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游牧到定牧的心路历程

游牧到定牧的心路历程

时间:2023-03-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此外,在碌曲的调查中牧民反映,即使政府组织的各类培训有用,由于语言交流的困难,他们主动参加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如在碌曲县城的新村定居点举办机动车修理与驾驶技术培训活动,参加的牧民虽然很多,但即使经过了这样的培训,能拿到驾驶执照,真正从事驾驶工作的却寥寥无几。
游牧到定牧的心路历程_中国民族学·第12辑

一、草场承包:游牧到定牧的心路历程

从原来的游牧转变为单户承包放牧,牧民的确经历了心理的不适应。但是前面讲了他们通过集体的方式探索出联户经营的方式,是对目前草原生态环境的新适应和文化的新适应,并且这种适应是积极的。因为牧民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去改变环境以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牧民搬迁到城镇实现定居以后,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搬迁到另一个新的环境,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生存下来的问题。因此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就要选择一种适合的生产方式进行劳作,以便能够获得生存的资源。生计方式的适应性是牧民融入迁入地社会生活的重要条件,也是他们整个社会适应过程的客观基础。

以前在牧区,牧民过着游牧生活,他们虽然对城市和城市生活有着种种“想法”和“猜测”,但对城镇定居生活却没有“实质性兴趣”。搬迁前,牧民衣有毛皮,食有牛羊肉,住有毡房帐篷、冬窝子,行有牦牛、马、摩托车,这些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家庭畜牧业经济而实现自给自足。搬迁后,他们变卖了牲畜,失去了畜牧业经济的载体,衣、食、住、行的需求只能从市场的交换中满足。

“现在我们根本不敢吃肉,肉贵得很,牧区里拿来点大家就一起吃。慢慢的,以前爱吃肉、不断地煮肉的那种情况也没有了。现在出去干啥都要花钱,要是像以前一样天天吃肉,喝牛奶,钱根本不够花啊。我们又不知道靠什么去挣钱,在这里挣不到钱,没有工作,就意味着生活不下去……(碌曲县牧民定居点,丹增,35岁,201107)”

由自给自足变为市场交换,牧民稳定的生活出现了很大的变数。(4)当调查问及“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是否满意”时,大多数牧民表示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最为一致的回答就是在经济问题上,“挣不到钱生活”,对未来生活表现出严重的焦虑感。经济的核心又是牧民选择职业困难的问题。一些牧民觉得自己不知道在城里靠什么生活,如果卖完牲畜的资金用完后,那么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他们一方面对政府的一些政策和行为有很多意见,另一方面又强烈要求政府能够在就业、保障方面帮助他们。如果政府的行为和政策没有很好地回应这些期望,他们便会对政府非常失望,但是又无可奈何。总之,并不是所有的牧民都拒绝城镇化、拒绝定居,调查中绝大多数牧民都表示了为了子女的教育、老人的就医问题,他们愿意定居,但是这场被动的城市化由于草原生态问题、草场管理经营制度转变问题来得太过猛烈和迅速,他们没有像其他流动人口群体那样做好进城的准备。当一些牧民转租了草场,出卖了牲畜,突然在城镇生活时也觉得别无选择,他们觉得来不及思考和没有退路。

心理学认为,人们有计划、有目的或可预见的行为过程之前,大都有一个心理准备的过程,即形成认知、动机、态度、计划的过程。人们已有的经验是形成心理准备状况的重要基础。由于大多数牧民对搬迁及心理适应没有任何的以往经验,加之个体素质、能力、资源欠缺及其他一些原因使他们对搬迁及心理适应的准备明显不足。到达城镇后,面对不可避免的现象和困难时,表现得缺乏心理承受能力,造成主观能动性方面的种种自我矛盾。

政府为了支持牧民定居后生计转型与后续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支持移民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是在群体的实践中,效果微乎其微。根据玛曲县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对定居点牧民开展了关于消防知识、妇幼保健知识、烹饪技术、家庭卫生常识等一些方面的培训,组织并主办了数次培训班。但是在实地调查中牧民反映对于这些知识是一概不知,家庭成员也没有接受这些项目培训。此外,在碌曲的调查中牧民反映,即使政府组织的各类培训有用,由于语言交流的困难,他们主动参加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因为即使有参加的愿望,也因为“老师讲的听不懂(汉语讲授),就不愿参加,还有一些都是空谈的理论,我们文化水平低,不明白具体的操作措施”。再者,政府组织的各类培训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如在碌曲县城的新村定居点举办机动车修理与驾驶技术培训活动,参加的牧民虽然很多,但即使经过了这样的培训,能拿到驾驶执照,真正从事驾驶工作的却寥寥无几。此类培训是有始无终。这样原本积极的政府扶持政策被架空,政府的主导力量在牧民定居的后续发展中被无端消解,造成的结果是原本缺乏后续发展动力支持的牧民群体陷入了想发展而无力发展的境地。

缺乏城镇生活必需的文化技术和在城镇缺少就业门路,是游牧人口定居普遍面临的两大障碍。2008年,甘南16岁以上农牧业人口的文盲率为30.2%,小学文化水平人口占49.6%。缺乏城镇生活和工作必需的基本技能,定居点产业结构单一,缺少适合牧民就业的岗位,定居后的生活来源没有保障,使得牧民放弃游牧集中定居的风险和机会成本很大,预期净收益下降。

牧民搬迁到城里,生计方式发生改变以后,出现了依赖心理。依赖心理是这样一种心态:牧民把重建生产、生活体系的希望过多地寄托在政府身上,自身则缺乏生计重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牧民搬迁定居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倡导下展开的,很多属于被动的移民,一些牧民家庭在牧区就十分贫困,搬迁到城里后,最主要是为了孩子上学看病方便,还有一些老年人搬迁下来是为了享受政府给予的饲料粮食补助,城市低保等基本生活保障,有些还被加之保护生态环境牺牲者的光环,比如碌曲县尕海乡的牧民搬迁,是因为保护尕海自然保护区而限令牧民整体搬迁的,这些都导致搬迁后的牧民依赖心理严重。

对定居牧民而言,从游牧到定居,并不是一种生计方式或一种生产方式转化为另一种方式的结束。新的社会环境对人们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赋予了他们新的责任、义务和角色,这个人类群体的成员必须学习新的知识和本领,适应新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逐步养成新的行为方式,以取得比较顺利和持续不断的发展。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群体从一种生计方式向另一种生计方式转变的过程,需要个人或群体调整原有的生计观念达到对新环境的认知与适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