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汽车空调系统的检测

汽车空调系统的检测

时间:2024-11-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检漏方法常用的有目测检漏法、皂泡检漏法、染料检漏法、检漏灯检漏法、电子检漏仪检漏法、抽真空检漏法和加压检漏法等几种。这种方法常用于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全部漏光时的检漏。抽真空的目的是排除制冷系统内残留的空气和水分,同时也可进一步检查系统的密闭性,为向系统内充注制冷剂做好准备。当软管排出制冷剂气体后,迅速将软管与检修阀连接,并关闭高压手动阀。

8.7 汽车空调系统的检测

8.7.1 空调系统的检漏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检漏方法常用的有目测检漏法、皂泡检漏法、染料检漏法、检漏灯检漏法、电子检漏仪检漏法、抽真空检漏法和加压检漏法等几种。

1.目测检漏

目测检漏法是指用肉眼查看制冷系统(特别是制冷系统的管接头)部位有否润滑油渗漏痕迹的一种检漏方法。因为制冷剂通常与润滑油(冷冻机油)互溶,所以在泄漏处必然也带出润滑油,因此,制冷系统管道有油迹的部位就是泄漏处。

2.皂泡检漏(肥皂水检漏)

皂泡检漏是指在检漏时,对施加了压力的制冷系统用毛刷或棉纱蘸肥皂水涂抹在被检查部位,察看被检查部位是否有气泡产生的一种检漏方法。若被检查的部位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这个部位是泄漏处(点)。肥皂水检漏法简便易行,而且很有效,但操作比较麻烦,维修工采用此法检漏时,一定要细致、认真。

3.染料检漏(着色检漏)

确定冷漏点或压力漏点,把黄色或红色的颜料溶液通过表座引入空调系统,是个理想的方法。染料能指出漏点的准确位置,因为漏点周围有红色和黄色2种染料积存,并且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有的制冷剂中含有染料,如杜邦公司生产的加有红色染料的制冷剂R-12,名字叫Dytel,其注入空调系统方法和注入R-12完全一样。

4.检漏灯检漏

检漏灯(卤素灯)检漏是指在检漏时,利用卤素与吸入的制冷剂燃烧后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进行检漏的一种方法。

5.电子检漏仪检漏

检查时,应当遵照电子检漏仪制造厂家的有关规定。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

(1)转动控制器或敏感性旋钮至断开(OFF)或0位置;

(2)电子检漏仪接入规定电压的电源,接通开关。如果不是电池供电,应有5min的升温期;

(3)升温期结束后,放置探头于参考漏点处,调整控制器和敏感性旋钮至检漏仪有所反应为止,移动探头,反应应当停止,如果继续反应,则是敏感性调整的过高;如果停止反应,则是调整合适;

(4)移动寻漏软管,依次放在各接头下侧,还要检查全部密封件和控制装置;

(5)断开和系统连接的真空软管,检查真空软管接头处有无制冷剂蒸气;

(6)如发生漏点,检漏仪就会出现像放置在参考漏点处的反应状况;

(7)探头和制冷剂的接触时间不应过长,也不要把制冷剂气流或严重泄漏的地方对准探头,否则会损坏探测仪的敏感元件。

6.抽真空检漏(负压检漏)

抽真空检漏,通过做气密性试验法进行检漏,是对制冷系统抽真空以后保持一段时间(至少60min),观察系统中的真空压力表指针是否移动(即指针是否发生变化)的一种检漏方法。要指出的是,采用这种方法检漏,只能说明制冷系统是否泄漏,而不能确定泄漏的具体部位。

7.加压检漏(正压检漏)

加压检漏法是指将1.5~2MPa压力的氮气、二氧化碳或混有少量制冷剂的氮气、二氧化碳等介质加入制冷系统中,再用肥皂水或卤素检漏灯进行检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全部漏光时的检漏。要注意的是,在高压条件下操作时尽量不要用空气压缩机加压或制冷系统本身的压缩机加压,因为这样会使制冷系统带入一部分水分。

8.7.2 空调系统的压力检测、温度检测

汽车空调简单性能测试的方法是用压力表组测量其高、低压力值,以及用温度计测量空调器吹出的空气温度。检测步骤:

(1)将压力表组表阀和空调制冷系统压缩机吸、排气检修阀连接。连接时,先关死高、低压手动阀,并在接好后,排除胶管内的空气,否则管内空气会跑到制冷系统内。

(2)启动发动机,使压缩机的转速保持在2000r/min;设置空调控制板上的功能选择键在“Max”(或A/C)位置,温度键于“Cool”位置,风扇键于“Hi”位置,并打开车窗门。用大风扇对准冷凝器吹风。

