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铅酸蓄电池的检查与使用

铅酸蓄电池的检查与使用

时间:2024-1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电解液液面高度过低时应及时补充蒸馏水,使其恢复正确的液面高度。通过电解液相对密度的检查判定蓄电池的充、放电程度。在测量蓄电池电解液相对密度时,蓄电池应处于稳定状态。通过对各个单格电池电解液相对密度的测量,可以确定蓄电池是否失效。冬季使用铅酸蓄电池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充足电状态,以免电解液相对密度降低而结冰,致使壳体破裂。铅酸蓄电池保管要妥善。

2.6.1 铅酸蓄电池的检查

1.定期进行蓄电池的外观检查

蓄电池的外观检查主要有以下几项。

(1)检查蓄电池盖表面、蓄电池托架是否有灰尘、油污、电解液等脏物。首先用苏打水溶液冲洗整个壳体,然后用清水冲洗并用纸巾擦干。对蓄电池托架,可先用泥子刀刮净腐蚀物,然后用苏打水溶液清洗,最后用水清洗并干燥。托架干燥后,漆上防腐漆。

注意:清洗蓄电池之前,要拧紧加液孔盖,防止苏打水进入蓄电池内部。

(2)检查蓄电池的电缆卡子和极柱上是否有氧化物。对极柱和电缆卡子,可先用苏打水溶液清洗,再用钢丝刷或专用清洁工具进行清洁。清洗后,在电缆卡子上涂上凡士林或润滑油防止腐蚀。

(3)检查加液孔盖通气小孔是否畅通,以防止小孔堵塞而引起蓄电池内部气体集聚而造成压力升高挤裂壳体甚至产生爆炸事故。

(4)检查蓄电池安装是否牢固,电缆卡子与极柱的连接是否牢固。

2.及时检查电解液的液面高度

在正常情况下,电解液的液面高度应高出极板10~15mm。电解液的液面高度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易使电解液泄漏,过低易使极板露出而硫化。

检查电解液的液面高度,可用内径为5~6mm的玻璃管从加液口插入,下端抵住极板,用手指堵住上端口后提起,若玻璃管内下端液柱长度为10~15mm,说明液面高度正确。对于透明塑料外壳的蓄电池,从外面便可直接观察到液面高度。当电解液液面高度过低时应及时补充蒸馏水,使其恢复正确的液面高度。

注意:不能加注电解液,以免导致电解液密度过高。因为正常使用条件下,液面下降是由于水的自然蒸发和充电时水的电解所致,只有当确认是电解液倾出或渗漏而使电解液不足时,才可加注相同密度的电解液。

3.定期检查蓄电池的放电程度

1)检查蓄电池电解液相对密度

通过电解液相对密度的检查判定蓄电池的充、放电程度。电解液相对密度是随着蓄电池充、放电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放电时,电解液中的硫酸与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电解液相对密度减小,所以通过测量电解液相对密度就可以判定放电程度。根据实际经验,电解液相对密度与放电程度的关系是:相对密度每下降0.01,相当于蓄电池放电6%。

在测量蓄电池电解液相对密度时,蓄电池应处于稳定状态。蓄电池充、放电或加注蒸馏水后,应静置半小时后再测试。

电解液相对密度常用浮子式密度计来测量,如图2-6所示。使用密度计时,吸入的电解液不要过多或过少,以能将浮子浮起,而浮子上端又不会顶住为宜。读数时,应使浮子在玻璃管的中央,浮子不能与玻璃管壁接触,液面、分度线与眼睛视线平齐。测得相对密度值应用标准温度( +25℃)予以校正(同时测量电解液温度)。

通过对各个单格电池电解液相对密度的测量,可以确定蓄电池是否失效。如果单格电池之间的相对密度相差0.05以上,则该电池失效。

当判定蓄电池在夏季放电超过50%、冬季放电超过25%时,不宜再继续使用,应及时进行补充充电,否则会使蓄电池过早损坏。

2)测量蓄电池开路电压

测量蓄电池开路电压时,蓄电池应处于稳定状态,蓄电池充、放电或加注蒸馏水后,应静置半小时后再测试。

图2-6 浮子式密度计测量电解液相对密度

蓄电池开路电压可用万用表的电压挡测量,将万用表的正、负表笔分别与蓄电池的正、负极相接即可。

蓄电池开路电压可以反映蓄电池的存电程度。

3)进行负荷测试

负荷试验要求被测蓄电池至少存电75%以上,也就是电解液相对密度要高于1.22,蓄电池的开路电压要高于12.4V。若电解液相对密度低于1.22,蓄电池的开路电压不到12.4 V,应先充足电,再作测试。

