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 事故黑点信息分析
事故黑点信息数据库是为事故黑点分析处理等提供可靠而且全面的信息支持,应该包括道路上的交通事故信息,而对区域安全状况进行鉴别时,需要区域内的社会经济、人口等统计数据;针对某条道路时,还需要大量的道路本身的信息。所以,道路交通安全信息数据库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交通事故数据
交通事故通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事故数据也是多方面的。建立数据库可以交警部门的《道路交通事故信息采集项目表》中所列项目为基础,根据事故黑点分析的需要,交通事故数据可分为以下几部分:
(1)事故点位置
事故点位置通常以事故发生处的道路里程桩号记录。这种方法使用最为普遍,一般路段事故都采用这种方法,桩号定位有位置明确、数据记录存储方便、容易与道路数据联系的优点。
但当道路里程桩不全的时候,交通事故现场的交警通常会引用附近看得见的特征点(例如:平面或立体交叉口、道路的出入口等路线上的特征点)作为参考点,描述交通事故位置相对参考点的方向和偏移量。特征点定位有位置明确、能有助于反映事故特征和原因的优点,但数据记录、存储麻烦,用计算机进行统计计算往往无法处理。因此,在数据库中两者可结合使用,以桩号定位为主,辅以位置特征说明,发挥两者长处。另外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一些场合也可用来确定交通事故的位置,但由于其设备价格昂贵,尚未广泛采用。
此外,还有事故点的行政区划代码和道路编号。道路编号一般以国家通用的编号为标准,如G312、S209、G104等。
事故点位置包括:道路编号、事故点桩号、道路与环境特征、行政区划代码等属性。
(2)事故环境
事故环境包括:时间、天气、照明、交通控制方式、路侧环境、路段交通量、交通饱和度等。
事故时间应记录:年、月、日、时刻。时刻应记录到“分”。
天气气候条件是指:晴天、雨雪天、雾天、路面冰冻、积雪等。
照明条件主要指:黄昏或晚上、有无照明、照明方式等。
路侧环境包括:非等级道路交叉口、路边店、加油站或工矿企业进出口、路边村庄、单幢建筑物、树木植被等,特殊的还有路侧一些工厂的污染等。
(3)事故点路面
事故点路面包括:路面类型、路面摩阻系数、横向平整度、纵向平整度、路面情况等。路面类型是指沥青、水泥、沙石、土路、其他等。路面情况是指潮湿、积水、冰雪、泥泞、翻浆、泛油、坑槽、路障、平坦、塌陷等。
(4)事故情形
事故情形包括:事故形态、事故原因、交通方式、行驶状态等。
(5)事故损失情况
事故损失情况包括:事故分类、死亡人数、受伤人数、损坏机动车、损失折款等。
(6)事故图片
事故图片包括:事故现场的草图、照片和一些有关的文字说明。
(7)交通参与者情况
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交通参与者主要有驾驶人、行人和乘客。交通参与者信息主要包括:驾驶人个体特性、驾驶人视力、反应时间、驾驶疲劳特性、酗酒情况和驾驶心理以及行人和乘客的个体特性、出行目的、交通行为和心理相关的信息。
(8)车辆信息
车辆信息主要包括车辆类型、车辆使用性质、号牌种类、车辆保险情况、车辆载货情况、制动性能、转向装置、操纵稳定性、通过性能、乘坐舒适性、汽车的动力性、事故车辆的行驶状态和损伤情况、汽车的安全装置以及定期安全检测情况。
2)道路条件数据
道路条件数据分为:道路基本信息、道路平面线形、道路纵断面线形、道路横断面、交叉口、边坡及防护、交通附属设施等实体。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道路存在断链情况,数据库可采取实际桩号和形式桩号的方法处理。没有断链情况时,实际桩号和形式桩号相等;有断链情况时,实际桩号和形式桩号不相等,形式桩号记录的是断链桩号,实际桩号记录的是根据道路的实际长度换算得出的桩号。
(1)道路基本信息
道路基本信息包括道路名称、道路编号、实际桩号、形式桩号、道路等级、设计日交通量、设计车速、地形类别、地区类别等。
(2)道路平面线形
平曲线设置主要包括直线、圆曲线和缓曲线三种,其中平曲线半径和平曲线转角是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参数,平曲线转角表示整个曲线的弯曲程度,是车辆驶入曲线到驶出曲线的整体方向量。半径相对越小,平曲线转角越大,发生的交通事故的几率越高。
(3)道路纵断面线形
竖曲线指标主要有竖曲线长度、半径,变坡点的高程也是一个重要数据,根据它们可以得出纵断面上任一点的高程,同时根据变坡点的高程和坡长也可以计算出纵坡i。因此,只要记录变坡点桩号、高程和竖曲线半径即可表达道路纵断面线形。具体属性说明见表10-2。
表10-2 纵断面线的属性说明
(4)道路横断面
根据道路横断面的变化,将道路分为不同的路段,不同路段用桩号连接起来,这个桩号是横断面变化的断面桩号。
在数据库中,对横断面的描述可分为以下几部分:
①路段类型
路段类型是指道路断面的性质,如:正常路段、桥梁、隧道、交叉口、过渡段、匝道入口、收费口等。
②断面形式
断面形式是指路幅布置类型,常见的有单幅路(俗称“一块板”)、双幅路(俗称“二块板”)、三幅路(俗称“三块板”)、四幅路(俗称“四块板”)。
③路基宽度
④断面描述
断面描述是指对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描述。在数据库中,横断面各组成部分为:
JD——机动车道;
ZF——中央分隔带;
LJ——路肩;
FJ——非机动车道;
JF——机非分隔带;
RX——人行道;
PP——爬坡车道;
BS——变速车道。
⑤路面类型
一般有沥青、水泥、砂石、土路等。
⑥路拱坡度
⑦路肩坡度
(5)交叉口
对于交叉口的描述,主要从交叉口位置、交叉口类型、相交道路名称、等级、交叉口形式、交通控制方式等,并用文字加以备注。交叉口的位置采用桩号来描述;交叉口类型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平面交叉形式有十字、丁字、Y形、多路交叉、畸形交叉等;交通控制方式有信号控制、渠化设计、无控等;立交类型分为分离式、全互通、半互通等。
(6)边坡及防护
根据边坡及防护形式不同,将道路分为不同的路段,不同的路段用桩号进行连接,从边坡形式、边沟形式、路基形式、路基高度、防护形式等几个方面对边坡及防护进行描述。
(7)交通附属设施
交通附属设施主要从设施的位置、设施类型、名称、设施形式等方面来描述。
3)交通统计数据
包括所辖区域内的各县区、各地区(市)、省市等行政区域内的多项国民经济指标数据,如地区历年人口数量、历年汽车保有量和其他机动车保有量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