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为原料,经过压制成型及烧结,所制成的合金称为粉末合金,这种生产过程称为粉末冶金法。
5.4.1 粉末冶金工艺简介
粉末冶金工艺过程包括制粉、筛分与混合、压制成型、烧结及后处理等几个工序。
1.制粉
制粉通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将原料破碎成粉末:机械破碎法,如用球磨机粉碎金属原料;熔融金属的气流粉碎法,如用压缩空气流、蒸汽流或其他气流将熔融金属粉碎;氧化物还原法,如用固体或气体还原剂把金属氧化物还原成粉末;电解法,在金属盐的水溶剂中电解沉积金属粉末。
2.筛分与混合
筛分与混合的目的是使粉料中的各组元均匀化。在各组元密度相差较大且均匀程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常用湿混,即在粉料中加入液体,以改善粉末的成型性和可塑性,如可在粉料中加汽油橡胶液或石蜡等增塑剂等,常用于硬质合金的生产。
3.压制成型
成型的目的是将松散的粉料通过压制或其他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的压坯。常用的成型方法为模压成型,它是将混合均匀的粉末装入压模中,然后在压力机上压制成型。
4.烧结
压坯只有通过烧结,使孔隙减少或消除,增大密度,才能成为“晶体结合体”,从而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烧结是在保护性气氛(煤气、氢等)的高温炉或真空炉中进行的。
5.后处理
烧结后的大部分制品即可直接使用,当要求密度、精度高时,可进行最后复压加工,称为精整;有的需经浸渍,如含油轴承;有的需要热处理和切削加工等。
5.4.2 粉末冶金的特点与应用
(1)粉末冶金法能生产多种具有特殊性能的金属材料。粉末冶金法能生产具有一定孔隙度的多孔材料产品,如过滤器、多孔含油轴承;耐磨的制动器与离合器;生产熔炼法不能生产的电接触材料;硬质合金、金刚石与金属组合材料;各种金属陶瓷磁性材料;生产钨、钼、钽、铌等难熔金属材料和高温金属陶瓷等。近年来,还用粉末冶金法生产高速钢,可以避免碳化物偏析,比熔炼高速钢性能好。
(2)用粉末冶金法制造机器零件是一种少切削、无切削的新工艺。过去,粉末冶金法主要用来制造各种衬套和轴套,现在逐渐发展到制造其他机械零件,如齿轮、凸轮、电视机零件、仪表零件及某些军械零件等。用粉末冶金法制造的机械零件,能大量减少切削工作量,节省机床,节约金属材料,并提高劳动生产率。
但是,应用粉末冶金法也有缺点,如制造原始粉末的成本高;压制时,所需单位压力很高,制品尺寸受到限制;压模的成本高;粉末的流动性差,不易制造形状十分复杂的零件;烧结后零件的韧度较差等。不过,这些问题随着粉末冶金技术的发展是不难解决的,随着粉末冶金锻造技术的发展,粉末冶金材料的韧度可以大大提高。
5.4.3 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是将难熔金属碳化物(碳化钨、碳化钛)粉末和黏结剂(主要是钴)混合,加压成型后烧结而成的一种粉末冶金材料。
1.硬质合金的特点
(1)硬度高、热硬性高、耐磨性好。常温下最高硬度可达93HRA,相当于81HRC左右,红硬性温度可达900℃~1 000℃(高速钢的红硬性温度为600℃~650℃),其切削速度比高速钢可提高4~7倍,刀具寿命可提高5~80倍,能够切削硬度高达50HRC左右的硬质材料,因此,在高速切削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硬质合金刀具。
(2)抗压强度高。常温下工作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抗压强度可达6 000N/mm2,900℃时抗弯强度可达到1 000N/mm2左右。
(3)耐腐蚀性(抗大气、耐酸、耐碱)和抗氧化性好。
由于硬质合金的硬度高、脆性大,不能进行机械加工,故常将其制成一定形状的刀片,镶焊在刀体上使用。
2.硬质合金的分类及牌号
硬质合金可分为切削用硬质合金、模具用硬质合金、地质、矿山用硬质合金、耐磨零件用硬质合金等。
(1)切削用硬质合金。它主要用于制造车刀、铣刀、钻头、铰刀、镗刀等。
(2)模具用硬质合金。它主要用于制造拉延、冷冲和冷挤模具等。
(3)地质、矿山用硬质合金。它主要用于制造凿岩用的钎头等。
(4)耐磨零件用硬质合金。它主要用于制造耐磨零件,如精轧辊、顶尖、精密磨床的精密轴承等。
GB/T 18376《硬质合金牌号》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为切削工具用硬质合金牌号;第2部分为地质、矿山工具用硬质合金牌号;第3部分为耐磨零件用硬质合金牌号。
切削工具用硬质合金牌号按使用领域的不同分为P、M、K、N、S、H六类,各个类别为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以及根据切削工具用硬质合金材料的耐磨性和韧度的不同,分成若干个组,用01、10、20……两位数字表示组号。必要时,可在两个组号之间插入一个补充组号,用05、15、25……数字表示。其类别和使用领域见表5-3。
表5-3 切削工具用硬质合金类别和使用领域
切削工具用硬质合金牌号由类别代码、分组号、细分号(需要时使用)组成。牌号表示规则如下。
5.4.4 切削用硬质合金各组别的基本成分及力学性能要求
切削用硬质合金各组别的基本成分及力学性能要求见表5-4。
表5-4 切削用硬质合金各组别的基本成分及力学性能
续表
注:1.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中任选一项。
2.以上数据为非涂层硬质合金要求,涂层产品可按对应的维氏硬度下降30~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