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工程建设“四化”安全顾问模式
国际上对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通常是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来完成,而我国基本上是由建设单位原班人马自行进行。在泰州大桥工程建设实践中,提出和实践了一种工程建设安全咨询方法,命名为“四化”安全顾问模式。
该模式的服务对象是建设单位,即协助工程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进行安全管理,或作为第三方对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提供全过程的监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通过安全专业人员依据国家有关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标准及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工程建设文件,对工程建设实施专业化动态的安全监督管理和技术服务,以促进建设、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落实其安全生产责任,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
本章阐述了“四化”安全顾问模式的“管理体系化、咨询专业化、指导现场化、操作标准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实施和运行方式。该模式在泰州大桥工程建设中得到了成功运用,泰州大桥安全管理被交通运输部誉为“我国特大桥施工安全管理的典范”。
2.2.1 指导思想
工程建设安全顾问模式是以工程项目建设为核心,依据国家现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规范的要求,按照政府、社会各方和建设单位的安全方针、目标,系统地、完整地阐述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与技术服务工作的要求,从而实现降低工程事故风险、安全平稳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目的。
结合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经验,考虑到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咨询机构提出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及技术服务安全顾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
(1)工程建设安全顾问模式的实施,是以一个特定的工程项目为对象,以实现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方针、目标为目的,全过程地管理所有与之有关各参建方的活动、行为,确保建设风险始终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从而使之达到或超越国家、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安全要求。
(2)工程建设安全顾问模式的实施,应保证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地方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3)工程建设安全顾问模式的实施,应在充分理解所面对的工程项目及建设单位需求的基础上,明确提供服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适时地做好具体服务内容的调整、衔接。
2.2.2 “四化”内涵
服务团队在提供工程建设安全顾问期间,要严格按照“管理体系化、咨询专业化、指导现场化、操作标准化”的要求,履行服务团队的职责,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工程建设期间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并为建设单位做好职业健康与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基于上述思想,将提出的上述咨询方法命名为“四化”安全顾问模式。“四化”顾问模式的具体内涵如下:
1.管理体系化
服务团队应按照体系化管理的要求,制定工程建设安全顾问的手册文件,规范服务工作的方法、内容及要求,以及主要工作程序等重要方面,以保证服务工作的质量。
服务团队还应在服务期间通过不断的管理评审,持续改进具体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服务工作,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建设期间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工作。
本章附件2-1《工程建设安全顾问实施手册》是实现“管理体系化”的手册文件。
2.咨询专业化
组建的服务团队包括专家服务团队和常驻服务团队。其中,专家服务团队应该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工程、桥梁工程、海洋工程、隧道工程、港航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的具有高级工程师资格以上的专家。
专家服务团队利用知识和经验上的优势,为常驻服务团队成员提供技术支持。遇有问题的决策,常驻服务团队如不能解决,将提交专家服务团队讨论决定。同时,根据服务工作的需要,可以再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共同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咨询意见将以电话、电子邮件、书面报告或现场解答的形式给出。
“咨询专业化”通过组建的专家服务团队来实现。
3.指导现场化
组建的服务团队包括专家服务团队和常驻服务团队。其中,常驻安全服务团队成员均应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常驻安全服务团队现场负责人还需至少从事相关安全咨询管理工作满3年。
常驻服务团队成员驻现场办公,并依托强大的专家服务团队力量,协助建设单位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解答工程参建的监理、施工单位遇到的有关问题。
“指导现场化”通过组建的常驻服务团队来实现。
4.操作标准化
服务团队将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制定具体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服务的实施手册和规范性操作文件,实现安全管理与技术服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在服务期间,服务团队应严格执行上述标准化管理文件的方法、程序及要求,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本章附件2-2~附件2-6是开展具体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与技术服务时针对某一项具体工作的要求和可操作性文件,是实现“操作标准化”规范性文件。
2.2.3 实施与运行
1.服务团队的组建
