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汽车空调系统主要部件的维护
经常定时地做好空调系统的维护工作,不但可以保证空调的最佳制冷效果,而且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工作量。 日常维护包括如下各项内容。
(1)经常检查清洗蒸发器滤气网。 滤网堵塞会使风量减小。
(2)经常检查和冲洗冷凝器、散热器。
(3)经常检查各部皮带的松紧度。
(5)经常检查制冷剂是否充足。
(6)保持电路部分不受潮。
(7)冬季不用空调时,应该在一个星期左右开动一次,以免油封胶圈与金属粘连,夏季使用时会拉坏,导致制冷剂泄漏。
(8)检查各连接螺栓及接头部分是否松动,传动机构的工作是否正常。
(9)要经常注意空调在运转中是否有异响或者是异常气味,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应该立即停止运行,排除故障。
2. 汽车空调系统的检测
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制冷系统容易造成部件、管道损坏,接通松动,使制冷剂发生泄漏。
(1)汽车空调系统要进行检漏。
汽车空调系统进行检漏,可以采用卤素灯、电子检测仪、皂泡、燃料、真空、外观等方式检漏。
(2)通过压力表检测各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把表座软管接在压缩机上,排除软管内的空气,启动汽车,拧动怠速螺钉,调整发动机转速至1250r/min;开动空调器,将有关控制器调至最凉位置;按需要使发动机温度正常后,进行检测和维修作业。
1)压力表读数,高低压均低,说明制冷剂不足,如果是工作一段时间出现此现象,可能系统内某处出现泄漏,必须找出泄漏点并加以排除。
2)压力表读数,高低压均高,可能是制冷剂过多引起的。
3)压力表读数,低压侧偏高,高压侧偏低,如果增加发动机转速,高低压变化都不大,这种情况一般是压缩机工作不良造成的,应该检查机内阀片是否损坏,活塞环是否磨损,并予以排除。
3. 制冷剂的排放
汽车空调系统在进行拆卸部件、系统检修等许多维修项目之前,都必须首先放出系统中的制冷剂。 制冷剂的排放有两种方法:一是传统排空法,把制冷剂放到大气中,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把R12这类制冷剂直接放到大气中去会造成环境污染;二是回收排空法,此法较好,但要有回收装置。
4. 空调制冷系统的抽真空
抽真空的目的是排除制冷系统内残留的空气和水分,同时也可进一步检查系统的密封,为向系统内充注制冷剂做好准备。 实际上抽真空并不能直接把水分抽出制冷系统,而压力降低后水的沸点也降低了,水汽化成水蒸气抽出系统外。 抽真空管路连接如图6.48所示。
图6.48 抽真空管路连接图
(1)将压力表组上的高、低压管连接到制冷系统管路上,并打开高、低压手动阀,中间软管接在真空泵进口上。
(2)拆除真空泵排气口护盖。
(3)启动真空泵。
(4)打开高、低压手动阀,观察压力表,表针应向抽真空偏摆。
(5)真空泵运转了10min之后,低压表读数应大于79.8k Pa。
注意:如果低压表读数达不到79.8k Pa,应关闭高、低压手动阀,使真空泵停转,检查系统是否有泄漏,并根据情况进行修理。 如果没有找到泄漏处,继续进行抽真空。
(6)当系统真率度接近100k Pa时,关闭高、低压手动阀及真空泵,放置5~10min. 如果压力上升且压力值大于3.4k Pa,说明系统有泄漏,应检查排除泄漏后,再进行抽真空工序。
如果低压表指针保持不动,继续进行抽真空30min以上。 抽真空结束时,先关闭高、低压手动阀,再关闭真空阀,其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制冷系统。 这样,就可以向系统加冷冻机油或充注制冷剂。
5. 制冷剂充注
在制冷系统经过抽真空并确认没有泄漏后,可开始对系统充注制冷剂。 充注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高压端充注,另一种是从低压端充注。
(1)高压端充注。
高压端充注是指从压缩机排气阀(高压阀)的旁通孔(多用通道)充注,充入的是制冷剂液体。 其特点是安全、快速,适用于制冷系统的第一次充注,即经检漏、抽真空后的系统充注。 但用该方法时必须注意,充注时不可开启压缩机(发动机停转),且制冷剂罐要求倒立,如图6.49所示。
1)当系统抽真空后,关闭歧管压力计上的高、低压手动阀。
2)将中间软管的一端与制冷剂罐注入阀的接头连接起来,如图6.49所示,打开制冷剂罐开启阀,再拧开歧管压力计软管一端的螺母,让气体溢出几分钟,把空气赶走,然后再拧紧螺母。
3)打开高压侧手动阀至全开位置,将制冷剂罐倒立,以便从高压侧充注液态制冷剂。
