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水运工程施工合同的订立

水运工程施工合同的订立

时间:2024-11-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交通部公布的港口工程施工合同范本(试行)作为规范水运工程合同的格式,也是签订水运工程合同条款的依据。我国交通部制定的港口工程施工合同范本(试行),其目的也在于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免发生经济纠纷和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签订水运工程施工合同,必须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只有这些外部条件成立时合同才能有效,并且保证双方都能履行合同,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15.2 水运工程施工合同的订立

15.2.1 签订水运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律依据

我国人大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条例》是水运工程施工合同签订的主要法律法规依据。

水运工程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和中标通知书作为合同订立过程的邀约邀请、邀约和承诺文件是签订合同内容的直接依据。

另外,交通部公布的港口工程施工合同范本(试行)作为规范水运工程合同的格式,也是签订水运工程合同条款的依据。

15.2.2 签订水运工程合同的原则

1.严肃性原则

工程施工合同是工程项目实施的法律依据,它把当事人的责任、义务、权利都纳入了法制系统。合同一经签订,就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因此,自觉执行合同条款,自觉履行合同义务是合同当事人一切行为的最高准则。任何一方违反合同条款给对方造成损失时,受损失方有权依法提出索赔,任何其他人都无权干涉当事人依据法律履行合同。

2.自愿与对等原则

发包人和承包人是合同当事人双方,经济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双方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承担经济义务,没有主从关系,不允许有一方压服他方的现象存在。任何一方都不得将其意志强加给另一方,更不允许一方借助行政手段干预对方。总之,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合同的变更或解除需经双方共同认可。

3.严密性原则

水运工程不是一般的加工定制产品,它耗资巨大、合同工期长、涉及的行业多,合同主体具有连带权利、义务关系,如工程中勘察、设计、采购和运输等诸环节,因此客观上要求合同条款细微严密,尽可能面面俱到,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和一切容易引起纠纷的因素。国际工程承包合同条款就认真地体现了这一原则,在合同条款的拟定、合同索赔的处理、合同纠纷的协调、合同变更的程序上都作了严密的规定。我国交通部制定的港口工程施工合同范本(试行),其目的也在于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免发生经济纠纷和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4.强制性原则

水运工程承包合同的执行具有强制性,合同当事人有权要求对方按合同履行义务,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规定的责任。

水运工程一般为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其承包合同是根据国家规定的程序和国家批准的投资计划、计划任务书等文件签订的,因此必须强制执行,否则将影响到国家宏观计划的实现。

5.协作性原则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承、发包双方的目的都是为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所以要强调合同双方的协作精神。协作是前提,以合同作为保证。

15.2.3 签订水运工程承包合同的外部条件

签订水运工程施工合同,必须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只有这些外部条件成立时合同才能有效,并且保证双方都能履行合同,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签订水运工程承包合同的外部条件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初步设计和总概算已经被批准;

②投资已列入国家和地方基本建设计划,限额资金已落实;

③有满足承包要求的设计文件及技术资料;

④场地、水源、电源、气源、运输道路已具备或将在开工前完成;

⑤材料和设备的供应能保证工程连续施工;

⑥合同当事人双方均具有法定资格;

⑦合同当事人双方均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

除上述基本条件外,当事人双方在签订承包合同前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以上这些基本条件也是工程项目招标的必要条件。一个工程项目招标后,引来许多施工承包企业前来竞争,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由于以上条件不具备而不能签订合同,这不仅给发包方带来信誉上损失,也给承包单位造成经济损失。退一步讲,即使签订合同,由于条件不具备,资金、设计、材料、设备不落实,拟建工程不能在预定的时间内连续施工,则工期、造价就达不到设计要求呈被动局面,将给国家和社会带来重大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工程承包合同签订的基本外部条件,国家基本建设主管部门和合同签订单位更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督,确保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

②实行招标承包制,给施工企业造成了强大的外部压力。企业必须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技术水平,真正在实处与对手竞争,做到工期短、质量优、造价低,才能在竞争中取胜。但是,有一些企业为了能够中标,不顾本身的承受能力,一再压低标价甚至低于企业成本,承包后为了盈利不惜弄虚作假、偷工减料,最终使企业丧失信誉,使发包方遭受损失,国家吃亏。对这种情况应引起发包方的重视,在决标阶段就要认真分析各标的情况,综合工期、造价、质量三方面选出最优标。签订合同前应对其履约能力进行审查,并通过履约保证予以约束。

③给企业以自主经营权,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采取招标投标的形式订立合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