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船体建造精度过程控制

船体建造精度过程控制

时间:2024-11-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船体建造过程决定了船体建造精度水平。船体建造精度控制的重点在于按船体结构的尺寸基准对制造过程进行全员、全过程精度控制。衡量船体精度控制水平,除了几何精度控制能力外,还要包括诸如大接缝现场“修整率”等辅助评估目标。总段精度必须作为船体精度重点控制点进行严格检测、检验。总之,船体建造精度控制使用过程控制方法,可以将各工序精度偏差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从而保证船体精度符合标准。

5.4.3 船体建造精度过程控制

船体建造过程决定了船体建造精度水平。船体建造精度控制的重点在于按船体结构的尺寸基准对制造过程进行全员、全过程精度控制。根据船体建造精度控制的总体目标,通过过程方法和反馈控制方法分析船体建造全过程,制定实现精度目标的计划和措施。

5.4.3.1 确定船体建造精度总体目标

船体建造精度总体目标由尺寸偏差、形状偏差和位置偏差等三类目标组成,可以参考上文确定主船体精度标准。衡量船体精度控制水平,除了几何精度控制能力外,还要包括诸如大接缝现场“修整率”等辅助评估目标。修整率包括修割率(现场修割的焊缝长度占大接头焊缝总长度的百分比)和垫板率(因装配间隙过大,焊接须钢质垫板,垫板率为焊缝垫板长度占搭载大接头焊缝总长度的百分比)。

5.4.3.2 船体建造精度形成过程

按过程控制方法分析船体建造精度形成全过程(如图5.4-7所示)。

img135

图5.4-7 船体建造精度形成全过程

上述全过程可以细分为图5.4-8所示的船体建造子过程,上一过程的输出结果可以作为下个过程的输入,下个过程对上个过程的输出提出目标要求,这样可以在各个阶段细化精度控制目标和措施。根据船体建造一般的工艺流程,对于造船精度密切相关的工艺过程如切割过程、加工过程、分段组立、总组组立和船坞(船台)搭载等应予重点关注(涂装过程对造船精度也有影响,重点是控制冲砂变形)。

img136

图5.4-8 船体建造子过程

对于上述各个子过程产生的问题分析可采用质量分析中“人、机、料、法、环境和计量”六大因素进行分析,按照PDCA质量改进循环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5.4.3.3 船体建造过程的精度控制

1)钢材预处理过程的精度控制

钢材预处理过程的精度控制见表5.4-1。通常是按精度要求、存在偏差、原因分析、控制措施和处理方法等五阶段进行控制和确保精度达标。

表5.4-1 钢材预处理过程的精度控制

img137

2)零件切割加工过程的精度控制

船体零件按照工艺顺序可分为切割加工过程和成形加工过程。零件切割加工过程的精度控制见表5.4-2。

表5.4-2 零件切割加工过程的精度控制

img138

(续表)

img139

3)小组立过程的精度控制

小组立过程的精度控制见表5.4-3。

表5.4-3 小组立过程的精度控制

img140

(续表)

img141

4)中组立过程的精度控制

中组立是船体分段形成的中间环节,主要包括外板中组、纵桁中组、横梁中组、槽型壁中组和下墩中组等。中组立过程的精度控制见表5.4-4。

表5.4-4 中组立过程的精度控制

img142

5)大组立过程的精度控制

大组立输入的有中组部件、小组构件和零件,输出为船体分段。大组立过程的精度控制见表5.4-5。

表5.4-5 大组立过程的精度控制

img143

6)总组过程的精度控制

总组过程输入为船体分段和总组散装件,输出为总段。总段为组成船体的最大单元,对船体建造精度的影响很大。总段精度必须作为船体精度重点控制点进行严格检测、检验。总组过程的精度控制见表5.4-6。

表5.4-6 总组过程的精度控制

img144

7)搭载过程的精度控制

搭载过程分为船台搭载和船坞搭载,这里主要讨论船坞搭载的精度控制,船台搭载精度控制可借助辅助标杆法参考使用。搭载过程的输入为船体总段、分段和船坞散装件,输出为主船体结构。主船体精度主要受搭载精度控制,船体搭载的精度控制重点在于搭载定位精度、余量切割精度控制和搭载反变形控制。搭载过程的精度控制见表5.4-7。

表5.4-7 搭载过程的精度控制

img145

(续表)

img146

总之,船体建造精度控制使用过程控制方法,可以将各工序精度偏差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从而保证船体精度符合标准。对各工序发生的精度问题,可以通过分析原因,制订过程控制措施,从而保证船体建造精度达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