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岭分岔隧道设计施工优化与现场监测研究
王汉鹏 张庆松 李术才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济南 250061)
摘 要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在交通建设中出现了新型的隧道形式——分岔式隧道。分岔式隧道由大拱段、连拱段、小净距段和分离段构成。针对原施工设计提出了优化修改建议,对分岔隧道施工进行了现场监测,隧道拱顶最大位移小于5 mm,中墙压力最大5 MPa,支护系统内力监测数据也没有超过极限。监测结果表明隧道稳定,说明施工优化建议合理。
关键词 分岔隧道 稳定性 施工优化 现场监测
1 前 言
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实施,促进了西部地区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穿越山岭地区的公路隧道也越来越多。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和降低工程造价的考虑,沪蓉西高速公路八字岭隧道出口采用分岔式形式。分岔式隧道目前在国内外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例子并不多,由于涉及分离段、小间距段、连拱段和大拱段施工,复杂的受力结构、频繁的工序转换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1~3]。本文优化了分岔隧道的施工和支护设计,对施工过程进行了现场监测,研究了施工过程的稳定性。
2 分岔隧道设计优化
2.1 工程概况
本文以沪蓉西高速公路宜昌—恩施段八字岭分岔隧道为例研究。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设计为分岔式隧道,出口由两条分离隧道逐渐靠近,经过小净距段、连拱段,合并成大拱段,最终成为一条隧道,与四渡河特大桥相连。隧道地表为高低不平的山地。
大拱段隧道净宽24.3 m,高11 m,直中墙连拱段左右隧道宽都为10.73 m,高为8.15 m,曲中墙连拱段和小净距段隧道净宽均为11.35 m,高11.89 m,中隔墙的宽度由连拱段至小净距段逐渐变宽。
大拱段设计开挖方式采用分多步开挖,采用锚网喷支护,并施作二次衬砌和中墙;连拱段和小净距段设计中采用了上下台阶留核心土法开挖,并且先挖右洞,连拱段采用锚网喷、二次衬砌和混凝土中墙支护;小净距段采用锚网喷、二次衬砌支护围岩,并采用贯穿预应力锚杆支护中墙,开挖步骤及支护措施如图1所示。
2.2 施工支护优化
设计的开挖支护方式过于繁琐,不利于快速施工,并且由于开挖步较多,对围岩造成多次扰动,不利于围岩的稳定。根据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的结果[4],隧道的施工设计可进行如下优化:
图1 分岔隧道各断面开挖支护设计
①在轴向上,采用左洞最少超前32 m,左右隧洞同步开挖的方式;在断面上,大拱段采用上下台阶开挖,连拱段和小净距段采用左右隧洞上下台阶或全断面开挖。
②大拱段支护措施去掉施作中墙的工序,节省了投资,加快了施工速度。
③连拱段隧道拱肩最易破坏,应重点加强肩部的锚杆支护,可适当减少拱腰处的锚杆数量;中墙上部的岩体要重点支护,特别是直中墙的上部和底部、曲中墙的上部要加强配筋。
④小净距段隧道的中墙是支护重点,可采用预应力贯穿锚杆增加中墙的侧压。对于靠近连拱段的小净距段隧道,应特别注意。在围岩较差地段可采用超前导管、注浆加固的措施支护。
3 施工监测分析
3.1 监测项目与布置
施工方采纳了施工优化建议,分岔隧道施工现场照片如图2所示。
按新奥法理论,对分岔隧道的施工进行监测。分岔隧道现场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围岩位移、支护系统内力、中隔墙压力和围岩松动范围。具体的分岔隧道监控量测断面布置如图3所示。
分岔隧道大拱段、连拱段和小净距段现场监测项目及测点布置断面见文献[5]。各个测点确保在爆破后12 h内及时埋设,大拱段周边收敛采用了5点6线的布点方式,连拱段和小净距段左右两洞周边收敛采用了3点3线的布点方式。
3.2 监测结果
(1)位移
连拱段和小净距段隧道拱顶下沉值普遍较小,仅2 mm左右,但小净距右洞拱顶下沉值较大,达到了5 mm,这是连拱段至小净距段施工转换使得应力场变化复杂造成的。图4和图5分别为拱顶下沉曲线。拱顶位移量远小于该类围岩允许值,稳定时间较短,且走势平缓,隧道围岩整体稳定,初期支护合理有效。
图2 分岔隧道现场施工照片
图4 连拱曲中墙段隧道拱顶下沉
图5 小净距段隧道拱顶下沉
(2)中墙压力
图6 连拱段中隔墙压力变化曲线
由中墙压力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可知,中墙压力随时间逐渐增加,最终压力值为3~5 MPa,说明中墙承受较大的压应力。总体来说,中隔墙受力状况没有超过极限,稳定性好。
(3)隧道支护内力监测
隧道支护系统包括锚杆轴力、钢结构内力和二次衬砌压力,支护系统的监测最大值见表1。表中数据显示中隔墙一侧的锚杆受力较大,说明中隔墙上方岩体稳定性较差,为整个连拱段较为薄弱的部位;小间距段靠近连拱段处的隧道锚杆受力比较大,说明小间距段和连拱段交界处变形大。
表1 隧道支护系统监测最终值 单位:MPa
(4)围岩松动圈
超声波探测围岩松动圈波速表明,在孔口段0~0.6 m区域,围岩波速明显低于相关规范值(Ⅳ类围岩波速3.7~5.2 km/s)及设计提供的参考值(Ⅳ类,3.4~4.8 km/s),同时也低于钻孔深部波速值(孔深>0.5 m区域,E=3 964),为隧道围岩的松动区。连拱段和小净距段隧道围岩的松动圈范围约为0~1.0 m。图7为小净距段超声波波速曲线。
图7 小净距段超声波波速—孔口距离曲线
监测结果表明施工中采用的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爆破松动圈的范围,减少由于施工爆破引起的围岩扰动。
4 结 论
本文在给出了八字岭分岔式隧道的设计施工优化后,通过现场监测研究了隧道的稳定性,得出如下结论:
①针对原设计施工提出了修改建议,大拱段支护措施去掉施作中墙的工序,节省了投资,加快了施工速度;连拱段应重点支护拱肩和中墙上部;小净距段采用贯穿预应力锚杆重点支护中间岩墙。
②对分岔隧道施工过程进行了现场监测,拱顶监测位移最大5 mm,趋势稳定,中墙最大压力5 MPa,锚杆、钢结构和二次衬砌内力也都没有超过极限。监测数据结果表明隧道稳定,说明施工建议合理。
参考文献
[1]孙玉国,白继承.高速公路中硬岩分岔式隧道施工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05,42(3):65-69.
[2]王汉鹏.分岔式隧道设计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3]Hsin Yu Low,Hong Hao.Reliability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s under explosive loading[J].Structure Safety,2001,23:157-178.
[4]李术才,王汉鹏,郑学芬.分岔隧道稳定性分析及施工优化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3):447-457.
[5]王者超,李术才,陈卫忠.分岔隧道变形监测与施工对策研究[J].岩土力学,2007,28(4):785-7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