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应用简介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应用简介

时间:2024-11-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最初是作为沥青表面处理使用的。后来,橡胶沥青表面处理发展成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使用效果表明,橡胶沥青SAMI具有优良的抗裂性能和耐疲劳性能,其防止反射裂缝效果较好。经过美国陆军工程师部队长时间的观测,反射裂缝数量比没有橡胶沥青SAMI沥青加铺层大幅度减小。橡胶沥青SAMI在我国已开始应用,1992年深圳市道路工程公司铺筑了三种设有橡胶沥青SAMI的加铺层和两段普通加铺层的试验路段。

第一节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应用简介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最初是作为沥青表面处理使用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道路工作者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对一条裂缝十分严重的旧水泥道路进行了橡胶沥青的表面处理,没有想到效果非常好。后来,橡胶沥青表面处理发展成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亚利桑那州大量的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夹层试验路是铺筑在旧沥青混凝土路的,SAMI中浓缩橡胶沥青占的比例为33%~50%,集料尺寸通常是10mm,集料撒布量不能多,至少要让50%沥青膜表面暴露[20]。明尼苏达州运输部于1979年春进行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试验路铺筑,橡胶沥青中含75%针入度120~150的沥青和25%粒状橡胶并加调和油,碎石先用0.5%针入度为120~150的沥青预拌,碎石采用石灰岩,用量为23.9kg/m2。使用效果表明,橡胶沥青SAMI具有优良的抗裂性能和耐疲劳性能,其防止反射裂缝效果较好。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在得克萨斯州、新纽约州、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新墨西哥州等地区铺设了一定数量带有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沥青加铺层。经过美国陆军工程师部队长时间的观测,反射裂缝数量比没有橡胶沥青SAMI沥青加铺层大幅度减小。美国的道路工作者对橡胶沥青的制备,橡胶沥青SAMI的施工过程,橡胶沥青SAMI铺设的施工机械做了大量的工作。依据使用经验,提出了橡胶沥青的洒布量、橡胶沥青的施工和易性、铺设碎石粒径大小的范围等各项施工指标,并在实验室对橡胶沥青SAMI抵抗反射裂缝能力进行了评价。

Schuler等人研究了在四种橡胶粉(包括一种冷冻法)、四个橡胶粉添加剂量(18%、22%、24%、26%)、三个共熔水平(轻、中、重,共熔温度和时间增加)下,在实验室和实际生产备样的橡胶沥青的性能情况。研究采用了旋转粘度计、改进的测力-延度计、环球软化点和分子量光谱分析等手段。一定程度揭示了共熔反应的规律与机理。在此基础上,分别于1983年、1984年,在两段旧路上(水泥混凝土和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用橡胶沥青铺设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起到了比一般粘结层要好的防止反射裂缝的作用。

橡胶沥青SAMI在我国已开始应用,1992年深圳市道路工程公司铺筑了三种设有橡胶沥青SAMI的加铺层和两段普通加铺层的试验路段。经过两年的观察,发现设置SAMI结构路段裂缝率是普通加铺层路段裂缝率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效果十分明显。在铺设试验路前,他们进行了“废橡胶沥青薄膜的抗拉强度试验”。试验者认为用于防止反射裂缝的橡胶沥青薄膜必须具有较大的抗拉强度和一定的高温稳定性,薄膜的抗拉强度越大,越有利于阻止半刚性基层裂缝的反射。

国内的哈尔滨中大路桥公司和广州金邦公司引进了美国的技术与成套的施工设备,在京沈高速唐山段、江苏盐通高速公路大丰段和105国道中山板芙段铺设了试验路段。江苏交通科研所对盐通高速公路所用的橡胶沥青SAMI进行了实验室评价,主要是对沥青混凝土+SAMI+水泥混凝土结合的试件进行四点弯曲的疲劳试验,测定沥青面层抗拉强度的衰减状况[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