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焊条电弧焊安全操作技术

焊条电弧焊安全操作技术

时间:2024-1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弧焊机的空载电压一般在55~90V,而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为30~45V,焊条电弧焊焊接设备的空载电压高于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所以操作人员在更换焊条时,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因此焊条电弧焊操作者在操作时应戴手套,穿绝缘鞋。焊条电弧焊操作过程中,由于电焊机线路故障或者飞溅物引燃易燃易爆品,以及燃料容器管道补焊时防爆措施不当等,都会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焊条的运动称为运条。

焊条电弧焊是用电弧产生的热量对金属进行热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在电弧焊接过程中,所使用的弧焊机、电焊钳、导线以及工件均是带电体。弧焊机的空载电压一般在55~90V,而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为30~45V,焊条电弧焊焊接设备的空载电压高于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所以操作人员在更换焊条时,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尤其在容器和管道内操作,四周都是金属导体,触电危险性更大。因此焊条电弧焊操作者在操作时应戴手套,穿绝缘鞋。

焊接电弧弧柱中心的温度高达6000~8000℃。焊条电弧焊时,焊条、焊件和药皮在电弧高温作用下,发生蒸发,凝结成雾珠,产生大量烟尘。同时,电弧周围的空气在弧光强烈辐射作用下,还会产生臭氧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长期接触会引起危害焊工健康的多种疾病,因此焊接环境应通风良好。

焊接时人体直接受到弧光辐射、强紫外线辐射和红外线烘烤,光辐射容易引发焊接作业者眼睛和皮肤的疾病,因此作业者在操作时应戴防护面具和穿工作服。

焊条电弧焊操作过程中,由于电焊机线路故障或者飞溅物引燃易燃易爆品,以及燃料容器管道补焊时防爆措施不当等,都会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

(一)焊条电弧焊的操作

焊条电弧焊最基本的操作是引弧、运条和收尾。

引弧即产生电弧。引弧的方法有两种:直击法和擦划法。

直击法,先将焊条末端对准焊缝,然后将手腕前倾,轻轻碰一下焊件,随后将焊条提起2~4mm,产生电弧后迅速将手腕扳平,使弧长保持在所用焊条的直径相适应的范围内。

擦划法,也称摩擦法,动作似划火柴,先将焊条末端对准焊缝,然后将手腕扭转一下,使焊条在焊件表面上轻微划擦,划擦长度约为20mm,并应落在焊缝范围内,然后手腕扭平,并将焊条提起2~4mm,电弧引燃后应立即使弧长保持在所用焊条的直径相适应的范围内。

焊条的运动称为运条。电弧引燃后,就开始正常的焊接过程。为获得良好的焊缝,焊条必须不断地运动。运条由三个基本运动合成,分别是焊条的送进运动、焊条的横向摆动运动和焊条的沿焊缝移动运动。

在中断电弧和结束焊接前,做好焊条收尾。应把收尾处的弧坑填满,若收尾时立即拉断电弧,则会形成比焊件表面低的弧坑。收尾不当时,在弧坑处常出现裂纹、气孔、夹渣等现象,因此焊缝完成时的收尾动作即要电弧熄灭,又需填满弧坑。

(二)焊条电弧焊的安全操作技术

(1)在焊接作业点10m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

(2)电焊机必须装有独立的专用电源开关,其容量应符合要求。当焊机超负荷时,应能自动切断电源。禁止多台焊机共用一个电源开关。

(3)焊接电缆和焊钳绝缘要良好,弧焊机外壳应设有良好的保护接地(接零)装置,并应有明显的接地(接零)标志。

(4)弧焊机的电源输入线及二次侧输出线的接线柱必须要有完好的隔离防护罩等,且接线柱应牢固不松动。

(5)弧焊机应放置在干燥通风处,不准靠近高热及易燃易爆危险的环境。

(6)使用插头插座连接的焊机,插销孔的接线端应用绝缘板隔离,并装在绝缘板平面内。

(7)每半年应进行一次电焊机维修保养。当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切断焊机电源,及时进行检修。

(8)焊接电缆采取整根的,中间不应有接头。如需接长则接头不宜超过2个。接头应用纯铜导体制成,并且连接要牢靠,绝缘要良好,可采用KDJ系列电缆快速接头。

(9)焊接电缆的绝缘应定期进行检验,一般为每半年检查一次。

(10)雨天禁止露天作业,禁止用建筑物金属构架和设备等作为焊接电源回路。

(11)焊接作业过程中禁止乱抛焊条头(特别是高空作业时)。

(12)在油库、油品室、乙炔站、喷漆室等有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场所,严禁焊接作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