为实施工程建设安全顾问模式,需组建服务团队,包括专家服务团队和常驻服务团队。
专家服务团队应该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工程、桥梁工程、海洋工程、隧道工程、港航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的具有高级工程师资格以上的专家。专家服务团队利用知识和经验上的优势,为常驻服务团队成员提供技术支持。遇有问题的决策,常驻服务团队如不能解决,将提交专家服务团队讨论决定。同时,根据服务工作的需要,可以再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共同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常驻安全服务团队成员均应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常驻服务团队现场负责人还需至少从事相关安全咨询管理工作满3年。常驻服务团队成员驻现场办公,并依托强大的专家顾问团队力量,协助建设单位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解答工程参建的监理、施工单位遇到的有关问题。常驻安全工程师的人数及每月现场工作天数根据合同确定,作息时间与建设单位同步。
此外,在派驻工程建设现场之初,服务团队需派驻1~2人集中工作2~3个月,以尽快熟悉工程情况,为后面的转入常态工作奠定基础。服务团队需按照“管理体系化、咨询专业化、服务现场化、操作标准化”的要求,为工程建设提供安全管理及技术服务。咨询服务意见以电话、电子邮件、书面报告或现场解答的形式给出。
2.工作内容及要求
服务团队利用知识和经验上的优势,充实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力量,提升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其服务工作内容可分为两大块:
一是作为常驻机构,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派,协助建设单位履行在工程建设期间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综合管理职责。包括协助组织检查考核评比,召开安全会议、教育培训,执行有关安全法规标准等。
二是作为专业机构,为建设单位提供安全咨询,协助建设单位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包括提请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制定有关管理办法,宣贯安全法规标准,论证安全管理方案等。
具体可划分成以下10个方面:
(1)制度建设
①提请并协助制定、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在吸收和借鉴有关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将安全法规要求与具体工程项目相结合,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用于规范各参建单位的安全管理行为。
②协助对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的适用性进行评价。提请建设单位补充完善有关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法律法规清单,执行最新的法律法规及适用的技术标准。
(2)工作策划
①按期完成阶段性的咨询服务工作计划。每月25日前提交下月主要工作安排;每年6月份提交下半年工作计划;每年12月份提交下年度工作计划。
②协助制定建设单位的职业健康及安全管理的工作计划和方案。根据工程进展,协助建设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制定阶段性的安全工作方案,并进行安全目标的分解和细化。
(3)技术咨询
①协助对承包人有关的安全专项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审核和指导。
②对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问题提供咨询服务。
(4)教育培训
①协助审查承包人的安全培训计划。
②协助检查承包人安全培训计划的落实情况。
(5)检查考核
①协助对施工现场的日常安全巡查。发现问题提请建设单位下发整改通知,并进行复查,每月至少到施工作业现场1次。
②协助对承包人阶段性(如每季度)的考核评比。对承包人的安全管理机构运作、安全管理制度运行、安全会议、作业许可、隐患治理、监督检查与整改、事故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
(6)提请注意
①针对高危作业形式提请建设单位应注意的事项。如大型起重吊装、超高处作业以及恶劣天气等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②提请针对复杂工程应注意的事项。如大跨度桥梁工程、大型基坑开挖工程、大型水上作业工程、特长隧道开挖工程等。
③提请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应注意的事项。
(7)效果评价
①完成对建设单位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工作的效果评价。对建设单位所做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工作从“理念、思路、工作方法、达到效果等方面”作出客观合理评价,提出持续改进意见。
②结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要求,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运用先进的安全文化理念和系统的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理论,协助建设单位凝练具有本工程项目特色的安全文化。
(8)体系运行
①协助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贯彻与实施,使体系得到有效运行。
②协助完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提出持续改进意见。
(9)工作总结
①按期完成月度咨询服务总结报告。每月25日前提交月度咨询服务工作总结。
②按期完成中期咨询服务总结报告。每年6月份提交中期咨询服务工作总结。
③按期完成年度咨询服务总结报告。每年12月份提交年度咨询服务工作。
(10)资料归档
①协助建设单位建立和完善主体工程建设期间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资料库。
②通过拟定安全档案的目录和设计安全专用表格,规范建设单位安全管理资料的归档工作。
工程建设安全顾问的工作内容、要求及具体目标见表2-1。
表2-1 安全顾问工作内容及目标、要求
续表2-1
2.2.4 创新要素及面临的挑战
1.创新要素
(1)咨询单位:安全专业机构。本咨询方法由安全专业机构实施,通过安全方面专业人员依据国家有关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标准及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工程建设文件对重大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实施专业化动态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服务。
