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 怠速控制阀形态说明
怠速控制阀的动作形式分为调整节气门开度和调整节气门旁通空气量两种。就组件制作种类而言,怠速控制阀又分为往复式电磁阀、旋转式电磁阀和步进马达控制阀三种。
1.往复式电磁阀
怠速控制阀的动作,经由受电磁线圈磁场线控制的直线前进、后退的往复式开和关,所以称为往复式电磁阀。
2.旋转式电磁阀
旋转式电磁阀控制的磁场形态,与往复式电磁阀类同,只是阀门的控制方式是以旋转动作控制节气门旁通空气量。
3.步进马达控制阀
步进马达控制阀运用直流步进马达和驱动齿轮装置,操纵节气门旁通空气阀门的开和关,其设计形式比电磁阀模式更为精致、复杂,如图6-6所示。
图6-6 步进马达控制阀
6.3.2 怠速控制阀动作说明
怠速控制阀的功能是稳定调节引擎怠速的运转,不论是调整节气门开度,或是节气门旁通空气量,其依据的信号和控制动作如下。
1.修正补偿的信号
怠速控制阀的动作依据是取自水温传感器、冷气开关、引擎转速、动力方向盘开关、自动变速箱负载等信号,由引擎计算机的逻辑电路运算,再比对怠速状态信号后,让驱动级电路控制阀门动作。
2.怠速状态信号
怠速状态信号是指节气门怠速开关的信号,当节气门全开或全关时,怠速开关接点与搭铁导通,引擎计算机即可获得Lo(无电压)信号,以辨认节气门已在怠速位置,再配合修正补偿信号,供逻辑运算电路驱动控制电路。怠速控制电路如图6-7所示。
图6-7 怠速控制电路
3.逻辑运算与驱动级电路动作
电磁阀形式的怠速控制阀以平均电流的磁场维持阀门的开度,或是以频率开和关的动作控制平均的空气旁通量,对驱动信号而言,都以脉冲信号作为控制方式。然而,步进马达则以两组马达线圈分别单向的Hi和Lo(晶体管开和关)形态,控制马达的转向和转矩。怠速控制原理如图6-8所示。
图6-8 怠速控制原理
6.3.3 怠速控制阀电路故障分析
怠速控制阀不良,一般发生在阀门积炭、黏滞,而电路方面,则是驱动怠速控制阀的晶体管损坏。至于怠速补偿不足的状况,大都是引擎怠速调整不当,或是提供补偿信号的传感器不良。有关怠速控制阀电路故障,大致可分为下列情况。
1.怠速控制阀不动作
所谓怠速控制阀不动作,是指其电路有短路或断路,而不能执行阀门动作;或是怠速控制阀机械性地卡住不动。怠速控制阀电路短路或断路时,其发生故障位置大致在电线接头、电磁阀线圈(或马达线圈)、引擎计算机内部晶体管。
2.怠速控制阀动作不良
怠速控制阀除了积炭、堵塞、黏滞问题外,其电路上的动作不良先要考虑控制动作的三个要素,即引擎达到工作温度(水温传感器信号)、引擎基本怠速的转数和节气门的怠速位置(怠速开关信号),此三项条件必须配合,才能正确判断怠速控制阀的动作好与坏。通常以冷气开关信号,作为观察怠速有无补偿。
3.怠速控制阀动作不准确
有时更换怠速控制阀后,又更换引擎计算机,但始终未能解决怠速不稳的问题。若调整不当,或进气系统漏气,或喷油器堵塞和漏油问题,则应先予以排除。至于怠速控制阀的动作不准确,可能由于阀门自动归位不当,阀门无法到达或超过基准位置以及怠速控制阀垫片漏气等原因所致。所以说除了电路问题外,又须注意阀门归位的要素。平时常用的归位方法,可将点火开关启闭数次,或配合踩油门踏板动作校正。若非设定校正方式可以克服,则需采用加减垫片方式,让阀门位置更准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