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汽车空调系统的诊断与修复

汽车空调系统的诊断与修复

时间:2024-11-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掌握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程序和故障诊断方法,能够针对空调系统故障制定故障诊断程序,熟练使用诊断设备进行诊断并排除故障。对装有自动空调系统的汽车还要结合系统自诊断,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确定故障部位并进行排除。我们可根据压力的变化情况,进一步诊断出系统可能出现故障的原因及部位。空调的正常值要达到检测标准要求。

学习单元1.3 汽车空调系统的诊断与修复

学习目标

掌握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程序和故障诊断方法,能够针对空调系统故障制定故障诊断程序,熟练使用诊断设备进行诊断并排除故障。

汽车空调系统比较复杂,要进行故障诊断,一要全面理解整个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二要熟练使用诊断设备,三要重视空调系统故障诊断的特殊性,四要掌握科学的诊断程序和方法。

1.3.1 汽车空调系统的诊断

汽车空调故障的诊断方法很多,有基本诊断法、压力表诊断法、故障表诊断法、流程图诊断法等。

1.基本诊断方法

基本诊断方法是指根据看、听、摸等方式直观感觉到故障的部位。

1)看

除观察仪表盘上的压力、水温、油压等性能指示灯外,还应重点查看以下部位:

(1)检查压缩机驱动皮带,要求松紧适宜。可用两个手指压皮带中间部位,能压下7~10mm为宜。

(2)检查压缩机皮带是否歪斜,压缩机在发动机上安装是否牢固。

(3)检查冷凝器表面是否脏污、变形,与水箱之间是否有杂物。

(4)检查蒸发器和空气过滤网是否干净和通风良好。

(5)检查制冷系统管路、接头及组件表面有无油迹。如有油迹,一般是制冷剂出现渗漏。

(6)检查制冷管路是否有擦伤或变形等。

(7)从视液窗查看制冷剂的多少。

①如果从视液窗看到的很清晰,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系统内无制冷剂,二是制冷剂过量。区别两者可通过检查出风口温度或冷凝器温度判别。

②如果从视液窗看到机油条纹,说明系统内没有制冷剂,运行时油滴痕迹留在了视窗上。这种情况往往是制冷剂泄漏后的表现。

③如果视窗里有气泡出现,说明制冷剂不足。气泡呈泡沫状,表示制冷剂严重不足。在制冷剂充足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气泡,这是由于制冷剂内含有潮气,此时应更换储液干燥器。

④如果向冷凝器喷水后,不见视窗内出现气泡,说明制冷剂量过多。如图1-3-1所示。

img43

图1-3-1 观察视液窗

2)听

一是听取驾驶员对故障原因的说明,二是监听设备有无不正常噪声。当接通空调开关,压缩机开始工作时,发动机声音稍微增大,可视为正常。耳听压缩机、送风机、排风机是否有异常声音。作为维修人员,还应当仔细了解、听取驾驶人员对故障现象的描述。

3)摸

开启制冷系统15~20min后,用手触摸系统部件,感受其温度。

(1)压缩机进、排气管,应有明显温差。

(2)冷凝器进、出口管应有温差,出口管温度应低于进口处温度。

(3)储液干燥器进、出口温度的比较:进口温度与出口温度相等时,表示冷气系统正常;进口温度低于出口温度时,表示制冷剂不足;进口温度高于出口温度时,表示制冷剂过多。

(4)膨胀阀进、出口温差明显。

(5)利用手感,比较车箱冷气栅格吹出的冷风凉度及风量大小。

注意,在用手触摸高压区部位时要防止烫伤。如果压缩机高、低压侧之间没有明显温差,则说明制冷剂泄漏严重。

4)测

通过看、听、摸这些过程,只能发现不正常的现象,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故障,还要借助于压力表对制冷系统进行测试。对装有自动空调系统的汽车还要结合系统自诊断,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确定故障部位并进行排除。

通过看、听、摸、测量等手段分析故障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可较快地排除空调系统故障,下面用两个例子分析这种诊断方法。

2.用歧管压力表诊断

基本检查只是一种对系统直观、外表的检查,它并没有反映出系统内部循环的情况,而制冷系统工作时,内部压力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压力与温度是密切相关的,这正是进行仪表诊断的依据。我们可根据压力的变化情况,进一步诊断出系统可能出现故障的原因及部位。对于制冷系统而言,歧管压力表组是最常用的工具。