4)从高压侧注入规定量的液态制冷剂。 关闭制冷剂罐注入阀及歧管压力计上的手动高压阀,然后将仪表卸下。 特别要注意,从高压侧向系统充注制冷剂时,发动机处于不启动状态(压缩机停转),更不可拧开歧管压力计上的手动低压阀,以防产生液压冲击。
(2)低压端充注。
低压端充注是指从压缩机吸气阀(低压阀)的旁通孔(多用通道)充注,充入的是制冷剂气体,其特点是充注速度慢,可在系统补充制冷剂的情况下使用。 通过歧管压力计上的手动低压阀,可向制冷系统的低压侧充注气态制冷剂。
1)按图6.50所示,将歧管压力计与压缩机和制冷剂罐连接好。
图6.49 高压端充注
图6.50 低压端充注
2)打开制冷剂罐,拧松中间注入软管在歧管压力计上的螺母,直到听见有制冷剂蒸汽流动的声音,然后拧紧螺母。 目的是排出注入软管中的空气。
3)打开手动低压阀,让制冷剂进入制冷系统。 当系统的压力值达到0.4MPa时,关闭手动低压阀。
4)启动发动机,将空调开关接通,并将风机开关和温控开关都调至最大。
5)再打开歧管压力计上的手动阀,让制冷剂继续进入制冷系统,直至充注量达到规定值。
6)在向系统中充注规定量制冷剂之后,从视液玻璃窗处观察,确认系统内无气泡、无过量制冷剂。 随后将发动机转速调至2000r/min,冷风机风量开到最高挡,若气温在30℃~35℃,系统内低压侧压力应为0.147~0.192MPa,高压侧压力应为1.37~1.67MPa。
7)充注完毕后,关闭歧管压力计上的手动低压阀,关闭装在制冷剂罐上的注入阀,使发动机停止运转,将歧管压力计从压缩机上卸下,卸下时动作要迅速,以免过多制冷剂排出。
(3)制冷剂充注量。
制冷剂充注量是否合适可从几方面观察。
1)压力表观察:如R12制冷剂系统,发动机转速为2000r/min,风机转速为最高挡,气温为30℃~35℃时,系统内低压侧压力应为0.15~0.19MPa,高压侧压力应为1.37~1.67MPa。R134a制冷剂系统压力稍低。
2)储液干燥器上视液窗观察:系统工作时视液窗内清亮、无气泡,可观察到有液体流动。
3)参照厂方提供的手册加注。
(4)注意事项。
1)加注制冷剂前注意排空连接软管内的空气,特别是用小瓶罐加注时,每次换罐后都要对连接软管内空气进行排空。
2)加注后,拆卸软管时应注意防止软管内残留的制冷剂损伤眼睛及皮肤。
6. 冷冻机油的添加
(1)压缩机冷冻机油油量的检查。
压缩机冷冻机油油量的检查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
1)观察视镜。 通过压缩机上安装的视镜玻璃,可观察冷冻机油量,如果压缩机冷冻机油油面达到观察高度的80%位置,一般认为是合适的,如果油面在这个界限之下,则应添加冷冻机油;如果在这个位置之上,则应放出多余的冷冻机油。
2)观察油尺。 未装视镜玻璃的压缩机,可用量油尺检查其油量。 这种压缩机有的只有一个油塞,油塞下面有的装有油尺,有的没有油尺,需要另外用专用油尺插入检查,观察油面的位置是否在规定的上下限之间。
(2)添加冷冻机油。
添加冷冻机油一般可在系统抽真空之前进行,添加方法有:
1)直接加入法。
将冷冻机油装入干净的量瓶里,从压缩机的旋塞口直接倒入即可,这种方法适合于更换蒸发器、冷凝器和储液干燥器时采用。
2)真空吸入法。
a. 首先将系统抽真空到100k Pa。
b. 准备一带刻度的量杯并装入稍多于所添加量的冷冻机油。
c. 关闭高压手动阀及辅助阀门,将高压软管一端从歧管压力表组上卸下,并插入量杯中。
d. 打开辅助阀门,油从量杯内被吸入系统。
e. 当油面到达规定刻度时,立即关闭辅助阀门。
f. 将软管与歧管压力表组连接,打开高压手动阀,启动真空泵,先对高压软管抽真空,然后打开辅助阀门对系统抽真空。
(3)冷冻机油添加量。
1)系统新加油量。 新装汽车空调系统中,只有压缩机内装有冷冻润滑油,油量一般为280~350g。 不同型号的压缩机内充油量也不同,具体的要查看供应商手册。
2)补充油量。 维修当中,如果更换了系统部件或管路,由于这些部件中残存有冷冻机油,因此,更换的同时应当向系统内补充冷冻油,如果更换压缩机,新压缩机内原有油量应减去上述部件残存油量上限之和。
(4)注意事项。
1)R12与R134a制冷剂所用冷冻润滑油牌号不同,因此,添加冷冻机油时应注意防止混淆。
2)添加时应保证容器的洁净,防止水分或杂物混入油中。
7. 汽车空调系统常见故障及诊断
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制冷系统结构复杂,接头线路多,运行环境恶劣,因此它的故障有80%出在该系统中。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常见故障有空调不制冷、制冷不足、制冷不连续、制冷系统噪声大等。
(1)空调不制冷。
1)风量正常而压缩机不旋转时的原因分析及故障排除方法。
