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设备安全管理技术

设备安全管理技术

时间:2023-11-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设备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本项目主要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安全管理主要方法和不同设备的安全管理要点。设备是为人提供服务的,应从使用和维修两方面考虑人机工学要求。良好的人机工学设计能够保障使用、维护人员方便、舒适地与设备互动,减少不适应带来的危害进而避免出错。

项目5 设备安全管理技术

【项目描述】

设备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本项目主要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安全管理主要方法和不同设备的安全管理要点。

【学习目标】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安全管理的概念,掌握设备安全管理的内容和要点,尤其是关键设备安全管理的重点。

【能力目标】

达到地铁运营企业技术、安全、设备、质量管理人员应掌握的设备安全管理技能。

任务5.1 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活动场景】

教室。

【任务要求】

学习掌握设备安全的含义,以及不同阶段设备安全管理的内容,初步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种类及作用。

5.1.1 设备安全概念

设备安全是指设备按照使用说明书规定在预定的条件下执行其功能不产生损伤或危害的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设备安全含义可以这样理解:设备安全就是提供地铁运营条件的各类设备设施处于安全状态,能够按照预期执行既定的运用功能,保障行车、客运服务、设备设施维护等工作正常进行。

设备安全应满足以下3方面的安全要求:

①设备设施的服务对象的安全。

②设备设施使用操作人员的安全。

③设备设施自身的运行安全。

5.1.2 设计阶段的安全管理

在设备系统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在实现系统功能时,是否存在安全漏洞或隐患,在设计阶段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

(1)符合人机工学

设备是为人提供服务的,应从使用和维修两方面考虑人机工学要求。人机界面设计友好、简洁,便于操作;人机尺寸设计适宜,并便于使用、操作、维护。良好的人机工学设计能够保障使用、维护人员方便、舒适地与设备互动,减少不适应带来的危害进而避免出错。

如车站自动售票机的使用界面设计不合理,容易误导乘客错误操作,进而诱发设备故障。

(2)设备能力足够

设备具有足够的抗破坏能力、良好的可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这是对设备本身提出的基本安全要求。

如地铁运营救援车辆设计,通常都是使用货车进行改装。但由于设计时对车载救援设备的质量估计不足,选用了载重较小的车辆进行改装,造成救援设备装备车辆后,车辆载重已经接近限度,车辆行驶稳定性较差。

(3)有害影响不超标

有害影响包括废气、废液、烟尘、噪声。有害物质及噪声的释放需符合国家标准。在设计阶段就应考虑设备设施的有害影响以及对策,避免建成后造成无法整改或整改成本太大。

如城市轨道交通地面线路、车站站外冷却塔的设置,容易造成居民区噪声超标,如果在设计上无法通过优化线路走向、调整冷却塔位置等方式来满足环保要求时,应考虑加装噪声隔离设施。

(4)良好的可维修性

1)可维修性的概念

设备出现故障时,在规定的条件下,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手段实施维修,可保持或恢复执行其预定功能状态,就是设备的可维修性。包含以下内容:

①维修空间满足拆卸、安装、检查的要求。

②故障能够快速查找。

③故障的零部件能够快速更换。

④故障的零部件便于采购。

2)可维修性较差造成的影响

对于有维修保养要求的设备,应考虑可维修性是否满足要求。可维修性较差直接的影响是设备无法较好地得到定期的维修保养,造成设备超期使用、技术状态下降,故障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或故障发生后几乎无法修复,小故障也有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5.1.3 设备购置和安装阶段的安全管理

(1)设备购置和安装需充分完整地体现设计要求

设备采购招标文件应列明全部技术要求,防止投标人误解标的的设备功能,或没有详细掌握标的设备技术条件,造成招标设备技术要求不满足设计,成为设备购置阶段无法弥补的问题。

复杂系统设备在招标完成后还要进行设计联络,以明确更为细致的设计要求。

设备安装调试时,严格按照设计文件以及采购合同要求的安装工艺、安装尺寸进行安装,按照合同约定的功能进行全面调试。

安装调试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按照施工安全管理要求进行,保证安装调试阶段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2)设备质量、安全资质方面的要求

