使用功率放大器的前提下,zigbee的有效传输范围为10~75m。

zigbee联盟先后颁布zigbee Home Automation(zigbee HA)、zigbee Light Link(zigbee LL)、zigbee Building Automation(zigbee BA)、zigbee Retail Services (zigbee RS)、zigbee Health Care (zigbee HC)、zigbee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zigbee TS)等应用层协议来满足智能家居、智能照明、智能建筑、智能零售、智能健康、智能通信服务等领域。问题是这些应用层协议是独立不互通的,这便使得智能家居不能互联互通。

2016年,zigbee联盟推出zigbee3.0,主要的任务就是为了统一zigbee HA、zigbee LL、zigbee B、zigbee RS、zigbee HC、zigbee TS等应用层协议,解决了不同应用层协议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zigbee3.0也进一步标准化了zigbee协议,向智能家居的互联互通迈出了一大步。

4)Z-Wave:为智能家居而生,生态圈有待构建

Z-Wave是一种基于射频的、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适于网络的新兴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工作频带为908.42MHz(美国)—868.42MHz(欧洲),采用FSK(BFSK/GFSK)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为9.6kbps,信号的有效覆盖范围在室内是30m,室外可超过100m,适合于窄带宽应用场合。随着通信距离的增大,设备的复杂度、功耗以及系统成本都在增加,相对于现有的各种无线通信技术,Z-Wave技术将是最低功耗和最低成本的技术,有力地推动着低速率无线个人区域网。

Z-Wave技术设计用于住宅、照明商业控制以及状态读取应用,例如抄表、照明及家电控制、HVAC、接入控制、防盗及火灾检测等。Z-Wave可将任何独立的设备转换为智能网络设备,从而可以实现控制和无线监测。Z-Wave技术在最初设计时,就定位于智能家居无线控制领域。采用小数据格式传输,40kb/s的传输速率足以应对早期甚至使用9.6kb/s的速率传输。与同类的其他无线技术相比,拥有相对较低的传输频率、相对较远的传输距离和一定的价格优势。Z-Wave此前的应用市场重点集中在欧洲与美国,近年来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同时部分Z-Wave配套外销产品加大国内市场关注力度,配套应用产品增多,整体生态圈有待构建。

5)En Ocean:无源无线,加大智能家居领域关注

En Ocean无线通信标准被采纳为国际标准“ISO/IEC14543-3-10”,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能量采集技术的无线国际标准。En Ocean能量采集模块能够采集周围环境产生的能量,从光、热、电波、振动、人体动作等获得微弱电力。这些能量经过处理以后,用来供给En Ocean超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模块,实现真正的无数据线、无电源线、无电池的通信系统。En Ocean无线标准ISO/IEC14543-3-10使用868MHz、902MHz、928MHz和315MHz频段,传输距离在室外是300米,室内为30米。

En Ocean自获能的一个无线技术。这个技术的特点,就是传感器和开关不需要使用电池,而是通过采集周围环境中的能量去给这个开关跟传感器供电。En Ocean有3种能量采集方式,第一种是采集机械能,通过按动开关产生的机械能就足够无线模块发出一个信号,去控制这个灯的开和关;第二种能量采集形式是采集室内的光能,就是普通的室内自然光供给传感器工作;第三种是采集温差能,所有这些能量采集的形式,确保了这些传感器的工作完全不需要布线,不需要电池。在智能家居领域应用集中于项目改造和预装制的房屋,在德国斯图加特主动式住宅、日本骊住样板房、上海汤臣一品遮阳等项目均有案例应用。

6)Thread:与应用层无关的无线网络协议

Thread是一种基于IP的无线网络协议,与应用层无关,它是被设计为与不同的应用层协议一起工作或是提供支持,用来连接家里的智能产品。由Nest、三星、ARM、Big Ass Fans、飞思卡尔和Silicon Labs公司在2014年共同推出,高通在2015年也加入了Thread Group董事会。有观点认为,Thread也许会成为未来智能产品的关键通信协议,并或许与All Seen联盟有合作机会。

不同于现有的网络技术标准,Thread采用了IPv6协议,并专注于降低电池耗电量。Nest智能恒温器支持Thread标准。Thread规格的目标是为了替家用物联网设备建立可靠、安全、低功耗的网状网络协议。

Thread标准是基于zigbee基础组件改造的一种衍生协议,为在Thread架构上执行zigbee的丛集链接库应用协议开了一扇门。目前已推出1.0版,但Thread门槛较高,除zigbee外,底层协议(802.15.4)与Wi-Fi(802.11b)和蓝牙(802.15.1)不同,需要设备更换芯片。

