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任务目标】
掌握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任务分析】
学习蓄电池的电能转化过程,主要掌握蓄电池中的电解液、端电压、正负极板上活性物质在放电过程、充电过程中的变化。
【相关理论】一、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就是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过程。蓄电池向外供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蓄电池与外部直流电源相连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其工作过程如下:
1.放电过程
图1-10 放电过程
如图1-10所示,在蓄电池的正、负极极桩间连接一个2V的灯泡,灯泡变亮,在蓄电池内部发生如下反应:
Pb02+Pb+H2SO4→PbSO2+H2O
此时因大量硫酸被消耗,生成了大量的水,电池内电解液密度下降,随着放电时间的增加,灯泡的亮度会逐渐下降。
2.充电过程
图1-11 充电过程
如图1-11所示,蓄电池长时间放电灯泡变暗后,可对其进行充电,恢复其性能,充电时在蓄电池正、负极板上发生如下反应:
PbSO2+PbSO2+H2O→Pb02+Pb+H2SO4
此时蓄电池内的水大量被消耗,电解液密度不断上升,端电压不断上升,直至电解液液沸腾2小时后停止。
3.充放电过程的总反应式
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是可逆的,总的反应式如下:
知识拓展
在放电过程中,不论增大或减小电解液的密度,2V灯泡的亮度均变暗。
重点提示
在放电过程中,蓄电池正、负极板上均生成硫酸铅黏附在极板上,电解液密度下降。
在充电过程中,蓄电池正、负极板上的硫酸铅还原,电解液密度上升。
【工作页】
1.蓄电池放电时,消耗了大量的_____,电解液密度会_____,蓄电池端电压会_____。
2.蓄电池放电时,把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填充完整:
( )+Pb+H2SO4→PbSO2+( )
3.充电时,( )会被大量消耗,生成( ),因此要添加( )。
4.随着放电时间的增加,正、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渐被( )包围,从而失去放电能力。
5.蓄电池充电时,把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填充完整:
PbSO2+( )+H2O→( )+Pb+( )
6.放电后正、负极板上的物质是什么?
通过对任务二的学习,你能给自己和老师一个评价吗?
1.老师的讲解生动、形象,态度和蔼可亲吗? ( )
2.工作页是独立完成的吗?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 )
[成绩等级]_____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