(3)将一根玻璃温度计放进中风门空调出风口,而将干湿温度计放在车内空气循环进气口处,湿温度计的球部要覆盖饱蘸水的棉花。

(4)空调系统至少要正常工作15min后,才能进行测试工作,记录数据。空调的正常值要达到标准要求。

8.7.3 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排空

制冷剂排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传统排空法;另一种是回收排空法。

1.传统排空方法(见图8-41)

(1)把歧管压力表组连接到系统的高、低压检修阀上。

(2)启动发动机并使转速维持在1000~1200r/min,并运行10~15min。

(3)风扇开至高速运转,将系统中所有的控制开关都放到最冷位置使系统达到稳定状态。

(4)把发动机转速调到正常怠速状态。

img228

1-低压管 2-手柄 3-低压表 4-高压表 5-表阀 6-高压管 7-维修软管 8-集油罐 9-吸气阀 10-排气阀

图8-41 传统排空法

(5)关闭空调的控制开关,关闭发动机。

(6)打开歧管压力表组上高、低压阀,让制冷剂从中间软管流入回收装置中。

(7)歧管压力表组的高、低压力表指示为零,说明系统内制冷剂已排空。

2.回收排空法

用表阀系统将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引入回收到储液瓶。其中,高压阀连接压缩机排气管,低压阀连接压缩机吸气管。表阀的中间接口连接φ60mm×l00mm的钢瓶。钢瓶的底部有一个截止阀,用来放卸制冷剂带出的润滑油(冷冻机油)。降压时,先慢慢拧开低压手动阀,让制冷剂徐徐流出而尽量不带出润滑油。当压力下降到345kPa时,再慢慢拧开高压手动阀,让制冷剂经降压、除酸、干燥、过滤等工序处理后,重新压缩、冷凝、液化,装入储液瓶中。在此过程中,对生成酸性物质的清除常采用中和法或膜处理方法,使酸性物质自动分离;对混入制冷剂中的水分清除采用分子筛吸附,使制冷剂的含水量降低到可重新使用的标准(含水量0.001%);对不溶杂质(如铁屑、油污、灰尘等),可采用空调用的过滤装置加以清除。

注意:(1)回收场地应通风良好;不要使排出的制冷剂靠近明火,以免产生有毒气体。(2)制冷剂排出而冷冻润滑油并非全部排出,因此应测定排出的油量,以便补充。

8.7.4 空调制冷系统抽真空

抽真空的目的是排除制冷系统内残留的空气和水分,同时也可进一步检查系统的密闭性,为向系统内充注制冷剂做好准备。实际上抽真空并不能直接把水分抽出制冷系统,而是压力降低后水的沸点也降低了,水汽化成水蒸气抽出系统外。抽真空管路连接如图8-42所示。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将歧管压力表的两根高、低压软管分别接在高、低压侧气门阀上,将其中间软管与真空泵相连接。

(2)打开歧管压力表上的高、低压手动阀,启动真空泵,观察低压表(连程表)的指针,应该有真空显示。

(3)连续抽5min后,低压表应达到0.03MPa(真空度),高压表略低于零,如果高压表不能低于0刻度,表明系统内有堵塞,应停止;修复后,再抽真空。

(4)真空泵工作15min后,低压表指针应在0.01 ~0.02MPa之间。如果达不到此数值,这时应关闭高、低压手动阀,观察低压表的指针,如果指针上升,说明真空有损失,系统有漏点,应停止,修复后才能继续抽真空。

(5)系统压力接近于真空时,关闭高、低压手动阀,保压5~10min。如低压表指针不动,则打开高、低压手动阀开启真空泵,继续抽真空,抽真空的时间不得少于30min,如时间允许,可再长些。

(6)抽真空结束时,先关闭高、低压手动阀,再关闭真空阀,其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制冷系统。这样,就可以向系统中加注冷冻机油或充注制冷剂。

img229

图8-42 抽真空管路连接

8.7.5 空调系统制冷剂充注

在制冷系统经过抽真空并确认没有泄漏后,可开始对系统充注制冷剂。充注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高压端充注;一种是从低压端充注。

1.高压端充注法

(1)如图8-43所示,将歧管压力表组与系统检修阀、制冷剂罐连接好。

img230

图8-43 高压端充注

(2)用制冷剂排除连接软管内的空气,具体方法是:先关闭高、低压手动阀,拆开高压端检修阀和软管的连接,然后打开高压手动阀,最后打开制冷剂瓶罐上的阀门。当软管排出制冷剂气体后,迅速将软管与检修阀连接,并关闭高压手动阀。用同样的方法清除低压端连接软管内的空气,然后关闭好高、低压手动阀及制冷剂瓶罐上的阀门。