1)诊断方法

用歧管压力表组测量系统压力时,首先将压力表组的高、低压手动阀关闭,然后将压力表组的高、低压软管分别连接到系统的高、低压检修阀上,并利用系统内制冷剂压力排除管内空气。启动空调系统,待压力表指示稳定后即可读取压力值。

2)诊断标准

R134a制冷剂空调系统压力正常范围:

表读数:低压侧 0.15~0.25MPa;

高压侧 1.37~1.57MPa。

R12制冷剂空调系统正常工作压力范围:

表读数:低压侧 0.15~0.20MPa;

高压侧 1.45~1.50MPa。

根据车型不同,测试工况不同,压力范围略有差异。

3)用压力表组判断、分析系统故障

(1)制冷不足。

①故障现象:高、低压侧的压力都偏低,从玻璃观察窗内看到有连续的气泡出现,高压管温热、低压管微冷。

②故障原因:制冷剂充注不足或系统某些部位发生渗漏。

③故障诊断与排除:充入适量的制冷剂或用检漏仪查找渗漏部位,并予以修复。

(2)系统中有水分。

①故障现象:工作期间,在低压侧压力有时正常,有时指示真空;高压侧压力指示正常,有时稍高;间歇性制冷,最后不制冷。

②故障原因:干燥剂吸湿能力达到饱和;制冷循环系统内在膨胀阀(或孔管)处结冰,阻滞了制冷剂的流动,导致不制冷;当冰融化后,系统又恢复到正常状态。

③故障诊断与排除:干燥剂处于饱和状态,更换储液干燥器或干燥剂。反复抽真空,排除系统中的水分,然后注入适当数量的新制冷剂。

(3)制冷剂循环不良。

①故障现象:高压和低压侧压力都偏低;从储液干燥器到主机组的管路都结霜;制冷不足。

②故障原因:储液干燥器堵塞,阻滞了制冷剂的流动。

③故障诊断与排除:更换储液干燥器。

(4)制冷剂不循环。

①故障现象:低压侧压力指示真空,高压侧压力指示太低;膨胀阀或储液干燥器前后管路上有露水或结霜;不制冷或间歇制冷。

②故障原因:系统中有水分或污物阻滞了制冷剂的流动;膨胀阀感温包破裂导致阀门关闭,使制冷剂无法流动。

③故障诊断与排除:检查膨胀阀并清理脏物,若感觉温包破裂,应更换膨胀阀。更换储液干燥器;抽真空并充注适量制冷剂。

(5)制冷剂过多或冷凝器散热不良。

①故障现象:低压侧和高压厕压力均偏高;即使发动机转速快速升高或降低,通过观察窗也见不到气泡;制冷不足。

②故障原因:系统中制冷剂过量;冷凝器散热不良。

③故障诊断与排除:若制冷剂过量使制冷能力下降,应适当排放部分制冷剂;若冷凝器表面脏污或与散热器间夹有杂物、风扇电机存在故障导致冷凝器散热不良,应清洁冷凝器,检查风扇电机的运转情况。

(6)系统中有空气。

①故障现象:高压侧和低压侧压力都太高;低压管路发热;在储液器的观察窗内出现气泡;制冷效果不好。

②故障原因:由于抽真空作业时不彻底,使系统中残存部分空气。

③故障诊断与排除:彻底抽真空,重新充注适量新制冷剂;检查压缩机油是否变脏或不足,应更换或添加。

(7)膨胀阀安装不正确或感温包有故障(开度不合适)。

①故障现象:高压侧和低压侧压力都太高;在低压侧管路结霜或有大量露水;制冷不足。

②故障原因:膨胀阀存在故障或感温包安装不正确。

③故障诊断与排除:由于膨胀阀开度过大,导致向蒸发器高低压侧都流入过量制冷剂,应检查膨胀阀的工作情况以及膨胀阀上感温包的安装位置。

(8)压缩机故障。

①故障现象:低压侧压力太高;高压侧压力太低;无冷气吹出。

②故障原因:压缩机磨损严重,阀门渗漏或损坏。

③诊断与排除:拆检压缩机,视情修复或更换。

3.用故障诊断表分析诊断

制冷系统的故障,经常用系统内各部位的压力进行分析,制冷效果、制冷剂泄漏也是分析事故的重要依据。电气系统方面的故障常表现为:电气元件损环、保险丝烧断、触头接触不良、过载烧坏、电动机不工作等,这些故障使制冷循环停止工作,并且常伴有异味、过热等现象;机械元件出现异常一般为压缩机、风机、皮带轮、离合器、膨胀阀、轴封、热交换器、轴承、阀片等出现故障。表1-3-1列出了汽车空调常见故障以及以压力、温度、视镜为准进行的分析,判断故障时可作参考。

