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1 船舶标准化的新趋势
我国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指出,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等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对促进劳动力就业、发展出口贸易和保障海防安全意义重大。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和科研体系健全,产业发展基础稳固,拥有适宜造船的漫长海岸线,发展船舶工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同时,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也为船舶工业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遇,我国船舶工业有望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当前,世界船舶工业正在加速向劳动力、资本丰富和工业基础雄厚的区域转移。未来10年,是我国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抓住机遇,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及时承接国外产业转移,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船舶工业快速发展,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和海工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
在船舶技术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健全我国船舶工业技术标准体系。适应国内外船舶工业发展需要,及时制定、修订我国的技术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的谈判、制定工作,推动我国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近期要在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组织推出的散货船、油船共同结构规范(CRS)框架下,抓紧研究建立我国同类产品的标准体系,推出我国的基本船型。
总结我国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我国船舶工业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应有以下几个关键点:建立健全我国船舶工业技术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加快我国标准船型的研究,推行现代造船模式以及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提出的节能降耗等内容。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迅猛发展,标准化领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标准技术战略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科技发展的“三大科技发展战略”之一;国家加大了对标准化工作的投入,强化和加速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船舶科技的进步、提高造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需要标准化,加强节能减排、建立“和谐造船”和“绿色造船”也都需要标准化,这是船舶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机遇,船舶标准化工作又将迎来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