7)All Joyn:近距离无线传输“中性平台”

All Joyn是高通主导的一个开源项目,主要用于近距离无线传输,通过Wi-Fi或蓝牙技术,定位和点对点文件传输,2013年捐给All Seen联盟。高通作为All Seen联盟重要成员,在物联网上不断加紧布局。All Joyn是一个独立于操作系统、开发语言、通信协议的开放源码的软件框架。它适用于Microsoft Windows、Linux、i OS和Android等所有HLOS高级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内存和处理能力极度受限的嵌入式RTOS操作系统,解决了异构分布式系统中的难题,被称作是“中性平台”。All Seen联盟是Linux基金会下的一个协作项目组织,旨在推动物联网应用与创新的跨行业联盟。2016年10月,All Seen联盟与物联网标准组织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简称OCF)宣布双方正式合并,由此成为全球物联网行业最大的标准组织,微软、思科、英特尔与海尔均为其董事会成员。

All Joyn的特点在于其开源的灵活性,以及处于应用层,与传输层无关。All Joyn框架运行在本地网络上,无需通过云对身边设备进行连接,保证应用程序和设备互相交谈时,直接、快速、高效、安全,即便没有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设备之间也能互联互通;在远程需要与云连接时,通过All Joyn网关代理连接到互联网,减少连接到互联网上的设备数量。All Joyn物理层支持Wi-Fi、Thread、PLC、以太网、蓝牙,解决了Wi-Fi的自组网问题,后期可能还会扩展更多其他协议。

有线技术:稳定为先,关注集成应用

总线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所有设备通信与控制都基于一条总线,是一种全分布式智能控制网络技术,其产品模块具有双向通信能力,以及互操作性和互换性,其控制部件都可以编程。市场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总线技术包括RS485、KNX、CAN、Lon Works、Modbus等,以及C-Bus、SCS-BUS等厂家自由协议。总线技术类产品比较适合楼宇智能化以及小区智能化等大区域范围的控制,其优势在于技术成熟、系统稳定、可靠性高,应用也比较广泛。

1)RS485:构建智能家居轻总线应用

RS485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总线。在通信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时,广泛采用RS485串行总线标准。它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受,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总线收发器具有高灵敏度,能检测低至200m V的电压,故传输信号能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复。

市场上一般RS485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任何时候只能有一点处于发送状态。因此,发送电路须由使能信号加以控制。RS485用于多点互连时非常方便,可以省掉许多信号线。应用RS485可以联网构成分布式系统,其允许最多并联32台驱动器和32台接收器。

从智能照明发展的轨迹看,最早的产品一般采用RS485技术,这是一种串行的通信标准,因为只是规定的物理层的电气连接规范,每家公司自行定义产品的通信协议,所以RS485的产品很多,但相互都不能直接通信。RS485一般需要一个主接点,通信的方式采用轮询方式,模块之间采用“手拉手”的接线方式,因此存在通信速率不高(一般只有9.6Kbps)、模块的数量有限等问题。近年来,智能家居领域不少厂家基于RS485推出冠以各种BUS的私有总线系统产品,突出在总线产品中的性价比优势。

2)KNX:提供家居和楼宇自动化完全解决方案

众所周知,KNX技术是由欧洲三大总线协议合并发展而来,该协议以EIB为基础,兼顾Bati Bus和EHS在物理层规范和配置模式等方面的优点,提供家居和楼宇自动化的完全解决方案。

KNX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标准,从2006年起成为建筑物的现场总线标准。目前全球有364家制造厂商应用KNX技术,其中包括ABB、西门子、施耐德等电气巨头,成员遍布34个国家,超过几千种产品应用。

在智能家居领域,KNX所能实现控制的功能包括灯光照明、电动窗帘、空调感应、电源管理,以及安防、监控、地暖等。其系统结构是总线结构,同时也有信号传输,信号是在带弱电的总线上传输。针对不同的控制功能有不同的控制器,分别是照明、窗帘、地暖、调光、传感器和网关等。

3)Long Works:神经元网络协同工作无需主机

Long Works总线由美国Echelon公司推出,并由Motorola、Toshiba公司共同倡导。它采用ISO/OSI模型的全部7层通信协议,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通过网络变量把网络通信设计简化为参数设置。支持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和红外线等多种通信介质,通信速率从300bit/s至1.5M/s不等,直接通信距离可达2700m(78Kbit/s),被誉为通用控制网络。到2010年时已有9千万个设备使用Lon Works网络技术。

