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四 配气机构故障诊断与排除
【任务目标】
1.应知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常见故障。
2.掌握发动机配气机构常见的故障现象、原因及排除方法。
3.根据发动机配气机构故障现象,应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排除故障。
【任务分析】
分析各故障现象,教师采用启发式讲解、学生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故障分析与排除
一、配气机构的调整
(一)正时皮带的检查与调整
方法一:正时皮带的调整是由张紧轮来完成的。调整时,将检测带张紧力的专用工具装在张紧轮上,松开张紧轮。张紧轮在规定的重锤力矩的作用下向内压紧,形成带的张紧力,然后固定好张紧轮的位置。拆下固定曲轴和凸轮轴两正时齿轮的工具,设法将曲轴按发动机工作方向旋转4转以上,最后用手检验一下张紧力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图3-34),按箭头所指方向,用大拇指压向带,一般被下压10~15mm为合格(图3-34)。
方法二:用拇指和食指夹紧,并用力翻转,翻转角刚好为90º适宜(图3-35)。
图3-34 正时皮带松紧度的调整
图3-35 正时皮带松紧度的检查
(二)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在拆检配气机构或二级维护时应对气门间隙进行调整,其间隙应符合原厂规定。表3-1为常见发动机的气门间隙(单位:mm)。
表3-1 部分车型的气门间隙
下面介绍气门间隙的二次调整分组法——“双排不进”。
根据发动机进排气管的位置确定谁是进气门,谁是排气门;根据点火顺序进行分组(图3-36)。
图3-36中a分组表示1缸的进气门和排气门、3缸的排气门、 4缸没有、2缸的进气门,共4只气门为同一组,其余的4只又为另一组b的分组为1缸的进、排气门3缸和5缸的排气门,6缸没有,2缸4缸的进气门,共6只气门为同一组,其余6只为另一组。
图3-36 气门分
调整气门时,摇转曲轴,使第1缸处于上止点位置,观察打开最大的气门在哪一组里,此时与这只气门所在的该组所有气门都不能调整,而去调整另一组。按规定调整并复查后再摇转曲轴一周,再对未调整过的气门进行调整。
(三)配气相位的检查与调整
各厂家生产的发动机都有规定的配气相位角度(即规定进气门提前打开和推迟关闭角以及排气门提前打开和推迟关闭角),但直接测量这些角度往往误差太大。通常的做法是利用凸轮顶点所在的位置是否与规定的位置相符来判断的,下面以某厂生产的发动机配气相位参数(α=2º,β=46º,γ=44º,δ=2º)为例,来说明其检查方法:
1.凸轮顶点的规定位置
进气门打开的曲轴角度为:α+180º+β=2º+180º+46º=228º,凸轮的顶点位于这个角度的一半,即为228º/2=114º。而进气门提前2º打开,以上止点为测量的参考点时,则凸轮顶点在上止点后112º的规定位置。同理可得:排气凸轮顶点在下止点后69º的位置。
2.凸轮顶点的实际位置
方法:先把气门间隙调整为0,再用百分表按规定找出上止点,此时在曲轴上固定刻度盘并用指针指在0刻度位置。摇转曲轴,用百分表测量气门打开5mm和离完全关闭还差5mm时的刻度盘读数A和B,B+A的一半即为凸轮实际顶点位置,这个值再与规定位置的角度对比就知道配气相位是快还是慢(大于规定则是快了,小于规定则是慢了)。
当配气相位相差3º及以上时通常是以更换零件的方法进行处理,也可用传统的偏位键法、改变正时记号法等进行调整。
二、故障与排除
配气机构的故障属于综合故障,其中以机械故障常见,大多有异响出现。主要有:气门响、气门漏气、凸轮轴响。请同学们参看表3-2进行学习。
表3-2 配气机构故障诊断与排除
【工作页】
1.如何检查正时皮带的松紧度?
2.已知YC6105发动机的点火顺序是1—5—3—6—2—4,缸盖上的气门由前向后分别为进、排,进、排,进、排,进、排,进、排,进、排的顺序排列,试推迟导(1 2,3 4,5 6,7 8 9 10,11 12 ) 当第1缸处于排气上止点时,可以调整的气门(序号)。
3.已知某一发动机的α=20º,β=56º,γ=54º,δ=20º,试推导该发动机的进气凸轮顶点与上止点的角度是多少?排气凸轮顶点与下止点的角度又是多少?
4.配气机构常见的故障有哪些?怎样排除气门出现的异响?
5.气门漏气时,发动机有些什么不良的现象表现?
通过对任务四的学习,你能给自己和老师一个评价吗?
1. 老师的讲解生动、形象,态度和蔼可亲吗? ( )
2. 工作页是独立完成的吗?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 )
[成绩等级]_____________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