有质量认证要求或安全资质要求的设备、重要零部件应确保采购的设备、零部件符合规定。例如重要电气设备、消防设备、安防设备应具备3C质量认证,特种设备应具备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等。

5.1.4 运营阶段设备安全管理

通常所说的运营设备安全管理主要是这一阶段的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①正确使用设备。

②正确维护设备。

③全面定位设备安全隐患。

④合理制订安全预防措施。

(1)设备使用维护管理

设备使用维护体系是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设备安全管理的基础,其管理范围涵盖了设备使用维护技术规章、人员培训、物资配件供应、设备运行与使用、设备定期检修、设备故障处理、设备故障应急处理、评价改进等各项内容,任何环节的纰漏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设备维护质量下降,形成安全隐患。尤其是设备维护工作不仅直接影响到设备质量,关系到设备运行安全,而且占据了运营成本的较大比重。因此,成熟的设备使用维护管理是采用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全面进行管理和不断改进的。

设备使用维护体系基本技术规章如下:

①《设备使用操作安全规程》用于规定设备的使用操作人员应该遵守的安全操作程序,保证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设备安全。

②《设备使用操作手册》用于说明设备全部功能的使用操作方法。

③《设备运行规定》用于规定设备运行方式和参数。

④《设备检修规程》用于规定设备的检修周期、检修试验内容和标准,定期修复设备日常磨损、更换不良配件、维持设备性能,防止设备超期运行发生部件失效故障,从而保证设备运行安全。其编制依据主要是设备说明书以及对设备性能的掌握,根据其运行使用的特点及其状态参数变化的特点进行编制。

⑤《故障处理指南》用于指导设备操作人员或维修人员处理故障。

⑥《故障应急处置程序》用于指导行车、站务、司乘等相关人员在设备故障无法短时处理修复时,采取的应急处理办法。

(2)安全隐患管理

安全隐患是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成为设备故障甚至形成设备事故。消灭安全隐患带来的设备故障或事故,有以下方法:

1)消灭安全隐患

消灭安全隐患首先要发现隐患,可通过危险源识别的方法查找。对于查明的危险源要立即消灭。

2)限制安全隐患发展的条件

对于无法消灭的安全隐患,梳理排列其发展变化的条件,对其条件进行限制。如重要零部件执行使用寿命管理,就是使用“一定寿命”这一条件进行限制,使其没有达到预期寿命即进行更换,避免隐患发展成为故障。

3)严格监控隐患的发展变化

对于无法消灭又无法充分掌握其发展限制条件的安全隐患,采取缩短监控检查周期的办法,一旦发现其有性能下降或运行品质变坏的情况,立即采取干预措施,替换掉隐患部件。

(3)安全预案管理

即使设备管理各项工作开展得十分严密,仍然不可能完全杜绝设备故障。也就是说设备故障是一定会发生的,只不过,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什么故障是无法提前知道的。因此,对于可能发生影响行车、客运服务的重要设备故障,应提前编制预案进行应对,一旦发生该类故障,运营单位也能够有条不紊地按照预先制订的预案将故障影响降至最低。

预案编制得是否合理、人员是否得到充分的培训和演练,是预案发挥作用的关键。

例如电客车故障应急处理,存在两个层面的预案:一是指导司机在故障发生时如何操作,即如何进行应急处置,以减小对正常运营的影响,称为现场预案;一种是故障较为严重引发行车组织方式的改变、客运服务的改变、救援工作的开展等工作的预案,称为专项预案。不论哪个层次的预案,组织预案的实施人员进行专项的培训和演练是十分必要的。

5.1.5 事后矫正

事后矫正是设备发生故障后或运营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设备故障处理、故障应急处理、故障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分析结果应用。

