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措施和建议
1)以发展现代先进造船方法为核心
采用现代先进造船方法。即以中间产品导向的分段、总段、模块造船法取代传统的按最终产品为导向的传统造船法,使船体、舾装和涂装并重,尤其突出舾装和涂装地位,将其尽量提前。因此,应大力推行生产设计和成组技术,变革生产体制和劳动组合,彻底转变旧的造船模式,持续进行流程再造,逐步向“壳、舾、涂”一体化、区域化和模块化造船方向发展。
2)促进数字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
未来造船业的自动化程度将取决于数字、虚拟、数控和机器人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而数字信息技术将起集成和神经中枢作用。因此,必须努力将造船全过程的工艺技术与船厂的管理建立在船厂的信息集成平台上以保证船厂生产高效有序地运转。与此同时要大力推进工艺装备的数字化、数控化和机器人化,全面实现“两化”融合和制造技术与数字技术的融合。
3)提高行业的总体技术水平
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应不失时机地引进和应用其他行业成熟的高新技术。同时,在行业内部,应抓住制造技术的重点,突破关键,以期带动全行业总体水平的提高。
(1)其他行业的先进制造技术如数控技术、激光技术、连接技术、表面工程技术、新材料应用技术等。
(2)依托国防科技工业的各技术中心引进国防科技工业各行业的先进制造技术。
(3)充分发挥行业各专业技术指导组作用,大力推广各船舶企业拥有的造船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
4)建立造船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造船特点,建立创新评价指标,以量化技术创新的人、财、物的投入和科技成果的产出,确保指标切实反映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评价的可操作性。造船行业的造船技术创新评价体系,应由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管理效能、技术成果和水平、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等指标构成,以正确反映技术创新的“投入”和技术创新的“成效”。
人力资源主要反映科技活动和营销活动人员占企业人员总数的比例;财力资源主要指科技活动经费占企业年销售额的比重;管理效能主要表示创新资源的获取与配置;技术成果系指获得奖励和专利的状况;技术水平包括设计、制造水平评价和生产效率;经济效益重点是利润的年增长率;国际竞争力反映每修正总吨的工时消耗;造船总吨位和总销售额占世界船舶市场的比重。
5)建立船舶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培训中心
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人才是关键,必须本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把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高水平、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科技人才队伍放在最重要位置。研究先进制造技术需要人才,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也需要人才。但目前无论是研究院所还是企业,都面临人员技术基础不扎实、综合能力弱,以及青黄不接的状况。因此,必须建立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培训中心,负责培训科研开发人才、制造工艺人才、管理人才、技术工人等各层次制造技术人才,以满足船舶科研生产的需要。
当前世界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拥有一支由科技领军人才率领的善于创新的人才队伍是中国船舶工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原动力。
[1]徐学光.现代造船模式研究总报告[R].北京: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999.
[2]刘传茂.船舶制造技术创新研究专题报告[R].上海:中国船舶工业第十一研究所,2000.
[3]石健.中国近代舰艇工业史料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