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船体分道建造技术

船体分道建造技术

时间:2024-11-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船体分道建造技术是应用成组技术的基本原则,在造船全过程中,将构成船舶的中间产品的制造不按船舶最终产品和船舶系统分类,而是按特征的相似性分类成组。分段的建造依次是小组立、中组立、大组立的工艺组合。即小组立后成为系统部件、中组立后成为多系统模块,大组立后成为分段,分段组合成总段,再将分段、总段合拢成为一艘船舶。

8.1.2 船体分道建造技术

船体分道建造技术是现代造船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造船模式的基础技术。

船体分道建造技术是应用成组技术的基本原则,在造船全过程中,将构成船舶的中间产品的制造不按船舶最终产品和船舶系统分类,而是按特征的相似性分类成组。通过分道设计、实施以中间产品为导向,在规定的生产单元内,完成固定工艺流程的全部作业,经过逐级制造,最后合成一艘船舶产品,实现有序、连续、均衡和总装造船。

船体分道建造示意如图8.1-2所示。

8.1.2.1 船体分道建造的基本特征和典型制造级

1)基本特征

(1)中间产品是分道建造生产单元逐级制造的产品,也是分道技术的基本载体

(2)对于各类中间产品,按其工期的相同要求,平行作业,推进工程实施;

img239

图8.1-1 船体装配工艺技术体系图

图8.1-2 船体分道建造示意图

(3)以相对独立的空间(各个制造工位、各个生产作业区)实施工程管理;

(4)以全船大合拢为最后归总目标,实现各个分道均衡、协调地作业;

(5)根据对分段和系统部件的相似性分析,形成各个分道作业最大限度地相似,并实施作业的标准化和专业化。在建造不同类型的船舶时,也可通过柔性化处理,实施标准化和专业化生产。

(6)实行上下分道一一对应的原则。

2)典型制造级

船体分道建造可以分解为零件加工、零件装配、部件装配(小组立)、小分段装配(中组立)、分段装配(大组立)、总段总组(总组立)、船体合拢七个典型制造级。如图8.1-3所示。

img240

图8.1-3 典型制造级分解示意图

按照这七个典型制造级,聚集具有相似工艺过程的零件、部件、分段和总段,形成批量,凭借现代化的制造技术,组建既具有柔性,又是高效率的流水生产线或虚拟成组工艺流程,以适应各种船舶的中间产品的分道生产。即可实现工件流动、人员固定的专业化生产,以及与流水生产线相适应的物流和信息化的管理体制。

8.1.2.2 组立分类及分道作业流程

1)组立分类

首先按制造级可以把组立划分为小组立、中组立、大组立、总组立等类型;然后根据基准面形状又可以把组立划分为曲型组立、平直组立和立体组立。如表8.1-1所示。

表8.1-1 组立分类

img241

(续表)

img242

2)组立分道作业流程

分段的建造依次是小组立、中组立、大组立的工艺组合。即小组立后成为系统部件、中组立后成为多系统模块,大组立后成为分段,分段组合成总段,再将分段、总段合拢成为一艘船舶。船体分道作业流程如图8.1-4所示。

img243

图8.1-4 船体分道作业流程图

(1)小组立分道。小组立作业,可分成拼板、组合型材(T型材)、桁材、加强腹板等分道生产线,按各部件族的工艺要求,将制造设备成组工艺布置,作业人员按工位设定,采用虚拟的成组工艺流程,或采用部件装配流水线,在不同生产区域内进行。

(2)中组立分道。它的生产方式同小组立相似,按部件族的划分,采用流水线或虚拟成组工艺流程进行加工。中组立作业,可分成框架构件、平面板架(片体)、曲面板架(片体)制造等分道生产线。

(3)大组立分道。框架、板架、平面(曲面)分段制造后即可大组立,即船体分段的制造。其分道作业流程如图8.1-5所示。

img244

图8.1-5 大组立分道作业流程图

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船体分段的生产都是离散制造,每个分段所有的作业都在一个胎位(平台)上完成。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利用成组技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性的分段集中在一起进行批量生产,充分利用自动化机械设备,把分段制造分解成一道道工序,分在不同的工位上装焊,形成流水作业,由此产生了分段生产流水线。按照形状和作业类型的不同,分段制造可分成平面分段和曲面分段两个基本生产区域。

(4)总组立分道。为了提高船台(坞)总装的效率和改善作业条件,也为了扩大舾装作业面,常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分段在地面上装配成大型分段(总段)。

根据各个船厂的生产条件及船舶类型的不同,分段总组的方式,如图8.1-6所示。

img245

图8.1-6 总组立分道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