(1)故障处理原则

设备发生故障后,根据故障对运营的影响,可分为故障处理和应急处置两部分。

对于影响行车、客运服务等的紧急故障,按照“先通后复”原则,首先采取的是应急处置,根据故障情况,启用相应预案,尽快减少设备故障对行车、客运服务的影响,随后开展故障的恢复和维修工作。如车载信号设备故障导致IATP不能建立,短时无法恢复时,司机将列车操纵模式转换为人工驾驶模式,不影响列车运行,在继续行车的过程中,尝试重启车载设备,重新建立IATP,如果故障仍不能恢复,行车指挥控制中心会组织故障列车运行至终点站下线处理。

对于不影响行车、客运服务的故障,可以安排在当日运营结束后再行处理。

(2)单项故障的分析处理

对于较为严重的设备故障,应开展故障调查和分析,从设备故障发生原因、人员现场应急处置、设备日常使用维护及设备日常管理情况等各方面查找原因,根据查找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防止存在的问题重复发生造成设备同类故障。

(3)故障的日常统计分析

设备故障的数量、频次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设备质量的状况,通过统计分析不仅可以发现设备维护质量的优劣,还可以发现设备易发故障。因此,故障的分类统计、分析十分重要,可评价、指导维护工作,使事后经验转变为提前预防措施,对设备质量的提升及设备寿命具有重大意义。

(4)故障统计分析结果应用

通过对故障原因的统计分析,可发现引起故障原因的分布情况,根据设备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

1)人为操作或使用造成的故障

例如,对于自动售检票系统,人为使用操作造成的故障占据了较大的比例,针对这种情况,重点是对客运操作人员加强专项操作培训,对乘客使用宣传引导,改进优化设备界面减少误操作引发的故障。

2)设备安装工艺造成的故障

例如,电客车司控器操作手柄安装工艺不良造成相应功能无法实现。此类问题推荐采用专项普查、集中整改的办法,时间短见效快,体现了专业维修部门迅速反应处理问题的能力。

3)设备元器件使用寿命超限造成的性能下降或元器件提前失效破损故障

例如,屏蔽门的PSL操作盘,在IATP模式下,需要司机手动操作PSL操作盘开启关闭屏蔽门,造成屏蔽门开关动作频繁,往往3个月就达到了使用寿命,需要进行更换。如果不进行更换,则屏蔽门故障居高不下。

4)设计不合理形成的故障

例如,风机运行电压保护限值在监控系统里的设定保护定值低于风机自身保护器设定值,造成风机正常运行期间经常停机。低压配电箱空开与用电设备空开设置的保护定值没有极差配合,容易造成空开跳闸,设备停机。这类故障需要对设备参数进行合理设置修改。

5)统计估算故障备品备件的储备需求

对设备故障的统计数据可用于估算故障备品备件的储备数量,根据采购周期,可以提前编制备品备件的采购计划,避免故障发生时备件不足造成故障无法修复。

【效果评价】

评价表

任务5.2 通用设备安全管理

【活动场景】

培训教室、地铁车站。

【任务要求】

学习掌握行车设备的种类,以及不同设备的安全管理要点。

5.2.1 行车设备安全管理要点

行车设备是指通信、信号、电客车、供电、轨道、屏蔽门、隧道结构等直接与行车相关的设备设施。

行车设备发生故障可能会引起列车运行中断甚至引发较为严重的行车事故。因此,行车设备的安全管理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设备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1)信号设备安全

信号设备是轨道交通行业最重要的行车设备之一,负责保证列车在线路上的运行安全,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

1)安装调试阶段

信号设备在安装调试阶段,运营单位通常需参加全部测试,并需独立开展全部极端测试,以期发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对于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信号厂商应在试运行前进行全面整改,对于无法整改的项目,厂商应提供安全使用操作要求,纳入到运营规章制度中,避免运营期间使用出现意外情况。

运营单位的测试并不能认定信号系统的安全性,通常会要求信号厂商提供独立第三方的安全认证,确认其信号系统的安全性。

根据信号系统制式的不同,安全认证会分阶段进行,其原则是试运行前应取得开通使用信号模式的载客安全合格证。

2)运营阶段

因为信号设备故障通常会直接影响到行车,因此,运营阶段的信号设备安全管理的重点是以应急处置为主,重点以行车调度、司机、车站3个方面为应急处置执行人员的主体,编制信号设备故障处理指南以及相关应急预案。