Lon Works总线技术采用的Lon Talk协议被封装到Neuron神经元的芯片中,并得以实现。在智能家居领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像别的智能家居总线系统,必须有一个类似大脑的主机。Lon Works总线技术不需要主机,它采用的是神经元网络。每个节点都是一个神经元,这些神经元连接一起就能协同工作,并不需要另外一个大脑来控制。所以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其他总线大大提高。Lon Works的实时性、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有些欠缺;其次,由于Lon Works依赖Echelon公司的Neuron芯片,所以它的完全开放性也受到一些质疑。

4)Mod Bus:全球第一个真正用于工业现场的总线协议

Mod Bus是由现在施耐德电气公司旗下品牌Modicon在1979年发明的,是全球第一个真正用于工业现场的总线协议。目前施耐德公司已将Mod Bus协议的所有权移交给IDA分布式自动化接口组织,并成立了Mod Bus-IDA组织。

Mod Bus协议是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语言。通过此协议,控制器相互之间或经由网络,如以太网和其他设备之间可以通信,它已成为通用工业标准。有了它,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设备可以连成工业网络,进行集中监控。

此协议定义了一个控制器能认识使用的消息结构,而不管它们是经过何种网络进行通信。它描述了控制器请求访问其他设备的过程,如何回应来自其他设备的请求,以及怎样侦测错误并记录。它制定了消息域格局和内容的公共格式。当在Modbus网络上通信时,此协议决定了每个控制器需要知道它们的设备地址,识别按地址发来的消息,决定要产生何种行动。如果需要回应,控制器将生成反馈信息并用Mod Bus协议发出。在其他网络上,包含了Mod Bus协议的消息转换为在此网络上使用的帧或包结构。这种转换也扩展了根据具体的网络解决地址、路由路径及错误检测的方法。目前,支持Modbus的厂家超过400家,支持Modbus的产品超过600种。Modbus可以支持多种电气接口,如RS232、RS485等,还可以在各种介质上传送,如双绞线、光纤、无线等。

智能家居集成功能应用

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已经很难用一种划分方式可以完全将不同类型的制造商和应用功能加以划分,这主要也是由于近年来智能家居功能需求日渐具象化,不同企业在寻求控制方式多样化的过程中,无一例外地需要面对智能灯光、设备控制、传感器应用、第三方系统集成种种,这也使得各自的产品线延伸日渐趋同。

不过,同样是设备控制,针对的用户需求、实现的功能和控制方式却不尽相同,同时,不同企业的不同基因和功能定位也决定了智能家居不可能千篇一律。那么,我们就以此来作为划分厂商和功能类别的依据,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我们所划分的主要是前文所述四大厂商类别中智能控制类的企业,这也是目前在智能家居集成应用市场的主力军。

1)智能中控:从豪宅专属到走进客厅影院

十年前提到智能家居必须是高端豪宅专属,国外几大中控系统厂商是当时圈里耳熟能详的厂商。不过,究其原因豪宅项目中丰富的音视频设备和灯光回路、遮阳需求等也使得需要有智能化控制设备来统一管理和智能调节。

正因如此,来自美国市场的各大中控品牌开始在中国市场落地发展,如快思聪、AMX、Control4、Savant等。当然,其中一些的应用领域也不单单局限在家庭。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会议系统、酒店智能灯光、大型公建项目都有着中控系统的广阔应用天地。

中控系统通过红外、RS232/485等协议进行设备控制的同时,还具有强大音视频矩阵与传输能力,对灯光负载、中央空调、新风地暖、可视对讲、安防监控等系统有着强大的融合控制能力。时至今日,来自美国中控系统品牌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国产品牌经过技术沉淀也开始在这一细分市场崭露头角,而且针对应用领域已逐渐从影音房、全宅智能向客厅影院、平层住宅延伸,其应用价格也从动辄数十万向几万元即可实现基本控制需求过渡。

2)智能灯控(总线):由商业应用步入家庭市场

传统意义上,照明系统由光源、灯具和控制开关组成。在照明巨头向光源设备应用无线控制技术之前,我们所指的智能灯控主要针对控制开关设备的智能化应用,这一领域的主要厂商大多为专业照明控制与电工电气类厂家,包括照明控制领域的路创,电工电气类的罗格朗、ABB、施耐德等。同样也是国外品牌将智能化控制理念与相关设备引入国内,具体产品大多采用分布式总线方式。在功能应用上,也是以灯光控制、场景控制、亮度调节等为代表,随着光源设备的LED化,也开始衍生出更多的相关应用。

