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船舶焊接技术发展对策

船舶焊接技术发展对策

时间:2024-11-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要跳出“焊接技术跟着船舶生产任务”的圈子,树立船舶焊接技术发展应跟着企业发展规划、经营战略走的思想观念,针对将要开发或建造的高新技术船舶产品进行焊接技术的预先研究。总之,船舶焊接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许多新技术领域有待焊接科研人员去研究开发,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定会迎来我国船舶焊接技术的新局面。

9.11.4 船舶焊接技术发展对策

(1)要跳出“焊接技术跟着船舶生产任务”的圈子,树立船舶焊接技术发展应跟着企业发展规划、经营战略走的思想观念,针对将要开发或建造的高新技术船舶产品进行焊接技术的预先研究。

(2)要加强焊接队伍建设,“科技创新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不断深化,为加强船舶焊接技术的创新奠定人才基础,尽快扭转船舶焊接人才短缺的状况。

(3)要进一步提高船舶建造中的平面分段、平直立体分段、曲面分段、管子装焊、型材装焊的焊接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大力推广应用CO2气保护焊技术、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自动角焊、自动埋弧焊、垂直气电自动焊、气电自动立角焊、横向自动焊、双丝MAG焊等高效焊接技术。

(4)要优化焊接设计、加强管理、避免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要正确理解ISO9000系列标准中强调的适宜的质量,所谓适宜的质量是对产品事实功能、成本和效益三者权衡后的质量,而片面追求所谓的高质量将造成工时、材料、能源的严重浪费。主要表现为焊接接头设计时保险系数过大,焊缝尺寸偏大和焊接接头形式不够合理。设计时选用的焊接材料高匹配,一般焊缝采用高档焊接材料。焊接施工和焊缝检验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质量标准,往往使焊缝尺寸高于设计指标等。以船舶燃油舱、压载水舱、饮水舱等密性舱焊接为例,在日本船厂密性舱室角焊缝全部设计成非熔透形式,避开碳弧气刨清根工序,并且利用非熔透性角焊缝根部空隙作为气密性检验时气体的通道,密性检验工作在分段制造时就完成。而我国船厂对气密性舱室焊缝均采用全焊透焊缝,设计者认为不全焊透就不能保证密性,这样一来既浪费了焊接工时、材料、能源,又增加了碳弧气刨工序,而且无法在分段制造阶段进行密性试验,只能到船台合拢后对整个密封舱室进行密性试验,导致试验操作复杂,工作环境恶劣,周期延长、严重影响船体舾装和涂装一体化作业的实施。

总之,船舶焊接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许多新技术领域有待焊接科研人员去研究开发,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定会迎来我国船舶焊接技术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树春.上海船舶工业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2]熊仕涛.船舶概论[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3]胡士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高效焊接技术推广应用文集[M].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高效焊接技术指导组,1996.

[4]现代焊接生产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5]曾乐.现代焊接技术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6]张文钺,周振丰.金属熔焊原理及工艺(上、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7]叶琦.焊接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8]李培昌.实用高效焊接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

[9]王良栋.电焊工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0]赵伟兴.埋弧自动焊焊工培训教材[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6.

[11]高级电焊工工艺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12]沈世瑶.焊接方法及设备[M].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

[13]陈家本,武晶.“船舶焊接标准体系研究”分报告[J].2001.

[14]陆皓,陈俊梅,陈家本.薄板结构焊接变形数值模拟及其应用[J].电焊机杂志,2007(6).

[15]薛愉民.低氢铁粉焊条E5018的研究[J].焊接技术杂志,199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