表1-3-1 空调故障及故障分析

img44

根据故障类型,可以依照图表快速找出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取暖系统的故障与排除

取暖系统的故障与排除如表1-3-2所示。

表1-3-2 取暖系统的故障与排除

img45

(续表)

img46

2)制冷系统的故障与排除

制冷系统的故障与排除如表1-3-3所示。

表1-3-3 制冷系统的故障与排除

img47

(续表)

img48

(续表)

img49

1.3.2 汽车空调系统的修复

当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有故障时,需要对制冷系统进行压力检测、泄漏检查等,在检修或更换某一部件时,制冷剂需要释放或回收。当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经检修或安装完毕后,还要对制冷系统进行压力检查、泄漏检查,排除系统的内水和空气(抽真空),加注冷冻油,充注冷冻剂。

所以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维修操作技能主要包括两检四维护:即检测系统压力、检测渗漏、排空、抽真空、充注制冷剂、加机油等。

1.系统压力检测

使用歧管压力表检测空调系统高、低压侧的压力值,安装压力表到高低压侧检修阀或气门阀后,双阀关闭可以检测空调高低压侧的压力。

1)检测步骤

(1)将压力表组表阀与空调制冷系统压缩机高压检修阀、低压检修阀连接。连接时,先关闭高、低压手动阀,并在接好后,排除胶管内的空气,否则管内空气会跑到制冷系统内。

(2)起动发动机,使压缩机的转速保持在2 000r/min;置空调控制板上的功能选择键在“Max”(或A/C)位置,温度键于“Cool”位置,风扇键于“Hi”位置。

(3)将一根玻璃温度计放进中风门空调出风口(检测空调冷风温度),而将干湿温度计放在车内空气循环进气口处(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湿温度计的球部要包覆饱蘸水的棉花。

(4)空调系统至少要正常工作15min后,才能进行检测工作,记录数据。空调的正常值要达到检测标准要求。

2)检测标准

环境温度:21~32℃下,空调冷风温度:1~10℃。

R134a制冷剂空调系统压力正常范围:

表读数:低压侧 0.15~0.25MPa;

高压侧 1.37~1.57MPa。

R12制冷剂空调系统正常工作压力范围:

表读数:低压侧 0.15~0.20MPa;

高压侧 1.45~1.50MPa。

歧管压力表读数如图1-3-2所示。

img50

图1-3-2 歧管压力表读数

注:根据车型不同、测试工况(发动机转速、蒸发器入口温度)不同,压力范围略有差异。详见随车制造商手册,此处仅作参考。

3)空调制冷系统检漏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检漏方法常用的有目测检漏法、肥皂泡检漏法、染料检漏法、检漏灯检漏法、电子检漏仪检漏法、抽真空检漏法(负压检漏)和加压检漏法(正压检漏)等几种。

(1)目测检漏法:是指用肉眼查看制冷系统(特别是制冷系统的管接头)部位有否润滑油渗漏痕迹的一种检漏方法。因为制冷剂通常与润滑油(冷冻机油)互溶,所以在泄漏处必然也带出润滑油,因此,制冷系统管道有油迹的部位就是泄漏处。若发现在某处有油污渗出,可进一步擦拭后再检查,如仍有油污渗出,即是泄漏。

(2)皂泡检漏(肥皂液检漏)法:是指在检漏时,对施加了压力的制冷系统,用毛刷或棉纱蘸肥皂液涂抹在被检查部位,察看被检查部位是否有气泡产生的一种检漏方法。若被检查的部位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这个部位是泄漏点。肥皂水检漏法简便易行,而且很有效,但操作比较麻烦,维修工采用此法检漏时,要求一定要细致、认真。

(3)染料检漏(着色检漏)法:确定泄漏点或压力漏点,把黄色或红色的颜料溶液通过表座引入空调系统的检漏方法,是个理想的方法。染料能指出漏点的准确位置,因为漏点周围会有红色和黄色2种染料积存,并且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有的制冷剂中含有染料,如杜邦公司生产的加有红色染料的制冷剂R12,名称为Dytel,其注入空调系统方法和注入R12完全一样。

①准备工作:将压力表组接入系统,放掉系统中的制冷剂;拆下表座中间软管换接一根长152mm、两端带坡口螺母的铜管;铜管的另一端和染料容器相接,中间软管的一端也接在染料容器上,而另一端则和制冷剂罐接通。

