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气门的拆装与检修
3.5.1 气门的拆装
拆装气门时,必须先使用专用气门弹簧拆装钳压缩气门弹簧,如图3-35所示,然后拆下或装上气门锁片或锁销,并慢慢放松气门弹簧即可。
拆下的气门应做好标记并按顺序摆放好,以免破坏气门与气门座及气门导管的配合。气门锁夹与锁销应保管好,不要丢失。
3.5.2 气门的检修
发动机在运转中,气门将不断地开启和关闭。由于气门和气门座的相互撞击、敲打,受到反复的冲击载荷,加之工作温度高,润滑条件差,会使气门工作面磨损、歪斜、烧伤、出现斑点和凹陷,气门杆会出现磨损和弯曲变形等缺陷。
1.气门工作面检修
气门工作面磨损,破坏气门与气门座的密封性,会导致漏气,并改变气门间隙。检验时,要检查气门工作面是否有疲劳脱层引起的点蚀、擦伤引起的刻痕和较大的斑痕、烧伤以及偏磨引起的凹陷。当气门工作面有轻微烧伤、斑痕等,但宽度符合要求时,应研磨气门;如果气门接触面宽度超过规定或烧伤、斑痕、凹陷严重时,应光磨气门;严重时更换新件。
图3-35 气门的拆装
2.气门杆磨损检修
气门杆磨损可用千分尺在磨损最大部位和杆尾部未磨损部位对比测量,如图3-36所示。气门杆的允许磨损不得超过0.04mm,如果磨损超限,或用手触摸有明显的阶梯形感觉时,应更换气门。
图3-36 气门杆磨损检验
3.气门杆弯曲和气门头部歪斜检修
气门杆的弯曲变形检验如图3-37所示。将气门杆支承在相距100mm的两个V形架上,转动气门,用百分表测量气门中部的弯曲度,其值不得超过0.05mm。再将百分表触头移至气门头部,转动气门一圈,读数最大与最小之差的1/2即为气门头部的倾斜度误差,允许倾斜度误差为0.02mm。若气门杆弯曲度或气门头部倾斜度误差超过规定时,应更换气门。
气门光磨后,其头部边缘厚度不得小于0.8mm,否则易在工作中变形或烧坏。若小于规定厚度,可对边缘进行修磨。修磨后头部直径应不小于规定值。
3.5.3 气门导管的检修
1.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配合间隙的检修
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配合间隙的检查通常在拆卸清洗后进行。将气门提起至气缸盖平面的一定高度(约为气门长度的一半),用百分表触头抵在气门头的边缘处,如图3-38所示。左右摆动气门,百分表摆差的一半即为气门杆与气门导管的配合间隙。当配合间隙超过规定值时,应更换。
图3-37 气门变形检验
2.气门导管的选配
选用新气门导管时,要注意其内径应与气门杆的尺寸相适应,外径与导管承孔的配合应有一定的过盈。选择时,可用新旧导管对比的方法来确定过盈量的大小,只要新导管比旧导管外径大0.01~0.02mm即为合适。镶换气门导管时,先用冲头压出旧的气门导管,在新导管外面涂一层薄机油,将其用冲头冲入或压力机压入导管承孔内。
3.气门导管的铰削
气门导管镶入后,与气门杆的配合间隙要符合要求。若间隙过小,可采用成形专用气门导管铰刀进行铰削(图3-39)。铰削时,应根据气门杆直径大小选择和调整好铰刀,进给量不能太大,铰刀保持平正,边铰削边试配,直至达到规定的配合间隙。试配方法是将气门导管和气门杆擦拭干净,在气门杆上涂一层薄机油,放入导管内上下拉动几次,这时气门若能以自重缓缓下降,则认为配合适当,松紧适宜。
图3-38 气门杆与导管配合间隙的检查
图3-39 气门导管的铰削
3.5.4 气门座的铰修
发动机工作时,气门座承受高温和气门落座时的冲击,经常出现工作锥面烧蚀、变形或与气门接触环带宽度增大、断线等故障,一般可通过铰修和研磨进行修理。
气门座的铰修通常用气门座铰刀进行手工加工。气门座铰刀由多只不同直径、不同锥角的铰刀组成,如图3-40所示。铰修时应先粗铰后精铰,铰修方法如下:
图3-40 气门座铰刀与气门座的铰削
1、2、3-气门座铰刀 4-气门导管铰刀 5-铰刀杆 6-铰刀手柄
(1)铰修气门座前,应检查气门导管,以保证气门座与气门导管的轴心线重合,若不符合要求应先更换和修理气门导管。
(2)根据气门头部直径和气门座各锥面角度选择一组合适的气门座铰刀。按气门导管内径选择合适的气门座与气门导管铰刀应转动灵活而不松旷。
(3)先用45°(或30°)的粗铰刀加工气门座工作锥面,直到全部露出金属光泽。
