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合航空173号班机空难
【事故简介】
1978年12月28日,联合航空173号班机,由DC-8型飞机执飞,载着189位乘客和机组人员从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起飞,经停科罗拉多州丹佛国际机场,前往俄勒冈州波特兰国际机场。航班在进场时,在起落架放下后代表鼻轮及主起落架的三盏绿灯只有两盏亮起。由于正副机长在检查及排除故障时不断盘旋于波特兰周边地区,航班最终于一小时后因燃料耗尽而在第158大道东北和东伯恩赛德街附近人烟稀少的地方坠毁,造成机上189人中10人遇难、24人重伤,失事地点距波特兰国际机场仅11公里。
【关键数据】
【事故经过】
173号班机飞行过程中很正常,事故发生在着陆阶段。当机长下令放下起落架时,代表起落架状态的三只灯泡中只有两只正常点亮,这就意味着有一个起落架没有到位。机长于是让飞机在波特兰上空盘旋,他要花些时间处理起落架故障。飞机在空中盘旋了一个多小时,机组人员几次提醒机长燃油不足的问题,但机长却专注于起落架故障,对机组的提醒未予足够重视。最后,飞机燃油不足,发动机熄火,机长无奈只得紧急呼叫,并在一处树林降落。
【事故救援】
坠机事件发生后,飞机因为没有燃油,故没有起火,因而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他们一个个安静有序地走下飞机。令人惊奇的是,飞机在一个人口稠密的市区迫降,却没有伤到地面人员。
一个年仅17岁的女孩走到附近一个民宅,借电话告诉她父母坠机的事,但她父母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他们从电视直播中听到坠机消息后,才知道她女儿说的是真的。
很快,救援人员赶到事故现场,对伤员进行救治。
【事故调查】
NTSB的调查人员第二天一早就到达事故现场。他们查看事故现场后认为,这起事故本来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惨重的航空事故。由于机长的高超技术,使飞机在狭窄的树林中降落,避免了更大的灾难。
NTSB调查指出,当起落架被放下时,曾经听到有一声巨大的撞击声。这一不寻常的声音同时伴随着不正常的震动以及飞机不正常的偏航。飞机右侧主起落架的伸缩气缸组件由于腐蚀而失效,造成右侧主起落架自由下落。虽然右侧起落架已经放下并且锁定,但这一快速而非正常的自由下落导致了一个微型快动开关的过度损坏,进而造成回路阻断以至于驾驶舱内显示起落架放下并锁定的绿灯没有亮起。正是这一系列的异常状况(巨大的噪声,振动,偏航和没有亮起的绿灯)使机长放弃降落,从而想获得更多的时间找出故障原因并且让旅客做好紧急降落的准备。尽管这一放弃降落的决定是正确的,事故依旧由于机组人员过于专注于排查故障而忽略了计算时间来避免燃料耗尽而发生事故。
“安全委员会认为这一事故证明了一个经常性的问题——驾驶舱管理和团队合作在飞机飞行中发生故障情况下的差错,因此,安全委员会仅仅做出以下结论,机组人员未能将燃料余量和距离机场的时间和距离所需消耗的燃料关联起来,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几乎完全转移到排查起落架故障。”
NTSB认定以下可能的原因:
“机长未能适当地监察飞机燃料的状态以及未能对于燃料过低的状态和其他机组人员关于燃料状态的建议做出适当的回应。这导致了所有引擎的燃料耗尽。他对于燃料的忽视是由于对一个起落架的故障排查和准备紧急降落所造成的。”
美国国家安全运输委员会还认定以下事故相关因素:
“其他两名机组人员未能完全理解燃料状态的紧迫性和或未能将他们的忧虑完全传达给机长。”
然而,飞行员和机组成员对于燃料情况是了解的。机场交谈的录音证实了这一点。实际上,机组人员特意消耗掉燃油以维持在降落时所需的最低油量。当时的媒体报道指出该种机型的油量表存在着一个并不广为人知的问题。部分原因是所有商业飞机被要求在飞行的任何时候携带不少于45分钟飞行的燃油储备。油量表的问题,虽然并不明确,在安全委员会的一个建议中指出:
“发出一个操作警告简报使FAA检察员确保在机组人员训练中强调不同燃油数量测量装置之间的差异,并且要求使用新型系统的机组人员意识到这一点可能会造成对于油量表读数的错误解读(Class II-Priority Action) (A-79-32)”。
【事故之后】
这次意外发生后,联合航空在NASA的协助下,于1980年导入航空业界首套“机组资源管理系统”(Crew Resource Management,CRM)。其后CRM系统因其有效管理而逐渐普及于民航业界,并成为标准。
【事故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