信号设备国产化率是相对较低的系统设备,因此,故障处理的主要手段是依靠维修部门对故障部位的准确判断和更换备件。对于信号设备来说,备品备件的储备、元器件和板件器件的测试能力就十分重要。

(2)通信设备安全

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设备由传输、公务专用电话、无线、CCTV、广播、PIS、时钟子系统组成。其中,传输、公务专用电话和无线子系统与运营行车指挥、维修组织、应急抢险工作密切相关。

传输系统是轨道交通的通信其他各子系统以及自动售检票、综合监控、电力监控等系统的信息传输命脉,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自愈保护能力,其运行安全的管理重点是保障冗余设备正常,在主机故障情况下能够实现顺利倒切。

公务专用电话系统设备技术相对成熟,系统设备运行稳定性较高。设备常见故障集中发生在使用较为频繁的电话终端设备,维护工作通常采用状态修的方式,发生故障时立即进行修复。

无线系统在区间、站台、站厅等重要运营生产区域提供了无线通信网络信号覆盖,设于控制中心的无线调度台设备和电客车上的车载台设备与行车调度指挥直接相关,为行车联络、指挥工作提供了移动通信手段,同时也为其他生产作业人员提供了通信联络工具。无线子系统是通信系统日常检修维护工作的重点,需要加强日常检查、检测以及故障分析处理工作,通过对惯性故障的处理以及日常状态的保障来维护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车辆设备安全

车辆是直接运送乘客的系统设备,集成了车辆、车载信号、车载通信的设备(见图5.1)。其故障包含了影响行车和乘客服务两个方面的故障。

图5.1

影响行车安全的重点部位,一是车下走行部,二是车载信号、通信的部分。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而言,列车速度低、自重小、载客少,又有固定场所每天进行车辆维修,因此,车下走行部故障不是行车安全的主要矛盾,其行车安全故障较为集中在车载信号、车门故障方面。其故障主要内容包括信号系统与车辆牵引制动系统各自独立计算动作逻辑不完全一致、车载信号系统与地面信号系统的通信可能存在中断、车门的机械装置产生磨损、卡涩、车门门控单元通信故障等,由此可能会形成较多的列车不明原因紧急制动、车载信号掉码、IATP无法启动、推荐速度为零、列车无法启动等问题,影响列车运行品质,更严重者,可能因客室门控单元故障或通信故障造成运行中意外开门,将影响乘客人身安全。这些故障大多数都可以通过司机的应急处置继续行车,但司机转为人工驾驶模式丧失列车自动安全防护功能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车辆PIS故障是影响车辆服务质量的主要故障,主要有黑屏、抖动、报站错误等,对行车安全没有影响。

车辆比较集中的故障说明该系统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需要对该系统进行专项检查、集中整治。由于车辆每天都有停止运营的维修时间,集中整治相比其他正线系统具有较大的优势。

(4)屏蔽门设备安全

屏蔽门是为了保障乘客人身安全,将站台与轨行区进行分隔的安全设备(见图5.2)。在地下车站为屏蔽门,将站台空间与轨行区空间完全隔开,不仅保障乘客安全,同时起到保护站台区卫生环境和节能的作用;在地面车站通常为安全门,高度在1.5~1.8m,仅将乘客阻隔在轨行区以外,没有将站台空间与轨行区空间完全隔离。

图5.2

由于地铁车辆与大地一般有60~120V的电位差,为防止大地与电客车的电位差对乘客造成伤害,将屏蔽门设备与钢轨连接,保证屏蔽门与车辆等电位。这样一来,站台与屏蔽门又有电位差,为防止跨步电压触电的危险,在站台与屏蔽门之间,加装0.9m宽的绝缘地板,同时屏蔽门与周围装饰材料应绝缘隔离,防止放电打火引起火灾。但目前大多数地铁屏蔽门与周围装饰材料没有进行绝缘,而是规定了距离间隔不少于2.5cm,受实际距离、空气湿度、电位差等实际情况影响,屏蔽门上盖板与周围装饰材料存在打火的情况,个别甚至存在发生火灾的危险。

