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弹簧热处理回火时间多久

弹簧热处理回火时间多久

时间:2024-11-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合金结构钢是在碳素结构钢的基础上,适当地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而获得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一般在热轧空冷状态下使用,其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被广泛用于桥梁、船舶、车辆、建筑等。20CrMnTi是应用最广泛的合金渗碳钢,可用来制造汽车、拖拉机的变速齿轮。调质钢通常是指经调质处理后使用的钢,一般为中碳的优质碳素结构钢与合金结构钢。

合金结构钢是在碳素结构钢的基础上,适当地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而获得的钢。它用于制造重要的工程结构和机械零件,是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类合金钢。

根据用途和热处理方法等的不同,常用的合金结构钢有以下几种。

4.2.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又称低合金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的成分特点是低碳(w(C)<0.20%)、低合金(一般合金元素总量w(Me)<3%)、以锰为主加元素,并辅加以钒、钛、铌、硅、铜、磷等,有时还加入微量稀土元素。锰、硅的主要作用是强化铁素体;钒、钛、铌等主要是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强度、塑性和韧度;少量的铜和磷可以提高钢的耐腐蚀性;加入少量稀土元素主要是脱硫去气,消除有害杂质,进一步改善钢的性能。

低合高强度结构钢的性能特点如下。

(1)具有高的屈服强度与良好的塑性和韧度。其屈服强度比碳钢提高30%~50%以上,尤其是屈强比(ReL/Rm)提高得更明显。因此,用它来制作金属结构,可以减小截面,减轻重量,节约钢材。

(2)良好的焊接性。由于这类钢的含碳量低,合金元素少,塑性好,不易在焊缝区产生淬火组织及裂纹,且成分中的碳化物形成元素钒、钛、铌可抑制焊缝区的晶粒长大,故它的焊接性良好。

(3)较好的耐蚀性。加入铜、磷,提高了钢材抵抗海水、大气、土壤腐蚀的能力。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一般在热轧空冷状态下使用,其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被广泛用于桥梁、船舶、车辆、建筑等。

常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牌号及性能参照GB/T 1591—2008,见表4-1,如:Q345表示钢的屈服强度为345MPa,是我国发展最早、产量最大、各种性能配合较好、应用最广的钢材。

表4-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力学性能

续表

4.2.2 合金渗碳钢

渗碳钢通常是指经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后使用的钢。它主要用于制造表面承受强烈摩擦和磨损,同时承受动载荷,特别是冲击载荷的机器零件。这类零件都要求表面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心部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足够的韧度。

根据化学成分特点,渗碳钢可分为碳素渗碳钢和合金渗碳钢。碳素渗碳钢(w(C)=0.10%~0.20%)由于淬透性低,仅能在表面获得高的硬度,而心部得不到强化,故只适用于较小的渗碳件。

合金渗碳钢的平均w(C)一般在0.1%~0.25%之间,以保证渗碳件心部有足够高的塑性与韧度。加入镍、锰、硼等合金元素,以提高钢的淬透性,使零件在渗碳淬火后表面和心部都能得到强化。加入钨、钼、钒、钛等碳化物形成元素,主要是为了防止高温渗碳时晶粒长大,起细化晶粒的作用。

合金渗碳钢的性能有如下特点。

(1)渗碳淬火后,渗碳层硬度高,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接触疲劳强度。

(2)渗碳件心部具有高的韧度和足够高的强度。

(3)具有良好的热处理工艺性能,在高的渗碳温度(900℃~950℃)下奥氏体晶粒不易长大,淬透性也较好。

合金渗碳钢的热处理,一般是渗碳后直接淬火和低温回火。热处理后渗碳层的组织由回火马氏体+粒状合金碳化物+少量残余奥氏体组成,表面硬度一般为58HRC~64HRC。心部组织与钢的淬透性及工件截面尺寸有关,完全淬透时为低碳回火马氏体,硬度为40HRC~48 HRC;多数情况下,是由托氏体+回火马氏体+少量铁素体组成,硬度为25HRC~40HRC。

常用合金渗碳钢的牌号、热处理、力学性能及用途见表4-2。20CrMnTi是应用最广泛的合金渗碳钢,可用来制造汽车、拖拉机的变速齿轮。为了节约铬,常用20Mn2B或20MnVB等钢代替20CrMnTi。

表4-2 常用合金渗碳钢的牌号、热处理、力学性能及用途

续表

4.2.3 合金调质钢

调质钢通常是指经调质处理后使用的钢,一般为中碳的优质碳素结构钢与合金结构钢。它主要用于制造承受多种载荷、受力复杂的零件,如机床主轴、连杆、汽车半轴、重要的螺栓和齿轮等。这类零件都要求具有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韧度,即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合金调质钢的平均w(C)一般在0.25%~0.50%之间。碳含量过低,不易淬硬,回火后达不到所需硬度;碳含量过高,则韧度不足。主加元素有铬、镍、锰、硅、硼等,以增加钢的淬透性,同时还强化铁素体。辅加元素有钼、钨、钒、钛等,主要是防止淬火加热产生过热现象,细化晶粒和提高回火稳定性,进一步改善钢的性能。因此,合金调质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热处理工艺性及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合金调质钢的最终热处理一般为淬火后高温回火(即调质处理),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具有高的综合力学性能。若零件表层要求有很高的耐磨性,可在调质后再进行表面淬火或化学热处理等。

