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船舶工艺队伍建设展望

船舶工艺队伍建设展望

时间:2024-11-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满足各个时期船舶工业发展的需要,国家主管部门在集聚和团结早期造船专家的同时,十分重视工艺人才的培养。十年动乱使船舶工业工艺队伍出现“断层”,严重影响船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大工艺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战略性思考人才队伍建设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需要,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进入了发展机遇期的需要,也是中国经济和中国造船走向海洋的需要。

24.5 船舶工艺队伍建设展望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满足各个时期船舶工业发展的需要,国家主管部门在集聚和团结早期造船专家的同时,十分重视工艺人才的培养。20世纪50年代起,在国家教育部门加强正规学校教育的同时,船舶工业部门采用了正规学校教育和继续工程教育等多种培养方式,成批培养工艺技术人才,创建了我国船舶工业的船舶工艺队伍,基本上满足了当时船舶工业不同层次的工艺人才需求

十年动乱使船舶工业工艺队伍出现“断层”,严重影响船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后,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各类船舶院校陆续恢复招生,并在大学恢复招收研究生制度,学校教育又逐步走上正轨,同时,船舶行业的继续工程教育也重新起步并得到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促使船舶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船舶工业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尤其是船舶出口,进入国际市场之后,对船舶工艺人才的要求比过去更高了。为此,船舶工业有关部门陆续派出大量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出国访问、考察和进(研)修,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各类船舶院校也进行了专业改革,增设了不少新的造船专业和学科。同时,船舶行业的继续工程教育也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学术交流活动也异常活跃,中国船舶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学术组织——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日益壮大,在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技术咨询、科学普及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原国防科工委于2004年提出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指导意见之后,船舶行业各企事业单位全面推行生产设计,深化生产设计,实施转换造船模式,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重大变革,给船舶工艺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通过学校教育,继续工程教育和学术交流,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工艺人才;通过坚持不懈地推行“转模”,为船舶工艺队伍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船舶工业科研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世界科技的巨大进步,尤其是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突飞猛进,以及世界经济军事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正在对船舶工业产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大工艺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战略性思考人才队伍建设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需要,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进入了发展机遇期的需要,也是中国经济和中国造船走向海洋的需要。现在,各船舶企业非常重视工艺人才的培养,把建立一支适应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拥有建设世界一流船企、能建造世界一流船舶产品的工艺队伍作为船舶企业的重要战略任务。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将工艺队伍建设视为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以支撑通过工艺队伍建设所形成的人力资源优势为核心的经营战略。

(2)加强了与国内著名高校和院所的交流合作,在科技攻关、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加强了合作,使产、学、研在工艺领域的结合真正落到实处,发挥作用。

(3)重视对工艺人员的继续工程教育,既是为了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使其适应产业的高新化趋势,同时也是为了保证船舶质量,使其符合高新船舶的特殊工艺要求。

(4)打破常规,大胆起用新人,让那些优秀的年轻人才,特别是那些既具备船舶专业相关知识,又懂外语、法律、管理的综合人才,适时使用到重要岗位上,让他们在市场经济中接受考验,增长才干,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进一步促进船舶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5)充分利用我国在世界造船界地位不断提高、影响力逐步加大的优势,加大引才引智的工作力度,补充工艺人才的缺口,构建合理的工艺人才结构。建立起吸引国外高级工艺专家来华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引进日、韩等先进造船国家的退休专家前来工作;探索建立了“智力流动、来去有序”的新型人才管理模式,以吸引社会各类高层次科技人才通过各种方式服务于船舶工业的发展,快速提升船舶工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人才是科技的载体,人才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一种体制和机制的竞争。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价值观念多元化,职业选择多元化,组织生活多元化。这种变革加上其他一些因素,致使船舶系统优秀人才引进难、引进之后稳定难。这一切都表明,建设并保持一支优秀的船舶工艺队伍是船舶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船舶工艺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在体制、机制上敢于创新,善于突破,在稳定人才队伍,盘活存量人才上下工夫,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新激情和工作活力,在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这两个方面下大力气,创造优秀工艺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这是船舶系统应严肃面对的巨大挑战。

参考文献

[1]颜浩.成人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2]牛丽.关于继续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9(1).

[3]杨永祥.加强继续教育为造船事业培养人才[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

[4]宋眉.知识、职业、能力:成人教育的三层语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5]陈志刚.新形势下地方院校成人教育的发展走向[J].继续教育研究,2009(3).

[6]胡侠,郑小娟.我国继续教育发展趋势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7(4).

[7]纪望平.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十二大趋势[J].继续教育研究,2007(6).

[8]朱涛.论我国成人教育及其研究的发展态势[J].成人教育,2007(5).

[9]刘慧.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继续教育研究,2007(5).

[10]李庆杰.成人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J].中国成人教育,2004(3).

[11]龙正才.缩短造船周期讲座[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3.

[12]程望,程辛.当代中国的船舶工业[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