(1)用12V高频测试仪检测。利用12V高频测试仪测量蓄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的端电压,可以判断蓄电池的放电程度和启动能力。12V高频测试仪的使用方法:将12V高频测试仪的正、负放电针分别用力压在蓄电池的正、负极柱上,保持5s。对于12V蓄电池而言,若电压保持在9.6V以上,说明性能良好;若稳定在10.6~11.6V,说明存电充足;若电压低于9.6V,说明存电不足;若电压低于8V,则说明蓄电池有故障,应更换蓄电池。

注意:此项检测不能连续进行,必须间隔1min后才可以再次检测,以防止蓄电池损坏。

(2)车启动测试。在启动系统正常情况下,以启动机作为试验负荷。拔下分电器中央高压线并搭铁,将万用表置于电压挡,红、黑表笔分别压在蓄电池正、负极柱上,接通启动机5s,读取电压表读数,对于12V蓄电池,应不低于9.6V。在汽车上连续启动发动机几次,若每一次启动发动机都能很有力地驱动发动机旋转,则说明蓄电池存电充足;若无力驱动或根本不转,则说明蓄电池放电过多或有故障(在启动系统无故障的情况下)。夜间开大灯并启动发动机,若启动机启动有力,灯光稍有变暗,则说明蓄电池存电充足;若启动机旋转无力并且灯光暗淡甚至熄灭,则说明蓄电池放电太多或已硫化。

4.定期对蓄电池进行补充充电

即使不考虑蓄电池放电程度,也应按时间强制性补充充电,以保证蓄电池始终保持充足电状态,避免极板硫化。定期补充充电一般每月一次,城市公交汽车可短些,而长途运输汽车则可更长一些。

2.6.2 蓄电池的使用

铅酸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电流放电的时间不宜过长,所以在启动时,每次启动的时间不得超过5s,相邻两次启动之间应相隔15s,同时不能长时间鸣喇叭。

(2)不能大电流放电或过电压充电,当充电电压增高10%~12%时,铅酸蓄电池的寿命将缩短2/3左右。

(3)尽量避免铅酸蓄电池在过放电和长期处于欠充电状态下工作,也不能长期在小电流放电情况下工作。

(4)铅酸蓄电池要经常进行充电,基本保证在充足电的状态下工作,如果铅酸蓄电池放完电,必须在24h内充足电。

(5)冬季使用铅酸蓄电池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充足电状态,以免电解液相对密度降低而结冰,致使壳体破裂。但是在不结冰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偏低的电解液相对密度,一般不大于1.285。如果电解液的液面过低,需添加蒸馏水时,只能在充电前进行,尽快地使水和电解液混合,减少电解液冰冻可能性。

(6)铅酸蓄电池保管要妥善。要做到不受阳光直射,与热源隔离;不得倒置、卧放、冲击、重压;保存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地方。

2.6.3 蓄电池的拆装

(1)拆装、移动蓄电池时,应轻搬轻放,严禁在地上拖拽。

(2)蓄电池型号和车型应相符,电解液密度和液面高度应符合规定。

(3)安装时,蓄电池应固定在托架上,塞好防震垫。

(4)极柱涂上凡士林或润滑油,防腐防锈,极柱卡子与极柱要接触良好。

(5)蓄电池搭铁极性必须与放电机一致。

(6)接线时先接正极后接负极,拆线时相反,以防金属工具搭铁,造成蓄电池短路。

2.6.4 蓄电池的储存

1.新蓄电池的储存

未启用的新蓄电池,其加液孔盖上的通气孔均已封闭,不要捅破。保管蓄电池注意以下几点:

(1)存放室温5~30℃,环境干燥、清洁、通风;

(2)不要受阳光直射,离热源距离不小于2m;

(3)避免与任何液体和有害气体接触;

(4)不得倒置或卧放,不得叠放,不得承受重压;

(5)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年。

2.暂时不用的蓄电池的储存

暂时不用的蓄电池储存时采用湿储存法,即先充足电,再把电解液相对密度调至1.24~1.28,液面高度调至规定高度,然后将通气孔密封,存放期不得超过半年,期间应定期检查,如容量降低25%,应立即补充充电,交付使用前也应先充足电。

3.长期停用的蓄电池的储存

长期停用的蓄电池储存时采用干储存法,即先将充足电的蓄电池以20h放电率放完电,然后倒出电解液,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多次,直到水中无酸性,晾干后旋紧加液孔盖,并将通气孔密封,存放条件与新蓄电池相同。

2.6.5 新蓄电池的启用

启用新蓄电池时,首先擦净外表面,旋开加液孔盖,疏通通气孔,注入新电解液静置4~6h后,调节液面高度至规定值,按初充电规范进行充电后即可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