由于屏蔽门与信号系统存在接口,因此,屏蔽门故障往往也直接影响到行车运行,在这一点上与电客车车门类似。

当车站屏蔽门向信号系统发出关闭锁紧状态信息时,信号系统允许电客车进入本站或在本站启动行车,否则信号系统将向电客车发出紧急制动命令,造成电客车意外制动,或无法启动,影响电客车正常运行。

屏蔽门也密切影响着人身安全。屏蔽门自身具备防夹功能,当屏蔽门关闭过程中触碰物体将立即打开重新关闭,以防止不慎将乘客夹在门中;屏蔽门端门尾部外侧有一条黄色警示灯带,用于司机观察是否有乘客滞留在屏蔽门与车门之间的空隙,防止将乘客遗留在屏蔽门与车门之间的窄小缝隙,造成人员伤亡。

(5)供电及接触网设备安全

供电及接触网设备直接关系到电客车运行供电,因此一旦发生影响行车的故障,其影响范围通常较广,影响时间也较长。因此,供电设备以及接触网设备的安全管理重点在加强设备维护、保障设备状态稳定,预防故障发生,制订应急预案确保设备故障时能够尽快恢复供电和行车。

供电以及接触网设备相关作业的安全管理也是这一类专业设备的安全管理重点。由于作业性质的特殊性,作业人员不仅需要相关培训上岗证,还需要相应的安全等级证、特种作业人员证(高压电工证、低压电工证、电缆试验证),电力调度人员还需要取得供电部门认可的电力调度证。

现场维修及操作要严格按照作业标准执行,杜绝违章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

一般每月均需用接触网检测车对接触网几何尺寸进行动态检查,发现故障按照级别集中整治。

(6)轨道设施安全

轨道是电客车运行的基础设备,同供电设备故障类似,一旦发生影响行车的故障,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需要关注的安全管理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线路季节性胀缩造成的线路几何尺寸变化将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因此,钢轨线路需要在夏季、冬季到来之前进行线路检查整治,提前进行应力放散,防止热胀冷缩引起的应力集中或几何尺寸变化。

②特殊区段(包括道岔区、小曲线等)需加强线路检查,防止地质灾害造成的线路病患或者特殊道床几何尺寸变化超差。

③夜间轨行区作业完毕后对轨道线路的检查,防止作业物料或工具遗留线路造成行车安全隐患。

④钢轨的紧固件需日常进行检查,防止紧固失效造成的严重影响;钢轨焊缝定期探伤检查,防止出现线路重伤。

⑤一般每月均需用轨道检测车对线路几何尺寸进行动态检查,发现故障按照级别集中整治。

(7)隧道安全

隧道提供了电客车运行的空间,其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要求很高,除非发生严重地质灾害或遭受严重意外事件,通常不会突发影响行车的隧道结构故障。但可能存在隧道防水失效、地质活动、地下水文变化等情况,导致隧道渗漏水、变形,从而影响行车安全。

近年来,隧道沉降变形监测逐步成为地铁隧道安全监控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监控隧道横向、垂向的变形以及轮廓尺寸变形,以便及时掌握地铁隧道变化状态,在其变形状况恶劣之前采取措施矫正。

(8)线路安装的其他设备

安装在线路上可能影响行车安全的设备,主要包括镟轮机、车辆动态检测设备、洗车机、车辆限界门等。

这一类设备的共同点主要是设备已经进入线路建筑限界,在非工作状态下没有侵入车辆限界,在工作状态下部分设备侵入车辆限界,如洗车机、镟轮机。镟轮机、洗车机在使用过程中,镟轮机的轮对夹具、刀具、靠尺,洗车机的刷头都会进入车辆限界范围。因此,这一类设备需要特别加强日常限界检查,防止设备活动部位意外侵入限界,或设备部件松脱侵入限界,造成行车事故。

