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1 概述
1.前后轮同步滑移的条件
汽车制动过程中,最好是前后轮同时抱死滑移,如果前后车轮的制动力之比(FB1/FB2)等于前后车轮对路面的垂直载荷(G1/G2)之比,就能满足同步滑移的条件,即
2.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特性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前后轮的垂直载荷是变化的,如果要满足同步滑移的条件,要求制动器制动力(也即促动管路压力)也要随载荷而变化,这种变化关系做出的曲线称为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特性曲线,如图12-64所示。当汽车载荷变化时,曲线位置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大多数汽车前后促动管路的压力是相等的,因而其前后轮制动力之比为定值,这种设计显然不能满足理想的制动要求。从提高汽车制动时的安全性考虑,应尽量避免制动时后轮先抱死滑移,并尽可能充分地利用附着条件,产生尽可能大的制动力。这就促使现代汽车越来越多地采用各种制动力调节装置,使前后促动管路压力的实际分配特性曲线在不同程度上接近于相应的理想分配特性曲线,并位于理想分配特性曲线的下方。
制动力调节装置主要有限压阀、比例阀、感载阀和惯性阀等,这些阀一般都串联在后轮制动器的促动管路中。
图12-64 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特性曲线
12.6.2 限压阀
限压阀的作用是当前后促动管路压力p1和p2由零同步增长到一定值后,即自动将p2限定在该值(ps)不变。图12-65所示为限压阀结构及其特性曲线。
图12-65 限压阀结构及其特性曲线
(a)结构;(b)特性曲线
12.6.3 比例阀
比例阀的作用是当前后促动管路压力p1与p2同步增长到一定值p S后,即自动对p2的增长加以节制,亦即使p2的增量小于p1的增量。图12-66所示为比例阀结构及其特性曲线。
图12-66 比例阀结构及其特性曲线
(a)结构;(b)特性曲线
12.6.4 感载阀
感载阀的特点是特性曲线随整车载荷的变化而变化。感载阀有感载比例阀(图12-67)和感载限压阀(图12-68)两种。
图12-67 液压感载比例阀及其感载控制机构
图12-68 感载限压阀
12.6.5 惯性阀
惯性阀(也称G阀)是一种用于液压系统的制动力自动调节装置。其特性曲线形状与感载阀相似,但其调节作用起始点的控制压力值p S取决于汽车制动时作用在汽车重心上的惯性力,即p S不仅与汽车总质量(或实际装载质量)有关,还与汽车制动减速度有关。
惯性阀有惯性限压阀(图12-69)和惯性比例阀(图12-70)两种。
图12-69 惯性限压阀
图12-70 惯性比例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