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钢焊接后的焊接接头的性能变化

钢焊接后的焊接接头的性能变化

时间:2023-1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焊接热影响区域的组织和性能,基本上反映了焊接接头的性能和质量。在焊接热影响区中,具有过热组织或晶粒显著粗大的区域,称为过热区。热影响区除产生组织与性能变化外,还会产生应力和变形。因此在焊接生产中,在保证焊接接头不产生裂纹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热影响区的宽度,如降低焊接电流、增加焊接速度可减少热影响区的宽度。

钢经过焊接后,产生焊接接头,由焊缝、近焊缝区和热影响区所组成。

焊缝由液态的焊条或焊丝经冷却后经过结晶凝固为固态金属,其成分主要由焊条或焊丝及药皮或焊剂所含有的合金元素所决定,焊缝在结晶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气孔、裂纹、夹杂、偏析等缺陷。

近焊缝区是指在焊接接头中,焊缝向热影响区过渡的区域,该区为过热区域,塑性、韧性较差,往往是焊接接头产生裂纹或局部脆性破坏的发源地,是焊接接头中性能最差的区域。

热影响区是指在焊接过程中,母材因受热影响(但未熔化)而发生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的区域。焊接热影响区域的组织和性能,基本上反映了焊接接头的性能和质量。

对于低碳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Q295、Q345),焊接热影响区可分为过热区、正火区、不完全重结晶区和再结晶区。

(1)过热区。在焊接热影响区中,具有过热组织或晶粒显著粗大的区域,称为过热区。在焊接热输入后,温度可达1100℃左右,奥氏体晶粒严重长大,冷却后呈现晶粒粗大的过热组织,甚至出现魏氏组织。过热区塑性、韧性很低,是热影响区中性能最差的区域。

(2)正火区。在焊接中温度在Ac3~1100℃,由于温度不高,奥氏体晶粒长大较慢,空冷后,可获得均匀而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相当于热处理时的正火组织,其力学性能高于母材,是热影响区中性能最好的区域。

(3)不完全重结晶区。在焊接中温度在Ac1~Ac3,空冷后,可获得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以及晶粒粗大的铁素体组织,其组织是不均匀的,故其力学性能也不均匀。

(4)再结晶区。对焊前经过冷塑性变形(冷轧、冷成型)的母材,在焊接中温度在450℃~Ac3,将发生再结晶,其塑性、韧性提高,而强度下降了。

热影响区除产生组织与性能变化外,还会产生应力和变形。一般来说热影响区越窄,则焊接接头中内应力越容易出现裂纹;热影响区越宽,则变形较大。因此在焊接生产中,在保证焊接接头不产生裂纹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热影响区的宽度,如降低焊接电流、增加焊接速度可减少热影响区的宽度。焊条电弧焊的热影响区总宽度为6mm,埋弧自动焊约为2.5mm,而气焊则达到27mm左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