在过往的十年间,国内总线控制厂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一大批企业开始关注家居与商业环境中的智能灯光控制。具体应用技术从冠以各种不同“BUS”的RS485到KNX、Lon Works、DALI等国际标准协议,可谓丰富多彩。同时,总线和无线的结合应用,也使得系统更趋灵活。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由于早期在智能灯控领域的国际品牌,大多有着电工类厂家的背景,使得集成商在项目中对于开关面板和控制终端的选择也格外考究。这里所指的智能灯控不同于传统开关的控制方式,而是将开关面板由弱电线缆“手拉手”等布线方式连接,由弱电方式控制强电,同时可在弱电系统中接入各种传感器设备,由控制主机(网关设备)实现智能化协同。

3)无线系统:智能中控与智能灯控的简版体现

将无线控制系统单列,主要考虑到除Wi-Fi直连以外的控制方式,大多需要有一个智能网关的存在。加之,433射频、zigbee、Z-Wave不同无线控制协议技术方式的特殊性,这一无线系统相对封闭,集成商和普通用户层面难以直接实现集成。

在功能实现上,无线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作智能中控与智能灯控的简版体现。原因在于对家电设备控制以红外线方式为主,灯光控制依赖于墙面无线智能面板、无线控制模块或智能灯泡、灯带,上述均为强电零火或单火线接入。

除此之外,结合各种传感器以及近年来发展提速的智能家电,无线系统在后装市场与小面积住宅、局部应用环境中还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具体到控制方式,无线技术必然是混合组网的应用趋势,专业控制技术结合Wi-Fi、蓝牙在智能终端、可穿戴、健康医疗设备的先天优势,加上DLNA、Air PLAY等音视频无线传输体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无线智能家居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4)可视对讲:抢占楼盘项目延伸智能应用

可视对讲又被称为楼宇对讲、可视门铃。国内可视对讲产品的发展是伴随着房地产商品化,作为楼盘项目的标配设备而存在。从最初的模拟非可视,到模拟可视、半数字、全数字系统,可视对讲也经历了不断的技术迭代。而其在家中的可视对讲室内机也为相关厂商延伸了家庭智能终端的想象空间,从2008年前后,国内一二线对讲机厂商纷纷将智能家居视作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从与无线控制厂家合作、到延伸自身无线、总线控制,甚至于电工面板产品线。这一切的目的都寄希望于可以通过房地产市场的精装标配推进智能家居的规模化应用。

5)家庭安防:配套技术发展突破应用空间

提及家庭安防是一个既是功能重要又略显应用尴尬的存在。近十年前,家庭安防的概念更多是在防盗报警和安防监控,很多产品也是带有浓郁的工程化与商业化特征。在别墅豪宅中对于安防需求可以直接用商业方案实现,但是面对普通住宅,功能定位于社区安防存在重复,且配套产品并不丰富。

近年来,随着基础网络与云平台技术的迅猛发展,质优价廉且主打沟通功能的家庭摄像监控产品层出不穷,同时各种烟雾、可燃气体、水浸、人体感应等传感器设备,以及智能猫眼、智能锁等配套设备不断丰富。在这背后,安防巨头企业寄希望于打开最后一块民用家庭潜力市场,互联网平台也希望与用户产生更多硬件连接。在集成项目应用中,家庭安防与系统的控制联动、云端推送也有了更深厚的技术积累。此外,生物识别、图像辨识等技术的发展也将为家庭安防的深入发展开创新的空间。

6)背景音乐:家庭影音的集成定制应用

家庭背景音乐又被称作多房间音乐系统,在国内市场也历经了十多年的发展。从早期泾渭分明的主机型和单体机,到如今在网络化技术应用,使得两者的界限逐渐模糊。从早期过多关注于功能应用,到如今提倡回归音乐本身。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Hi Fi音响设备,家庭背景音乐更多与工程安装相结合,采用功放主机或单体机与吸顶音箱相结合。在音源接入上,早期国外产品多接入家庭nas或aux外接音源,国产化产品则更多为U盘/SD卡等方式。伴随安卓系统和触屏产品应用,应用方式更加多样化,网络音源的接入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音乐版权问题。在这一细分领域,更接地气的国产化产品相比进口产品发展更为迅猛,覆盖了更大范围的集成市场空间。

7)第三方设备:融合控制需求凸显

电动窗帘、新风、地暖、中央空调等都被称为智能家居系统中的第三方设备,具体到集成应用可通过外接智能模块、协议控制、继电器控制等方式实现。智能控制为其融入整体系统、进行功能联动创造了条件,而其自身在智能系统以外也是可以独立应用。其实,被谷歌重金收购的Nest,就是用于调节空调设备的温控器设备,它存在的意义在于为室温调节与节能找到无感的智能化实现方式。此外,电动窗帘与智能家居的集成更为直接和普遍,以及光线与环境的联动调节,不管是总线系统抑或无线系统中电动窗帘设备都开始成为必备选项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