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先导型溢流阀卸荷回路原理图

先导型溢流阀卸荷回路原理图

时间:2024-11-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调定和限制液压系统整体或某一部分的最高工作压力,或者使执行机构在工作过程的不同阶段实现多级压力变换的回路称为调压回路。在泵的出口处并联溢流阀可调节系统的最高压力,为单级调压回路。卸荷回路是液压泵输出功率近似为零的回路。卸荷回路的功用是使泵的驱动电动机不频繁启停,以减少功率损失和系统发热,延长泵和电动机的使用寿命。液压泵在压力或流量接近为零时运转。

压力控制回路是利用压力控制阀来控制整个系统或局部支路的压力,以满足执行元件对力和转矩的要求的回路。

压力控制回路包括调压回路、卸荷回路、减压回路、平衡回路、保压回路、增压回路、泄压回路等。

1.调压回路

调定和限制液压系统整体或某一部分的最高工作压力,或者使执行机构在工作过程的不同阶段实现多级压力变换的回路称为调压回路。

在泵的出口处并联溢流阀可调节系统的最高压力,为单级调压回路。如并联比例溢流阀,可通过改变输入电流来实现远距离无级或程控调压。

1)多级调压回路

先导型溢流阀1的遥控口串联三位四通换向阀4和远程调压阀2、3。当三位四通换向阀为中位时,系统压力由先导型溢流阀1调定。三位四通换向阀换向到左位或右位,系统压力由远程调压阀2或远程调压阀3决定,得到p2和p3两种压力,但其调定压力须符合p2、p3<p1。多级调压回路如图7-6所示。多级调压回路的动作循环表如表7-2所示。

2)双向调压回路

如图7-7所示,当处于图示位置时,油缸左行,系统压力由压力较低的溢流阀B调定。油缸右行时,系统压力由溢流阀A调定。

图7-6 多级调压回路

1—先导型溢流阀;2、3—远程调压阀;4—三位四通换向阀

图7-7 双向调压回路

表7-2 多级调压回路的动作循环表

2.减压回路

减压回路的功用是使系统中的某一部分油路具有较低的稳定压力,如图7-8所示。夹紧缸压力低于主油路压力,由比例减压阀1和溢流阀2(更低)调定压力;另外还采用比例减压阀来实现无级减压。

为了使减压回路工作可靠,减压阀的调定压力最高至少比系统压力小0.5MPa,最低不应小于0.5MPa。当需要调速时,调速元件应放在比例减压阀的下端,以避免比例减压阀泄漏对执行元件的速度产生影响。

3.卸荷回路

卸荷回路是液压泵输出功率近似为零的回路。卸荷回路的功用是使泵的驱动电动机不频繁启停,以减少功率损失和系统发热,延长泵和电动机的使用寿命。液压泵在压力或流量接近为零时运转。

图7-8 二级减压回路

1—比例减压阀;2—溢流阀

1)换向阀的卸荷回路

图7-9所示为利用二位二通换向阀使泵卸荷。在图7-9(b)中的M(或H、K)型换向阀处于中位时,可使泵卸荷,但切换压力冲击大,适用于低压小流量的系统。对于高压大流量的系统,可采用M型(或H型、K型)电液换向阀对泵进行卸荷,所以,切换时压力冲击小,但必须使系统保持0.2~0.3MPa的压力,供控制油路用。

图7-9 换向阀的卸荷回路

2)电磁溢流阀的卸荷、保压回路

如图7-10所示,溢流阀的遥控口直接与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称电磁溢流阀)相连,便构成卸荷回路。

这种回路的卸荷压力小,切换时冲击也小;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只需通过很小的流量,规格尺寸可选得小些,所以这种卸荷方式适合流量大的系统。

在双泵供油回路中,可利用顺序阀做卸荷阀的卸荷回路。

图7-10 电磁溢流阀的卸荷、保压回路

4.平衡回路

为了防止立式液压缸及其工作部件因自重而自行下落,或者在下行运动中由于自重而造成失控失速的不稳定运动,可设置平衡回路。图7-11所示为用单向外控顺序阀、单向节流阀限速,用液控单向阀锁紧的平衡回路。

图7-11 平衡回路

5.保压回路

执行元件在工作循环的某一阶段内,若需要保持规定的压力,就应采用保压回路。

图7-12所示为利用蓄能器的多缸系统保压回路,进给缸快进时,泵压下降,单向阀3关闭,把夹紧油路和进给油路隔开。蓄能器5用来给夹紧缸保压并补充泄漏油液。

压力继电器4的作用是夹紧缸压力达到预定值时发出信号,从而使进给缸动作。

图7-12 蓄能器的保压回路

1—单向定量液压泵;2—溢流阀;3—单向阀;4—压力继电器;5—蓄能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