注意:铰修时,两手握住手柄垂直向下用力,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不允许逆转。
(4)用修理好的气门或新气门进行试配,根据气门密封锥面接触环带的位置和宽度进行铰削修正。若接触环带偏向气门杆部,应用75°的铰刀修正;若接触环带偏向气门顶部,应用15°铰刀修正。接触环带应处在气门密封锥面中部略偏向气门顶的位置。铰修好的气门座工作面宽度应符合规定。
(5)最后用45°的细铰刀精铰气门座工作锥面,并在铰刀下面垫上细砂布修磨。
3.5.5 气门与气门座的研磨
若气门与气门座配合面不严密,可研磨气门。气门的研磨可用手工操作或使用气门研磨机。
1.手工研磨(如图3-41所示)
研磨前,应先清洗气门、气门座和气门导管,将气门按顺序排列或在气门头部做上标记,以免错乱。然后在气门工作锥面涂一层薄薄的粗研磨膏,同时在气门杆上涂上稀机油,将气门插入气门导管内,用气门捻子吸住气门头部,在气门座上往复旋转进行研磨。注意旋转角度不宜过大,并不时地提起气门,轻轻拍打,旋转气门,变换气门与气门座相对位置,以保证研磨均匀。
当气门工作面与气门座工作面磨出一条较完整且无斑痕的接触环带时,可以将粗研磨膏洗去,换用细研磨膏。当工作面出现一条整齐的灰色环带时,再洗去细研磨膏,用机油再研磨几分钟即可。
图3-41 手工研磨气门
1-气门 2-气门捻子
2.机动研磨
将气缸盖清洗干净,置于气门研磨机工作台上,在已配好的气门工作面涂上一层研磨膏,将气门杆部涂以机油并装入气门导管内,调整好角度和气门升程,进行研磨。一般研磨10~12min即可。研磨后,将气门和气门座清洗干净。研磨后的工作面应成为一条平滑、光泽的圆环,不允许有中断和可见的凹槽。
3.5.6 气门密封性的检验
气门与气门座研磨后,应进行密封性检查,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盛油检查法
将气门和气门座洗净擦干,缸盖反放、装上气门,在燃烧室内倒入汽油,然后从下部向气门吹气,如汽油中有气泡,说明密封不良。无气泡,则密封性良好。
2.画线检查法
在气门工作面上,每隔10mm左右用软铅笔画一条线,然后将气门在相配的气门座上往复旋转1/4圈,如所画的线均被切断,说明密封性良好,如图3-42所示。
3.涂油检查法
在气门工作面上均匀涂一层红丹油,将气门压在相配的气门座上旋转少许,然后察看气门工作面的印痕,若均匀布满且无间断,说明密封性良好。
4.气压检查法
将气门和气门座洗净放好,罩上空气筒并压紧,捏动橡胶球,使气压表指针指到58~68.6kPa,保持30s,如图3-43所示。压力表指针不下降则密封性良好。
图3-42 画线法检查气门密封性
3.5.7 气门座圈的更换
气门座圈损坏、严重烧蚀、松动或下沉超过2mm(指测量的气门顶部下沉量)以上,应更换气门座圈。若气门座是在气缸盖上直接加工的,则必须更换气缸盖。
镶配气门座圈时,先用气门座圈拉拔器将原来的旧座圈拉出。目前一些发动机气门座圈与气缸盖配合时没有台阶,更换时无法使用拉拔器。可将一合适的旧气门焊接到旧座圈上,然后敲击气门杆拆下旧气门座圈。
气门座圈与座圈承孔应有0.08~0.12mm的配合过盈量。更换气门座圈时,可用冷缩座圈或热胀座圈承孔的方法镶入。大多数采用将承孔加热至100℃左右后,将座圈外面涂以甘油与黄丹粉混合的密封剂,垫以软金属,迅速将座圈压入。
图3-43气压检查法
1-气门 2-气压表 3-空气容筒 4-与橡胶球相通的气孔 5-橡胶球
3.5.8 气门弹簧的检验
气门弹簧经长期使用后会出现下列耗损:断裂、歪斜、弹力减弱。气门弹簧的歪斜将影响气门关闭时的对中性,使气门关闭不严,容易烧蚀密封带,并破坏气门旋转机构的正常工作。气门弹簧的外圆柱面在全长上对底面的垂直度公差为1.5mm。
气门弹簧的弹力应在弹簧检验仪上测试。当弹簧弹力的减小值大于原厂规定10%时,应予以更换。气门弹簧弹力降低,将使气门关闭时回弹振动,不但影响气缸的密封性,也容易烧蚀气门。在无弹簧的原厂数据时,一般可采用新旧弹簧对比或测量弹簧的自由长度减小值来判断,当其自由长度减小值超过2mm时,应予更换。
当气门弹簧出现变形、断裂、弹力减弱等现象应更换。
讨论:气门弹簧弹力不足,对发动机运转会产生什么后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