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立交场地设计

立交场地设计

时间:2024-11-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立交场地设计包括互通区域内的路基边坡、路肩、坡脚、三角区和环形区地面坡形的设计。位于城市或靠近城市的互通式立交,可利用立交内部的空地和地形条件进行设置,体现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园林或硬质景观。位于郊外的互通式立交,则应追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自然景观为宜。对于大型枢纽、互通式立交,地形起伏大,高差大,为减少土石方工作量,一般只对地形进行局部整理,不宜进行大的变化,顺应山势即可。

11.2.1 立交场地设计

立交场地设计包括互通区域内的路基边坡、路肩、坡脚、三角区和环形区地面坡形的设计。结合互通内排水设计,利用匝道的几何构成和原有的自然地形,从整体上营造与周边自然地形相近的圆滑造型。图11.7是对边坡坡脚的美化。

img271

图11.7 边坡坡脚景观设计

根据匝道填方高度的不同,路基横坡采用不同值(一般为1∶2~1∶5),越低越缓,并在路肩3~4m的范围内做成圆形,使匝道的横断面在整体上具有柔和的自然形态,起到修饰和美化的作用。

对于挖方边坡,首先要注意视距的保证,尽可能挖除合流部分的三角地带、弯道内侧等部位有碍视线的山头,然后结合填方情况以及地形、地质情况对其他挖方坡面进行修饰处理,尽可能取消坡面折角。切忌机械地、一刀切地挖方边坡,尽可能效仿自然,开阔驾驶人员的视野。

位于城市或靠近城市的互通式立交,可利用立交内部的空地和地形条件进行设置,体现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园林或硬质景观。位于郊外的互通式立交,则应追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自然景观为宜。

对于大型枢纽、互通式立交,地形起伏大,高差大,为减少土石方工作量,一般只对地形进行局部整理,不宜进行大的变化,顺应山势即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