a. 电磁离合器工作不正常:保险丝烧断,予以更换;电路中接线接头折断或脱落,检查并将线路和接头接通;继电器、开关烧坏,予以更换;离合器打滑,拆下离合器总成,修理或更换;怠速稳定放大器有故障,拆下修理或更换。
b. 电磁离合器工作正常:压缩机皮带断裂或太松,则拉紧或更换皮带;压缩机有故障,拆下压缩机,修理或更换。
2)风量正常,压缩机旋转时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a. 膨胀阀卡住不能关(冰堵或脏堵),低压表读数太高,蒸发器流液。 清洗细网或更换膨胀阀。
b. 制冷剂管道破裂或泄漏,高、低压表读数为零。 更换管道,进行系统探漏,修理或更换储液干燥器。
c. 储液器上的可熔塞熔化,更换可熔塞。
d. 压缩机的进、排阀门损坏,将阀门或阀板拆换。
e. 储液干燥器或膨胀阀中的细网堵死,软管或管道堵死,通常在限制点起霜。 修理或更换储液干燥器。 压缩机轴的密封件损坏,更换密封件。
3)冷风机无风时的分析与排除。
保险丝的熔断、接线脱开或断线;开关或吹风机的电动机不工作。 更换保险丝、导线;修理开关或吹风机的电动机。
(2)制冷不足。
1)风量正常时的故障及原因分析及故障排除方法。
a. 压缩机运转正常时:检测系统压力,然后根据活动九中压力表检测数据分析故障原因。
b. 压缩机运转不正常时:压缩机内部有故障,修理或更换;压缩机皮带过松、打滑;需拉紧皮带;电磁离合器工作有故障。
c. 其他原因:车厢密封不好,外部热空气经车窗、车门等处流入车内。
2)风量不正常时的分析与排除。
a. 冷风电机正常:吸气口有障碍物,予以去除;蒸发器结霜,清洗蒸发器管道和散器片;储液器中的过滤器堵塞,清理或更换过滤器;送风管堵塞,清洗或更换空气滤清器,清除通道中的障碍物,排顺绕住的空气管;送风管损坏,更换送风管。
b. 冷风电机不正常:冷风电机开关不正常;电机接触不良;冷风机固定不良;保险丝熔断或线路断开;连接部分脱落或接触不良;冷风机外部损坏或变形。
(3)冷气供给不连续。
1)压缩机运转正常时的分析与排除。
a. 冷气系统有冰堵,清除系统,更换储液干燥器。
b. 热敏电阻或感温泡失灵,予以更换。
c. 冷风机电机损坏或电机开关损坏,将损坏部件予以更换。
2)压缩机间断运转时的分析与故障排除方法。
a. 离合器打滑,拆下离合器总成,修理或更换。
b. 离合器线圈松脱或接地不良,拆下修理或更换。
c. 开关、继电器时断时合,失控。 更换失控部件。
(4)制冷系统噪声大的分析与排除。
1)系统外部噪声。
a. 皮带过松或过度磨损,拉紧皮带或更换皮带。
b. 压缩机安装支架固定螺钉松动,予以紧固。
c. 压缩机安装支架破裂,更换支架。
d. 压缩机内部零件损坏,拆下压缩机修理或更换。
e. 冷冻油量太少或无油,加油。 需加冷冻油。
f. 离合器打滑有噪声,拆下离合器修理或更换。
g. 离合器轴承缺油或损坏,对离合器轴承加润滑油或更换轴承。
h. 冷风机电机轴承损坏,更换冷风机电机轴承。
i. 冷风机支架断裂或松动,若断裂应更换并固定牢靠,检查若是松动而噪声大,则需要拧紧支架。
j. 冷风机叶片断裂或破损,更换冷风机叶片。 冷风机叶片与其他部件擦碰,查找具体原因,予以纠正。
2)系统内部噪声。
a. 制冷剂过多,工作有噪声,观察检视窗内有气泡,高、低压表读数过高。 排放过剩的制冷剂直到压力表读数降至标准值,且气泡消失。
b. 制冷剂过少,膨胀阀发出噪声,观察检视窗内有气泡及雾状,低压表读数过低。 找出系统漏气点,清除系统并修理,系统抽真空并更换储液干燥器,向系统充注制冷剂。
c. 系统有水汽,引起膨胀阀发出噪声。 清除系统,系统抽真空,更换储液干燥器,加液。
d. 高压侧压力过高,高压辅助阀关闭,引起压缩机颤动。 立即把阀门打开。
1. 学生完成任务工单的填写
每四个学生组合为一个小组,各组分别对发电机进行拆装检测。 在充分掌握上述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完成任务工单内容。
2. 老师完成考核评分栏的填写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完成考核评分。
任务工单1
续表
任务工单2
续表
续表
1. 汽车辅助电器设备主要包括哪些,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 常用的雨刷器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
3. 雨刷器电机的结构是怎样的?
4. 汽车最常见的除霜方法有哪些?
5. 简述电动车窗的工作过程。
6. 简述电动座椅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7. 简述电动天窗的功用及工作过程。
8. 简述空调的作用、组成和分类。
9. 简述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