40Cr钢是典型的合金调质钢,其强度比40钢高20%,并有良好的塑性和淬透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各类机械设备的主轴,汽车半轴、连杆及螺栓、齿轮等。

常用合金调质钢的牌号、热处理、力学性能及用途见表4-3。

表4-3 常用合金调质钢的牌号、热处理、力学性能及用途

4.2.4 合金弹簧钢

弹簧钢是指用来制造各种弹簧和弹性元件的钢。弹簧是利用其在工作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来吸收能量,以缓和振动和冲击,或依靠弹性储存能量,以驱动机件完成规定的动作。因此,要求弹簧材料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尤其要具有高的屈强比,高的疲劳强度及足够的塑性和韧度。

合金弹簧钢的平均w(C)一般在0.45%~0.70%之间,以保证高的弹性极限与疲劳强度。碳含量过高,塑性、韧度降低,疲劳强度也下降。加入的合金元素有硅、锰、铬、钒、钨等。硅、锰主要是提高淬透性和屈强比,可使屈强比(ReL/Rm)提高到接近于1。但硅易使钢在加热时脱碳,锰使钢易于过热。加入铬、钒、钨等,可减少钢的脱碳和过热倾向,同时也可进一步提高弹性极限和屈强比,钒还能细化晶粒,提高韧度。

弹簧钢根据弹簧尺寸和成形方法的不同,其热处理方法也不同。

(1)热成形弹簧。当弹簧丝直径或钢板厚度大于10mm~15mm时,一般采用热成形。其热处理是在成形后进行淬火和中温回火,获得回火托氏体组织,具有高的弹性极限与疲劳强度,硬度为40HRC~45HRC。

(2)冷成形弹簧。对于直径小于8mm~10mm的弹簧,一般采用冷拔钢丝冷卷而成。若弹簧钢丝是退火状态的,则冷卷成形后还需淬火和中温回火;若弹簧钢丝是铅浴索氏体化状态或油淬回火状态,则在冷卷成形后不需再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只需进行一次200℃~300℃的去应力退火,以消除内应力,并使弹簧定形。

弹簧经热处理后,一般还要进行喷丸处理,使表面强化,并在表面产生残余压应力,以提高弹簧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60Si2Mn钢是应用最广的合金弹簧钢,被广泛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上的板簧、螺旋弹簧以及安全阀用弹簧等。弹簧钢也可进行淬火及低温回火处理,用以制造高强度的耐磨件,如弹簧夹头、机床主轴等。常用合金弹簧钢的牌号、热处理、力学性能和用途见表4-4。

表4-4 常用合金弹簧钢的牌号、热处理、力学性能及用途

4.2.5 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钢是用来制造滚动轴承的滚动体(滚针、滚柱、滚珠)、内外套圈的专用钢。

滚动轴承在工作时,承受着高而集中的交变载荷;滚动体与内、外套圈之间是点接触或线接触,接触应力极大,还有滚动或滑动摩擦,易使轴承工作表面产生接触疲劳破坏与磨损,因而,要求滚动轴承材料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高的疲劳强度、足够的韧度和一定的耐蚀性。目前,一般的滚动轴承钢是高碳铬钢,其平均w(C)为0.95%~1.15%,以保证轴承钢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和形成足够的碳化物以提高耐磨性。基本合金元素铬的作用是提高淬透性,并形成细小均匀分布的合金渗碳体,以提高钢的硬度、接触疲劳强度和耐磨性。在制造大型轴承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淬透性,还向钢中加入硅、锰等合金元素。

滚动轴承钢的热处理主要为球化退火、淬火和低温回火。球化退火为预先热处理,其目的是降低钢的硬度以利于切削加工,并为淬火作好组织上的准备。淬火和低温退火是决定轴承钢性能的最终热处理,获得的组织为极细的回火马氏体、细小而均匀分布的粒状碳化物和少量的残余奥氏体,硬度为61HRC~65HRC。

对于精密轴承零件,为了保证尺寸的稳定性,可在淬火后进行一次冷处理,以减少残余奥氏体的量,然后低温回火、磨削加工,最后再进行一次人工时效,消除磨削产生的内应力,进一步稳定尺寸。

GCr15、GCr15SiMn钢是应用最多的轴承钢。前者用做中、小型滚动轴承,后者用于较大型滚动轴承。常用滚动轴承钢的牌号、成分、热处理及用途见表4-5。

表4-5 常用滚动轴承钢的牌号、热处理及用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