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智能吊挂系统属柔性传输系统,它将传统服装生产中的捆包式传输生产模式转变为单元生产吊挂传输模式。它是通过一个循环运输轨道把多个服装生产工作站连接起来,在各工序工位之间按工艺流程自动传递。其工作原理是:将物料(裁片等)依照制定的挂片方式夹持到吊架上(上架),在组长或员工输入相关指令后,在主控制台电脑控制下,吊架通过高架主轨和工作弯轨,经过条形码扫描器,将物料传递到指定的目的地工作站的工作位;员工在做完本道工序后按一下按键,吊架就向前移动回到主轨道,再进入下一个目的地工作站;依次循环传送至所有加工工序完成(下架)。
使用操作步骤如下:
(1)开机
包括开空压机、主轨开关、电脑。
(2)打开ETON SOFT II进行软件设置
资料可以直接在生产程式中的行政运作菜单“管理员”中输入。其设置项目如图5‐230所示。
图5‐230 设置项目菜单
1)设置目标时间:打开目标时间表单,在它的编辑菜单中选择自动生成表单中可输入开始工作(即从早上几点开始生产)及结束工作(即最晚几点结束生产),第1、2、3次暂停起止时间,时间间隔一般为15分钟,它表示的是工作状况显示的更新时间,最后在文件菜单中点击输出就保存了目标时间的设置。如图5‐231所示,系统便会根据起止时间及时间间隔自动产生每个时间点需要完成生产任务的完成百分比。
图5‐231 目标时间
2)设置颜色:在管理员菜单中打开颜色表单,可以编辑/插入几种颜色代码及名称。组长开启工作站工作时,在终端机上输入工号、订单号(注:电脑显示为“定单”)及颜色号后,该生产线就开始生产该订单的这个颜色的服装。设置时要注意“颜色”与工序清单中“分派模式”对应。“分派模式”的默认方式为11,用于对不同尺码的分配。(另外,“分派模式”为0,表示由员工自主选择下一个工作站操作,一般不建议使用;“分派模式”为13,就按颜色分配衣片;“分派模式”为19,表示平均分配到下一工序对应的几个工作站)。
3)设置员工:如图5‐232所示,在员工表单中输入工号及员工姓名,包括组长工号和姓名。根据组长的人员分配,指定作业员工与工作站一一对应,每个员工必须在自己工作站的终端机上输入自己的工号,才能进入工作站操作。
图5‐232 员工表单
4)设置操作工序—产品组:编辑/插入产品的名称、产品组号码以及每天的生产目标数量。
图5‐233 工序清单和生产路线图
操作工序—工序:对应产品组选择工序号、工序名称以及是否在目标中使用。选择在目标中使用是为了在“工作站状况”中显示产品组的生产情况。
5)设置工序清单:打开工序清单,在编辑菜单中点击插入,新建一个工序清单,输入所需要生产的款号和款式名称,双击这个款号,在弹出的工序清单和路线表单中选择前面已设置好的工序代码,工序名称便自动生成,再输入每个工序对应所需的标准时间S.A.M.(S.A.M.的单位为分)和工作轨1、工作轨2、分派模式等。这样就确定了生产路线。如图5‐233所示。
6)设置订单:如图5‐234所示,打开订单表单,编辑/插入订单号、描述、选择在款式/工序清单中已设置好的款式并输入生产总产量。通过在组长终端机上输入这个订单号,系统硬件就可以按设置好的生产路线运行。
图5‐234 订单表单
生产前还需在工具菜单中设置最大吊架存量和报表。具体操作是:
设置最大吊架存量:在工具菜单中的工作轨工具中编辑/清除轨道支数。
设置报表:打开报表选择表单,按照生产需要可以自行对员工汇总报表、日常员工细节报表、质量报表、生产汇总报表、单号报表以及疵点报表进行添加和删除。
(3)硬件操作
1)在组长终端机上设置组长:组长工号F5,在员工表单的组长名前会显示一个*号。
2)开启上架工作站:工号F1———1 ·订单号F6,还可以指定颜色,用指令3 ·颜色号F6。
3)开启其他工作站:工号F1,设置好吊架工作位。
通过以上设置,系统就可以开始生产运作了。
衣片在传输系统中的运行程序为:上架站上料→物料吊架编码→主传动系统运行→进料系统检码→工位进料→进料系统扫码→工位出料→主传动系统运行→……(依次循环)→下架站下料。
要关闭工作站,用指令F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