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4 更换制动液
【学习目标】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学会正确更换制动液。
【工作场景】
车辆停放在检修场地,拉起驻车制动器,打开发动机舱盖,在发动机舱两侧铺上防护垫。若环境亮度不够,则准备好局部照明设备;举升车辆时,按要求将车支起距离地面约0.7m锁住。
【基础知识】
制动液在液压式制动系统中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吸湿性。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它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内部产生气泡、降低沸点、颜色变深,出现变质等情况,引起制动效能的降低。因此,要定期对制动液进行更换或排气操作。制动液的更换周期一般为40 000~50 000km,换用的制动液型号要符合厂家规定,不同型号的制动液不能混合使用。
【技能训练】
一、更换制动液操作过程
(1)制动液的更换由两个人协同完成,一人坐于驾驶员位置上作业,另一人在驾驶室外作业。
(2)打开储液罐盖,将储液罐内的制动液用专用工具完全抽出,然后加入新的制动液到达制动液上标位置。
(3)调整举升机支臂到车身底部支点处,正确举升车辆,并锁住举升机。
(4)车内一人连续踩制动踏板几次,停留在最低位置不动,另一人在车下各个轮胎分泵放气螺塞上将一软管插上,软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部分制动液的容器中,将制动液排入该容器内,一般每个轮胎分泵经过4~6次放液,直到排出的制动液完全是加入的新制动液为止。
(5)调整液压油面到规定高度,然后将加液盖安装好,操作完毕。
二、操作注意事项
(1)制动液有一定毒性、腐蚀性、较强的吸湿性,在操作时发生倾泻后要用大量清水进行清洗,做好密封并干燥储存。
(2)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及时补充储液罐内液压油的油量,防止在操作过程中系统内混入空气。
【相关拓展】
一、液压式制动传动装置
1.结构与原理
液压式制动传动装置是利用特制油液作为传动介质,将制动踏板力转换为油液压力,并通过管路传至车轮制动器,再将油液压力转变为制动蹄张开的推力,即产生制动作用。
液压式制动传动装置在轿车的制动系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图4-8所示,液压式制动传动装置主要由制动主缸、液压管路、后轮鼓式制动器中的制动轮缸、前轮钳盘式制动器中的液压缸等组成。通常制动踏板机构和制动主缸安装在车架上,而车轮是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联系的,主缸与轮缸之间的位置经常变化,所以主缸与轮缸间的连接油管除用金属管(钢管)外,还采用了特制的橡胶制动软管。各液压元件之间及各段油管之间还有各种管接头。制动前,整个液压系统中应充满专门配制的制动液。
图4-8 液压式制动传动装置组成示意图
1、7—前、后轮制动器;2、6—液压缸;3—液压管路;4—制动踏板;5—制动主缸
液压式制动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驾驶员所施加的控制力,通过制动踏板4传到制动主缸5,制动主缸将制动液经液压管路3分别输入到前、后轮制动器1和7中的液压缸2、6(或制动轮缸),将制动钳(或制动蹄)推向制动盘(或制动鼓),消除制动间隙,产生制动力矩。随着踏板力的增大,制动力矩也应成比例的增加,直到完全制动。放松制动踏板,制动钳(或制动蹄)和液压缸(或制动轮缸)的活塞在各自回位弹簧作用下回位,制动液被压回制动主缸,制动作用随之解除。
2.分类液压式制动传动装置
分类液压式制动传动装置分为单管路和双管路两种。单管路液压式制动传动装置是利用一个制动主缸,通过一套相互连通的管路,控制全车制动器。若传动装置中一处漏油,会使整个制动系统失效。目前,一般汽车上已很少采用。
双管路液压式制动传动装置有两个彼此独立的液压系统。当一个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另一个液压系统仍然照常工作,从而提高了汽车制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现代汽车都采用了双管路液压式制动传动装置。通常用前后独立方式或交叉方式设置管路,即前后分开式和对角线分开式布置形式,如图4-9所示。前后独立方式的双回路液压制动传动装置主要应用于对后轮制动依赖性较大的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汽车;交叉式的双回路液压制动传动装置主要应用于对前轮制动依赖性较大的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汽车。
图4-9 双管路液压式制动传动装置布置示意图
二、制动液
1.分类
按制动液原料不同,汽车制动液分为醇型制动液、矿物油型制动液、合成型制动液三类。其中醇型制动液是由含量为45%~55%蓖麻油和55%~45%低碳醇调配而成,但因其沸点低,低温时性质不稳定极易产生气阻而不允许使用。
在以柴油馏分经深度脱蜡得到的C12~C19的异构烷烃和烷烃组分,添加稠化剂和其他添加剂调和而成矿物油型制动液,能够对系统中的橡胶类元件产生溶解作用,故也较少采用,所以现代汽车上广泛采用合成型制动液,对于合成型制动液按照美国交通部(DOT)规定分为两类。
(1)基于聚乙二醇醚的制动液:DOT3、DOT4和DOT5.1。
(2)基于硅油的制动液:DOT5。
合成型制动液由聚乙二醇醚及特殊添加剂制成。此外,还使用硅油和矿物油为基础的特种油作为制动液。其中基于聚乙二醇醚的制动液应用最广泛,这种制动液吸湿性很强,随着时间的流逝含水量会逐渐增加。制动液通过制动液储液罐的透气孔和制动软管壁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水分达到2%时会导致沸点降低60%~80%。
2.制动液的选用要求
(1)高温下不易汽化,否则将在管路中产生气阻现象,使制动系统失效。
(2)低温下有良好的流动性。
(3)不会使与之经常接触的金属件腐蚀,橡胶件发生膨胀、变硬和损坏。
(4)能对液压系统的运动件起良好的润滑作用。
(5)吸水性差而溶水性良好,即能使渗入其中的水汽化形成微粒而与之均匀混合,否则将在制动液中形成水泡而大大降低汽化温度。
【复习延伸】
为什么要定期对制动液进行更换作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