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蓄电池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1)不要连续使用起动机。 每次启动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5s,如果第一次未能启动,应停顿15s以上再进行第二次启动,连续三次启动不成功,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启动发动机。
(2)安装和搬运蓄电池时,应轻搬轻放,不可敲打或在地上拖曳。 蓄电池在汽车上应固定牢靠,以防行车时振动或移动。
(3)冬季使用的注意事项:
1)冬季使用蓄电池时,应特别注意保持其处于充足电状态,以免电解液密度降低而结冰。
2)冬季补加蒸馏水,应在充电前进行,以便蒸馏水较快地与电解液混合而不致结冰。
3)冬季蓄电池容量降低,因此在启动冷态发动机前,应进行预热,以减少启动阻力矩。
4)冬季气温低,充电较困难,因此可以适当调高调节器的调节电压,以改善蓄电池的充电状态,但仍需避免过量充电。
(4)要经常检查蓄电池电解液的液面高度,如发现电解液不足,要及时进行补充,根据当时的季节,及时调整电解液密度。
(5)要经常检查蓄电池的放电情况,若发现容量不足,应及时充电,放完电的蓄电池在24h内应及时充电。 常用车辆的蓄电池,放电程度冬季达到额定容量的25%,夏季达到额定容量的50%时即应充电。
(6)经常清除蓄电池表面的灰尘污垢,电解液溅到蓄电池表面时,应用抹布蘸10%浓度的苏打水或碱水擦净,电极桩和电线夹头上出现氧化物时,应及时清除。
(7)经常疏通加液孔盖上的通气孔。
(8)拆卸蓄电池电缆时,应先拆下蓄电池负极,再拆下蓄电池正极;安装蓄电池电缆时,应先安装蓄电池正极,再安装蓄电池负极,以免拆卸过程中造成蓄电池短路。
2. 蓄电池的储存方法
(1)蓄电池湿式储存法:已经使用过的蓄电池,储存时间不超过半年的,采用湿储法。 首先将蓄电池充足电,调整电解液相对密度到1.285g/cm3,调整液面至正常高度,蜡封通气孔,然后即可将其置于室内暗处存放。
(2)蓄电池干式储存法:暂不使用的新蓄电池,其加液口盖上的通气孔已封蜡,极桩已涂油,内部没有加入电解液。 储存时,应选择通风干燥及室温常年保持在5℃~40℃的房间中,距离直射太阳光、暖气片等热源1m以上的距离。 最好以单层方式摆放在架子上,既不接触地面,又不相互叠压。
已经使用过的蓄电池,需要储存半年以上的,也应采用干储法。 首先用补充充电电流将蓄电池充足电,再以20h放电率放电至单格终止电压1.75V,将电解液倒出,加入蒸馏水浸渍3h;再倒出电解液并重新加入蒸馏水浸渍3h;直至倒不出酸液为止。 最后倒净蓄电池内的水,旋紧加液口盖,用蜡封堵通气孔,放入室内存放。
3. 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
为了及时发现蓄电池使用中的各种内在故障,汽车每行驶1000km,或冬季行驶10~15天,夏天行驶5~6d,需对蓄电池进行下列检查:
(1)电解液液面高度的检查。
液面高度可用玻璃管测量,如图1.23所示。 电解液液面应高出隔板上缘10~15mm。 检测时,使用内径为3~5mm的玻璃管,竖直插入蓄电池的加液孔中,且与极板的防护片相抵;另一端用大拇指堵住,利用其真空度,当把玻璃管提起时就把电解液吸入管内,管内的电解液高度即为电解液高出隔板的数值。 若液面过高,应该用密度计吸出,否则电解液容易外溢,腐蚀极柱和连接件,易造成短路等。
图1.23 用玻璃管测量电解液液面高度
(2)测量电解液密度,判断蓄电池的放电程度。
吸管式密度计结构及测量电解液密度的方法如图1.24所示。
测量时先将密度计下部的橡胶吸管插入蓄电池单格电池内,用手捏一下橡胶球,然后缓慢松开,电解液就被吸入玻璃管中,此时密度计的浮子浮起,其上刻有读数,浮子与液面相平时的读数就是该电解液的密度。
在测量电解液密度的同时,应该用温度计测量电解液的温度,然后将所测得的密度再换算成25℃时的密度才是实际的电解液密度。 这是因为当温度变化时电解液的密度也在变化,它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温度每上升1℃,电解液密度减少0.0007g/cm3,因此必须先确定一个温度标准。 我国是以25℃为标准,所以无论是新配制的电解液还是待检查蓄电池的电解液,都应换算到25℃时的电解液密度值。
图1.24 吸管式密度计结构及测量电解液密度的方法
1—橡胶球;2—玻璃管;3—浮子;4—橡胶吸管;5—被测电池
实践经验表明,电解液密度每减少0.01g/cm3,相当于蓄电池放电6%,或者粗略计算电解液密度,即每减少0.04g/cm3,相当于蓄电池放电25%,蓄电池电解液密度与放电程度和气温的关系见表1.4。
表1.4 蓄电池电解液密度与放电程度及气温的关系 g/cm3
在大电流放电和加注蒸馏水后,不应立即测量电解液密度,因为此时电解液混合不均匀。
(3)用高率放电计检查蓄电池的放电程度。
判断蓄电池放电程度的另一个方法是用高率放电计测量单格电池电压,就是测量单格电池在强电流放电时的端电压,来判断电池的放电过程。 高率放电计的结构及测量单格电池电压的方法如图1.25所示。
高率放电计由一个3V的电压表和一个负载电阻组成,是按汽车起动机提供大电流的情况设计的一种检测仪表。 测量时,应将两个叉尖用力压在单格电池的正、负极柱上,时间不超过5s,按起动机负载大电流放电时的端电压来判断蓄电池的放电情况,详见表1.5。
图1.25 高率放电计的结构及测量单格电池电压的方法
1—分流电阻;2—电压表;3—高率放电计手柄
表1.5 蓄电池负荷电压与放电程度对照表
一般技术状况良好的蓄电池,单格电池电压应在1.5V以上,且在5s内保持稳定;若其电压表5s内迅速下降,或某一单格电池比其他单格电池低0.1V以上时,表明该单格电池有故障,应进行修理。
高率放电计因生产厂家或型号不同,其分流电阻的电阻值也不同,则测量时其放电电流和电压值也就不同,使用时应按照厂家说明书的规定来判断蓄电池的放电程度。
上述普通蓄电池用的高率放电计只能检测单格电池电压,而新式蓄电池连接条均为穿壁式,蓄电池表面只有正、负极柱,所以普通电池用的高率放电计已不能测取高率放电端电压,需要用新式12V高率放电计测取高率放电端电压。 新式高率放电计有可变电流式、不可变电流式两种,我国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不可变电流式的,如图1.26所示。 测试时,用力将放电针插入正、负极柱,保持15s,若蓄电池电压能保持在9.6V以上,说明该蓄电池性能良好,但存电不足;若稳定在10.6~11.6V,说明存电足;若电压迅速下降,则说明蓄电池已损坏。 新式高率放电计同样适用于普通蓄电池。
(4)就车启动测试蓄电池的技术状况。
若没有高率放电计,在车辆启动系统正常情况下,可用起动机作为试验负荷,步骤如下:
1)拔下分电器中央高压线,并将线头搭铁;
2)将万用表接于蓄电池正、负极柱上;
3)接通起动机历时15s,读取电压表读数;
4)对12V蓄电池而言,电压表读数不应低于9.6V。否则说明蓄电池存电不足或有故障。
图1.26 不可变电流式12V高率放电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