镟轮机、洗车机在使用过程中,与车辆都有密切的配合要求,对于镟轮机来说重点是电客车移位、对位、牵出等环节的安全控制,防止出现人员呼唤应答不到位造成车辆移动时设备、人身配合失误产生伤害或设备冲撞损坏;对于洗车机来说,重点是列车通过速度、停车位置、刷头动作的安全控制。因此在设备使用时,需要加强作业过程的安全控制。

5.2.2 通用机械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要点

(1)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重点

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重点主要有以下两类:

①机械磨损造成设备配件失效或功能丧失,引发设备故障。

②机械设备的运动或静止部件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存在的危险,即当人接触或与静止设备做相对运动时可引起的危险。包括以下内容:

①切削刀具有刀刃。

②机械设备凸出的较长的部分,如设备表面上的螺栓、吊钩、手柄等。

③引起滑跌的工作平台,尤其是平台有水或油时更为危险。

设备处于运动状态时存在的危险,包括以下内容:

①设备运动部位与静止部位的接合处,如设备导轨的限位装置失效将导致设备运动部件脱出导轨。

②设备夹紧、紧固部件,如刀具的刀夹、工件的夹具松脱,将造成刀具或工件飞出伤人。

③机加工设备的切屑飞出伤人。

④人员误入设备活动行程范围造成伤害。

⑤人员靠近旋转的部件造成衣物、头发或手套被卷入伤害。

(2)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重点

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重点是用电安全的管理。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①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管理,依靠设备日常巡检和定期维护来保证设备状态正常,避免出现设备电气绝缘性能下降造成短路引起的火灾,或电路、元器件老化造成断路引起设备停止工作,尤其是安全监控类设备突然停止工作造成的安全隐患。

②人员操作、维护电气设备的作业安全管理,严格按照作业标准和安全规定执行,防止出现违章操作引起的人身和设备危害。如维护电气设备作业前,应切断电源,检查确认无电后再操作;作业的过程应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使用合格的安全工具;设备外壳需可靠接地。

【效果评价】

评价表

任务5.3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活动场景】

培训教室、工厂。

【任务要求】

学习了解特种设备的种类,以及不同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要点。

5.3.1 特种设备的概念

特种设备是指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及厂(场)内机动车辆8类设备以及这些设备的安全附件。

轨道交通行业主要的特种设备包括电梯、电扶梯、自动人行道、起重机、场内机动车辆、储风缸。其中,电扶梯的数量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维修、操作都需要取得相应证书。

5.3.2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要点

①购置特种设备时供应商应提供生产单位的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证明文件。

②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请具有检验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凭检验合格证明以及使用单位证明到属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注册。

③取得使用登记注册的特种设备使用到期后,应进行定期检验。

④特种设备的操作、维修、管理人员应取得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证。

⑤所有特种设备以及所属安全附件的检验必须是由具有检验资格的单位进行检验。经检验的设备及附件必须在有效期内才能使用。因此,设备管理部门通常都会提前做好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检验的安排,防止出现设备或安全附件过期的情况。

5.3.3 锅炉

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或有机热载体锅炉。

锅炉的管理还应重点注意以下锅炉安全附件的管理:

①安全阀。防止锅炉超压运行,压力超过就自动开启,压力正常后,安全阀自动关闭。安全阀须每年由具备相关资质的检验部门进行检验,每月由设备维保或使用部门进行一次手动试验。

②压力表。显示锅炉工作压力,提示操作人员采取措施。压力表应每半年进行一次校验。

③水位计(水位表)。监视锅炉的水位。锅炉缺水或满水都易引发事故,需锅炉工每班定时巡视水位计掌握锅炉水位的状况。

④高低水位报警装置。是水位计的自动监控装置,高水位或低水位时自动报警,可与锅炉的自动运行控制装置联接,实现报警时自动启动熄火保护等动作。在锅炉定期维护作业中应对报警装置进行报警试验。