②染料进入系统:起动发动机并怠速运转,调整控制器到最凉位置;缓和地打开低压侧手阀,使染料进入系统;向系统充注制冷剂,应为实际量的一半。让发动机连续运行15min,然后关闭发动机和空调系统。

③观察系统:观察软管和接头是否有染料溶液泄漏现象,如果发现漏点,按要求修理。染料可以保留在系统内,对系统无害。

着色检漏是采用着色剂代替肥皂液检漏的方法,前面已经提到过。

(4)检漏灯检漏法:是指在检漏时,利用卤素与吸入的制冷剂燃烧后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进行检漏的一种方法。

泄漏量少时,火焰呈浅绿色;泄漏较多时,火焰呈蓝色;泄漏量很大时,火焰呈紫色。

(5)电子检漏仪检漏法:检查时,应当遵照电子检漏仪制造厂家的有关规定。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转动控制器或敏感性旋钮至断开(OFF)或0位置。

②电子检漏仪接入规定电压的电源,接通开关。如果不是用电池供电,应有5min的升温期。

③升温期结束后,放置探头于参考漏点处进行标定,调整控制器和敏感性旋钮至检漏仪有所反应为止,移动探头,反应应当停止,如果继续反应,则是敏感性调整得过高,如果停止反应,则是调整合适。

④移动寻漏软管,依次放在各接头下侧,还要检查全部密封件和控制装置。

⑤断开与系统连接的真空软管,检查真空软管接头处有无制冷剂蒸气。

⑥如发生漏点,检漏仪就会出现像放置在参考漏点处的反应状况。

⑦探头和制冷剂的接触时间不应过长,也不要把制冷剂气流或有严重泄漏的地方对准探头,否则会损坏探测仪的敏感元件。

这里要注意压缩机主轴轴封的泄漏问题。到目前为止,汽车空调压缩机的主轴轴封泄漏制冷剂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如果用精密的电子检漏仪调整到最灵敏档,总能发现压缩机的轴封有微量的R12泄漏出来。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判定其不属于正常泄漏?目前最通常的判断是:将电子检漏仪的灵敏度调整到每年为15g泄漏量即报警。如果小于15g/年,则认为是允许的,不会妨碍空调系统工作。这个泄漏量用卤素检漏灯是不能检出的。卤素检漏灯在每年泄漏量为48g时,不能检出;每年为288g时,其火焰微绿色;每年泄漏量为384g时,火焰颜色变为淡绿色。很明显,若轿车空调系统的制冷量每年漏量为200g,其制冷性能已经严重受损而不能正常工作。所以,这里可以明白,汽车空调检漏的可靠方法是用电子检漏仪和肥皂泡法,卤素检漏灯只能作为辅助检查,不能作为出厂的质量检漏工具。

(6)加压检漏(正压检漏)法:是指将1.5~2MPa压力的氮气、二氧化碳或混有少量制冷剂的氮气、二氧化碳,或者等介质加入制冷系统中,再用肥皂水或卤素检漏灯进行检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全部漏光时的检漏。要注意的是,在高压条件下操作时尽量不要用空气压缩机加压或制冷系统本身的压缩机加压,因为这样会使制冷系统带入一部分水分。

(7)抽真空检漏(负压检漏)法:抽真空检漏,通过做气密性试验法进行检漏,是对制冷系统抽真空以后,保持一段时间(至少60min),观察系统中的真空压力表指针是否移动(即指针是否发生变化)的一种检漏方法。要指出的是,采用这种方法检漏,只能说明制冷系统是否有泄漏,而不能确定泄漏的具体部位。

2.制冷剂排空

制冷剂排空是指将制冷系统内制冷剂排出。制冷剂排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传统排空法;另一种是回收排空法,如利用制冷剂加注、回收多功能机进行回收等。回收处理后的制冷剂可继续使用。

1)传统排空方法

传统排空方法如图1-3-3所示。操作如下:

img51

图1-3-3 制冷剂排空

1—低压管;2—手柄;3—低压表;4—高压表;5—表阀;6—高压管;7—维修软管;8—集油罐;9—吸气阀;10—排气阀

(1)把歧管压力表组连接到系统的高、低压检修阀上。

(2)起动发动机并使转速维持在1 000~1 200r/min,并运行10~15min。

(3)风扇开至高速运转,将系统中所有的控制开关都放到最冷位置使系统达到稳定状态。

(4)把发动机转速调到正常怠速状态。

(5)关闭空调的控制开关,关闭发动机。

(6)慢慢打开歧管压力表组上的低压手动阀,让制冷剂缓缓从中间软管流入回收装置中。等压力下降到350kPa时,再慢慢拧开高压手动阀,以防止冷冻机油被带出。

(7)歧管压力表组的高、低压力表指示为零,说明系统内制冷剂已排空。

2)回收排空法

制冷剂的放卸回收、净化循环使用工作过程如下:

用表阀系统将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引入回收到储液瓶。其中,高压阀连接压缩机排气管,低压阀连接压缩机吸气管。表阀的中间接口连接φ60mm×100mm的钢瓶。钢瓶的底部有一个截止阀,用来放卸制冷剂带出的润滑油(冷冻机油)。降压时,先慢慢拧开高压手动阀,让制冷剂徐徐流出而尽量不带出冷冻机油。当压力下降到350kPa时,再慢慢拧开低压手动阀,让制冷剂经降压、除酸、干燥、过滤等工序处理后,重新压缩、冷凝、液化,装入储液瓶中。

在此过程中,对生成的酸性物质的清除,常采用中和法或膜处理方法,使酸性物质自动分离;对混入制冷剂中的水分清除采用分子筛吸附,使制冷剂的含水量降低到可重新使用的标准(含水量0.001%);对不溶杂质(如铁屑、油污、灰尘等),可采用空调用的过滤装置加以清除。

3)注意事项

(1)回收场地应通风良好。不要使排出的制冷剂靠近明火,以免产生有毒气体。

(2)制冷剂排出而冷冻润滑油并非全部排出,因此应测定排出的油量,以便补充。

3.空调制冷系统抽真空

抽真空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排除制冷系统内残留的空气和水分;二是还可进一步检查验证系统的密闭性,为向系统内充注制冷剂作好准备。实际上抽真空并不能直接把水分抽出制冷系统,而是压力降低后水的沸点也降低了,水汽化成水蒸气而抽出系统外。

抽真空管路连接如图1-3-4所示。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img52

图1-3-4 空调制冷系统抽真空

(1)将歧管压力表的两根高、低压软管分别接在高、低压侧气门阀上,将其中间软管与真空泵相连接。

(2)打开歧管压力表上的高、低压手动阀,启动真空泵,观察低压表的指针,应该有真空显示。

(3)连续抽5min后,低压表应达到0.03MPa(真空度),高压表略低于零,如果高压表不能低于0刻度,表明系统内有堵塞,应停止,修复后,再抽真空。

(4)真空泵工作15min后,低压表指针应在0.01~0.02MPa之间。如果达不到此数值,这时应关闭高、低压手动阀,观察低压表的指针,如果指针上升,说明真空有损失,系统有漏点,应停止,修复后才能继续抽真空。

img53

图1-3-5 高压端充注法

(5)系统压力接近于真空时,关闭高、低压手动阀,保压5~10min。如低压表指针不动,则开启真空泵,打开高、低压手动阀,继续抽真空,抽真空的时间不得少于30min,如时间允许,可再长些。

(6)抽真空结束时,先关闭高、低压手动阀,再关闭真空阀,最后关闭真空泵电源,其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制冷系统。这样,就可以向系统中充注制冷剂或加注冷冻机油。

4.制冷系统充注制冷剂

在制冷系统经过抽真空并确认没有泄漏后,可开始对系统充注制冷剂。

充注方法主要有三种:

1)从高压端充注

充注的是液态制冷剂,将制冷剂罐倒立、压缩机停转,它是靠制冷剂罐内与系统之间的压差与位差进行充注的,这种方法适合于系统内抽过真空而无制冷剂的情况,可完全充注。它的特点是速度快。操作如下:

(1)如图1-3-5所示,将歧管压力表组与系统检修阀、制冷剂罐注入阀、制冷剂罐连接好。

(2)用制冷剂排除连接软管内的空气,具体方法是:先关闭高、低压手动阀,打开制冷剂瓶罐上的阀门,然后使用压力表组上的放气阀或者拧松软管接头。当软管排出制冷剂气体后,一般是3~5s,迅速拧紧软管接头。

(3)将制冷剂罐倾斜倒置于磅秤上,并记录起始质量。如果使用小罐,则记录小罐瓶数。

(4)打开制冷剂瓶罐上阀门,然后缓慢打开高压手动阀,将制冷剂注入系统内,当磅秤指示到达规定质量时,迅速关闭制冷剂阀门。

(5)关闭高压手动阀,充注结束。

注意:高压端充注制冷剂时,严禁开启空调系统,也不可打开低压手动阀。

2)从低压端充注气态制冷剂

将制冷剂罐正立、压缩机工作。这种方法适合于向系统内补充少量制冷剂的情况(补充充注)。操作如下:

(1)如图1-3-6所示,将歧管压力表组与系统检修阀、制冷剂罐连接好。

img54

图1-3-6 低压端充注法

(a)轿车充注 (b)大客车充注

(2)用制冷剂排除连接软管内的空气。

(3)将制冷剂罐直立于磅秤上,并记录起始质量。如果使用小罐,则记录小罐瓶数。

(4)打开制冷剂罐阀门,然后打开低压手动阀,向系统充注气态制冷剂。

(5)起动发动机并将其转速调整在1 250~1 500r/min,接通空调开关,把风机开关开至最大、把温度控制开关调到最低。

(6)当制冷剂充至规定质量时,先关闭低压手动阀,然后关闭制冷剂阀门。

(7)关闭空调开关,停止发动机运转,迅速将高、低压软管从检修阀上拆下。

注意:低压端充注时,瓶罐应为直立,高压手动阀处于关闭位置。

3)高低压端综合充注

高低压端综合充注时先从高压端气门阀充注一定量液态制冷剂,然后起动发动机,空调制冷系统工作,再从低压端气门阀吸入补足制冷剂量,这种方法充注制冷剂的速度较快,不需要其他的专用仪器,一般汽车修理厂都采用这种方法。

此外,按空调系统运行状态分有系统停开下充注(高压充注)法和系统运行下充注(低压充注)法。按充注制冷剂罐的大小分有充注制冷剂有小罐充注(1磅罐充注)法和大罐充注法。1磅罐实际上只含396.9g制冷剂;大罐名义上含有4.5、6.8、11.3、13.6、22.7和65.8kg制冷剂的容器罐。按充注制冷剂的形态分还有液体充注(制冷剂罐倒置)法和气体充注(制冷剂罐正置)法。

4)制冷剂充注量

制冷剂充注量是否合适可从以下几方面观察:

(1)压力表观察:如R12制冷剂系统,发动机转速为2 000r/min,风机转速为最高档,气温为21~32℃时,系统内低压侧压力应为0.15~0.20MPa,高压侧压力应为1.45~1.50MPa。R134a制冷剂系统,系统内低压侧压力应为0.15~0.25MPa,高压侧压力应为1.37~1.57MPa。

(2)储液干燥器上视液窗观察:系统工作时视液窗内清亮、无气泡,可观察到有液体流动。

(3)系统中制冷剂的数量及观察窗所对应的征兆如表1-3-4所示。

表1-3-4 系统中制冷剂的数量及观察窗所对应的征兆

img55

(4)参照厂方提供的手册加注。表1-3-5列出几种车型制冷剂加注量,仅供参考。

表1-3-5 冷剂加注量

img56

(续表)

img57

5)注意事项

(1)由于目前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常用制冷剂有R12和R134a两种,因此,加注前首先要查明系统所用制冷剂类型。

(2)加注制冷剂前注意排空连接软管内的空气,特别是用小罐加注时,每次换罐后都要对连接软管内空气进行排空。

(3)加注后,拆卸软管时应注意防止软管内残留的制冷剂损伤眼睛及皮肤。

5.加注冷冻机油

1)压缩机冷冻机油油量的检查

压缩机冷冻机油油量的检查方法一般有两种:

(1)观察视镜。通过压缩机上安装的视镜玻璃,可观察冷冻机油量,如果压缩机冷冻机油面达到观察高度的80%位置,一般认为是合适的,如果油面在这个界限之下,则应添加冷冻机油;如果在这个位置之上,则应放出多余的冷冻机油。

(2)观察油尺。未装视镜玻璃的压缩机,可用量油尺检查其油量。这种压缩机有的只有一个油塞,油塞下面有的装有油尺,有的没有油尺,需要另外用专用油尺插入检查。观察油面的位置是否在规定的上下限之间。

2)添加冷冻机油

添加冷冻机油一般可在系统抽真空之前进行,添加方法有:

(1)直接加入法:将冷冻机油装入干净的量杯里,从压缩机的旋塞口直接倒入即可,这种方法适合于更换蒸发器、冷凝器和储液干燥器时采用。

(2)真空吸入法。

①首先将系统抽真空到100kPa。

②准备一带刻度的量杯并装入稍多于所添加量的冷冻机油。

③关闭高压手动阀及辅助阀门,将高压软管一端从歧管压力表组上卸下,并插入量杯中,如图1-3-7所示。

④打开辅助阀门,油从量杯内被吸入系统。

⑤当油面到达规定刻度时,立即关闭辅助阀门。

⑥将软管与歧管压力表组连接,打开高压手动阀,启动真空泵,先对高压软管抽真空,然后打开辅助阀门对系统抽真空。

img58

图1-3-7 冷冻机油加注方法

1—低压表;2—高压表;3—高压手阀;4—低压检修阀;5—高压检修阀;6—辅助阀门;7—高压管路;8—真空泵;9—低压手阀;10—冷冻机油

3)冷冻机油添加量

(1)系统新加油量。新装汽车空调系统中,只有压缩机内装有冷冻润滑油,油量一般为280~350g。不同型号的压缩机的充油量也不同,具体可查看供应商手册。表1-3-6列出几种常见压缩机充油量,仅供参考。

表1-3-6 几种常见压缩机的冷冻机油量

img59

(2)补充油量。维修当中,如果更换了系统部件或管路,由于这些部件中残存有冷冻机油,因此,在更换的同时应当向系统内补充冷冻油,其补充量可参考表1-3-7。

表1-3-7 冷冻机油补充量

img60

如果更换压缩机,新压缩机内原有油量应减去上述部件残存油量上限之和。

6.维修操作注意事项

(1)作业环境:检修空调时注意清洁和防潮,一定要防止污物、灰尘和水分进入制冷系统,要把机组周围和接头附近清洁干净,避免在雨天维修作业。

(2)制冷剂的使用:保存和搬运制冷剂时,应按其要求存放,不要用火烤钢瓶,也不能把它放置在太阳能直接照射到的地方。制冷剂应存放在低于40℃以下的阴凉地方。制冷剂不能接触人体,否则会引起冻伤。操作时不可靠近面部,而且必须带上护目镜和手套。万一制冷剂接触到眼睛和皮肤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清洗,并给皮肤表面涂上凡士林。如果面积大时,应立即送往医院。

制冷剂R12本身无毒,但在燃烧之后就会产生有毒气体。维修时不能在有火焰的密闭室内使用制冷剂。

(3)制冷系统管路操作:拆卸制冷系统管路时,应立即将系统管口或接头封住,以免潮气或灰尘进入。清洁管路时应用高压氮气冲洗。管接头的密封圈是一次性的,每次检修时都应该更换。拧紧或松开管接头时,应使用两个扳手。

汽车空调制冷管路的连接一定要牢固可靠,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但又不能拧得过紧而损伤螺纹,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材质、不同的管径按照拧紧力矩的要求操作。

1.3.3 汽车空调系统部件的检修

汽车空调系统部件的检修在空调的日常作业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其中主要包括压缩机及其他总成的检修。

1.压缩机的检修

1)压缩机的常见故障

汽车空调系统的大多数运动件都在压缩机上,因此压缩机的检修量最大。一般压缩机常见的故障有卡住、泄漏、压缩机不制冷和噪声过大四种。

2)压缩机的检修

压缩机发生故障时,虽然大多数都能修复。但由于压缩机零配件不多,而且装配精度要求高,需要专用装配工具和夹具。所以许多汽车修理厂以检测判断故障为主,只对压缩机轴封泄漏和异响进行维修。

压缩机就车诊断:起动发动机,保持1 250~1 500r/min,把歧管压力表接入制冷系统中,打开空调A/C开关,风扇开到最大位置,触摸压缩机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正常情况应是进气口凉、排气口烫,两者之间的温差较大。如果两者温差小,再看歧管压力表,表上显示高低压相差不大,则说明压缩机的工作不良,应拆下修理;如果压缩机较热,再看歧管压力表,表上显示低压侧压力太高,高压侧压力太低,则说明压缩机内部密封不良,应更换压缩机;如果制冷系统的高、低压都过低,则说明系统内部的制冷剂过少,应进行检漏;如果是压缩机出现泄漏,则应更换或修理。压缩机正常运转,发出轻脆均匀的阀片跳动声,如果出现异响,应判断异响的来源,进行修理。

2.其他总成零部件的检修

1)冷凝器的检修

常见故障是外面脏污、导管内部出现脏堵以及泄漏等。用前面所讲述的检漏方法检查冷凝器的泄漏情况。如果是冷凝器进、出口处出现泄漏,可能是密封圈老化出现泄漏,需要紧固或换密封圈;如果是冷凝器本身泄漏,则应拆下进行修理。检查冷凝器的外观,看冷凝器外表面有无污垢、残渣翅片是否倒伏,如果有则会造成冷凝器散热不良。

