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轴的基本直径的估算
在开始设计轴时,轴的长度及结构形状往往是未知的,因此不求出支承反力,不画出弯矩图,应力集中情况也不清楚,无法对轴进行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所以常按抗扭强度公式来进行轴径的初步计算,并降低许用切应力来考虑弯矩的影响,以求出等直径的光轴。以该光轴为参考,按轴上零件及工艺要求进行轴的结构设计,得出轴的结构草图,从而确定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载荷作用点和支承位置等,进而进行轴的强度校核计算。经校核计算,判断轴是否符合强度准则,结构、尺寸是否作必要的修改。初步估算方法如下。
当主要考虑扭矩作用时,由力学知识可知,其强度条件为
式中:τ——扭转切应力(MPa);
T——轴传递的扭矩(N·mm);
Wn——轴的抗扭截面模数(mm3);
P——轴所传递的功率(kW);
n——轴的转速(r/min);
d——轴的直径(mm);
[τ]——轴材料的许用切应力(MPa),查表11-1。
对于实心轴,,故轴的直径为
对于空心轴,,故轴的外径为
式中:γ——空心轴的内径d0和外径d之比,;
A——系数,查表11-3。
表11-3 几种常用材料的[τ]及A值
注 ①表中[τ]值为考虑轴受弯矩影响而降低了的许用切应力。
②当弯矩相对扭矩较小或只受扭矩作用、载荷平稳、无轴向载荷或只有较小的轴向载荷、减速器的低速轴、轴单向旋转时,[τ]取较大值,A取较小值;反之,[τ]取较小值,A取较大值。
轴的强度计算应根据轴上所受载荷类型,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对于仅(或主要)用于传递扭矩的传动轴,应按扭转强度计算;对于既受弯矩又受扭矩的转轴,应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
机器传动机构中的轴多数是转轴,其应进行弯扭组合疲劳强度计算。轴的疲劳强度计算时要用到综合系数K和等效系数ψ,这两个系数均与轴的结构和尺寸有关,但这些因素在设计开始时尚不能确定。因此对于要求精确计算的轴,应先对轴进行初步估算,然后进行结构设计,画出轴的结构草图,确定轴的全部结构和尺寸,最后才能进行精确的强度校核。
2.按弯扭合成进行强度计算
对于转轴,当轴的支点和轴上的载荷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确定后,即可求出轴的支承反力,画出弯矩图和扭矩图,从而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设计轴的直径。
在画轴的计算简图时,首先要确定轴承支反力的作用点。把轴视为一简支梁,作用在轴上的载荷一般按集中载荷考虑,其作用点取零件轮毂宽度的中点。轴上支反力的作用点(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按有关手册选取。
通常外载荷不作用在同一平面内,这时应先将这些力分解到水平面和垂直面内,并求出各支点的反力,再给出水平面弯矩(MH)图、垂直面弯矩(MV)图,最后再按矢量法()求得合成弯矩(M)图。
对于实心轴,应按照第三强度理论计算危险截面上弯扭合成的当量应力σ,其强度条件为
由此可得设计公式
式中:d——轴的直径(mm);
T——轴在计算截面上的扭矩(N·mm);
M——轴在计算截面上的合成弯矩(N·mm);
[σ-1]——许用弯曲应力(MPa),查表11-1;
α——根据切应力变化性质而定的修正系数,切应力按对称循环变化时α=1,切应力按脉动循环变化时,切应力不变时
。
如果截面上有键槽,则应根据求得的直径按表11-4所列值增大。
表11-4 轴截面有键槽时轴径的增大值
式(11-3)是在判断最大当量弯矩后,针对危险截面进行计算的。
这种计算方法,在工作应力分析方面是比较准确的,但因应力集中系数、尺寸系数等不可能精确确定,使得许用应力比较保守,但对一般工作条件下工作的转轴已足够精确了。对于受重载、尺寸有限制或重要的轴,应采用更为精确的疲劳强度及安全系数校核。需要时可参考有关资料。
