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4 造船企业标准化的成果
“三大规范”是企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GB/T 15497-1995《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中,把“三大规范”放在了重要位置,具体名称分别为:设计技术标准(设计规范)、检验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试验规范)、工艺技术标准(工艺规范)。“三大规范”是企业几十年研制经验和诀窍的总结,是企业自身技术的沉淀。编制与实施“三大规范”是企业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对减少企业研制中摸索失误和重复设计、试验,降低研制风险,保证产品性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十五”到“十一五”期间,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引导、推动、支持”造船企业编制三大规范,经过大力推进,我国各大造船企业陆续建成企业“三大规范”标准体系。比起其他通用标准,“三大规范”对企业完成船舶研制和生产任务更具有直接的针对性。“十二五”期间,继续推动“三大规范”工作将对造船企业的生产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将推进企业标准化向更高层次非发展。
总结造船企业编制并实施“三大规范”以来的成果,具体如下:
1)减少研制失误,确保设计周期和研制一次成功
在船舶研制过程中贯彻设计规范,采用成熟技术和可信度高的试验结果进行设计、计算,减少了重复设计和反复探索的时间,有效地降低了设计偏差或失误概率,保证了设计周期和研制一次成功。
2)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合格率
采用成熟的工艺、试验规范进行零部件制造、产品装配和试验,使生产与试验按固定的优化程序和工艺参数进行,充分利用技术诀窍,加快了研制进度,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质量。
3)规范了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工作,提高研制效率
制定和应用三大规范使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如某些程序性规范将使复杂系统的总装调试程序化和规范化,大大提高调试合格率。各种设计规范使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走上程序化、标准化的轨道。
4)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大规范”是技术诀窍的固化,是经验的总结和沉淀,将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技术经验和企业的研制生产经验保留下来并继承和发展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以“三大规范”为主体的企业标准体系体现了企业的技术水平,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
5)培养了年轻一代技术骨干
“三大规范”既是技术的浓缩和经验的总结,也是宝贵的培训教材,年轻技术人员以“三大规范”为工作指南,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关键技术,减少自行摸索时间,在关键技术得以传承的同时,用最短的时间培养起新一代的技术骨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