(3)将制冷剂罐倾斜倒置于磅秤上,并记录起始质量。

(4)打开制冷剂瓶罐上阀门,然后缓慢打开高压手动阀,制冷剂注入系统内,当磅秤指示到达规定质量时,迅速关闭制冷剂阀门。

(5)关闭高压手动阀,充注结束。

注意:高压端充注制冷剂时,严禁开启空调系统,也不可打开低压手动阀。

2.低压端充注法

(1)如图8-44所示,将歧管压力表组与系统检修阀、制冷剂罐连接好。

img231

图8-44 低压端充注法

(2)用制冷剂排除连接软管内的空气。

(3)将制冷剂罐直立于磅秤上,并记录起始质量。

(4)打开制冷剂罐阀门,然后打开低压手动阀,向系统充注气态制冷剂。

(5)启动发动机并将其转速调整在1250~1500r/min,接通空调开关,把风机开关和温度控制开关开至最大。

(6)当制冷剂充至规定质量时,先关闭低压手动阀,然后关闭制冷剂阀门。

(7)关闭空调开关,停止发动机运转,迅速将高、低压软管从检修阀上拆下。

注意:低压端充注时,瓶罐为直立,高压手动阀处于关闭位置。

3.制冷剂充注量

制冷剂充注量是否合适可从几方面观察:

(1)压力表观察:如R12制冷剂系统,发动机转速为2000r/min,风机转速为最高档,气温为30℃~35℃时,系统内低压侧压力应为0.15~0.19MPa,高压侧压力应为1.37~1.67MPa。R134a制冷剂系统压力稍低。

(2)贮液干燥器上视液窗观察:系统工作时视液窗内清亮、无气泡,可观察到有液体流动。

(3)参照厂方提供的手册加注。

注意:(1)由于目前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所用制冷剂有R12和R134a两种,因此,加注前首先要查明系统所用制冷剂类型。

(2)加注制冷剂前注意排空连接软管内的空气,特别是用小瓶罐加注时,每次换罐后都要对连接软管内空气进行排空。

(3)加注后,拆卸软管时应注意防止软管内残留的制冷剂损伤眼睛及皮肤。

8.7.6 空调系统冷冻机油添加

1.压缩机冷冻机油油量的检查

压缩机冷冻机油油量的检查方法一般有两种:

(1)观察视镜。通过压缩机上安装的视镜玻璃,可观察冷冻机油量,如果压缩机冷冻机油面达到观察高度的80%位置,一般认为是合适的。如果油面在这个界限之下,则应添加冷冻机油;如果在这个位置之上,则应放出多余的冷冻机油。

(2)观察油尺。未装视镜玻璃的压缩机,可用量油尺检查其油量。这种压缩机有的只有一个油塞,油塞下面有的装有油尺,有的没有油尺,需要另外用专用油尺插入检查。观察油面的位置是否在规定的上下限之间。

2.添加冷冻机油

添加冷冻机油一般可在系统抽真空之前进行,添加方法有:直接加入法和真空吸入法。

(1)直接加入法。将冷冻机油装入干净的量瓶里,从压缩机的旋塞口直接倒入即可,这种方法适合于更换蒸发器、冷凝器和贮液干燥器时采用。

(2)真空吸入法。

①首先将系统抽真空到100kPa。

②准备一带刻度的量杯并装入稍多于所添加量的冷冻机油。

③关闭高压手动阀及辅助阀门,将高压软管一端从歧管压力表组上卸下,并插入量杯中,见图8-45。

④打开辅助阀门,油从量杯内被吸入系统。

⑤当油面到达规定刻度时,立即关闭辅助阀门。

⑥将软管与歧管压力表组连接,打开高压手动阀,启动真空泵,先对高压软管抽真空,然后打开辅助阀门对系统抽真空。

3.冷冻机油添加量

(1)系统新加油量:新装汽车空调系统中,只有压缩机内装有冷冻润滑油,油量一般为280~350g。不同型号的压缩机内充油量也不同,具体可查看供应商手册。

(2)补充油量:维修当中,如果更换了系统部件或管路,由于这些部件中残存有冷冻机油,因此,更换的同时应当向系统内补充冷冻机油,如果更换压缩机,新压缩机内原有油量应减去上述部件残存油量上限之和。

img232

1-低压表 2-高压表 3-高压阀 4-压缩机 5-过滤器 6-三通阀 7-排放口 8-真空泵 9-低压阀 10-水杯

图8-45 真空吸入法

注意:(1)R12与R134a制冷剂所用冷冻润滑油牌号不同,因此,添加冷冻机油时应注意防止混淆;(2)添加时应保证容器的洁净,防止水分或杂物混入油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