3.轴的强度计算实例
一般轴的强度计算步骤可以总结如下:
(1)选择轴的材料,确定许用应力;
(2)根据式(11-1)估算轴的直径;
(3)对轴进行结构设计;
(4)对轴按弯扭合成进行强度计算;
(5)对轴进行疲劳强度安全系数校核。
图11-16 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例11-1 试设计图11-16所示的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中的从动轴。已知传递的功率P=10kW,从动齿轮2的转速n2=202r/min,分度圆直径d2=356mm,所受的圆周力Ft2=2 656N,径向力Fr2=985 N,轴向力Fa2=522N,轮毂宽度为80 mm,工作时为单向转动,齿轮1右旋,采用深沟球轴承。
解 (1)选择轴的材料,确定许用应力。
由于要设计的轴是单级减速器的从动轴,属一般轴的设计问题,选用45钢并经正火处理,由表11-1查得硬度为169~217HBS,抗拉强度[σ-1]=55MPa。
(2)估算轴的基本直径。
由表11-3,取A=115,根据式(11-1),得
由于有一个键槽,轴径加大3%,即
d=42.2×(1+3%)mm=43.67mm
按照标准轴径,取d=45mm。
(3)设计轴的结构。
进行轴的结构设计时,应一方面按比例绘制轴系结构草图(见图11-17),一方面考虑轴上的零件的定位和固定方式,逐步定出轴各部分的结构及尺寸。
①确定轴上零件的位置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式。由于采用的是单级齿轮减速器,故将齿轮布置在箱体内壁的中央,两轴承相对齿轮对称布置,轴的外伸端安装联轴器。
齿轮靠轴环和套筒实现轴向定位和轴向固定,靠平键和过盈配合实现周向固定。两端轴承分别靠轴肩和套筒实现轴向定位,靠过盈配合实现周向固定。轴通过两端轴承实现轴向定位。联轴器靠轴肩、平键和过盈配合分别实现轴向定位和周向固定。
②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外伸端直径为45mm。为了使联轴器能轴向定位,在轴的外伸端设计一轴肩,所以通过轴承透盖、右端轴承和套筒的轴段直径取为55mm。考虑到便于轴承的装拆,与轴承透盖毡圈接触的轴段公差带取f7,即比安装轴承处的直径(该处公差带为k6)略小。根据轴承相关计算(参见项目12),选用两个6211型滚动轴承,故左、右两端轴承处轴颈取为55mm。为了便于齿轮的装配,齿轮处的轴头直径为60mm,轴环直径为70mm,其左端呈锥形。按轴承安装尺寸的要求,由于选用6211型轴承,左端轴承处的轴肩直径取为62mm,轴肩圆角半径取为1mm。齿轮与联轴器处的轴环、轴肩的圆角半径均取为1.5 mm。
图11-17 轴系结构草图
图11-18 轴的受力及弯矩、扭矩简图
③确定轴的各段长度。齿轮轮毂跨度是80mm,故取齿轮轴头长度为78 mm。由轴承相关标准查得6211型轴承宽度是21mm,因此左端轴径长度为21 mm。齿轮两端面、轴承端面应与箱体内壁保持一定的距离,故轴环、套筒宽度均取为20mm。根据箱体结构,要求和联轴器距箱体外壁要有一定的距离,穿过轴承透盖的轴段长度取为58mm。联轴器处的轴头长度取为70mm。由图11-17知,轴的支承跨距l=141mm。
(4)按弯扭合成进行强度计算。
①作出轴的受力图(见图11-18a)。
②作水平平面内的弯矩图(见图11-18b)。
支反力为
截面C处的弯矩为
③作垂直平面内的弯矩图(见图11-18c)。
支反力为
负号说明受力方向与假设相反。
截面C左侧的弯矩为
截面C右侧的弯矩为
④作合成弯矩图(见图11-18d)。
截面C左侧的合成弯矩为
截面C右侧的合成弯矩为
⑤作扭矩图(见图11-18e)。
⑥按弯扭合成进行强度计算。
考虑到减速器单向旋转,故可认为转矩按脉动循环变化,因此取修正系数α=0.6,由式(11-3),对截面C(因截面C右侧合成弯矩值大,故取右侧的合成弯矩值进行计算)进行强度计算,有
因截面C处轴的实际直径为60mm,故满足强度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