除以上安全附件的管理以外,锅炉的水质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水质不达标容易产生水垢,水垢传热不良,造成锅筒受热不均,是造成锅筒内部管道裂缝的重要原因。

5.3.4 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见图5.3)。其范围规定为最低工作压力不小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不小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或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不小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不大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图5.3

承压锅炉的锅胆实质上就是压力容器,但两者的工作机理不同,因此,锅炉与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既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

①安全阀。防止压力容器超压运行,压力超过就自动开启进行卸压,压力正常后,安全阀自动关闭。安全阀一般每年定期校验,日常检查由压力容器操作人员进行手动试验。

②压力表。显示压力容器的实时工作压力,提示操作人员采取措施。压力表一般每年定期校验。

③爆破片。爆破片是人为设置的压力容器上最薄弱点,一旦压力容器超压,爆破片破裂,使压力下降,与安全阀不同是不能自动关闭,只能更换。

通常轨道交通行业使用的压力容器绝大部分是压缩空气储风缸,需要每天定时排污,去除压缩空气存留在储风缸底的积水,防止误将压缩空气中的积水带入使用压缩空气的设备,造成设备损坏。尤其是在冬季,需要加强排污,防止积水结冰,胀裂储风缸底部管道。

5.3.5 电梯

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如图5.4所示。

图5.4

图5.5

电梯安全保护装置是特种设备中最多的,乘人电扶梯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各种电气联锁和保护装置等。

5.3.6 起重机械

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见图5.5)。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不小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不小于1t,且提升高度不小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

起重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①极限位置限制器(限位)。限制吊钩升降范围超出允许范围,造成滚筒钢丝绳乱股;限制起重机大、小车运行超出轨道允许范围。

②缓冲器。用于限位装置失灵时,缓冲起重机大车的撞击。

③防风防爬装置。用于室外的门式起重机,防止大风吹移起重机。

④安全钩。带有防止吊索(绳)脱离吊钩的装置,防止起吊重物过程中吊索(绳)脱离吊钩造成事故。

⑤超载保护装置。用于起重保护,防止起重超载造成起重电机损坏的安全事故。

5.3.7 场(厂)内机动车辆

场(厂)内机动车辆是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见图5.6)。它主要包括叉车、电平运输车、电平(驾驶)清洁车等。

图5.6

由于场(厂)内机动车辆既可在厂区的道路上行驶,也可在作业场地行驶,操作灵活,尤其是在作业场地范围移动时,不容易引起其他人员的注意,相比较而言容易造成意外事故。因此,其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对驾驶人员的管理,一是驾驶人员必须取得特种设备操作证方可驾驶操作,二是严格实行场(厂)内限速要求。

①严格执行场内机动车定期检验制度。

②所有场内机动车驾驶、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定期检验操作证。

③严格按照场内机动车使用说明规定装载质量、限高、限宽标准使用,杜绝超高、超宽、超重使用设备。

④严格按照季节特点进行场内机动车的维修保养,按照说明书规定添加符合要求的燃料,确保机动车使用安全。

【效果评价】

评价表

项目小结

轨道交通行业设备安全管理内容繁杂,涉及的设备种类较多,了解掌握不同设备的功能对掌握其安全管理的要点有一定帮助。如果能够进一步学习了解不同设备的基本构成和原理则能够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设备安全管理的要点。

本项目重点讲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不同设备的安全管理要点,不仅分阶段重点说明不同阶段设备安全管理的侧重点,还按照行车设备、通用机械电气设备、特种设备等几类分别进行阐述,为设备使用、维护、管理等不同岗位人员提供了比较清晰的设备安全管理重点的指导。

思考与练习

1.简述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不同设备的作用。

2.影响行车安全的设备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行车的?

3.举例说明屏蔽门在什么情况下存在人身安全隐患。

4.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特种设备使用应遵守哪些法律法规。

5.收集轨道交通行业设备安全事故的案例,并进行简要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