用歧管压力表检查冷凝器内部有否脏堵,如果发现压缩机高压过高,不能正常制冷,冷凝器导管外部有结霜或下部不烫的现象,则说明导管内脏堵或因外部压瘪而堵塞。

2)蒸发器的检修

常见故障也是脏污、脏堵、泄漏等。

(1)检查蒸发器外表是否有积污、异物。用高压水或压缩空气清洗表面积污、异物。

(2)检查蒸发器是否泄漏。如果发现泄漏,需找出漏点进行焊补。

(3)看蒸发器本身是否损坏。观察排水管是否有水流出,检查里面是否清洁、畅通。

(4)安装时,注意入口和出口切勿接错,温控元件或感温包要牢固地装在合适的位置,膨胀阀的感温包敷好保温材料。如果是更换新的蒸发器,必须加一定量的冷冻机油。

3)膨胀阀的检修

(1)膨胀阀开度过大,制冷剂系统中高、低压均高。可调整调节螺栓,减小开度。

(2)膨胀阀开度过小,高压侧压力高,低压侧压力低。可调整调节螺栓,增大开度。

(3)膨胀阀入口滤网阻塞。可拆出清洗,烘干装回。

(4)膨胀阀的阀口处黏卡、脏堵。可拆下用制冷剂冲洗,后加机油润滑,也可换新。

(5)膨胀阀冰堵。先排空制冷系统,然后抽真空,重新加注制冷剂。

(6)感温包、毛细管破裂、失效。更换新的膨胀阀。

(7)感温包位置不当,固装不牢。应重新安装固定。注意膨胀阀应垂直安装。

4)储液干燥器的检修

储液干燥器常见的故障是泄漏、脏堵和失效。

(1)用检漏仪检查储液干燥器的接头处与易熔塞有无泄漏。如果两端的接头泄漏,则应紧固其接头或更换密封圈,无需拆下储液干燥器。

(2)检查储液干燥器的外表是否脏污、观察孔上是否清洁。

(3)用手感觉储液干燥器进出口的温度。如果进出口温差很大,甚至出口处出现结霜的现象,说明罐中的干燥剂散开、堵塞管路,应更换储液干燥器。

(4)检查膨胀阀,如果出现冰堵,说明制冷系统中有水,储液干燥剂失效,应更换。

(5)安装时应该垂直安装。

(6)储液干燥器在空调安装过程中,应该最后一个接入制冷系统中,并且马上抽真空,防止空气进入干燥器。

案例分析

案例:空调长时间运行后,制冷效果不良。

车型:别克凯越。

症状:新车空调长时间运行后,空调制冷效果不好。

诊断:根据经验,新车空调长时间运行后制冷效果不良,一般是由管路中有结冰的现象造成的。经询问车主,在前一段时间车辆发生过碰撞,当时由于条件限制在当地的小维修厂更换了冷凝器,因此怀疑是制冷剂质量问题造成的阻塞,需更换制冷剂。

修复:更换了制冷剂并添加了制冷剂润滑剂后,故障排除。

分析:新车空调系统一般不会出现故障,如果出现故障要详细地询问故障现象并了解可能造成此故障的原因,一般车辆发生故障一定要到大型的维修厂或4S店去维修,如果迫于条件不得不到小厂维修,事后也要到正规维修厂复查。

测试习题

一、填空题

1.汽车空调故障诊断方法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等。

2.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维修操作技能主要包括:两检四维护,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空调系统制冷剂的排空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方法。

4.压缩机冷冻机油油量的检查方法一般有两种,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添加冷冻机油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二、判断题

1.检查压缩机驱动皮带时,要求松紧适宜。可用两个手指压皮带中间部位,能压下7~10mm为宜。     ( )

2.高、低压侧的压力都偏低,从玻璃观察窗内看到有连续的气泡出现,高压管温热、低压管路微冷。说明管路中有水分 ( )

3.保存和搬运制冷剂时,应按其要求存放,不要用火烤钢瓶,也不能把它放置在太阳能直接照射到的地方。     ( )

4.制冷剂R12有毒,因此,维修时不能在密闭室内使用制冷剂。      ( )

5.制冷剂回收场地应通风良好,不要使排出的制冷剂靠近明火,以免产生有毒气体。      ( )

三、问答题

1.引起制冷效果差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2.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检漏方法常用的有哪些?

3.简述常用排空法的步骤。

4.储液干燥器的检修包括哪些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