(2)咨询对象:工程建设单位。本咨询方法以工程建设单位作为服务对象,协助工程建设单位对重大工程建设进行安全管理,或作为第三方对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提供全过程的监管。
(3)咨询模式:“四化”安全顾问模式。建立一种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开展“管理体系化、咨询专业化、指导现场化、操作标准化”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服务的新模式。
2.面临的挑战
(1)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工程建设往往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参建人员众多,安全风险极大,是安全监管的重点对象。
(2)新模式的提出和应用。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基本上是由建设单位组织一班人马对工程建设进行管理,目前国内由安全专业机构提供安全顾问尚没有成熟的经验和方法可循。
(3)咨询机构责任的界定。建设单位作为安全管理责任履行的主体,委托专业机构作为第三方协助进行安全管理,是对建设单位原班人马进行安全管理的有效补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如何界定咨询单位的安全责任尚不明确,尤其是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暂时只能以合同的形式加以确定。
2.2.5 规范性操作文件说明
为实施工程建设安全顾问模式,满足服务合同所规定的工作内容及要求,实现“管理体系化、咨询专业化、指导现场化、操作标准化”的服务标准,通过总结实际工程经验成果,提出和制定了下列规范性操作文件:
(1)附件2-1 《工程建设安全顾问实施手册》
(2)附件2-2 《工程建设项目参建单位安全生产检查考核办法》
(3)附件2-3 《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制度及编制要求》
(4)附件2-4 《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档案目录及推荐表格》
(5)附件2-5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专项方案编制及审查要求》
(6)附件2-6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费用管理暂行办法》
其中,附件2-1是对开展工程建设安全顾问服务作出了一些基本的规定,是开展工程建设安全顾问的指导性文件。
附件2-2、附件2-3、附件2-4、附件2-5、附件2-6则是针对具体的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安全管理与技术服务时,实际工作中应遵循的规范性文件,是对某一项具体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可操作性文件。下面对上述文件的主要内容分别进行阐述。
1.《工程建设安全顾问实施手册》
本手册是开展工程建设安全顾问的指导性文件,对服务团队组建及服务要求、工作内容和方法,以及主要工作程序等重要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2.《工程建设项目参建单位安全生产检查考核办法》
安全检查考核是实现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建设单位加强对施工、监理单位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本办法制定了对工程建设项目参建单位(包括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要求,并制定了具备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检查考核表格。本办法同时要求考核结果要与一定的奖惩挂钩,以调动参建单位及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具体奖惩办法提请建设单位制定。
3.《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制度及编制要求》
制度建设是规范参建单位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基础保障。
本办法明确了建设、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应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及各项管理制度编制的基本要求。本办法同时指出各项管理制度应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编制。
4.《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档案目录及推荐表格》
安全内业资料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客观反映和记录。各参建单位由于管理水平以及重视程度的不同,内业档案在形式上千差万别,在规范性、完整性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实施安全内业标准化管理,能够大大方便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和管理。
本办法明确了建设、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各项安全档案的目录及要求,并拟定了统一的使用表格,实现了安全内业的标准化管理。
5.《工程建设项目安全专项方案编制及审查要求》
根据有关规定,施工单位应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具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安全专项方案,并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监理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本办法规定了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制及审查要求,并提出了对安全专项方案的分级审查管理规定。
6.《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费用管理暂行办法》
目前,安全生产费用缺乏有效的监管,使用和管理非常混乱,表现在:一是使用不合理,二是账目不清楚,三是管理不到位。建设单位规范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加强对安全生产费用的监管,将使安全生产费用成为建设单位安全监管的一个极其有效的抓手。
本办法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进行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内容包括:①细化安全生产费用可计量的内容和范围;②制定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使用、支付等有关程序;③明确建设、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管理职责等方面;④规范安全生产费用台账,使用统一的填报表格及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